3.3 基于共同目标的网络共识。
基于共同目标的网络共识是建立在对网民自我成就内容的总结概括之上的,通过对文本的结构化编码和分析类目建立的过程中可知(见表 2-5、表 2-6),网民在事件过程中出现的直指"仇官、仇富、阶层归属、官场风气、群体划分、身份差距、身份质疑、真相讨论、行为探讨、主体问责、潜在损失感知、参与意义感知、利益归属感知"等的内容均指向同一层级的内容--自我实现,即康德所说的"知性",指人们对社会地位、阶级属性、自我成就感的认识是一致性的。网民群体在网络环境中能够营造起气氛以达到聚合不同主体,并且达成共同的认识和理解十分重要的一点内容就是:事件的指向能够引发众网民对共同目标的追寻。在网络事件的发生过程中,会出现许多能够引发网民群体产生关于自我身份反思及地位阶层归属的事件,这些事件的出现十分容易吸引人们的眼球和注意力。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的社会阶层出现了很明显的断裂,不同阶层之间的差距也越来越大,这极大的造成了较低社会阶层的人产生不平衡和心理距离,这种积怨的情绪越来越大,给各阶层的人都带来了身份危机和地位不牢感,所以当涉及官员腐败、阶级差距等方面的事件时,网民就会产生以自我实现或地位对比为目标的目的性网络共识。
3.3.1"阶级区隔"型网络共识。
在以共同目标为基础的网络共识形成过程中,网民主要关注的侧重点是自我身份的认同及与其他阶级地位的人进行一定的区分,并用不同的心态加以对待来表明自己所处的身份。在本文选出的三个案例中,"阶级区隔"型网络共识均有体现并以不同的形式体现在网民的互动和回帖中。"阶级区隔"型网络共识指的是:网民在事件发展过程中产生的自我身份与当事者身份阶级的区别与划分,并试图凸显出自我阶级的优势及同时打压有不良行为的当事者。
"阶级区隔"不仅体现在对内的阶级地位区分上,也体现在对外的民族区隔和不同人种之间的定位及认识。这种以"阶级区隔"为目标的网络共识不是凭空出现的,这与我国现阶段不平衡的经济社会发展有直接的关系,贫富差距、阶级差距的不断拉大使得处于弱势地位的普通人不能得到自我成就感的体现,因此就会转向网络环境中对此种不平等现象进行情绪的抒发。"阶级区隔"型网络共识体现在"陕西神木房姐"和"海南校长"的"身份揭露"阶段、"北京大妈被撞"事件的"小伙被遣送"阶段。
3.3.2"利益实现"型网络共识。
"利益实现"型网络共识指的是:网民在焦点事件中呈现出的对当事人不当利益实现的反击和炮轰。这种类型的网络共识是主体建立在以"利益"为目标的基础上,体现了网民对当下社会中利用不正当手段谋取利益行为的不满的打击。例如:在"陕西房姐"事件中,网民对于"龚爱爱"身份及财产等"黑色金库"的挖掘过程就展现出了对这种暗箱操作、利用公职身份谋取利益的现象持有极度的反对和排斥情绪,并希望能够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引起众人关注,以扭转现状。在"大妈被撞"事件的第二阶段中,媒体记者为了实现自身的既得利益而不断造势,使得网民错误的冤枉"大妈",从而当网民知晓真相后将矛头直指记者,因此这也是对媒体记者"利益实现"的抨击和不满而形成的网络共识。
3.3.3"官民差距"型网络共识。
"官民差距"型网络共识则是从网民和当事人是否是为官的角度来进行阐述的,之所以网民群体会出现此类共识内容是因为在我国社会体制之下,不断出现的"官官相护、官民差距"的现象,尤其在"反腐行动"的深入进行下,不断揭发出的"大老虎"和"苍蝇"典型,更让人们对这些官员产生天然的排斥和愤怒。因此,"官民差距"型网络共识指的是:网民对"不良官员"身份及行为的指责和揭发,同时针对官员在社会生存中所受到的各类不应有优待进行的打击和反抗。这种类型的网络共识是建立在以区分"官民有别"为目标的内容上的。这一类型的内容具体体现在"海南校长"案件的第一、二阶段。
3.3.4 目标型网络共识的案例分析。
针对目标型网络共识,主要举"海南校长性侵六名小学生"事件的例子进行阐述,因为网民对这一事件的认识和评论都建立在对"身份差距"、"职权利益滥用"以及"阶级区隔"的探讨之上,并天然的将自我身份定位与"校长"身份进行了区分。笔者选取该事件的第一阶段作为"片段"进行分析。2013 年5 月 16 日,在"校长性侵"案件发生后的第 8 天,天涯论坛的"天涯杂谈"版块出现了一期专门针对"校长身份"、"官员行为"及"政府公信力"内容的探讨。
这一专题内容由楼主"贾也"发初始贴,并以"三问万宁校长开房案"为题目。"贾也"在帖子中用"三问"来质疑万宁校长,一问"人渣们何以窃居公门?"二问"公信力为何总被绑架",三问"如何保护我们的孩子".
在这三问中,楼主对校长、警察等一系列"官员们"进行发问和对阶级权利滥用的斥责,"贾也"如下发问:
"令民众困惑和愤怒的是,为什么强奸幼女案中,总是活跃着不少公职人员参与?学校校长有之,派出所所长有之,党政办主任有之,就像万宁事件中,我们看到,除了这位校长之外,还有另外一名嫌犯,新闻中只给出了"政府单位职员"的介绍。令人啼笑皆非的是,海南万宁市纪检部门通报,决定开除陈姓校长、冯姓工作人员公职和党籍--有人不禁纳闷了,没事的时候,招这个进来,升那个职务,跟我们老百姓没一毛关系,事情一出来,就把这种人渣一踢,又踢到群众中来了,这似乎有些过分。这人间垃圾就这样随随便便地扔向老百姓里来,百姓又不是垃圾回收站……""不是老百姓不相信政府,只是政府的公信力被人们信任的官员彻底摧毁了!在众多社会事件中,政府的种种行动总表现高深莫测,让人雾里看花,水中望月,反正一头雾水了,也许是我们这些民众的觉悟远未达到戴三个表的高度,只能表现无法理解。此次海南万宁校长开房事件中,警方的动作,简直是花枝乱颤,心猿意马,总让人觉得里面的水很深,必须目光如炬,火速围观,以免老母鸡变鸭。"通过楼主对政府及官员的发问,不断引发了网友们的回复和赞同,同时有倾向性的将自我的身份与官员身份相区分。"tshinsi"回复说:"当今社会,政府说的要反着听","642884251"则用激进的话语表示赞同"【滔天罪恶!罄竹难书!】从"强奸幼女",到"嫖宿幼女",现在又叫"女生开房",你们这帮禽兽不如的畜生妄图用文字游戏掩盖毫无底线的堕落!你们将无耻演绎到极致!你们的滔天罪恶必将得到清算!"楼主"贾也"对此回复说:"要围观,倒逼真相。云南巧家县警方,杨姓局长用乌纱帽担保嫌犯是赵登用,并拼命举证赵有反社会倾向。结果呢?赵也是受害者,杨局耍赖占位不退,只能说流氓无耻。"网友"吉林人在辽宁"则回复:"一个政府最悲哀的是失去了自省的意识。"该帖子经过几个小时的讨论,回复数达到了 1021 个,并且网友一直围绕着楼主的帖子及"官员"、"阶级"与"腐败"等关键词进行核心探讨,最终得出了一致的认识:"lengjianhanguang"等人得出如下言论:"这个校长真是个禽兽,应当严惩。不过,还得通过法律来严惩,不然弄掉一个校长,还会有另一个校长。所以不能脚痛医脚,头痛医头。""高纬度之翼" 等人得出了如下结论:"需要正义!"网友通过不断的回复和讨论,得出了关于阶级区隔等基于共同目标的共识。
3.4 基于共同信念的网络共识。
基于共同信念的网络共识是建立在对网民精神需求内容的总结概括之上的,通过对文本的结构化编码和分析类目建立的过程中可知(见表 2-5、表 2-6),网民在事件过程中出现的直指"道德感知、常人伦理、法律公平公正、战胜邪恶、良知道义、追求正义"等的内容均指向同一层级的内容--精神需求,即康德所说的"理性",指人们的最终追求都是实现伦理道义上的升华和实现。
网民在最初阶段经历过以共同情感及以共同目标为基础的而建立起的各类网络共识后,往往在焦点事件的后一阶段将要转向对道德、道义及良知等更高精神层面上的探索和拷问,因为这是作为主体的人在生活领域内的终极目标,也代表着人类社会的终极信念,因此笔者在此将涉及道德、正义、伦理等的内容共同概括为共同信念,而网民在事件的过程中展现出的即是信念型网络共识。
3.4.1"伦理道义"型网络共识。
"伦理道义"型的网络共识较多的呈现在网络事件的后半阶段,这体现了网民在网络虚拟的自由环境中呈现出的对社会责任感和道德感的本质探寻。网络的虚拟环境虽然会为网民提供自由发表意见的空间和机会,但是在事件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以及网民对情感型和目标型的内容进行了透彻解读后,人性中对于精神层面的内容就会凸显出来,这样造就了"伦理道义"型网络共识的出现。
"伦理道义"型网络共识指:网民在网络事件中对当事人不符合人伦道德的做法进行的人格上及精神上的拷问,并以期当事人得以反省和改正的过程。这一共识类型体现在"海南校长"事件的"叶海燕举牌"过程及"大妈被撞"事件的整体反思中。
3.4.2"公平正义"型网络共识。
在共同信念的内容中不容忽视的一大领域就是网民对于"公平公正"及"正义诚信"的终极追求,这是建立在全体公民对社会整体发展及公序良俗的美好追求上,这也是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公平正义"型网络共识指的是:网民对法律、秩序、章程等一系列社会制度实现公平和正义的美好追求。这一共识的出现并非偶然,当下我国的各方面社会制度都存在着漏洞和不规范的情形,这体现在法律的偏袒不公平、社会制度的偏向及社会资源的倾斜,这些问题使得网民群体出现共同的信念--追求社会的公平和正义。这一共识类型体现在"大妈"事件的"小伙被遣返"阶段及另两事件的"法律判刑"阶段。
3.4.3 信念型网络共识的案例分析。
在信念型网络共识中,网民主要针对社会法律、制度的公平正义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该部分主要举"陕西房姐"事件中的"法律审判"阶段,网民针对这一阶段的探讨十分深入,而且最终表现出了对"伦理道义"和"公平正义"的共同认识,进而对我国社会的法律制度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这一阶段的讨论主要集中在以题为"'房姐'不关'房事'是个二律背反"的帖子中,该帖主要针对房姐事件的"审判阶段",在帖子中不同的网友针对公平正义的话题进行讨论,最终得出了"希望法律能够更加透明,公平公正"的结论。楼主"忘忧草"最先发表论点,指出"判刑过轻":"'房姐'有恙而她的 44 套房产却安然无恙,之所以难以理喻,还在于"房姐"龚爱爱伪造、买卖多张国家机关证件,并用这些非法证件谋取了巨大的经济利益,到头来却只被初审法院判处三年有期徒刑,量刑确实很轻,让人觉得这种犯罪的机会成本太小。套句流行的说法,她只需要在牢里蹲个 18 个月,出来就是'一条好汉'了。这样的判决自然让人产生疑虑。"网友"平常心 vip"回复其:"分析得有理,针针见血啊。她代表一群人,这样判有他的社会背景,有点钓鱼执法的味道,就是犯了法,但只挑选轻罪来追究刑责","算命爱好者"则用"法律被房姐强奸,轮流发生性关系。"来表达不满;"ronq777"则言简意赅的用"黑"来表达当下社会制度的不规范。该帖子一共有 358 条回复,并对不符合人伦道义和法律公平公正的内容进行了交流和讨论,得出了基于"让社会制度和秩序更加公平正义"信念的网络共识。
3.5 网络共识类型的相互关系。
从主体人格角度来对网络共识的具体内容和表现进行归纳后,得出了以上基于"人格意识-自我实现-精神需求"层面的网络共识。这三个类型的具体内容并非是相互独立的,相反具有一定程度的交叉关系,并相互作用,形成一个完整体系下的网络共识内容。
3.5.1 递进关系。
基于共同情感、共同目标及共同信念的网络共识具体表现共同构成了"人格意识-自我实现-精神需求"为主层面的网络共识体系内容,这三个方面的内容相互关联呈现出彼此递进的关系。
"人格意识"主层面下的基于共同情感形成的具体共识主要体现主体的网民在事件发展的初级阶段呈现出的对基本情感、价值观、自尊自爱及真善美的追求,因此当出现违背了人们基础情感事件时,网民就会进行情感的聚集对事件进行情感上的抨击;"自我实现"主层面下的基于共同目标形成的共识类型则体现主体对于身份地位、阶级属性、利益等涉及自我成就内容的追求,体现了略高于情感层面的内容;而"精神需求"主层面下的基于共同信念的具体内容则呈现出了人们对于更高的精神层面的追求,这是一种高于情感和目标的期望社会得以健康发展的美好期望。由此可见,网络共识的具体表现形式呈现出递进的关系,并具体表现出由初级情感向高级精神境界发展的关系。
3.5.2 联动关系。
基于共同情感、共同目标及共同信念的网络共识内容也是具有联动关系的,这里的联动关系指的是这三个方面的内容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系。当一个网络焦点事件发生后到实现最终的集体行动前,网民需要经过一个系统过程来实现共识,同时不同的阶段呈现出的不同共识内容都对之后的网民态度产生一定的影响,最终出现不同类型的网络共识。因此,这三个具体的网络共识层面指向的"人格意识-自我实现-精神需求"体系内容是具有联动关系的,相互促进、相互影响,共同促进了网络集体行动的最终产生。
3.6 本章小结。
本章主要从文本分析内容入手,对挑选出的三个案例进行了基于文本内容的综合分析和高频词汇分析。并归纳出网民在事件不同阶段呈现出的态度和情感层面,进而概括出网络共识的三大表现形式--情感型、目标型和信念型网络共识内容。同时,在具体阐述每个网络共识类型的概念、产生原因的过程中辅助以具体的案例文本内容以期对其进行佐证,最后在此基础之上对三大网络共识的类型进行了相互关系分析。
第五章研究结论与建议5.1研究结论。5.1.1受众的个人特性对o2o购买从众行为有显著的影响,假设1成立。对受测者个人特性的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o2o受众都很在乎自己的表现,同时也很在意他人的意见,通过因子分析可以将受众个人特性的18项归为四...
第4章网络共识的达成过程网络共识通过网民在网络环境中的交互性作用和思想意识的不断碰撞,形成了基于共同情感、共同目标和共同信念的网络共识层面,这三个层面的内容也包括了属于各自的具体网络共识类型。这些基于实际案例归纳概括出的网络共识表现形式...
情绪智力水平的高低显著影响保险从业者采取何种情绪劳动策略, 并且有效预测其心理健康水平。保险从业人员可以主动提高自身的情绪智力, 调节工作中情绪表达方式, 提升自身心理健康水平。...
我们的研究发现, 相比于革新产品, 消费者在评价创新产品的实用性时, 感受到了更大的不确定感, 这种不确定感极大地影响了人们的行为和观点使人们更容易相信群体的评价而从众。...
结论本文从已形成一定规模的网络集体行动事件入手,着重对网络集体行动实现的前提--网络共识的类型划分和达成过程进行深入而细致的分析。在具体的研究过程中,笔者主要运用网络文本分析的方法对选择出的三个经典案例进行文字上由表及里的深入分析并试图从...
主观幸福感(SWB)主要是指人们对其生活质量所做的情感性和认知性的整体评价。它是衡量个人生活质量的综合性心理指标,反映主体的社会功能与适应状态。应对方式是指个体在面对挫折和压力时所采用的一种认知和行为方式,又可称作应对策略或应对机制。不同疾病...
酒精依赖是因长期过度饮酒,进而出现心理上无法对酒精有所控制的渴求状态,精神及躯体都表现出难以抑制的需要饮酒,进而损坏人体健康。由酗酒导致的精神、躯体疾病不仅是医学领域的问题,也是各国社会中普遍存在的问题。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愈来愈...
本文将以王宝强婚变事件为例,着力分析在网络舆论中所体现出的各种社会心理特征。为正确地引导网络舆论和社会走向提供可借鉴性资料。大家在相关论文写作时,可以参考这篇题目为王宝强婚变折射出的个体与群体心理的社会心理学论文。原标题:网络舆论社会心理...
1902年(光绪二十八年),地处湖南偏远西部山区的辰州府发生严重教案。教案发生过程中,两位内地会①的英国传教士胡绍祖(J.R.Bruce)②、罗国荃(R.H.Lewis)③被殴毙,教堂被捣毁,酿成严重的中外交涉。结果,所有涉案文武官员均受到严...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国际癌症研究中心对2008年癌症发病和死亡人数统计分析,乳腺癌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1]。乳腺癌患者作为社会特殊人群拥有较低的社会地位,其物质和精神生活质量更低[2]。当已婚女性被诊断为乳腺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