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社会学论文 > 社会心理学论文 >

网络共识的达成过程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6-10-12 共11818字
  本篇论文快速导航:

展开更多

  第 4 章 网络共识的达成过程

  网络共识通过网民在网络环境中的交互性作用和思想意识的不断碰撞,形成了基于共同情感、共同目标和共同信念的网络共识层面,这三个层面的内容也包括了属于各自的具体网络共识类型。这些基于实际案例归纳概括出的网络共识表现形式从一定程度上阐述了主体网民在焦点事件中呈现出的情感态度及目标策略,体现了虚拟环境中网民的意识走向。然而,这三个层面的网络共识表现内容看似是在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自然而然形成的,但是如果将案例事件进行片段剖析后可以发现,情感型、目标型和信念型网络共识内容实则是在一定的机制作用下分阶段促成的,其内部存在着某些共识达成的必需要素,正是这些要素促成了网络共识表现形式的最终出现。

  目前,学者对于网络共识达成过程的内容尚停留在对社会共识的延伸之上,更多的是从宏观的调整社会秩序和运行的角度对共识达成的机制进行分析。其中,较为经典的是李胜军关于网络社会共识达成机制的研究,在其研究中主要侧重于从社会规范及制度的角度入手,形成了"培育增量心态、设立议事规则、构建沟通机制、形成制度规范"四个方面的路径;其他学者则从不同层面上分述不同网络共识的达成,但并未形成一个系统的路径分析研究。通过对学者们研究的总结可知,目前还没有从网民主体角度入手进行网络共识达成机制研究的内容。因此本文仍从主体的角度对网络共识的达成过程进行分析和总结,试图发现作为主体的网民在网络共识达成的过程中经过了哪些阶段的行为变化,这些行为又是如何影响共识最终达成的。

  网络共识的达成是一个复杂且系统的过程:其中网民主体是主要参与对象,网络互动和交流是手段和方式,达成的结果是不同种类的网络共识内容。由此,笔者针对总结出的三种不同类型的网络共识分别对其达成的过程进行分析。

  4.1 情感型网络共识的达成过程。

  情感表达是网民在网络环境中最常见的一种互动方式。由于网络环境的开放性和虚拟性,使得网民之间形成了一种心照不宣的信任和倾诉的愿望,因此鉴于网络环境的特殊性,网民在网络事件发生伊始最先表达的就是对事件的情感态度。这种情感受到网民既有社会观念的影响及网络意见领袖的引导,往往会促成网民关于事件的集体情绪的爆发,进而形成基于共同情感的网络共识。

  4.1.1 社会情感的积累。

  网络共识的达成过程是感性与理性交织在一起形成的复合产物,网民在某一个事件中能够快速形成某些情感类共识或经过交流互动环节形成某些情感类共识都是建立在个体之间情感与理性交融之上的结果。然而其中社会情感的积累是最基本的心理前提,而理性的利益计算是建立在情感积累的基础上形成的工具手段。由此可以看出,情感的积累是情感类网络共识能够得以实现的最基本要素。

  本文所说的情感主要指怨恨、愤怒、失望及失控等消极情绪,在"北京大妈被撞"事件、"陕西神木房姐"事件及"海南校长开房"事件中均可以清晰的看出来,这些能够实现大规模集体行动事件的源头都是由于"不良情绪"在网络空间中的不断聚集而产生的:"大妈事件"是在"指责大妈和东北人"的失控情绪作用下不断聚集网民,引发更多人关注而发不断现问题的纰漏找到"大妈无辜、小伙有罪"的真相,进而形成了最终的指责记者和外籍小伙的共识;在"海南校长"事件中则是由于"校长"的"道德沦丧"等"愤怒情绪"而在网络中造成轰动和对事件的快速传播。因此由案例可以看出,网络共识从出现到达成的过程需要情感的积累作为前提和必备要素,这也是网络共识得以达成的初始阶段。

  社会情感的积累并不是一蹴而就的,相反无论是"愤怒"、"失望"还是"失控"等情感的出现都是具有一定的积累过程。这里通常指的是网民之所以能够对"房姐"、"校长"、"大妈"等事件快速产生共识,是因为当下社会中经常出现诸如此类违背正常伦理道德的事情,因而积怨的情绪一直在不断攒动,一旦网络中呈现出某些焦点事件,网民会将自己内心积累的情绪按图索骥的附加在事件之上,因而产生对某些事件的一致性认同。

  4.1.2 意见领袖的引导。

  在情感型网络共识的形成过程中,不容忽视的存在就是意见领袖。意见领袖在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往往左右了网民态度的转变和其他网民的簇拥。在网络焦点事件发生后,网民往往根据情感的积累而不断加入到"主帖"的讨论中,但是这种"你一言我一语"的情况往往会受到某些"推手",即意见领袖的推波助澜。正是这些在恰当的时机对事件发展态势进行扭转的人,往往能够吸引更多的聚众者参与到以意见领袖为主导的话语讨论之下,进而产生群体网民的情感爆棚。

  网络大众在纷繁的事件讨论中,时常呈现出摇摆不定的观点情绪,同时针对同一事件每个网民的视角不同其解读的内容也是不同的,因而十分容易产生各种各样的情感共识类型。但是,每个网民都生活于当下社会环境中,受到来自现实社会大潮流的诸多影响,因此针对不同的事件网民会非常自觉的将其放在特定的环境和场域之下进行分析和解读。这种心理给活跃于网络的"意见领袖"带来机会,在发生特定的网络事件时,意见领袖就会自告奋勇的站出来对当下的语境进行刻意放大或缩小,并向着良性和有益于舆论导向的方面倾斜,对网民的态度进行着控制和导向。例如,在"海南校长开房"事件中,对"万宁校长"的声讨阶段就出现了"意见领袖"对于话语的导向和控制。在校长判刑阶段,网友们的讨论纷繁多样,但是纵观网民的态度,大多倾向于对校长的声讨和对判刑过少的争辩。就在争论的关键时刻,网友"mingyue20120602"及时把握住了网民的心理走向,对网民的情感进行生活,使得"校长强奸事件的恶劣性"及"判刑过轻,应判死刑"的观点不断扩大,使得其他网友不断的对其观点进行赞同和强调。网友"bnbhym"回应到:"保护孩子,每个公民的责任!";fxmonica 强调说:"说的好,这几问应该问问党中央,如此官员,谁之过";"墨剑 1"回复说:"一群禽兽,包括那些警察专家".此外,这番论辩在"mingyue20120602"的促进和鼓舞下,愈演愈烈,吸引了更多的网友加入到关于"校长禽兽"的情感讨论中,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在某一焦点事件的发生过程中,网民之间的关系是松散而灵活的,并不受到任何人的直接控制。然而,隐形的助推者--意见领袖往往能够引导者松散的网民走向一致的态度。这种借助于网民情感聚拢心理而实现的网民群聚,为情感类网络共识的实现奠定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4.1.3 集体情绪的爆发。

  网民在情感类网络共识的达成过程中,最后阶段就是针对不同情感的聚集形成情绪的爆发。这种情绪的爆发体现在网民集体性的情绪失控、愤怒、害怕及失望等一系列的消极情感之上。这些消极情感之所以能够引发众多网友集体性的爆发是因为诸多社会问题和主体情感在内心中的长期积怨,因此每当有能够触动主体底线的事件出现时,网民就会将长期以来积压在内心的情绪暴露在事件表层,以一种应激式的表现来回应对事件的初始态度和理解。

  能够引发网民集体性情绪爆发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怨恨的积累、价值观的挑战及群际的情绪。

  (1)怨恨的积累 怨恨是网民在社会生活中受到来自各个方面影响及所受到的各种不公平待遇而逐渐积存在内心的愤懑、抱怨及不满情绪,这种怨恨主要来自网民对自身利益受损的不满及政府对于社会问题的不正确处理。根据马斯洛的人格需要层次理论可知,人们对于生存的需要是第一位的,而在当下社会转型期间我国面临着很多结构性问题,尽管经济不断在发展壮大,但是大多数的资源和利益仍然掌握在少数人的手中,而社会中更多的则是掌握少数资源的大多数群众。因此,每当处于社会中低层的"弱势群体"得不到自身所需以及受到上层社会"富"的刺激之时,就会产生各类不满和仇恨情绪,这些仇恨情绪不断在网络中传播,对情绪的爆发产生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这也是最基础的前提。

  (2)价值观的挑战 价值观受到挑战是引发集体情绪爆发的又一重要因素,同时这也是从主体意识中产生的对正义公平等信念的不断追求。随着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教育程度、视野等都在不断开阔,因此产生了追求社会公平正义、阻止两级分化及缩小贫富差距的美好想法。同时,这些追求不断融入人们的内心并不断传播,使得这种情绪越来越普遍,逐渐演变成了社会整体的诉求和共识。然而,在目前的转型阶段,我国仍存在着极大的结构性矛盾,这体现在人们对社会公序良俗的追求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矛盾,这种矛盾和分歧来自社会各个方面,网络的出现恰巧满足了人们抒发情感的需要。例如:类似于"房姐"事件出现后,人们对"官员"及"富人"的"爆富"和"腐败"将会产生较强的敏感性,这会极大的挑战人们的价值观和心理底线,并且也会刺痛人们的神经;当"北京大妈"事件出现后,人们会对普通人受到的不公正待遇产生同情心和怜悯心,也会暴露出当下人们内心中的恐惧感和急躁感。从人性和道义的角度出发,我们也可以看到在"校长开房"事件中大众对于校长道德的拷问,对教育的拷问。这些无时无刻不出现的对主体人格内心价值观的挑战事件,足以引爆人们的情感底线,产生来自群体的呐喊和愤懑,因此在这种极度的情况下,情绪爆发自然而然的就会出现,同时能够吸引成千上万网民的关注。

  (3)群际的情绪 群际的情绪理论来源于相对剥夺理论,其认为:情绪、评价和行动是人们感知和处理他们社会世界中事件的方式。将群际情绪引入到网络共识中是一个较新的尝试,该理论的"群体情绪,尤其是愤怒情绪,是群体情况评价与特定集体行动反应倾向间的桥梁"对本文的"情绪爆发"阶段的研究进行了很好的总结。在对本文的三个案例分析后可以看出,只有群体共同感受到愤怒、失望等消极情感及价值观受到的挑战,才能够引发大面积的情绪爆发,否则网络情感型共识是不会大面积产生的。

  以上三个方面对情绪爆发的实现具有一定的先后次序:一般来讲,怨恨的积累是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其来源于主体对社会现实的长时期认识和不满情绪的不断积累。例如:在"北京大妈被撞"事件的第一阶段中,网民很轻易的就对媒体建构的"外国小伙扶大妈反遭讹"产生了信任,并引发了第一阶段的"情绪失控"型网络共识,将所有过错指向"大妈"和"东北人".这种非理智的情绪失控之所以能够造成人们达成情感共识,是因为近些年多发的"老年人变坏"和"故意讹人"事件,这些违反人们基本道德情感的事件对社会公民造成极大的心理阴影,因而每当此类事件出现后,人们不加分析就产生应激性反应,进而产生了不正确且非理性的网络共识。而在"陕西房姐"事件中,人们则对房姐的不当房产及"黑色金库"产生了"利益实现"型及"阶级差距"型的网络共识,这些则是建立在长期以来人们对阶级不平等和贪污腐败的痛恨积累而产生的,这种情感是正义的而且波及范围是巨大的。其次,价值观的挑战是从人们主体意识层面上来讲,这是人们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对正义、善良及正直等美好情感的追求。与怨恨的积累不同,这是一种建立在理智情感基础上而形成的情感。最后,群际的情绪则是建立在网民群体的共同情绪之上,所有个体的怨恨及价值观只有不断形成了群体间认可的情绪,才会爆发集体性的情感,否则如果个体之间的某些怨恨和价值观不能形成规模性的群体情感,那么情感也不会聚集更形成不了情绪爆发。

  通过以上对情绪爆发阶段的分析可知,只有网民之间怨恨的积累、价值观的挑战逐渐形成了群际的情绪,才能最终引发情绪的爆发。

  4.2 目标型网络共识的达成过程。

  目标型网络共识是基于人们对利益、阶级等身份地位的认识之上而产生的对自身及其他群体比较的意识,进而有意识的将自己所处的阶级和"我们"阶级对于利益、地位等目标的追求与其他阶级的人相区分,进而彰显出自身阶级的优势同时展现出对其他优于自己阶级人的敌意和指责。目标型网络共识的达成过程一般经过"个体目标认同--群体目标认同--效能感聚集"三个环节,最终实现目标型网络共识。

  4.2.1 群体目标认同。

  群际的情绪得以确立并爆发既可以是正确的,也可能是非正确且非理性的,因此在情绪爆发后,人们会随着情感的深入发展而不断对事件有所理解并试图剥离真实的情形,这就形成了群体网民不断认同的阶段。

  群体认同阶段一般要经历个体心理认同与群体社会认同阶段。Kelly 指出:

  "从各个角度上看,社会心理学界都应重视社会认同作为激发个体参与集体行动动机的重要性"[50]

  .学者们在对不同群体研究的过程中发现:个体与某一社会类别、群体认同越强,就越有可能代表那一社会类别、群体参与行动意图或集体行动。

  为了区别个体心理认同与群体社会认同,首先要明晰认同的概念界定。从个体心理层面上说,认同是"个体在社会世界中的一个位置,包含任何社会性维度";从社会认同角度来说,Tajfel 将社会认同定义为"个体认识到他属于特定的社会群体,同时也认识到作为群体成员带给他的情感和价值意义".Tajfel认为"个体认同"指的是个人属性的自我定义;而社会认同指的是社会类别、群体成员资格的自我定义[51]

  .综合以上学者的研究及案例分析后笔者认为,群体认同包含两个阶段:个体认同和群体认同,这两个阶段其实是主体经过了由"我"到"我们"的自我身份重构过程。在事件发生之初,网民是作为个体呈现在网络中的,他们会以个体先入为主的情绪对事件进行最初的理解和判断,这是一种主体角度"我"的呈现;随着事件的深入发展和主体网民之间的不断沟通互动,个体的"我"逐渐受到周围群体网民的影响以及对事态发展的判断随时调整着自己的看法和意识,并不断将自己划归到某个群体中去以呈现自己在此事件中的态度。群体社会认同是自我群体与他人群体的社会比较,网民在网络事件发生发展过程中会随着事件的逐渐澄清而发生立场上的变化。如果说最初的情绪爆发是建立在对事件混乱的认识上,那么网民的群体认同则是建立在对事件清晰了解的基础上,进而通过自身判断、他人对比和群体归类等一系列阶段,最终确定自我所属的群体,并积极的按照这个群体对事件的态度和认识进行群体的表现,呈现出属于这个群体应该具备的属性。这一环节的出现对网络共识的最终实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只有网民主体实现了由"我"向"我们"的跨越,网民群体的网络共识才会有进行下去的可能性。

  例如:在本文所具体分析的三个案例中笔者发现,在事件发生的初始阶段,会呈现出持有不同观点的网民,这些网民的观点零星分布、各执其词,没有一定的归属性。在"大妈事件"中表现的就十分明显,最开始建构出"大妈讹小伙"后,有一部分部分青红皂白的去指责"东北大妈"的"无赖"行为,一部人从国内外素质问题去评论中国人的"低素质",也有少许的人想到要去翻看事件的整个发生过程,去进一步发现真相。在这个过程中,网民都是以"我"呈现的,而随着事件的不断发展,事件逐渐剥离清晰--记者对事件进行歪曲建构以获得既得利益,外籍小伙撞到大妈,东北大妈无辜被冤;这些真相都凸显出不同当事者对于自身利益的探寻和维护,而身处其中的网民会对这些利益、身份等进行剥离而产生有益于自身群体利益的态度倾向。在事件得以澄清后,无数个"我"不断对自我身份和所属群体进行归类,并形成了"责骂记者,要求遣返外籍小伙,为大妈平反"的"道德正义"群体。到此,混乱的情绪爆发得到了遏制进而形成了基于真相的集体认同。

  4.2.2 群体效能感聚集。

  网民在目标类共识达成进行到后期阶段时,为了形成最终的共同理解和认识还要对事件进行理性分析和策略分析,其目的是为了对事件进行由表及里更加深入的认识进而将自己的情感利益带入到事件中以便衡量与其他网友达成共识是否是合理且符合社会潮流发展的,笔者将这一阶段概括为效能感聚集阶段。

  为了更好的分析网民的效能感聚集过程,首先要对效能感这一概念进行深入的理解。效能感在学者以往的研究中往往呈现出两大形式--个体效能感和集体效能感:个体效能感是指个体对政治过程影响能力的个人感知或是个体对成功实现集体目标贡献程度的感知[52];集体效能感则是指是否有足够数量的人能够被动员起来去实现集体目标的感知或是对群体是否有能力带来所期望改变的能力的直接预期等(Berman&Witting)[53].

  在本文中,笔者认为效能感的聚集过程是一个从个体效能感到群体效能感的渐进过程。网民实现了初步的群体认同并将自己归属于某个群体后,并不会即刻与其他网民实现最终的网络共识,而是建立在主体对社会环境及自我处境等一系列的分析和考量及对个体加入到群体的集体共识实现目标进行评估后,才能决定是否与该事件中的其他网民共同参与到最终的共识达成环节中,进而实现试图改变现状的网络集体行动。经过了网民个体对于自身效能感的评估后,认为不会损害自身利益的个体网民会自动继续参与到网络共识的达成过程中,而那些认为对自身无益的网民则会自动退出;这也能从侧面反映出为什么网民群体较为热衷于参与到涉及道德伦理、经济腐败及官场文化等社会焦点事件中,因为这些事件当事人较多的是与普通群体处于对立面的,其大多行为也是普通人无法企及而实现的,因而会十分容易激发网民主体的愤怒和不满,进而网民会积极的加入到网络共识的实现过程中。网民经过了个体效能感的分析后,集体网民还要对某一事件实现最终的网络共识进行效能分析,并通过这一过程分析该事件通过群体网民的共同情感、目标及信念的表达是否会得到社会大多数人的支持与认同,造成的影响力是否能够波及到社会各个层面并引发政府及社会的关注。

  在本文选取的三个案例中,效能感的聚集也体现的十分明显。例如在"北京大妈被撞"这一事件的第二阶段即:谴责记者和外籍小伙阶段中就清晰的反映了网民对于效能感的聚集;在该事件的第一阶段是网民被媒体误导后引发的一系列群体情绪的爆发,而到了本阶段(第二阶段),事件逐渐被澄清,网民在剥离了真相后对"谴责外籍小伙和记者"产生了共识,并共同对二者进行了言语和人身的攻击。之所以网民会对这该阶段产生共识是因为网民经过了一系列的效能分析:在本阶段网民清晰的认识到"我们"群体的主动权,因为记者和小伙确实做错了并处于被动且没有话语权的地位,网民群体在第一阶段也错怪了"大妈"的"无耻行为",为了更正自己之前情绪的不良爆发,经过对个体加入到抨击小伙和记者行列的效能分析(个体效能分析)后,网民通过对"大妈"的平反话语对自己的观点进行扭转,并将这种意识和态度逐渐传播给参与该事件中的其他网民并暗示这样的态度改变能够获得更多人的支持同时能够改变先前的错误态度(群体效能分析);经过这样一系列过程使得网民群体中的每一个成员都能感受到自己在群体中的归属感,同时能够深刻的认识到参与该事件的可行性和影响力,因而群体网民最终实现了关于为"大妈平反,谴责小伙和记者"的共识。值得一提的是,虽然效能感的聚集十分明显的体现在"目标型"网络共识中,但情感型及信念型网络共识中也伴随着网民的效能感聚集。

  即使是在"情感类共识"的形成中,网民之间也会聚集效能感,并分析对事件进行不同态度倾向后的可行性及后果。例如在"大妈被撞"的第一阶段网民之间形成的指责"大妈"的"情感类共识"其实是错误的,其只是对于情绪的失控,但是之所以能够实现众多网民对于"大妈"的抨击及对"东北人"的指责是网民经过内心分析并产生了自信后得出的结论,因为当下社会中有太多的类似事件出现,并且之前的"扶老人被讹"事件都是真实的,因而在人们心中打下了不良的烙印并产生了恐惧心理及防范心,因此这类事件出现后网民在以往经验的带动下,产生了"抨击大妈"、"诋毁大妈"是"没错的"、是"正当的"等效能感倾向,因此这种效能感波及其他网民,产生了非理性的"情感类共识".

  在"陕西神木房姐"事件及"海南校长开房"事件中的不同阶段网民之间对于效能感的分析大抵也经历了从个体效能分析到群体效能分析的阶段,最终网民在分析了利弊及效能结果后都对事件当事者的不正义行为产生了各自的网络共识,并实现了各类网络集体行为。

  4.3 信念型网络共识的达成过程。

  信念型网络共识的达成过程较于情感型和目标型来说,环节比较简单。这是因为信念型的网络共识达成是基于情感型和目标型之上的,如果说情感型是反应网民在事件中呈现出的最基本情绪表情、目标型是体现网民在事件中呈现出的自我利益的维系,那么信念型的网络共识则展现着网民们对于精神层面上的追寻和探索,体现在人们对于公平正义、道德良知等人性最美好内容的追求。

  因此,在此内容中,笔者将信念型网络共识的达成过程概括为两个环节--道德底线的激发和群体信念的声讨。

  4.3.1 道德底线的激发。

  信念型的网络共识主要指的是网民在焦点事件发生到后半阶段的时候产生的对正义、道义等美好信念的追求。这一内容的共识较注重精神层面和主体内在对美好事物向往的本质属性。

  在信念型网络共识形成的过程中,网民往往已经经过了对事件的"情感爆发"阶段和"利益评估"阶段。在此环节中,网民更侧重于对于社会不良现象、违背社会秩序和公序良俗的道义行为产生不满和抨击。"道德感"往往是高于情感和利益的,但却是人们内心中一直存有的情感,因为受到社会诸多不良事件的影响,这种情感在日常生活中往往不会直接体现出来;但是由于网络给网民提供了一个通畅的表达情感的渠道,因而每当有能够触及人们内心情感的不良事件产生,这种"道德感"就会无限放大,并在网络中形成巨大的漩涡,产生一定的效应。

  网民在这一共识达成的过程中首先要经过的就是"道德底线的激发"过程,其目的是为了能够使网民积存在内心的情感彻底爆发出来,而不受到现实社会环境的影响。网络社交平台恰恰就为网民提供了这样一个环境:焦点的事件呈现在网络环境中被网民所熟知,最先激起网民的情感不满,进而考虑到自身利益是否符合某一特定场域内的集体行为;当经过这两个环节之后,人们会激发出更高层面上对于社会道义、良知等的追求,并对当下社会秩序进行探讨和挖掘。在此过程中,网络的匿名性使得网民不用考虑自己的身份地位和说话的方式,因而会最真实的表达出自己内心的情感。

  道德的"激发"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其中经过了网民参与者的不断造势和意见领袖的牵引。

  4.3.1.1 网民参与者的造势。

  首先,"伦理道义"及"公平正义"型网络共识的形成都需要众多网民参与者的聚集和不断造势。其次,这种聚集和造势的出现直接受到来自社会及媒体的正面促进和反面传播。

  例如:在"陕西神木房姐"事件中,当房姐事件进入到"第二热议阶段"即"房姐被判刑三年"之时,该事件的热议和讨论本该结束了,然而因为网络中疯狂传播的"房姐事件后续"报道和新闻使得网民内心对于法律不公和对政府不满的情绪都激发了出来。其中影响范围最广的就是题为"'房姐'不关'房事'是个二律背反"的主帖,该帖子一经发布出来,就造成了极大影响,其点击量达到"96537"次,回复数"36980".其中,在该帖不断传播和聚拢参与者的过程,楼主还不断引入媒体关于此事件的传播态度,有意的扩大了人们的聚焦热情和维护正义的信念。"忘忧草"用了一整页的篇幅论述了法院对"房姐"判刑的过程,并且辅助以媒体的相关报道,最后用一段话来概括自己的意识导向:"'房姐'有恙而她的 44 套房产却安然无恙,之所以难以理喻,在于"房姐"龚爱爱伪造、买卖多张国家机关证件,并用这些非法证件谋取了巨大的经济利益,到头来却只被初审法院判处三年有期徒刑,量刑确实很轻,让人觉得这种犯罪的机会成本太小。套句流行的说法,她只需要在牢里蹲个 18 个月,出来就是'一条好汉'了。这样的判决自然让人产生疑虑"."忘忧草"的表述虽然看似正常,但是其中有诸多主观的导向内容,例如"安然无恙"、"难以理喻"、"量刑确实很轻"及套用的流行语,都在潜意识里加重了网友对"房姐"判刑的不满和对法律的质疑,这正是参与者运用了"造势"的力量来激发网民的互动热情和积极性。此外,网友"平常心 vip"及"醉酒十年"等随后力顶此帖,更是为其召集了众多网友参与。

  综上可以看出,网民参与者的有意识"造势"为聚集更多网民参与事件的讨论中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其语言的叙述方法和主观导向也会从不同程度和角度上激发网民的道德底线和对正义良知的质疑,因此,网民参与者的造势对激发道德底线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4.3.1.2 意见领袖的牵引。

  意见领袖的参与和助推在信念型网络共识的达成过程中同样重要,其体现在网民参与者不断造势的过程中,目的是为了在舆论和意识上引导网民向着其希望的方向发展。

  具体的说,网民在达成不同类型的共识过程中其情感的走向及对自身利益的考量都是相互交叉和关联的,并非独立实现。在情感型网络共识达成中,其更多的依靠群体网民情感的积累和爆发,其中意见领袖起到了引导和牵线作用;而目标类网络共识的实现更注重个体身份的归属和确认。而在信念型网络共识实现过程中,意见领袖的牵引就显得十分重要,其直接决定了网民是否能够彻底激发出内心对于不良社会行为的不满和反抗。

  仍举"陕西神木房姐"事件,在房姐判刑的后续讨论环节中,楼主"忘忧草"本身就是一个优秀的"意见领袖",他十分恰当的牵引了网民的意识走向和参与讨论的积极性。首先,"忘忧草"的开帖方式和论述手法就十分清晰而明了,且观点明确--"'房姐'事件是个二律背反",同时他正确的引用了法律法规对事件进行了解读在一定程度上引导了该事件的态度走向。此外,紧随其后的网友"平常心 vip"及"醉酒十年"也为激发网友做出了重要的辅助作用,以致于最后引发了数十万网民对此关注,并深入的探讨中国法律的不公平和政府的无为,最终得出了关于"法律不公,无正义社会"的信念类共识。

  由此可见,在信念型网络共识的达成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激发网民的"道德底线",这种道德底线是隐含在网民内心的,因此激发和引领是其实现的必要条件。

  4.3.2 群体信念的声讨。

  群体信念的声讨则建立在道德底线的激发的前提之上,经过了网民参与者的不断造势和意见领袖的牵引,网民的情绪和动力都将被调动起来,这极大的促进了网络信念类共识的达成。而在此类信念达成的过程中最核心也是最后的一个环节就是"群体信念的声讨",这种声讨的实现正是网民"道德感"迸发的终极表现,其体现为网民一致的炮轰和讨伐不正义的事件。这种声讨体现在"房姐"事件网民关于房姐判刑议论之中,及"海南校长"事件的"叶海燕举牌"事件中。

  以"陕西房姐事件"为例,群体的声讨体现在网民对于"房姐判刑过轻"的最终阶段。其表现为参与到该讨论中的网民都集体达成了关于"法律部公正"的信念共识,并为此而不断抨击政府、法律和社会秩序。无数网友都不断回帖,并用"讽刺"、"贬低"等话语对其进行着斥责。

  而在"海南校长事件"中,楼主"贾也"以"三问万宁校长开房案"为题发帖,聚集了"28760"名网友的参与,回复量达到"2890"余个。其最终也实现了众多网民的聚众参与,并实现了网民的集体声讨,最终达成了关于"校长道德沦丧,伦理缺失,保护孩子"等一系列的共识和呼吁。此外在该事件的后半段出现的"叶海燕举牌"事件也为网民的群体信念勃起和声讨提供了机会,对"叶海燕"维护正义但做法欠妥的行为也使得网民产生了集体声讨,并最终得出了"正确引导小学生价值观,摒弃无知的正义"等信念类共识。

  4.4 网络共识达成的综合过程分析。

  通过上述内容,笔者分别对情感类网络共识、目标类网络共识及信念类网络共识的达成过程进行了分析,并分别从各自的特点进行阐述。然而,纵观网络共识的达成过程及本文选出的三个案例内容可以看发现,各类共识类型的形成过程虽然各有特点,各不相同,但是这三者的过程仍具有交叉和一致性。笔者在此就对网络共识的综合过程进行了简要的描述和分析。

  综合来说,网络共识的达成过程一般要经过从情绪爆发、集体认同、效能感聚集和群体信念声讨四个阶段。通过上文的分析可以看出,网络共识的达成过程是系统且复杂的,网民在共识达成的过程中虽然表现得"无知无觉",但实际上却是"有的放矢"的而非随便实现网络共识。同时,网络共识的达成机制与表现形式也是一脉相承的,网民是通过从感性到理性阶段的达成机制在沟通、交融与互动的前提下实现了网络共识的不同表现形式,而网络共识的不同表现形式也决定了网民效能感的聚集和产生。

  通过对本文的三大案例--"陕西神木房姐"事件、"海南校长开房"事件及"北京大妈被撞"事件的发生经过及结果进行整理以及基于网络文本分析法的步骤对案例进行分析后可以总结出:在某一网络事件中,网络共识的形成过程是一个基于"情绪爆发--集体认同--效能感聚集--道德信念声讨"结构完整的系统过程;其中"情绪爆发"阶段是网民长久积攒的各类怨恨、恐惧、失望等情绪的非理性阶段,其是网络共识达成机制的最初始阶段,也伴随着出现了基于共同情感的网络共识类型;"集体认同"阶段则经历了网民由个体心理认同的"我"到社会集体认同的"我们"过度的阶段,该阶段是网民从心理认同向集体共识转变的必经过程,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同时为网民最终实现共识打下最坚实的基础;但是有个社会集体认同还是不够的,这个阶段仅仅是让网民在交流讨论后确定了的群体和归属,接下来必须要经过所谓的效能感聚集才能最终实现目标类网络共识。效能感的聚集是网民群体建立在理性分析和社会现状之上得出的心照不宣且有足够信心造成一定影响和目标的结论,其受到社会秩序、价值观及文化伦理等各方面的影响;而对于道德等信念的声讨则是网民对精神层面上的追求,是情感及目标阶段后的终极探寻,进而形成信念类网络共识。

  在本文的一系列分析后,笔者在本节中将网络共识的表现形式与网络共识的达成过程系统的串联起来,即:在某一事件中,网民一般要经过"感性路径"到"理性路径"来达成网络共识,进而实现网络集体行动。如下"网络共识双路径机制"建构图就展现出此综合过程。

  4.5 本章小结。

  在本章节中,笔者着重在形成的网络共识类型基础上对网络共识的达成过程进行了分析和论述。基于网络文本分析法,通过对三个经典案例的分析后可以得出:情感型、目标性和信念型网络共识都有其各自的达成过程,其中情感型网络共识经过了从"社会情感积累--意见领袖的引导--集体情绪的爆发"三个环节;目标型网络共识经过了"群体目标认同--群体效能感聚集"两个路径;而信念型网络共识则经过了从道德底线爆发到群体信念的声讨两个步骤。

  但综合某一事件的整体发生过程可以看出,网民主体之间一般需要通过感性路径和理性路径,经过从"情绪爆发"、"集体认同"、"效能感聚集"和"群体信念声讨"四个阶段最终实现网络共识。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社会心理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