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 论
本文从已形成一定规模的网络集体行动事件入手,着重对网络集体行动实现的前提--网络共识的类型划分和达成过程进行深入而细致的分析。在具体的研究过程中,笔者主要运用网络文本分析的方法对选择出的三个经典案例进行文字上由表及里的深入分析并试图从三个案例中总结出网民呈现出的诸类网络共识内容及这些内容实现的路径及过程。
(1)网络集体行动与网络共识的概念界定。在对网络共识的具体内容进行分析之前,首先要对本文指涉的两大概念进行具体界定,即:网络集体行动即在特定时期内,针对某些特定的焦点事件、利益诉求、价值理念等,一定数量的网民有目标、有组织的在网络空间内采取表达想法、宣泄情绪及发表意见的集中呈现;网络共识是作为主体的网民在多元的网络空间中针对某一焦点事件的刺激,受到主流社会文化、制度及伦理道德的影响与制约,激发出群体对内在本质意识的一致性追求,进而在沟通、交融的基础上实现共同的认识和理解,并期望事件得以改善和正名的过程。两者的差异是:网络共识是前提,网络集体行动是结果。
(2)情感、目标和信念是网络共识的表现形式。通过对案例引入文本分析理论,笔者详细的对三大案例进行了由样本选取、内容分析到类目建立等环节的研究。通过一系列对文本发帖和回帖的结构化处理,可以从本文的三个案例中总结出如下三个层面上的网络共识表现形式,即:基于共同情感、基于共同目标、基于共同信念的网络共识,这三个层面的网络共识表现形式均从网民主体出发而形成的,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下网民在互动过程中的更倾向于对伦理、道德、情感和文化等内容进行互动和交流,进而形成此类网络共识类型。
(3)情感、目标和信念类共识的达成过程各有其特点。其中,情感型网络共识一般需要经过三个过程--社会情感的积累、意见领袖的引导和集体情绪的爆发进而实现共识;目标型的网络共识则需要经过群体目标认同和群体效能感聚集阶段;而信念型网络共识则通过"网民参与者的造势"和"意见领袖的助推"来实现道德底线的激发,随后在群体信念的声讨过程中达成信念类共识。
(4)从感性路径到理性路径是网络共识的综合达成过程。在对网络共识的表现形式进行了深入分析后,笔者还对网络共识表现形式的达成过程进行了综合过程分析,其分析方法仍然是文本分析。在机制分析的过程中,主要对文本中网民使用词汇的频次进行分析和归纳,进而总结出网民达成共识过程中态度发生的变化,即:网民一般要经过"感性路径"和"理性路径"来达成共识,其中感性路径主要是网民在事件发生前期表现的情绪爆发和群体认同,而理性路径主要是在中后期网民经过对事件的理性客观分析后形成的共同认识和理解,进而最终实现共识。
参考文献:
[1] A S Hornby. The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 [M]. U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0: 104.
[2] 胡乔木。 中国大百科全书[M]. 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93: 576.
[3] Hennen M E. Consensus and meta-accuracy in self-managing work groups: Asocial relations analysis[D]. American: The University of Connecticut, 2006:43.
[4] Corley. Puzzle of Unanimity: Consensus on the United States SupremeCourt[M]. American: Stanford Law Books, 2013: 108.
[5] Peng Z X. Anchoring of Shallow Influence[M]. American: California Press,1993: 157.
[6] 沈湘平。 反思价值共识的前提[J]. 学术研究, 2013(3): 75.
[7] 罗尔斯。 政治自由主义[M]. 南京: 译林出版社, 2000: 141.
[8] 哈贝马斯。 在事实与规范之间--关于法律和民主法治国的商谈理论[M].北京: 三联出版社, 2003: 154.
[9] Gumble A. The roles of group identity and ideology in examining the effects ofsocial consensus on weight bias[D]. American: Bowling Green State University,2012: 108.
[10] Russell A L. Industrial legislatures: Consensus standardization in the secondand third industrial revolutions[D]. American: 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2008: 69.
[11] 许江。 当前我国政治共识实现路径的三重维度分析[J]. 求实: 民主与法制,2014(4): 68-71.
[12] 何玉兴。 价值差异与差异共识[J]. 河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6):45.
[13] 沈湘平。 价值共识是否及如何可能[J]. 哲学研究, 2007(2): 75.
[14] Chan Alan Ka Ki. Thrainn, Economic Behavior and Institution[D]. America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9: 16.
[15] Wisecup A K. Do we have consensus?: Examining the sources of systematic variation in cultural identity meanings [D]. American:UMI Dissertations Publishing Press, 2011: 89.
[16] 韩东屏。 如何达成价值共识[J]. 河北月刊, 2010(1): 37-43.
[17] 陈仕平。 对达成社会价值共识路径的反思[J].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1): 30-34.
[18] 何玉兴。 何玉兴社会问题随笔[J]. 经济参要, 2006(6): 45.
[19] 李春梅, 孙潇卉。 社会多元化转型背景下公民道德共识的构建[J]. 人民论坛, 2014(6): 35-38.
[20] 樊浩。 社会群体的伦理道德价值共识[J]. 社会学研究, 2011(4): 16.
[21] 哈贝马斯。 公共空间与政治领域--我的两个思想主题的生活历史根[J].哲学动态, 2009(6): 5-10.
[22] Kenworthy J B. Ideological threat, social identity, and consensus estimation[D]. American: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2002: 26-51.
[23] 于馥颖。 哈贝马斯话语伦理学视界下的道德共识[J].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3): 38-42.
[24] 罗明星。 共识的道德与道德的共识[J].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9): 20-24.
[25] 甘绍平。 道德共识的形成机制[J]. 哲学动态, 2002(8): 26-29.
[26] 寇鸿顺。 论多元社会的政治共识与政治整合[J].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5): 18-24.
[27] 杨礼银, 朱松峰。 多元社会中的政治共识[J]. 天府新论, 2005(3): 13-15.
[28] 刘杰。 国家关怀与政治共识的建构[J]. 学习与探索, 2012(9): 46-48.
[29] Stoll J A. The Internet and social capital among co-operatives in Canada[D]. American: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at Buffalo, 2012: 135.
[30] 张树平。 从认知结构建设政治共识[J]. 上海社会科学院院报, 2012(6): 5-9.
[31] 吕元礼。 论社会转型时期政治共识的达成方式[J]. 社会科学研究, 2005(4):25-27.
[32] Morrison M R. The Law of One Price and virtual worlds [J]. UMI Dissertations Publishing, 2013: 130.
[33] Alison. Collective Action in the Contemporary Media Environment [J]. Communication Theory, 2005(4): 35.
[34] Percy H P. Concent and consensus[M]. American:Praeger Publishers, 2004: 165.
[35] Graham F G. The prineiples of Soeiology, NewYork: Barnesand Noble, 1989.
[36] Tafel H, Tumer J C. The Social Identity theory of inter-group behavior [J].Psychology of inter-group Relations, 2001(22): 1-25.
[37] 李胜军。 网络社会共识的形成与表达[J].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2013(2):101-107.
[38] 苟新文。 网民群体的"交融"共识路径及价值导向[J]. 社会科学学报,2012(13): 19-24.
[39] 褚松燕。 网络时代的政府公信力建设[J]. 人民网: 理论, 2011(11): 2.
[40] Livia M. Concensus Formation During Strategic Change[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001(22): 1-25.
[41] Kirti. Cooperative protocols in dense wireless networks for broadcast and consensus[D]. American:Cornell University, 2010: 23.
[42] Matei. Generalized distributed consensus-based algorithms for uncertain systems and networks[D].American: College Park, 2010: 68.
[43] Leonardo P C. Consensus algorithms in decentralized networks[D]. American:Purdue University, 2011: 43.
[44] 李华俊。 网络集体行动组织结构与核心机制研究[D]. 上海:上海大学硕士论文, 2012: 24.
[45] 周湘艳。 从传播学视角反思网络集体行为[J]. 东南传播, 2007(8): 1-6.
[46] Gloor. How Political Social Movements Form on the Internet and How They Chang Overtime. Literature Review, 2009(2):32.
[47] 葛琳。 网络舆论与网络群体性事件。 新闻爱好者, 2008.
[48] 杜俊飞。 那些网络研究成果值得关注[J]. 新闻与写作, 2007(1): 1-2.
[49] 黄胜楠。 基于网络文本分析法的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研究[D]. 安徽:安徽大学硕士论文, 2012: 14-15.
[50] Kelly C, Breinlinger S. 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collective action : Identity, injustice and gender[M]. American:Taylor & Francis,1996: 235.
[51] Tajfe H, Turner J C. An integrative theory of intergroup conflict: 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intergroup relations[M]. American:Books-Cole,1979: 33-47.
[52] Locatelli M G, Holt R R. Antinuclear activism ,psychic numbing, and mental Health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ental Health, 1986(1): 121.
[53] Berman S L, Wittingt M A. An intergroup theories approach to direct political action among African Americans[J]. Group processes& intergroup relations, 2004(7): 19-34.
第五章研究结论与建议5.1研究结论。5.1.1受众的个人特性对o2o购买从众行为有显著的影响,假设1成立。对受测者个人特性的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o2o受众都很在乎自己的表现,同时也很在意他人的意见,通过因子分析可以将受众个人特性的18项归为四...
第4章网络共识的达成过程网络共识通过网民在网络环境中的交互性作用和思想意识的不断碰撞,形成了基于共同情感、共同目标和共同信念的网络共识层面,这三个层面的内容也包括了属于各自的具体网络共识类型。这些基于实际案例归纳概括出的网络共识表现形式...
情绪智力水平的高低显著影响保险从业者采取何种情绪劳动策略, 并且有效预测其心理健康水平。保险从业人员可以主动提高自身的情绪智力, 调节工作中情绪表达方式, 提升自身心理健康水平。...
我们的研究发现, 相比于革新产品, 消费者在评价创新产品的实用性时, 感受到了更大的不确定感, 这种不确定感极大地影响了人们的行为和观点使人们更容易相信群体的评价而从众。...
主观幸福感(SWB)主要是指人们对其生活质量所做的情感性和认知性的整体评价。它是衡量个人生活质量的综合性心理指标,反映主体的社会功能与适应状态。应对方式是指个体在面对挫折和压力时所采用的一种认知和行为方式,又可称作应对策略或应对机制。不同疾病...
酒精依赖是因长期过度饮酒,进而出现心理上无法对酒精有所控制的渴求状态,精神及躯体都表现出难以抑制的需要饮酒,进而损坏人体健康。由酗酒导致的精神、躯体疾病不仅是医学领域的问题,也是各国社会中普遍存在的问题。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愈来愈...
本文将以王宝强婚变事件为例,着力分析在网络舆论中所体现出的各种社会心理特征。为正确地引导网络舆论和社会走向提供可借鉴性资料。大家在相关论文写作时,可以参考这篇题目为王宝强婚变折射出的个体与群体心理的社会心理学论文。原标题:网络舆论社会心理...
1902年(光绪二十八年),地处湖南偏远西部山区的辰州府发生严重教案。教案发生过程中,两位内地会①的英国传教士胡绍祖(J.R.Bruce)②、罗国荃(R.H.Lewis)③被殴毙,教堂被捣毁,酿成严重的中外交涉。结果,所有涉案文武官员均受到严...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国际癌症研究中心对2008年癌症发病和死亡人数统计分析,乳腺癌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1]。乳腺癌患者作为社会特殊人群拥有较低的社会地位,其物质和精神生活质量更低[2]。当已婚女性被诊断为乳腺癌时...
1.4核心概念阐释。要想深入的分析网络共识的具体表现形式及多元网民是如何在复杂的网络环境中实现共识,首先要对本文指涉的网络集体行动和网络共识概念再一次的进行具体明晰和界定。1.4.1网络集体行动的概念分析。网络集体行动一直是不容小觑的课题,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