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在先贤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时代背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形成了一套科学的哲学理论——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目前我们研究世界万物最普遍的方法。经济危机的研究,我们也应当从哲学角度去考虑。
一、经济危机形成的原因
经济危机具有波及范围广、影响大、危害深等基本特点,尤其是全球性的经济危机,给人类社会造成了超乎其想象的影响。探究其背后产生的原因,有利于我们修正和深化现有经济理论,从而缓解经济危机。
1.内外因原理
内因和外因分别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因素和外部条件,内外因的相互结合共同推动者事物的发展。类似理论还有主次矛盾,两者都强调内部问题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源。
马克思在他的《资本论》中从资本主义的生产、流通和分配三个方面论述了爆发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必然性,指出“资本主义制度本身的缺陷和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社会化同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是产生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这一理论得到了经济学界的普遍认可,各学派也大多基于此理论展开研究。事实证明,从资本主义产生始,经济危机就周期性地爆发,资本主义的私有化正是经济危机产生的原因。资本主义的存在才导致经济危机无可避免。
但是,经济危机的产生也有其他因素的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几种:自然灾害论(最着名的是威廉·杰文斯的太阳黑子理论),认为太阳黑子的周期性变化导致——全球气候变化——农业减产——相关工业、商业收缩——经济萧条;政府干预论,这一理论来源于20世纪30年代以罗斯福新政为代表的政府干预政策,20世纪70年代的经济滞涨衍生出了货币主义等反对政府干预的学派,他们认为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是政府的盲目过度干预;心理因素论,该理论的学者认为经济危机的产生与投资、消费有关,而投资与消费与人们的心理情绪成正相关,即人们的心理积极,投资消费就会增加,而消极心理则会减少,陷入经济萧条。此外还有企业创新论等理论。总而言之,这些理论都有一定的可取性,所以在分析经济危机的缓解措施时,除了考虑根本原因外,还应注意外因的影响。
2.联系与发展观点
联系是普遍存在的,万事万物都处在一个联系之中,或直接、或间接,它们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相互制约,共同构成了世界这一主体。以2008年的经济危机为例,此次经济危机由虚拟经济向实体经济传递,最开始是由美国的信贷危机引起的,进而引发了经融危机,最后演变成经济危机;扩散区域由美国、美洲向全世界波及,也正是因为全球一体化加强了各国、各地区之间的联系。经济危机不仅是商业危机,更是工业危机、农业危机,其影响涉及各个领域,也正验证了马克思普遍联系这一科学论断。
3.物质与意识
意识是对大脑客观物质世界的主观反映,在上文提到的产生经济危机的外因中的心理因素就是意识对物质能动作用的体现。一方面,意识能推动物质的发展,人的消费需求、投资活动能促进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人们消费的下降,会使经济进入萧条。此外,在金融风暴中,银行家们受到利益的驱使忽视客观经济规律,进行投机活动,使经济危机规模扩大,也是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的体现。
4.矛盾的观点
主要矛盾决定事物发展方向的观点,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占主导地位,起决定作用,所以要坚持“重点论”,寻找事物大的根源;同时,次要矛盾也会影响事物的发展,所以要坚持“两点论”,关注影响事物变化的因素。
基于马克思的观点,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源是资本主义内部存在“生产相对过剩”,即资本家追求高额利润——扩大生产——社会生产增加,但是社会需求远远落后于社会增长,这就造成了生产的相对过剩,引发了信贷危机、经融危机,进而导致经济危机的产生。这是经济危机产生的主要矛盾。这一主要矛盾只要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存在,即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存在,就无法调和,这就决定了经济危机不可避免,且随着资本主义经济中供需关系、生产与消费等因素的此消彼长,经济危机也呈现出周期性。
5.量变质变规律
一切事物都是质和量的统一,当量变达到一定限度就会引起质变,所以要把握适度原则。
经济危机的产生体现了量变到质变的哲学原理。一般而言,经济危机的产生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资本主义经济是一种自由经济,即缺少政府的有效监控,这就刺激了资本家的私欲膨胀;另一方面,资本家为追求高额利润,加剧对劳动者的剥削,两极分化加重,从而产生了经济危机。
二、探讨经济危机根源及演变的研究方法
马克思主义哲学贯穿于经济学中,其经济研究都是以哲学的思维方式为基础的,如唯物辩证法中的抽象思维方法,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历史和逻辑相统一等,这些都是分析研究经济危机的重要方法。
1.矛盾分析法
矛盾是事物变化发展的动力,矛盾分析法,就是分析事物的矛盾,其核心是从众多矛盾中找出主要矛盾,进而找到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对症下药。尤其是现实经济矛盾错综复杂,我们更应寻找突破点。吕志燕在《论经济危机成因新解:资本扩张性与资本控制力的矛盾》一文中提到:“危机的历史有多长,关于危机的理论研究史就有多长”。理论研究一直是跟随经济现象进行的,这也正是马克思历史唯物史观的体现。经济危机形成以来已经有一百多年,在此期间社会各界不断研究,就经济危机形成的原因就形成了一百多种理论观点,其中主流观点也有二三十种,但是这些观点都不足以解答历史上不同阶段爆发的经济危机之间的某种必然联系,因此至今也无法解决所有经济危机的成因以及其解决措施。但是我们应当认识到当今世界,劳资矛盾仍是主要矛盾,而资本还是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因此,研究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我们还得从从资本自身去寻找答案。
2.定性与定量
经济危机这一矛盾,甚至是现实经济的任何矛盾,其构成要素都是质和量,当量变达到一定限度就会产生质变,进而爆发经济危机。
所以在研究经济危机问题时,必须注意结合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统一两者才能揭示和论证经济矛盾。定性研究,是指在研究经济类问题时,要确定经济矛盾的性质,就经济危机产生的原因而言,其性质(或根源)是资本的扩张性与控制力之间的矛盾。定量研究,是对经济过程中的数量关系进行研究,在论证经济危机产生原因时,则是对产业资本矛盾、金融资本矛盾、虚拟资本矛盾等特殊矛盾的具体论证,而其支撑和依据正是这些矛盾的形成、变化的大量数据资料。这种定性和定量的研究方法,统一质量,有利于揭示资本形态的演变,明确主次矛盾之间的关系,是研究经济危机等经济问题的重要方法。
3.系统抽象法
关于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马克思曾说过“研究必须充分地占有材料,分析它的各种发展形式,探寻这些形式的内在联系”。也就是说我们在分析问题时,面对各种现实材料,我们所能接受的是实际经济活动的直接映像,并不是经济矛盾的本质,这就要求我们对其进行系统的抽象加工和制作,从而反映出各种客观经济关系的范畴原理,即本质,这就是系统抽象法。目前阶段虽然有很多有关经济危机产生原因的理论,但大多运用的是现象描述法,即关注的是经济危机前后投资、货币、人们的心理等有变动的因素作为研究对象,认为这些因素就是经济危机产生的原因。但是应当认识到,经济的上下波动必然会引起相关因素的变化,但这只是结果,而不是其产生变化的原因。马克思在研究经济问题时就运用道理系统抽象的方法,解释了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源是资本主义制度本身存在的缺陷。
4.逻辑与历史的统一
严密的逻辑思维(包括思维方式、思维过程、思维结果等)是分析经济类问题必不可少的因素。但其前提是以历史事实为基础和依据。例如2008年的经济危机此次经济危机与历史上出现过的经济危机都不同,但并非毫无关系,它同之前的经济危机一样,都不是一个孤立的经济现象,与很多现实因素有着密切关系,而且与之历史中曾出现过的经济危机有着某种必然联系。因此我们在研究经济危机时,应当结合经济危机的历史演变过程,分析历史遗留材料的分析,从经济现象这一表层入手,按照由表及里、由彼及此的经济分析顺序,将事物的本质从复杂的现象中剥离出来而不脱离实际。
三、结语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是分析和解决政治、经济类问题的方法所在,因此我们要想进一步研究经济危机,就必须运用唯物史观等哲学原理和方法,分析经济危机形成的原因,进而寻找缓解甚至解决经济危机影响的措施。全球化的加速使经济危机对我国也造成了很大的冲击,我们应该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中吸取教训、积累经验,加强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维护经济安全。
参考文献:
[1]何干强.论唯物史观的经济分析范式[J].中国社会科学,2007(05).
[2]王宇晨.经济危机产生的原因分析——基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的观点[J].商,2012(08).
世界主流经济学教科书把以扩张性货币政策为重心的货币政策当作公认的原理加以介绍,以美国为代表的政府和央行,在应对经济衰退时,往往把扩张性或宽松的货币政策当作制定政策的基本范式。我国学术界对扩张性货币政策的信任比西方学术界更普遍,货币政策还被...
一、马克思关于危机的生产过剩论马克思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批判地发展了马尔萨斯和西斯蒙第的思路,强调了有限消费需求所造成的实现困难。他的目的是用危机理论来批判古典政治经济学家所提出来的和谐论。在《1861-1863年经济学手稿》中,马克思一...
翻开马克思的着作,我们发现他本人并没有对经济危机问题设专门的章节进行论述,而是散见于各种论着中。于是一百多年来,对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理解认识层出不穷,众说纷纭,形成了多家派别。如基本矛盾说、比例失调论、消费不足论、利润率下降论,等等。这...
(二)实践挑战1、国家干预主义政策的实施及仍然活跃的危机国家干预主义是指反对自由放任,在经济活动中扩大政府职能,限制私人经济,国家行政力量干预或参与控制社会经济生产、交换和分配过程中。国家干预主义的特点有:政府权能体系迅猛扩张,行政国家取...
一、导论关于经济危机或者经济波动的探讨始终都是理论界的热点问题.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经济危机,①无论是从规模、破坏程度还是从持续的时间等角度而言,都是自1929~1933年西方世界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一次经济危机,而且此次危机至今尚未完全消...
科技革命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从资本主义制度诞生的那一刻,经济危机就与科技进步不断的相互作用,互相影响。在历史上每一次大规模的经济危机都促进了世界重大科技的创新与发展。可以说人类近代史的每一次经济危机都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
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危机理论发展的历程中,涌现出许多不同类型的危机理论,这些理论往往和创立者自身有着紧密的联系。保罗阿特维尔正是在这样的基础上,运用知识社会学的视角把马克思主义经济危机理论不同的发展时期同当时的经济、政治和社会背景结合起来。马克思...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工人阶级破坏旧世界、创建新世界、解放全人类的伟大理论,而其中直接与经济危机相关的理论又是与工人阶级的圣经、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主要着作《资本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资本论》这部马克思几乎是用了毕生精力倾注全部心血...
阿特维尔在《60年代的激进政治经济学:一个社会学视角》中曾经指出: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在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中占据核心的地位①。因此,可以看出马克思主义经济危机理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马克思关于经济危机理论的研究却比较分散,大部分散见于其着作...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所说的经济危机,仅仅是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但实践证明,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后发展国家,无论是传统的社会主义道路,还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都有发生经济危机的可能性。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中,危机理论发挥着核心作用。正确理解危机理论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