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文学论文 > 外国文学论文 >

从生态批评角度解读海明威短篇小说《大双心河》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4-07-08 共2058字
论文摘要

  前言

  二十世纪是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了很大改善,然而,全球生态危机的出现使得人们开始质疑自己在生态环境中的统治地位。二十世纪下半页,文学生态批评理论诞生了,人们开始从生态学的视角对文学作品加以评论。对于海明威作品的文学评论,大部分集中于他著名的长篇小说,而对于他的短篇小说则关注甚少,从生态批评的角度对其短篇小说的评论更是寥寥无几,本文将从生态批评的角度,对海明威的短篇小说《大双心河》加以解读。

  一、尼克回归自然

  故事的开端,海明威呈现给读者一片荒凉、被烧焦的城镇的景象,这不仅暗示了人类发动的战争对生态环境的摧残之深,同时也表达了他对自然环境遭到破坏的深深的担忧与同情之情。在战争中身心饱受摧残的尼克,迫切要求回归自然,借助自然的力量治疗精神创伤。由此可见,尼克依然生活在战争的阴影之中,忍受着战争的创伤所带给他的痛苦,因此,他急切地想回归自然,也只有这样,他才能获得精神上的慰藉。与自然的亲密接触,使尼克的心灵得到了彻底的放松。爬山路上,虽然天气炎热,身体疲惫,但“他感到一切都被他抛到脑后了,什么都不用想,什么东西都不用写,所有的事情都不用做了。”

  旅途中,尼克与大自然友好相处,体现出生态和谐思想。当他疲惫不堪,坐在烧焦的木桩上吸烟的时候,看到了一只黑色蚱蜢。尼克对蚱蜢的遭遇深表同情,他似乎从这只蚱蜢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回想起自己在战火中挣扎的场景。他对蚱蜢的同情,实际上是对自己战争遭遇的同情,而战争的发动者又恰恰是人类自己,同情之余也有对人类罪恶行为的反思。尼克对蚱蜢说“蚱蜢,飞吧......飞到别处去吧。”尼克的第一句话在这时出现,也说明了海明威意欲强调尼克对自然关爱之情。

  尼克捕鱼的经历,也体现了他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第二天早上,充足的准备工作完成后,尼克开始了他极为熟悉的捕鱼行动。然而,他第一次只抓到了一条小鱼,他并没有将鱼杀死,相反,他“他用湿漉漉的右手抓住了始终在扭动的鳟鱼,解下它嘴里的倒钩,然后把它抛回河里。”而且,为了不伤害小鱼,他在摸鱼之前先把手弄湿,这样就可以使鱼不至于因身体表面的粘液被破坏而感染细菌而死,这极好地体现了尼克的生态伦理情怀。

  此部小说中,尼克的生态观也符合生态和谐的基本准则。经济的发展带动了人类消费观念的变化,基本生活条件的实现已经无法满足人类的消费需求,白色污染也对人类的生存环境造成了巨大威胁。这部小说中,尼克对食物的消费是合理而且满怀感激的。每次饮食对他来说都是一种享受,从不浪费。在旅行的最后,尼克将鱼清理干净,并把内脏挖出来抛在岸上,以便让水貂来吃,毫不浪费,这也很好地体现了他的生态消费观。

  二、尼克挑战自然

  在海明威的作品中,他既把自然看做朋友,又把自然看做敌人,并不断地试图去征服自然。《大双心河》同样体现了海明威对自然的双重态度。尼克在自然中寻求精神慰藉的此次旅行,也可以被看做是他探索并试图征服自然的一次旅行。他视自然为满足人类精神需求,治疗人类精神创伤的工具。

  寂静的夜里,尼克在睡觉之前被一只蚊子惊扰,他果断点燃火柴,将其杀死。“蚊子在火中发出咝地一声,尼克听着觉得很爽。”这一举动满足了尼克的征服欲和控制欲,之后,他舒适地进入梦乡。尼克看到大双心河之后所表现出的喜悦,并不仅仅是因为河水清澈、美丽,更多的是由于他感到钓鱼能够证明自己的能力,使他重拾自信。因此,对于一位经验十足的捕鱼者来说,小鱼根本无法引起他的兴趣,无法使他获得满足感与自豪感,当他第一次捕到一条小鱼的时候,选择了将其释放。

  在之后与大鱼的搏斗之中,尼克终于获得了紧张、兴奋的感觉。然而,当钓丝崩断的时候,尼克陷入极度地失望之中,他嘴里发干,心情消沉,双手发抖。即使在失败的阴影之下,尼克依然忍不住去回想当时那兴奋的一刻,他的内心也一直呼唤自己去征服更加危险的环境。因此“他明知道在浅水里可以钓到小鳟鱼,但他不想要。”这种毫无挑战性的工作根本无法满足尼克,他沿着浅滩前行,但一直留意着岸边是否有深水潭。在一个树枝一直垂到水里的水潭边,尼克明知吊钩会被枝桠钩住,但在强烈的征服自然的欲望驱使之下,他依然忍不住要一试,直到钓丝被钩住,鳟鱼跑掉,这才放弃。

  尼克继续前行,环境更加危险,走到这里,尼克抑制住了自己征服自然的冲动,决定不再前行。他深知沼泽的危险,深知这是人类无法征服的自然力量,然而尼克征服自然的欲望并没有因此而停止,在回营地的路上,他依然回头望望,心里想着“往后到沼地去钓鱼的日子多着呢。”故事的结尾暗示出,尼克面对自然危险所做的退步只是暂时的,终有一天他会毫不犹豫地再次挑战大自然,他征服自然的欲望将最终得以实现。

  参考文献:
  [1] 张娜, 付文中.“超越”抑或“遍在”?——对《大双心河》中海明威生态伦理思想困惑的研究[J]. 科技信息.
  [2] 李硕. 从生态批评角度看海明威的《大双心河》[J]. 边疆经济与文化, 2011,(2).
  [3] 田一万, 朱荣华.《大双心河》的生态解读[J].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 2004,(3).
  [4] 冯雪芳, 植根于基督教的物化自然——从生态批评角度解读《大双心河》[J].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1).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外国文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