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人口老龄化的大背景下,传统的养老方式无法满足目前的养老需求,社区居家养老得到重视和发展。但是目前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发展还面临着服务内容有限、服务质量不高、服务的供需不平衡、知名度和认可度不高等问题。社会工作是一个"助人自助"的专业,秉承社会工作价值观,可以通过个案工作和小组工作、提高服务质量和提高从业人员的水平等方式,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发展提供支持。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社区居家养老:社会工作介入,.
作者简介:杨明伟(1982-),男,山东兖州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社区工作、社会保障。;
一、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使得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进一步加剧。据最新的人口普查的数据显示,2019年末,我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达到25 388万人,占总人口的18.1 %,其中65周岁及以上人口17 603万人,占总人口的12.6 %.这表明我国已经步入人口老龄化国家的行列,老年人口的迅速增长带来了巨大的养老的压力。为有效解决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养老问题,国家大力倡导社区居家养老模式。然而,目前我国的社区居家养老模式尚处在起步阶段,存在较多问题,还不能为老年人群体提供比较完善的服务。因此,如何发展和完善我国的居家养老模式,是目前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二、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存在的问题
(一)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发展相对缓慢,服务质量有待提高
由于社区居家养老模式在我国进行的时间不长,发展还处在比较初级的阶段,还存在以下问题。第一,资金不足,来源比较单一。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是市场化的运作,因此资金尤为重要,但是我国目前存在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资金绝大多数是由政府财政的直接拨款,来源单一,资金规模不大。第二,人们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认识不足。大多数人对社区居家养老没有概念,认为社区居家养老只不过就是在白天的时候在社区内有人照顾,对社区居家养老的功能没有一个良好的了解,当然这也是由于我国目前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提供的服务也确实如此。第三,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提供的服务内容单一。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基本上都是提供日常生活的照料,且服务的质量不高,部分从业人员未经过专业培训,没有相关的医疗护理知识,不能较好地满足老年人养老需求。
(二) 人口老龄化大背景下,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供求不平衡
为了解决养老的问题,国家大力发展社区居家养老模式,在很多城市都推行这种模式。社区居家养老模式能充分调动社区的资源,能够较好地满足老年人的养老需求。但是,由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不同于以往的家庭养老模式,需要专业性更高、提供的服务内容更广的专业人士,需要调动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这就需要大量具备专业素养的社会工作者从事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提供策划和调动资源进行培训。但是目前的社区居家养老的工作人员在人数和人员素质方面都存在很大的缺口,不能满足目前的养老需求。
(三) 社区居家养老知名度低、认可度不高
目前人们对居家养老的态度是不太认可的。一方面是由于我国根深蒂固的家庭养老传统和"孝文化"的影响,人们对于家庭养老以外的社区居家养老和养老院养老都存在排斥的心理,认为将老人送出家庭养老是不孝的行为。另一方面是由于社区居家养老的宣传不够,人们对于社区居家养老基本一无所知;服务质量不足,老年人所得到的养老服务得不到充分的保障。这就造成社区居家养老没有足够的影响力和吸引力吸纳老年人选择社区居家养老。
三、社会工作介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可行性
社会工作介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可行性体现在以下几点,一是,社区居家养老是我国大力发展的养老方式,有国家政策和资金的大力支持;二是社会工作的价值理念、专业方法能够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相契合。社会工作能有效地提高社区居家养老的服务水平,帮助社区居家养老满足老年人多样化的养老需求。三是,社会工作本身的发展也需要在解决现实问题中得到认可。
(一) 国家政策支持
国家高度重视我国养老工作,正在努力建设一个完备的社区居家养老体系,改善老年人的养老环境。政府在完善养老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居家养老服务网络、建设居家养老机构、繁荣居家养老市场、医疗卫生和养老服务相结合等方面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在2013年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的发展目标指出,在2020年全面建成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功能完善、规模适度、覆盖城乡的养老服务体系。养老服务产品更加丰富,市场机制不断完善,养老服务业持续健康发展。《民政部关于进一步扩大养老服务供给 促进养老服务消费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开展养老服务人才培训提升行动,确保到2022年底前培养培训1万名养老院院长、10万名专兼职老年社会工作者的工作任务。近些年来,国家高度重视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大力推进社会工作制度建设,出台了许多有关社会工作的文件。有政府政策和财政的大力支持,社会工作和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开展将有更广阔的前景。
(二) 社会工作的价值理念、专业方法能够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相契合
社区居家养老是指以家庭养老为主,社区机构养老为辅,在为居家老人照料服务方面,又以上门服务为主,托老所服务为辅的整合社会各方力量的养老模式。该模式发挥了双重作用,使得老年人群体不仅可以得到家人的照顾,也能够获取社区提供的养老服务,如提供日常生活照料、普及医疗保健知识、提供心理支持、举办文化娱乐活动等社区养老服务。这与社会工作的价值理念相契合,社会工作秉承利他主义价值观,以科学知识为基础,运用专业的方法和手段帮助有困难的个人和群体,帮助个人和群体与社会更好地相适应。老年人群体是社会工作的重要服务群体,发掘老年人的潜力,提高自助能力,提升老年人的幸福感安享晚年是老年社会工作的最终目标。社会工作可以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发展提供帮助。首先,可以通过个案工作为社区的老年人提供精神和物质方面的支持,还可以针对老年人的不同需求,制定个案工作的方案,调动多方资源,建立支持系统;同时也可以对老年人的子女进行个案辅导,引领他们更加清楚地认识到老年人自身多方面、多层次的需求,从而在进行养老服务时提供更加有针对性的服务。其次,可以运用小组工作的方法,将社区内的老年人聚集起来,通过有目的的小组活动,彼此交流经验和教训,相互借鉴,建立一个能够相互支持的支持网络。最后,可以为老年人的子女开展小组活动,交流经验、分享信息、彼此相互帮助,提升养老服务的质量。
(三) 社会工作本身发展的需要
社会工作作为一个舶来品,在中国的发展的时间不长,影响力较低。虽然经过国家予以的大力支持建设和推广,在众多高校都设有社会工作本科专业和硕士专业,但是总的来看社会工作的影响力、知名度和认可度都不是很高。社会工作在中国的发展还有很长的道路要走。社会工作专业和职业都亟需通过解决目前热点的社会问题来证明自身的价值和优势,而目前的养老问题就是我国面临的重大考验之一。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社会行政都能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发展贡献理论和实务的支持。因此社会工作对社区居家养老的介入可以有效地提高社会工作专业的知名度。借助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这个平台,让更多人了解社会工作专业,从而促进社会工作专业在我国的发展,对社会工作本土化、专业化、职业化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四、社会工作介入社区居家养老的具体路径
(一) 发挥个案工作和小组工作的作用
一方面,由于每一位老年人及其所属的家庭面临的问题和需求各不相同,因此需要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和技巧、以个别化的方式为感受困难的个人或家庭提供物质和心理方面的支持和服务。对待不同需求的老年人,针对他们不同的需求,发掘其身边的优势资源和自身潜能,制定有针对性的服务方案。社会工作介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需要充分发挥个案工作的优势。个案工作相对于小组工作和社区工作等其他工作方法,具有鲜明的特点。第一,个案工作是从个人或家庭入手,工作者与家庭或者个人建立面对面、一对一的工作关系,能够根据不同的服务对象发现问题,制定方案,解决问题;第二,个案工作者必须有相关专业知识和技术,能够在发现问题后及时应对及解决;第三,个案工作的目的是通过个案的介入,协助社会功能失调个人或家庭回到正规,改善生活状态,增进幸福。另一方面,小组工作也可以为社区居家养老提供支持。其目的是促进团体或小组及其成员的发展,使个人能借助集体生活加快自身的社会化;协调和发展个人与个人、个人与团体和团体与团体之间的社会关系;发挥团体或组织的社会功能,促进社会的进步与健康发展。专业的社会工作者运用社会工作小组工作的专业方法,在社区内组织老年人开展小组活动,以小组活动的方式来促进老年人之间的交流、互助和支持,进一步构建社区老年人的互助网络,倡导建立老年人自身的社会支持系统,加强社区居民以及老年人之间的互助服务,比如老年人之间的相互照应、一起进行娱乐放松、串门等日常联系,有效助帮助老年人缓解晚年的孤独感和失落感。并通过小组活动重新建立起老年人的社会连接, 满足老年人的需求。
(二) 提高社区工作者的专业素质
专业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需要一支具有专业素养的社区工作者团队。目前,部分社区工作的从业人员未经过专业培训,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不高,这些都直接导致了社区居家养老的水平不高。因此,提高社区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和知识技能是首要问题。加强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的培训,使得他们掌握老年人的特点、心理特征以及不同需求,在面临服务对象的问题时能够有足够的能力和信心来解决困难,有效地辨别出服务对象产生问题的根源以及运用个别化的方式来处理问题。同时加强社区工作人员对社会工作价值理念以及专业伦理守则的培养,价值与伦理能够体现社会工作使命的本质即帮助那些遭遇困难的人;价值与伦理也规定了社区工作者与服务对象、同事、以及其他社会成员的关系;价值与伦理也决定着社区工作者选择和运用的服务方法,提供解决伦理困难的方法。
(三) 提高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质量和认可度
首先,我国目前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提供的服务大都是老年人的日常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等常规性的服务,提供的服务对不同老年人需求的覆盖面不足。社会工作者可以通过链接资源来获得更多的资源来支持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开展。与附近的高校和中学开展合作,充分利用学生群众的独特优势来帮助老年人更好地适应现代化的生活方式。目前的社区居家养老提供的服务都是既定的,缺乏灵活性和多样性。老年人是异质性非常强的群体,因此他们的需求也会有极大的不同。因此,社区提供的既定的服务已不能满足老年人多样化的需求。这就需要社区充分认识到老年人自身的情况,发掘老年人自身的潜能,使其能够为自己的需求发声,真正做到助人、自助。其次,积极向社会宣传社区居家养老,让人们认识到社区居家养老和其他养老模式的不同,只有让更多的家庭了解和认识到社区居家养老模式的优势,才能有更多的人选择社区居家养老,这会进一步地推动社区居家养老模式的成熟和发展,有效地解决社区居家养老模式目前存在的问题。最后,适当提供社区工作者的薪资待遇,建立健全相关的职业水平考试制度和相关的职业职称体系,提高社区工作者的社会认可度,吸引更多相关专业的毕业生。
参考文献
[1]陈连军社会工作介入居家养老服务的推进路径研究[J]学术交流, 2013(7):12-15.
[2]廖鸿冰,李斌社会工作介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研究[J]湖南社会科学, 2014(6):67-70.
[3]刘建民,潘源民族地区社会工作介入居家养老服务探索[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33(4):95-99.
[4]林文亿。社会工作服务对家庭养老照顾服务的影响:"替代"还是。补充"?[J].人口与社会, 2017(3):44-46.
[5]同春芬,张健居家养老概念辨析[J].社会福利(理论版),2018(1):24-28.
[6]习开冉,郝志梅国外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对我国的启和J].华北理工大学管理学院管理观察。2018(31):94-95.
一、社会工作介入农民工服务存在的现实问题(一)重工作指标轻工作实际与经验不足在实行社会工作介入农民工服务的过程中,将精力过分的投入在服务工作指标的完成上,而忽视了服务工作的根本,即为农民工群体服务,满足农民工对社会工作服务的实际需求。本...
大学生志愿者可以弥补原本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的不足,对服务供给进行补充。然而大学生志愿者在参与养老服务过程中面临着志愿资源短缺、服务管理缺位、服务风险过高等困境。...
7结语7.1研究结论社会工作作为一门助人的学科,在介入农民工服务的过程中,有一定的专业优势,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甚至完全解决农民工的现实困境,同时也可以给农民工聚集的社区注入新鲜的血液,改善农民工群体的精神生活。但是我国社会工作发展时间较短,...
4社会工作介入青少年行为偏差的案例实施4.1接案。接案阶段意义重大,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第一,接案阶段需要表明社会工作者这一服务提供者和服务对象这一服务接受者两者各自的对即将发生的服务的展望和在此期间作为服务提供者和服务接受者应该尽到的义...
有学者从社会治理视角出发,认为当前扶贫仅仅停留在资源资助而没有重视社会治理,其他主体在扶贫产业中参与度不足;也有学者指出,“增能型”主导的扶贫方式已经不利于改善贫困的恶性循环现象,建议从“合作型”扶贫模式视角进行探索,寻求多方扶贫。...
目录摘要Abstract1导论1.1问题的提出1.1.1研究背景1.1.2研究意义1.1.3研究思路1.1.4研究方法1.2相关文献综述1.2.1国内关于失独家庭的研究1.2.2国外独生子女家庭的研究1.2.3对相关文献的评述1.3相关概念的界定1.3.1失独家庭1.3.2...
6推进社会工作介入农民工服务的措施早在20世纪90年代农民工问题就已经引起了我国社会学界的重视,不少学者在各地展开了调查,将农民工在城市生活中遇到的难题从城市的各个角落提到了人们的眼前。近年来,随着社会工作在我国的发展,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
结论家庭暴力问题并不是家庭私事,而是危害严重的社会问题。家庭暴力违背人权、违反法律,造成受害人身心创伤,导致家庭中未成年孩子心理扭曲,及暴力代际传递,引发犯罪,破坏家庭稳定、社会和谐。所以家庭暴力不应该作为家庭秘密被隐藏,作为人家家事而...
目录摘要Abstract第1章导论1.1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1.1.1研究背景1.1.2研究目的1.1.3研究意义1.2国内外研究综述1.2.1国内研究现状1.2.2国外研究现状1.2.3文献评述1.3相关概念界定1.3.1网格化管理1.3.2社区服务1.3.3四级社会...
1绪论1.1问题提出在中国迅速进入的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进城务工已不是一个新鲜的现象。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农村实验了家庭联产承包制,使得一部分农民可以从土地上解放出来,逐步向城市社区分流。特别是《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