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 论
家庭暴力问题并不是家庭私事,而是危害严重的社会问题。家庭暴力违背人权、违反法律,造成受害人身心创伤,导致家庭中未成年孩子心理扭曲,及暴力代际传递,引发犯罪,破坏家庭稳定、社会和谐。所以家庭暴力不应该作为家庭秘密被隐藏,作为"人家家事"而被漠视。家庭暴力需要家庭之外的社会工作介入。我国目前社会工作干预家庭暴力明显滞后,从立法缺失、社会认知偏颇、救助不力、维权艰难、心理援助和社区支持力量微弱,社会资源分散,致使家庭暴力干预工作效果不明显。经实践调研,作为反家庭暴力专项部门 L 市家庭暴力干预中心的工作开展,为我们研究社会工作干预家庭暴力的协作模式提供了实证经验。成立由政府领导的专项反家庭暴力部门,协调社会各成员单位及社会工作者,根据暴力案件发展的三个阶段,建立三级防护体系,从预防宣传、初期介入到危机干预,以中心为依托建立社会多部门联动配套的网络协作模式,采取多种多样的干预方式,整合社会资源联合介入,形成一个跨越专业领域、组织服务项目、社会资源整合的社会支持网络。形成多元化的干预主体,全面化的干预职能,每个环节各专业部门协作,动态多机构合作的模式。使家庭暴力的受害者在每一个环节上均得到有效的支持和个性化的服务。
本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由于家庭暴力的封闭性与隐蔽性,给研究者深入调查家庭暴力的案主带来了困难,更多研究停留在保护受害者一方,而实际更为重要的一方施暴者潜在的行为、心理问题被忽略。这也是干预家庭暴力的重要内容,有待深入研究。未来的研究可以探索家庭暴力代际传递、家庭暴力施暴者心理研究,暴力家庭的结构及沟通模式研究和以社区为主的家庭暴力干预研究。
参考文献:
[1]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 未成年人遭受家庭暴力案件调查分析与研究报告,中国妇女报,北京:2011.3
[2]联合国,消除对妇女的暴力行为宣言[R],1993 年 11 月 23 日发布。
[3][美]哈里。D.格劳斯,大卫。D.梅耶,陈苇等译,美国家庭法精要(第五版)[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0:270.
[4][英]伊丽莎白。萨伍德克拉夫特。运用法律机制,制止家庭暴力[M].中国法学会,英国文化委员会。防治家庭暴力研究。北京:群众出版社,2000:205.
[5]林华德。 美国婚姻和家庭暴力-反对家庭暴力法律对策和新视觉[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142.
[6]Jeyaseelan L , Sadow skiL S, Kumar S, etal. World studies of abuse in the family envronment - r isk factor sfor physical intimate partner violence[J]. In Control Saf Promot , 2004,11(2):117.
[7]John Bradshaw ,The Family-A Revolutionary Way of Self–Discovery,四川大学出版社,2007:149.
[8]张亚林。论家庭暴力[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5 (5):35.
[9]佟飞。论针对妇女的家庭暴力问题[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10:47.
[10]林美卿。贺羡。我国女性遭受家庭暴力问题的研究[J].山东社会科学,2010 (6):56.
[11]盛利利。我国妇联组织干预家庭暴力的研究[D],上海:华东政法大学,2012:31.
[12]蒋月。论警察介入和干预家庭暴力-若干国家和地区的经验及对中国的启示[D].厦门:厦门大学,2007:22.
[13]巨东红。社区介入-家庭暴力干预的一种途径[J].厦门:福建医科大学学报,2011(12):42.
[14]李伟。家庭暴力受虐女性心理援助初探[J].北京:东方论坛,2013(1):19.
[15] 陆娴。论我国家庭暴力民事保护令制度之构建。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12:32.
[16]张婧忻。黄丽。家庭暴力对女性心理健康的影响及干预[J].昆明:法制与社会,2007:12.
[17]程程。家庭暴力问题解决的社会工作介入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2:15.
[18]刘强。美国对付家庭暴力的对策[J].上海:青少年犯罪问题,1992:59.
[19]宫宇轩。 社会支持与健康的关系研究概述[ J] .心理学动态, 1994(2):56 .
[20]李强。 社会支持与个体心理健康[ J ] .天津:天津社会科学, 1998(1):23.
[21]耿童。社会工作组织对针对妇女家庭暴力的介入,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3:26.
[22]周林刚,冯建华。社会支持理论--个文献的回顾[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2005(3):16.
[23]谢小琴,王小丁。我国妇女遭受家庭暴力的原因研究综述,文史博览(理论),2011(10):50-52.
[24]盛利利。我国妇联组织干预家庭暴力的研究,华东政法大学,硕士论文,2012:26
[25]John Bradshaw, The Family-A Revolutionary Way of Self – Discovery[M],2007.4:127-141.
[26]柳娜。家庭暴力中严重躯体施暴行为的代际传袭:从心理-社会-精神病理-遗传学角度探讨[R].博士论文,2011:53.
[27]孙海功。 我国家庭暴力问题与社会工作干预[D]. 中南民族大学,硕士论文,2008:22.
[28]李爱芹。浅析家庭暴力的社会工作介入[J],社会工作下半月(理论),2009(3):57-58.
[29]李 霞。 社会工作介入家庭暴力的优势分析[J]. 阴山学刊, 2011(01):87.
[30]柳娜。家庭暴力中严重躯体施暴行为的代际传袭[R],中南大学,博士论文,2011:25.
[31]李茂强,社会工作在干预家庭暴力中的运用[D],苏州大学,硕士论文,2013:12.
[32]陈丽平,王建军:全国妇联副主席:中国反家庭暴力立法必要条件已具备.
[33] 黄国平,张亚林等。家庭暴力行为与生活事件、社会支持和施暴态度的关系[C],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7(12):45-46
[34]李伟。家庭暴力受虐女性心理援助初探[J],东方论坛,2013(1):18-22.
[35]李茂强。社会工作在家庭暴力干预中的运用[D],苏州大学,2013(4):18.
[36]河北省妇女联合会文件,冀[2014]16 号。
[37]周浩。反家庭暴力法中公力救济措施的立法研究[D],山东大学,2008:38.
[38]张莉,家庭暴力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2:35.
[39]李茂强,陈诗颖。社会工作视角下多机构联合干预家庭暴力探析,韶关学院学报,2014(9):71-72
[40]张文霞,朱冬亮。家庭社会工作[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158.
[41]周浩。 反家庭暴力法中公力救济措施的立法研究[D],山东大学,2008:41.
[42]金眉。论发家庭暴力的立法缺失[J],法学家。2006(2):132-136.
[43] 汤斌,试论我国反家庭暴力立法的缺失与完善[J],价值工程。2010 (28 ): 227-229.
[44]张平华。 认真对待民事保护令--基本原理及其本土化问题探析[J]. 现代法学。2012(03):128.
[45]荣维毅。丹麦挪威警察如何处置家庭暴力[J].人民公安,2002(16):96.
[46]华美清。警察干预家庭暴力的难点与对策[M].荣维毅,黄列主编。家庭暴力对策研究与干预--国际视角与实证研究[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216.
[47] 相敏。家庭问题社区干预民间组织大有作为 [ J] . 妇女论丛,2002(4):54.
结束语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关系着留守儿童的生活和发展,关系着一个家庭的幸福和团结,也关系着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和谐。如何保障农村留守儿童的合法权益,切实为农村留守儿童营造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成为摆在我们面前迫切又关键的问题。社会工作作为新兴...
合理运用网络权威的引导作用,不但可以使网络中的语言暴力和违法犯罪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更能从一定程度上激发大学生的潜力,使大学生积极成为网络活动和创作的参与者,共同维护良好网络环境秩序,尽我们所能降低网络暴力事件发生的概率,为大学生提供一...
一、研究缘起与研究问题女性是一个多元的存在,女性自身存在着重大差异。当加入职业、阶层、收入、年龄、特定场域(如工厂、餐馆、零售店或美容机构)等变量后,女性呈现出了多元的生存状态、生存需求和生存问题。与上世纪90年代以来的工厂女工相比,当前的外...
要明确企业社会工作的职业任务, 按照企业要求和专业规范, 按需设岗、因岗定责, 明确和规范相应的岗位职责任务和相应的任职条件。...
题目:城镇化背景下我国社工的本土化发展探究目录摘要(详见正文)一、城镇化发展过程中,中国社会工作本土化发展的现状:二、城镇化发展过程中,中国社会工作本土化发展特点1、制度对象的传统性2、制度内涵的异质性三、城镇化发展过程中,中国社会工...
从实施计划生育政策以来,我国人口急剧增长的现象得到了控制,但也带来了负面影响,在这一政策的实施之下我国又出现新一群体独生子女,社会也因他们而引起很多问题。这一群体的成长状况不仅影响到他们自己未来、家庭和谐还有社会的稳定。因此从社会工作的角...
一、社会工作介入农民工服务存在的现实问题(一)重工作指标轻工作实际与经验不足在实行社会工作介入农民工服务的过程中,将精力过分的投入在服务工作指标的完成上,而忽视了服务工作的根本,即为农民工群体服务,满足农民工对社会工作服务的实际需求。本...
一、背景与相关研究综述20世纪90年代之前,农民工流动大都具有候鸟性、短暂性的特征,即他们多以分散地单身外出的形式进入城市,以赚钱打工为目的,其内心的身份归属还是为农村。随着城市化和社会转型的加剧,特别是国家在1992年提出的鼓励、引导和实行宏观...
第三章小组筹备阶段的重要性分析一、小组与小组筹备阶段。小组工作作为社会工作的一种专业方法,它以个体在群体中的互动为基础,利用群体的力量来增加个人信心、激发个人潜能,从而达到改善现状的目的。海伦诺森(HelenNorthern)认为在社会工作实践中小...
文章介绍了我国医务社会工作发展的现状, 分析了阻碍医务社会工作发展的因素及原因, 针对存在的阻碍提出如下对策建议:整合多元力量, 拓展支持体系;社会工作主动渗透;量化工作成效, 提高专业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