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传播学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文学论文 > 新闻传播学论文 >

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历程与理论基础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6-06-01 共10694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哲学体系下的新媒体技术探析
  【第一章】新型媒体技术的哲学分析绪论
  【第二章】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历程与理论基础
  【第三章】新媒体技术的本质、特点及分类
  【第四章】新媒体技术对人们生活和意识形态的影响
  【结语/参考文献】新媒体技术的特点与作用研究结语与参考文献

  2 新媒体技术的源起

  2 Origins of the New Media Technology

  纵观媒介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脉络可以发现,人类的传播经历随着传播技术的发展而发生变化,从语言传播-纸质传播-电子传播-数字传播,每一次传播技术作用于传播介质的同时都带给人们不同的传播体验。这种传播体验并非简单的彼此取代的过程,而是一种经验叠加的结果。在这个过程中,技术的作用在于它对传播介质的选择,而这种选择的结果也决定了该种传播媒介全球化的程度。在当代,数字传播发展一个重要的佐证就是新媒体技术的全球化、普及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在数字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移动通信技术的共同作用下,新媒体技术拥有了语言传播、纸质传播、电子传播的共同优势,同时它又使个体拥有了有别于传统媒介技术新的传播经历。正是如此,新媒体技术以一种不可阻挡之势占据了媒介传播领域,赢得了受众的广泛认可。

  2.1 时代呼唤新媒体技术(Times call for the New Media Technology)

  从新媒体技术产生之后,它的发展远远超出了人们对以往任何传播媒介发展的认识。

  它在短短几十年时间中经历了从产生到发展到壮大。在这个过程中,它所拥有的受众群体几乎囊括了报纸、广播、电视百年经营的结果,无论是在受众的数量上还是发展速度上,都是传统媒体技术无可比拟的。在功能上,新媒体技术几乎融合了传统媒体技术的所有功能,并展现出新媒体技术所独有的特征。而这些新媒体技术所呈现出来的新的特征也为新媒体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赢得新的机遇。那么,新媒体技术为什么会拥有如此不同于传统媒体技术的发展状态?它是如何产生,又是怎样发展的呢?对新媒体技术的产生背景进行分析,掌握影响新媒体技术产生的基础因素,是研究新媒体技术本质内容的第一步。

  2.1.1 社会历史基础

  随着西方现代化的完成,全球化趋势越来越明显以及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传统媒介技术传播形式、渠道、内容等方面的困境,使其很难在社会飞速发展的背景下赢得新的机遇。而在发展中遇到的越来越多的问题,也使其很难适应于社会整体的发展速度。在信息作为重要资源的社会大环境下,制约传统媒介传播技术发展的因素使传统媒体愈发不能满足社会发展对信息、知识的需求。在供给天平失衡的情况下,社会需要通过加入新的因素来使这种失衡状态向再次平衡状态转变。因此,在媒介传播领域,为适应社会的发展,满足社会对信息的需求,必须寻求一种新型的媒介传播技术,以这种新型的媒介传播技术取代传统媒介技术,从而使其适应社会发展进程。而新媒体技术就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应运而生。"融合"、"压缩"、"交互"、"数字化"这一系列新媒体技术时代的术语,不仅是新媒体技术发展特征的展现,同时也揭示了新媒体技术与传统媒体技术本质上的区别。这种本质的区别正是新媒体技术在变化的社会历史背景中寻求适应和发展路径的可靠依据。

  另一方面,哲学上认为,新事物是指符合事物发展客观规律与前进趋势,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事物。新事物的产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时代要求的现实表现。

  新事物取代旧事物的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在经历一系列曲折的斗争后,新事物由小变大取得了支配地位,相反旧事物则逐步走向灭亡。新事物战胜旧事物是宇宙中普遍存在的永远不可抗拒的规律。新媒体技术作为新事物,它的产生并不是偶然因素组合而成,而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传统媒体技术之所以没有立即走向灭亡离不开新旧媒体的融合。作为旧事物,传统媒体技术的困境使其很难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当代社会赢得更多的发展机遇,而新媒体技术的产生,新旧媒体的融合则为打破传统媒体技术鸿沟提供了可能。新旧媒体的融合使新媒体技术因素加入传统媒体技术,推动了传统媒体的发展。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新的技术因素与传统技术展开了激烈的斗争,在不断的选择、比较、适应的过程中,新媒体技术的优势逐渐呈现出来,成功地占据了支配地位。实际上,这一过程就是传统媒体技术的新媒体化,也正是因为新媒体技术加入,传统媒体技术才得以生存和进一步发展。因此,新媒体技术的产生不仅是现代化、全球化、知识经济飞速发展背景下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新事物战胜旧事物并取得支配地位的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

  2.1.2 技术基础

  从技术角度来看,新媒体技术是在数字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移动通信技术的影响下产生的。数字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移动通信技术是新媒体技术产生的技术平台。在三种技术融合下产生的新媒体技术打破了传统的信息传播方式,以高度的灵活性、综合性、便捷性为人们创造了一个互动自由的交流空间。而存在于这三种技术本身的功能和性质,也使新媒体技术融合其他新型技术成为可能,为新媒体技术保持长久的生命力提供了保障。

  数字技术是"对通讯和信息网络运用数据符号,即以 0 和 1 组合的比特数据,通过计算机自动的符号处理,把信息、文字、图像等作为自己的形式,进行信息交流的概括。"[25]

  数字技术的使用实现了多种媒体间的相互转化,使媒体融合成为可能。以比特为单位的新媒体技术,通过比特来表示文字、图像、音频、视频等不同的信息,不同媒体间以此为途径实现融合与转换。数字技术以实现新媒体技术的"人际交互作用"为其核心特点,达到了信息的传播者与受众之间的信息双向互动。与以往的信息互动传播交流不同,以数字技术为基础的新媒体技术实现了交流的实时性,信息的反馈更加便利,信源与信宿的角色互换成为可能。另一方面,数字技术作为软件技术、智能技术发展的基础,是新媒体技术得以存在的前提。以软件技术为例,电子邮件、微博、博客等新媒体技术形态的存在是以软件的存在为基础的,离开了软件技术的开发与应用,新媒体技术又将展现出何种形态存在还是一个未知数。可见,数字技术作为新媒体技术产生的重要技术条件,为新媒体技术提供了技术支撑,实现了新媒体的数字化。

  与数字技术相类似,计算机网络技术为实现新媒体技术的传播功能提供了渠道支持。

  作为通信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结合的产物,资源共享是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基本特征。它的使用直接或间接导致了人机交流、人际交流的互动性、快速化和便捷化。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自由地对网络资源进行访问、编辑、下载和处理,不仅提高了工作和学习的效率,也使办公自动化从理论变为现实,大大降低了人类劳动的复杂性。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基础的新媒体技术,在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基础上实现了媒介交流的互动性,与传统媒体存在本质的区别。海量的信息资源,快速的互动交流方式在计算机网络时代的实现为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移动通信技术多应用于手机媒体。从 1G 时代发展到 2G 时代,从 3G 时代的普及到 4G时代的兴起,移动通信技术的每一次变革都为手机媒体带来了革命性的发展。在移动通信技术的应用中,手机媒体的发展也表现出其独有的特征,它在一定程度上使人类摆脱了以往技术使用给人类带来的禁锢。正如保罗·莱文森所说的,"手机使人首次回到前技术时代那种交流的本真状态;人能够边走路边说话,终于彻底摆脱了其他电子媒介把人囚禁在室内的枷锁。手机把因特网作为自己的内容,成为超越因特网的新媒体。"[26]

  而这种新媒体技术形式兴起的真正原因则归功于移动通信技术的应用。

  数字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为新媒体技术的产生提供了可能,而多种技术的更新与融合又成为新媒体技术发展的前提条件。由此可见,技术的发展支撑了新媒体技术的存在与变革。"真正的'传播革命'所要求的,不只是讯息传播方式的改变或者受众注意力在不同媒介之间分布上的变迁,其最直接的驱动力是技术。"[27]

  技术的革新作为新媒体技术产生的直接动力,推动了新媒体技术从无到有这一过程的转变。因此,数字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移动通信技术的融合与发展是新媒体技术能够产生的最本质的因素之一。

  2.1.3 主体基础

  20 世纪中后期,现代化理论发展并进一步推动了西方社会在战后的快速恢复。在工业革命席卷全球的背景下,西方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均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

  而科学技术在西方社会现代化的进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20 世纪 80 年代,随着全球经济的市场化和自由化发展,经济活动的范围超越了国界,经济全球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在资本流动、对外贸易、技术转移等经济手段的作用下,全球经济形成了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此外,政治领域、文化领域的全球化趋势也日趋明显。有人认为,全球化实际上就是信息在克服空间障碍后,在全球范围内的自由传播;也有人认为,全球化的实质是资本主义在全球扩张的结果。实际上,全球化并不局限于某一领域,也不单是某种社会制度扩张的结果,它以新技术革命为物质基础,是技术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和革新带来的政治、经济、文化及其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变化的结果。

  在全球化的进程中,科学技术带来的影响力越来越不容忽视。

  同样受益于新技术革命,"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也就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带来了生产力的快速发展与变革,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知识经济以信息转化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低碳技术、纳米技术等高新技术为内容,克服了工业经济时代的种种弊端,实现了以知识为主的产品生产、流通、转换。而实际上,知识经济本身是在社会发展进程中逐步演变而来的,而科技的进步与发展在其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总的来说,无论是现代化的实现,全球化的演进还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都与新技术革命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这样的社会大背景下,在媒介传播领域,传统的媒体技术已不能适应于社会进步与个人发展的需要。现代化、全球化、知识经济的发展使个体迫切希望获得一种新型的传播技术,从而取代传统媒体技术并适应社会环境的变化。而作为新媒体技术产生的物质基础,科学技术的每一次革命无不包含着精神力量和物质力量之间的相互转换,技术的产生往往是个体选择-接受-内化-传递的一个过程,在这过程中释放的巨大的能量使革命性的变革成为可能。实际上,这一过程是个体主观能动性发挥的结果,是个体的需求作用于技术发展的结果。

  在现代化、全球化飞速发展的背景下,在知识经济快速崛起的今天,传播技术的革新是个体适应社会进步所提出的必然要求。而个体的需求反过来又作用于技术的发展,推动着新媒体技术的产生,以此不断适应着社会的进步。一般认为,个体的需求主要表现为个体对信息以及对服务两方面提出的新的要求。个体对信息的需求呈现出前所未有的丰富性、开放性以及多元性。语言、文字、图像、音频、视频的结合甚至除视觉以外的味觉、嗅觉等感觉器官的参与越来越受到个体的青睐。多元化的受众需求对传统媒体提出了挑战,而在应对新的挑战过程中,传统媒体技术显得更加力不从心了。另一方面,在信息需求得以满足的前提下,个性化的服务和产品又是个体对媒介技术发展提出的新的要求。个体不仅注重信息获取的方便迅捷,而且注重追求信息的个体针对性。在面对受众需求快速变化的环境中,传统媒体技术恰恰表现为无能为力。

  为此,对一种新型传播技术的渴望,推动了新媒体技术的出现。作为一种新型的技术,它不是简单的传统媒体技术地延生,却几乎拥有了传统媒体技术的所有功能。而它所创造的一个信息传播、个体交流乃至商业运营的实时化、高速化、便捷化的媒介世界又是传统媒介技术无可比拟的。在这里,个体的多元化体验成为可能,个性化需求得以实现,大众化向分众化转变进程中,每个个体都能够享受符合其自身需求的产品和服务。正如尼葛洛庞帝在《数字化生存》中所描绘的一样,"在后信息时代中,大众传播的受众往往只是单独一人,所有商品都可以订购,信息变得极端个人化。"[28]

  而这正是新媒体技术所带来的一切。如果说现代化、全球化、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为新媒体技术的产生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新技术革命的作用为新媒体技术的产生提供了技术支持,那么主体的需求则是新媒体技术产生的催化剂。

  2.2 新媒体技术发展的历史考察(History study on Development of the NewMedia Technology)

  随着新媒体技术进入大众视野至今,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与成就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和传统媒体技术一样,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也呈现出主要的阶段性特征。

  其中,基于新媒体技术主要内容和功能的转变,我们认为新媒体技术经历了从以聚合为主要特征的 Web1.0 时代的新媒体技术到以互动为主要特征的 Web2.0 时代的新媒体技术再到以价值再现为主要特征的 Web3.0 时代的新媒体技术。

  2.2.1 信息聚合的 Web1.0 时代的新媒体技术

  20 世纪 90 年代初,Web1.0 时代到来,互联网进入大众视野,用户通过浏览网络内容,参与内容制作等形式,获取相关资讯,形成信息聚合。在 Web1.0 技术平台下,新媒体技术飞速发展,表现出信息聚合的特征。相对于传统媒体技术而言,Web1.0 时代的新媒体技术包含的内容范围更广,几乎是用户生产的任何一个数据或信息。而正是对微内容的有效聚合和使用,才使微内容能够真正进入公共话语空间,并为用户"读"见。这种微力量的聚合形成了强大的话语力量和价值体现,并成为新媒体技术在 Web1.0 时代核心竞争力的展现。

  以这一时期新媒体技术表现形式之一的搜索引擎为例,它作为信息检索技术的主要形式,能够根据受众的搜索请求,实时反馈给受众需求信息,实现为受众提供服务的功能。

  具体来说,搜索引擎以网络信息资源为搜索对象,通过对微内容的整合和及时反馈,为用户提供即时服务。然而,Web1.0 时代背景下,搜索引擎并未能实现用户间的即时互动。这也是新媒体技术在 Web1.0 技术平台下所表现出的主要的信息服务特征。信息聚合与互动只存在于少部分用户之中,大多数用户只是被动地接受信息、阅读信息。信息的主控方掌握了信息的绝对主导权,通过对信息的整合、分配和重新利用以新的形式呈现给用户。其实对于大多数用户来说,他们并未直接参与信息聚合,更多的是信息主控方对信息的加工和处理。

  总的来说,Web1.0 时代的新媒体技术通过"一对多"的信息传播方式,使内容的重要性更加凸显。通过对内容的加工和处理来吸引用户直接导致了"眼球经济时代"的到来。

  2.2.2 互动共享的 Web2.0 时代的新媒体技术

  2004 年,以互动、分享为其本质特征的 Web2.0 时代的到来,标志着新媒体技术交互性功能的展现。相对于 Web1.0 时代的新媒体技术而言,Web2.0 时代的新媒体技术在信息聚合的基础上,更为注重"用户"这一参与主体,解决了用户参与信息互动、共享方面的需求。通过主动搜索,用户可以自主选择信息;通过互动交流,用户可以获得资源共享。

  而用户信息的互动、交流、沟通也直接弥补了 Web1.0 技术平台下新媒体技术用户参与不足的缺陷。"作为一个新的传播技术,Web2.0 以个性化、去中心化和信息自主权为其三个主要特征,给了人们一种极大的自主性。"[29]

  这一时期,博客的兴起是新媒体技术发展的重要标志。博客被认为是一种新型的以互联网为技术基础的网络出版工具,受众可以借助博客建立起个性化的网络空间以实现信息的互动共享和交流。其中即时性、互动性、个性化是博客传播的最主要的特征。具体来说主要表现为:一方面,博客用户通过参与个性化的内容生产,获得丰富的个人体验;另一方面,信息主控方自上而下的信息传播方式为自下而上的用户集体智慧所取代,信息主导权的下放,为用户提供了更多参与、互动、交流、共享的可能性。而在信息选择上,受众的需求成为了信息获取的最主要因素,受众的地位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由此反观新媒体技术我们发现,Web2.0 技术平台下,新媒体技术主导权的回归,使个体获得了更多的自由和解放,也进一步提升了个体的参与程度。

  2.2.3 价值再现的 Web3.0 时代的新媒体技术

  2005 年 Web3.0 一词诞生于美国微软公司高管会上,它的产生是为了弥补 Web2.0 时代用户参与不足的缺陷。为此,我们也认为 Web3.0 时代的价值再现是相对于 Web2.0 时代而言的。与此相类似,相对于 Web3.0 技术平台下新媒体技术的发展而言,Web2.0 时代的新媒体技术用户参与、选择、创造信息的价值并未受到重视,用户只是单纯地制作信息,而信息的整合、处理并在此过程中个体劳动价值的体现还未得到关注,由此导致信息的分散与破碎,缺少应有的商业价值。而 Web3.0 时代的新媒体技术则不同,它并不只是技术上的演进,更多的是思维上的创新,由思维带动技术的发展。由此可见,"Web3.0 是在 Web2.0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能够更好地体现网民的劳动价值,并且能够实现价值均衡分配的一种方式。"[30]

  另一方面,语义网技术的使用使受众语言能够更好地为计算机所理解,人机互动更加轻松。而多种终端设备的兼容的实现,也直接推动了新媒体技术的繁荣发展。

  事实上,Web3.0 时代的新媒体技术继承了以往新媒体技术的多种形式,通过思维上的创新,结合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多种技术形式形成了适应于 Web3.0 时代的新媒体技术形式。在这样的背景下,用户可以主动的搜索信息,而相对的,媒体也会根据用户的需求主动提供信息。也就是说,用户通过制定个性化的需求,从而享受定制化的服务和产品。个体主动性与媒体主动性的结合,真正形成了用户与媒体间的双向互动。对于用户来说,Web3.0 时代的新媒体技术环境下,个体参与内容制作和信息共享的程度更高,是个体主动性与媒体主动性的双重体现。另一方面,信息的高度整合、业务的极度聚合广泛应用于Web3.0 时代的媒体环境中。以 Google 的应用为例,以搜索引擎起家的 Google,经过业务整合与自主创新的发展,不断拓宽了自身的业务范围,形成了集搜索引擎、个性化主页、浏览器、操作系统等服务于一体的媒介环境。事实上,Web3.0 时代,媒体的发展正如 Google一样,呈现出信息、业务高度聚合的特征。同时,以移动通信技术、云计算等为基础的移动互联网平台的发展也为 Web3.0 时代的新媒体技术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2.3 新媒体技术的理论基础 (Theoretical Basis of the New MediaTechnology)

  技术的发展建立在一定理论的基础之上。同样,新媒体技术的存在也离不开相关理论的支持。尤其是二战以后,理论研究更进一步为科技的飞速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石。时至今日,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以及人工智能等理论成为新媒体技术存在的理论支撑,揭示了新媒体技术存在的理论基础。特别是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作为传播学存在的理论基石,在奠定传播学发展的基础上,揭示了新媒体技术何以发展、何以存在这些问题。

  2.3.1 人工智能理论
  
  人工智能就其本质而言实际上是对人脑思维的模拟。现阶段,我们所接触的人工智能是通过对人脑功能的模拟,以信息的输入或接收、信息的存储或记忆、信息的运算或分析、信息的控制、信息的输出这五个阶段作为信息处理的全过程,完成对信息的加工。在这个过程中,人工智能应用物化了的机器对人类的智力行为和脑力活动人工地予以实现,将存在于人脑的感知、记忆、思维、想象通过机器的形式展现出来,作为一种工具性的技术进一步作用于主体能力的提升。在实际研究过程中,人工智能不仅融合了数学、心理学、仿生学、计算机科学等学科领域研究的成果,也将系统论、控制论的理论思维和方法运用于其中,其内涵丰富对"人类活动的所有各方面-包括工作的性质,学习的方法,政府的结构,战争的手段,艺术创作以及人类对自我的概念等-产生深远的影响。"[31]

  在新媒体技术发展过程中,多种载体形式的参与丰富了新媒体技术的表现形式。然而无论是手机、网络还是互动电视,作为承载新媒体技术的机器,它们对信息的处理和呈现实际上是依照对人类特定思维的模拟并通过物化了的机器加以呈现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新媒体技术借助人工智能信息处理的方式通过对信息的接收、存储、运算、控制和输出等多种形式完成了传播主体与用户之间,用户与用户之间,传播主体之间的信息沟通和交流,为新媒体技术的真正运行提供了理论支撑,是新媒体技术能够得以实施的依据。可以说,人工智能理论的提出弥补了新媒体技术信息处理方面经验的不足,是新媒体技术能够存在并长期发展的可靠保证。另一方面,人工智能理论是在科技不断进步的前提下产生的,科技的发展使物化的机器不断向人脑接近,甚至在某些方面超越了人脑,这使得个体拥有了更为有效的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工具,主观能动性的强化使个体的实践能力不断得到提升。这一现象作用于新媒体技术不仅提升了个体信息处理的有效性,也提高了个体参与新媒体技术过程中对客观世界的影响力。所以说,人工智能理论不仅为新媒体技术提供了信息处理的可靠理论支撑,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个体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

  2.3.2 控制论
  
  美国著名数学家诺伯特·维纳是控制论的创始人,他认为控制论的首要核心概念就是控制。控制是主体对客体所施加的一种能动的作用,主体根据内外部环境的变化调整对客体施加作用的形式,以期达到系统目标。在这一过程中,主体通过信号、指令等形式将信息输入并传送至客体,从而引起客体的反应。而客体的反应一经反馈给主体后就会引起主体对信息的加工、整理,并与期望目标值进行比较和修正,修正后的信息将再一次作用于客体,如此循环往复,最终获得主体期待的信息。在这一过程中,"信息"、"控制"、"反馈"等词汇进入大众的视野,随着媒介传播的推广逐渐从学术术语转变为大众的日常用语,控制论也随之渗透到日常生活领域,不仅推动了多种学科的发展,也影响了大众的生产和生活。

  实际上,控制论是一种对能够应用于任何系统的一般控制理论的总称,无论是计算机科学、认知科学还是信息理论、自动化理论都离不开控制论的影响和介入。当控制论与传播学相结合时,不仅为传播学提供了完整的理论术语,也清晰地描绘出了传播学发展的路径,为传播学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维纳认为,传播的问题是通讯问题与控制论问题的结合,控制论在传播学中的应用离不开 "信息"与"反馈"两种概念,事实上这就是控制过程在传播学中的体现。他指出:"信息就是我们对外界进行调节并使我们的调节为外界所了解时而与外界交换来的东西"[32]

  传播通过社会调节获得信息,并对信息进行再调节,通过这种反复的行为,促进社会的进步。在这过程中信息这一概念恰恰揭示了传播的社会实质,传播实际上就是社会信息传递的过程。与信息相类似,反馈也是传播学上重要的核心概念。它通过对客体接收信息做出反应,反作用于主体,形成输入输出之间双向互动的关系。所以说,反馈正是实现传受双方良性互动的平衡器。

  新媒体技术快速崛起的今天,我们必须正视引起媒介技术快速成长的背后是媒介理论的支撑,尤其是传播学理论的发展实实在在奠定了新媒体技术存在和发展的前提。作为传播学理论的基础,控制论的发展无疑成为新媒体技术存在最根本的理论支撑。虽然,在今天新媒体技术的表现形式日趋多样化,社会影响力与日俱增,但是不容否认的是"信息"与"反馈"依旧是新媒体技术传播的主要形式。

  2.3.3 信息论

  与控制论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申农提出的信息论。1948 年,申农在《贝尔系统技术杂志》上发表了《通讯的数学理论》,该文的发表标志着信息论这一学科的诞生。在发展过程中,信息论结合了其他学者的研究成果,不仅广泛应用于电子计算机技术、通讯科学等学科领域中,也是传播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作为传播学的基本范式,申农的信息论为当今解读和理解传播活动提供了理论基础,也为新的传播技术提供设计的依据,是新的传播技术得以发展的保证。

  然而从理论的具体内容方面来看,信息论并不是从传播学的角度来解读信息在发生、传播过程中所蕴含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它以数学的方式,借助"信息熵"、"冗余"、"反馈"等核心概念揭示了信息获取、变换、传递的基本过程以及信息活动的基本规律。与控制论一样,"信息"概念也是信息论研究的核心。而从传播学领域来看,信息论对信息的研究并不局限于信息的语义含义,反而更注重信息获取-变换-传递过程中的传播技术问题的研究。依据申农、韦弗等学者对传播技术的研究,信息传播实际上是这样一个过程,待传播的信息通过"发射机"对信息进行编码,将信息转换成适于传输的"信号"并通过选定的"波道"传送至"接收器","接收器"通过译码的形式将信息传送至"信宿"也就是受众。

  从整个过程来看,影响信息传播的主要因素包括发射机对信息的编码,波道,接收器对信息的译码这三个过程,进一步说就是技术因素对整个信息传播过程的影响。由此,反观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我们不难发现,在辨析新媒体技术与传统媒体技术的区别时,不能忽视在信息获取和传播过程中所呈现出的传播技术的区别。也正是在技术革新的基础上才有了新媒体技术今日的成就。

  信息论奠定了传播学发展的理论基础,在揭示传播的基本方法和规律的同时也为传播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研究依据。特别是传播技术在信息传播过程中的重要地位进一步揭示了新媒体技术存在和发展的可能性,是新媒体技术研究的理论基石。

  2.3.4 系统论

  与控制论、信息论一样,作为传播学的基础理论,系统论的出现也为人们研究事物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它的提出者路德维希·冯·贝塔兰斐认为,系统是相互关联并组成一个整体的一组事物。[33]

  它表现为整体性、有序性、动态性等多种功能特征。其中整体性是系统方法的核心原则。在研究复杂事物的过程中,整体性原则要求人们的注意点从认识事物的发展及其过程转移到认识系统的过程上来,以多向研究取代单向研究,以非线型研究取代线型研究,从而形成对事物整体的认识,开拓研究的新领域。研究方向的多向性、非线性以及认识的系统性拓宽了媒体技术研究的思路,是新的研究领域得以诞生的基础,也是新媒体技术产生的理论基础。

  另一方面,系统论认为系统的特征、功能和行为不是各个要素特性、功能和行为的简单叠加,而是由各要素的特征和功能与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共同决定的。[34]

  在传播学的研究过程中一般将传播过程分为以下几个构成要素:传播者、受传者、讯息、渠道和反馈。

  在这几个要素的共同作用下构成传播系统的整体,形成个体对传播过程系统化的认识。而这一传播系统同样也适应于新媒体技术的传播。以微信为例,在微信传播过程中,传播主体不仅包括传统媒体的传播者(记者、编辑等),也包括政府、企业、高校、学者以及普通大众,受传者也就是信息的接受者与传播者具有相同范畴,主客体之间的信息互动是完全平等的;讯息的内容包括适应于微信传播的所有信息;渠道是微信客户端;反馈是传受双方的信息互动。这些分散的过程构成了微信传播的整个体系,各功能体系缺一不可,各传播过程功能、特征与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成就了微信传播的整个过程。从微信反观新媒体技术,不难发现与微信一样新媒体技术的传播也离不开各要素功能、特征之间的相互联系,符合了系统论的要求。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新闻传播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