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传播学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文学论文 > 新闻传播学论文 >

新媒体技术对人们生活和意识形态的影响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6-06-01 共19594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哲学体系下的新媒体技术探析
  【第一章】新型媒体技术的哲学分析绪论
  【第二章】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历程与理论基础
  【第三章】新媒体技术的本质、特点及分类
  【第四章】新媒体技术对人们生活和意识形态的影响
  【结语/参考文献】新媒体技术的特点与作用研究结语与参考文献

  4 新媒体技术的影响

  4 Influence of the New Media Technology

  马克思曾经提出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著名论断,在当代社会,科技发展带来巨大的社会影响正是马克思这一论断的最好佐证。科技的革新必然带来深刻的社会影响,无论是对经济、社会的发展还是对人本身的成长而言。H·波塞也认为,"在过去,技术是人类生命延续和生活得以幸存的条件。柏拉图和荷马只涉及一种使人类在这个世界上自然生存的手段,然而今天的技术则渗透到现代社会的一切生活领域。我们生活于其中的这个世界,早已变成了第二自然。"[45]

  换句话说,在数字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移动通信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媒体技术已然成为影响个体生存的第二自然。在新媒体技术应用的过程中,新媒体技术本身作为一种物质力量在使用中内化为个体精神力量的同时也影响了受众的思维,并在受众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具体来说,这种物质力量到精神力量的转化主要表现为受众在接受新媒体技术物质力量时,来自新媒体技术世界庞大的信息刺激了受众思维的开阔,影响甚至可能颠覆受众对世界的认知,进而形成隶属于受众本身的一种思维力量。在此基础上,受众的这种思维力量将作用于社会的发展,带来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交往方式以及社会意识形态的变革。在这里我们不容忽视的是产生这一切变化的起点,也就是新媒体技术本身。

  然而,从新媒体技术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来看,不难发现它是机遇与风险的并存。伽达默尔指出,"20 世纪是第一个以技术起决定作用的方式重新确定的时代,并且开始使技术知识从掌握自然力量扩展为掌握社会生活,所有这一切都是成熟的标志,或者也可以说,是我们文明危机的标志。"[46]

  21 世纪,新技术文明的诞生与普及进一步推动了技术对社会生活的广泛影响。技术的飞速发展,使个体适应了以技术为第二自然的社会生活体系。然而,技术也不可避免地在改变我们的社会,在带来进步与繁荣的同时,"技术开始染指于人类历史的根基,而且正在向人类历史注入极不稳定的因素。"[47]

  作为 21 世纪得到飞速发展的新型技术之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为个体的生存营造了一个以新媒体技术为主导,个体广泛参与的生存环境,机遇与风险的并存在这个环境中不仅表现为新媒体技术作为掌握社会生活的力量,影响社会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交往方式与意识形态,也表现为新媒体技术环境下,个体沦为新媒体技术附庸所导致的个体生存的危机。而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隐藏于其背后的技术风险也愈发暴露出来。从埃及危机来看,2011 年,作为新媒体重要表现形式的推特和脸谱网在埃及危机爆发中为反对派所利用,它们参与了危机酝酿、爆发、升级到转折的全过程。而作为反对派力量的放大器,它们的参与无疑成为推动事件发展的催化剂。由此可见,新媒体技术是进步与风险的共同体,在社会发展中它扮演着双刃剑的角色,关键问题还在于如何应用。

  4.1 新媒体技术引发的生产方式的变化(Changes on Mode of Productionunder the New Media Technology)

  马克思认为,技术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承担着"历史的有力的杠杆"的作用,影响着人类的文化与道德,决定着社会意识形态的形成,并最终推动人类走向自由。他认为先进的生产技术在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变革中也引起了生产方式的变化。的确,技术的创新广泛影响了生产方式的变化,并为社会的发展提供动力。以媒介技术的发展为例,我们会发现,每一种新的媒介技术的应用,特别是这种新的技术为受众所接收、掌握后的应用都将带来巨大的社会变革,它作用的范围不仅是媒介传播领域,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了社会生活的其他方面。作为传播技术的新突破,新媒体技术在应用中无疑带来了生产力的发展。

  在这过程中,劳动力、劳动对象以及劳动资料的变革成为新媒体技术作用于社会的重要表现形式。

  4.1.1 新媒体技术推动劳动力的发展

  新媒体技术对劳动力的影响表现在新媒体技术带来了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历史上,每一次技术的创新必然带来了社会的巨大变革,新技术的使用往往使劳动者从繁琐、复杂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进而扩展了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职能范围。而作为技术的使用者,劳动力智力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劳动者对技术的掌握和应用的程度,也决定了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程度。也就是说,对于大多数以新媒体技术为重要发展动力的高新技术产业而言,从业者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了产业的生产力水平和市场竞争力。新媒体技术这种物质的力量在转化为个体精神力量的过程中对个体的自我接受能力和思维水平也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在不能有效认识新媒体技术的前提下,个体的行为有可能对社会造成负面的影响。在新媒体技术凌驾于个体之上的环境中,个体所产生的精神力量有时甚至是消极的,并未给生产力的发展带来积极的推动力,因而对受众,更确切地说应该是从事相关劳动的劳动者而言,其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其在新媒体技术使用中所呈现出来的积极力量,也直接影响了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程度。由此可见,新媒体技术的使用必然要求劳动力自我素质的提高,使劳动者个体能够掌握并充分发挥技术的效用而不是为技术所控制,成为技术的傀儡。因此,对于不同层次的技术使用者而言,根据不同层次的使用需求,使用者需不断提升自我的认识水平,以满足技术应用的需要。

  新媒体技术对劳动力的影响也表现在提高了劳动者个体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

  新媒体技术的使用导致了劳动力素质的提高,而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必然会影响劳动者个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改造。在新媒体技术的推动下,信息或者说知识传播路径的多样化,传播速度的高效化,传播种类的全面性为劳动者创造了一个集信息生产、加工、获取等功能于一体的全方位的多媒体空间。以网络的使用为例,劳动者个人可以通过网络了解世界,加深对客观世界的印象;可以通过对网络信息的检索与获取来弥补自身某方面知识的不足;也可以以网络为手段达到改造客观世界的目的。在这整个过程中,新媒体技术物质力量转化为精神的力量,在劳动者选择和接受的过程中,拓展了劳动者个体的思维空间,劳动者个体通过自主选择获取和接受新的信息与观点。在这个自主选择的过程中,个体逐渐将新媒体技术所呈现的物质的力量内化为自我精神力量,从而形成了新的世界观、人生观,提升了个体认识世界的能力。进一步来说,这种个体认识世界的能力外化并作用于社会的发展,在无形中也提高了劳动者个体改造世界的能力。由此可见,从新媒体技术物质力量转化为个体精神力量,再由这种精神的力量外化并作用于社会发展的过程为个体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可能。

  在这里,我们也必须认识到,新媒体技术在带来劳动力发展和解放的过程中,也有可能带来劳动者个体的异化。特别是,新媒体技术在生产劳动中的使用在带来劳动过程简化的同时,也使劳动愈发趋于简单化和机械化。而对于存在于其中的劳动者个体来说,如果不能理性的使用技术,就可能使个体成为技术得以运作的工具,个体的创造性和能动性丧失,劳动者就可能成为新媒体技术的附庸。

  4.1.2 新媒体技术带来劳动对象的转变

  从劳动对象角度看,新媒体技术带来了劳动对象内容的转变。劳动对象是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进行加工的一切物质生产资料。纵观历史,我们会发现,劳动对象一直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中。农业社会,人类的劳动对象主要是自然物。到了工业社会,随着技术的进步,劳动对象的范畴也得到了扩展,传统的自然物与新的能源、动力包括煤、石油、天然气,以及一系列的衍生产品的结合成为劳动者新的劳动对象。信息技术革命以后,劳动对象的多样化发展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动力。尤其是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使信息资源成为新的劳动对象,而这种劳动对象又有别于工业社会以前的劳动对象,它以虚拟性为其主要特点,是新媒体技术物质力量的展现。这种变化带来的是劳动对象质量和有效利用率的提高。

  信息资源作为主要的劳动对象呈现出以下特点:其一,信息资源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提供了诸多便利。信息技术革命以前,人类获取信息的途径非常单一,主要以书本、报纸、杂志等纸质媒体为主。新媒体技术时代,这种传统的信息传播的途径依然存在,但更为重要的是在数字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移动通信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系列新型的媒体形式,其具体表现为:网络媒体、手机媒体、互动性电视媒体、户外媒体等等。在这些新型媒体形式的作用下,信息不再仅仅是交流的对象,它作为一种无形的劳动对象,与有形的劳动对象一样,可以被加工、生产、销售。同时,在当代社会,信息资源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使其可能取代其他社会资源成为推动当代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其二,信息资源的虚拟性使其在生产、加工过程中受时空限制的可能性越来越小。

  传统的劳动对象存在于固定的时间与空间,并受时空的限制,而存在于虚拟世界中的信息资源则不同。任何人在任何地方通过网络终端均可发布信息、获取信息,对信息进行再加工、再处理。这种信息资源的虚拟存在性,提高了信息利用的便捷性与有效性,推动了信息取代能源成为社会资本和财富的重要标志。

  4.1.3 新媒体技术引起劳动资料的变革

  从劳动资料角度来看,新媒体技术的高速发展与使用使其物化为劳动资料的速度得到了加快,也提升了新媒体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速度。作为影响生产力发展速度的劳动资料,它的发展水平体现了一定时期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而另一方面,科技的发展也在推动劳动资料由低级向高级不断发展转变。

  信息技术革命以来,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使生产力的发展速度呈几何状上升,特别是在新媒体技术广泛使用的环境下,生产方式的变革带来了生产资料的巨大变化,主要表现为:劳动资料的开发和应用朝着新媒体化的方向发展并呈现出智能化、自动化的特征。而随着劳动资料的智能化、自动化发展,新型的媒体技术实现了对生产过程的控制,这种现象特别存在于高新技术产业。以软件技术的开发应用为例,借助新媒体技术平台,软件技术应用于生产环节,通过对生产环节的控制与调节,完成劳动对象的加工处理,从而实现生产加工的全过程。而在这一过程中,我们也发现,劳动资料的变化作用于劳动者对劳动者的智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它也使劳动者的脑力得到了解放。劳动者个体智能的提高使他能够根据新媒体技术环境下生产资料的变化,做出符合实际生产需要的决定,以推动整个生产过程的完成。而这一过程中的许多复杂的工艺与程序通过新型的生产资料的应用而得到简化,这就推动了劳动者个体的脑力解放。这种新媒体技术环境下劳动资料的转变必然会引起生产方式的变化。

  4.2 新媒体技术引起的生活方式的变化(Changes on Lifestyle under theNew Media Technology)

  大众的生活方式呈现出多样化的态势是新媒体技术影响下又一重要表现。在新媒体技术物质力量转变为个体精神力量并作用于现实生活的过程中,个体的思维方式和生存样态发生了急剧的转变,在生活方式上表现为自主、开放、自由的特性。而生活方式的开放性与自由性等特征使日常生活中的个体不再处于以经验主导其生存的特性主体,而是有了更多的自主性和多样选择性的空间。在这种自由化生存空间的影响下,生存主体甚至可以创造出更加多样化的生活方式,以满足其自我发展的需求。新媒体技术背景下,大众生存样态的多样化主要表现为:学习工作方式的变迁,休闲娱乐方式的转变以及消费方式的变化。

  4.2.1 学习工作方式的变迁

  新媒体技术环境下,大众的学习工作方式朝着自主化、自由化的方向发展。尤其是网络学习、网络办公的流行,既在速度上大大提高了工作、学习的效率,也在内容上大大扩展了工作、学习所涉及的范围。

  以新型的媒体技术为平台,知识获取的渠道得到了扩展,主体间的交流体现了自由化、高效化的特征。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个体在新媒体技术时代的学习内容主要表现为从单纯的书本知识到书本知识与网络知识的结合。学习方式从以教师传授为主向着自主学习与教师传授并重的方向发展。从学习内容上来看,新媒体技术为个体的学习创造了良好的物理环境、资源环境以及人文环境,在为个体的学习提供良好的物质基础的前提下,融合了现代化的教育理念,成为个体知识获取的重要渠道。同时,多样化的网络学习工具的普及和使用使个体在获取网络资源方面表现出了高效、便捷的特征,极大地满足了个体对知识信息的需求。在这样的环境下,个体学习的内容从传统的书本知识延伸到网络知识,并随着网络环境的不断优化和发展,网络知识的个体影响力也在不断扩大,进而推动了网络学习环境的形成。另一方面,随着个体的不断参与和选择,个体对网络学习环境表现出了心理上的认同,从而推动了网络学习环境人性化的发展。这种基于新媒体技术形成的虚拟化的学习环境在不断完善的过程中,呈现出了人性化的特点,使知识不仅成为推动个体生存与发展的要素,也在与个体的主观情绪的结合中愈发贴近个体的需求,从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上为个体的自我成长与发展提供支持。

  同时,新媒体技术环境下的网络学习对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网络环境中,信息资源的广泛存在为个体的学习带来了极大的便捷性。学习主体可以根据自我需求删选、获取并将所获得的信息或知识内化为自己的东西。在这一过程中,个体必须具有一定水平的信息知识辨识能力,以保证在信息或知识在删选过程中能够去粗取精。

  另一方面,由于每个个体对网络学习的适应性并不相同,尤其是在网络学习中存在着师生间时空的分离或者是教师这一角色的缺失等情况,从而使得学习主体缺少与教师、同学面对面的沟通与交流,容易产生孤独、倦怠的情绪,这就更加要求学习者自我管理、自我监控能力的提高。在不断地提升自我学习能力的基础上,个体从被动地接受知识向主动地获取知识转变,教师传授与自主学习并重发展或将成为未来学习方式转变的重要趋势。

  与学习方式的转变相类似,新媒体技术环境下主体的工作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呈现出新媒体技术时代独有的特征。从总体上来看,无纸化办公逐渐成为当今时代主流的办公方式,特别是在一些大型企事业单位,电脑、手机等电子平台成为工作交流的重要手段和工作完成的主要凭借。在这样的环境下,新媒体技术作用于工作方式,推动工作方式的变革并表现出以下特征。从时空上来看,新媒体技术环境下,主体办公的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主体办公在时空上的解放为个体个性的自主、自由发展赢得了机遇。与以往的工作方式所不同的是,在新媒体技术环境下,主体摆脱了在固定时间、固定地点从事固定工作的情形。主体可以自主选择工作地点,自由安排工作时间,甚至工作的内容也在可供选择的范围之内。在这个过程中,主体的自由性打破了传统工作环境中存在的时空的禁锢,赢得了个性的解放与发展。当然,这种情形并未完全存在于当下,也并未完全适用于所有主体的工作环境,但在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影响下或可能成为未来主体参与工作的一种新的趋势。

  4.2.2 休闲娱乐方式的转变

  休闲娱乐是社会文化体系中一个重要的因素,这个文化因素的发展与变化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群众的心态和文化的发展趋向,也是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形态发展的一个标志。随着社会的发展,大众的休闲娱乐有了更广阔的选择空间,个体可以自由选择甚至创造符合个体需求的休闲娱乐方式,并在此基础上推动休闲娱乐形式的多样化、多元化。具体来说,新媒体技术带来了休闲娱乐方式在娱乐内容与娱乐时空范围上的扩展。

  从内容上看,传统社会的休闲娱乐方式非常单一,即便在电视产生之后,大众的娱乐内容也仅仅是从现实生活中转移到了电视机跟前。而这些存在于固定时间、固定频道的节目内容单一、可选择性弱,虽然受众面广,却也不可避免地将受众约束于某一具体的时空。

  新媒体技术时代,以网络媒体和手机媒体为代表的一系列新媒体技术形态得到广泛的推广和应用,使得以新媒体技术为基础的多种娱乐方式得到了大众的普遍认可和接受。网上聊天、网络游戏成为最为普遍的休闲娱乐方式,网络文学、网络电视、网络广播也成为受众休闲娱乐的重要选择。与传统社会相比,海量的咨询、便捷的交流、多样的文化形式成为新媒体技术时代独有的特征,这也为受众的休闲娱乐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从娱乐的时空范围来看,传统的存在于现实生活中的娱乐形式一般都具有固定的时间和场所,深受时空的影响。而新媒体技术环境下,基于新媒体技术形态的娱乐形式的发展使休闲娱乐的时空范围得到了无限的拓展。在这一点上,手机媒体表现出了其鲜明的优势,几乎在任何时间任何空间里,手机以其高度的便捷性充分地应用于各种场合,打破了娱乐形式受时空限制的存在方式,充分展现了新媒体技术时代大众娱乐的方便、快捷。

  而无论是娱乐内容上的增加还是娱乐时空范围上的扩展都为娱乐的大众化发展奠定了基础。随着新媒体技术受众数量的日益上升,基于新媒体技术的娱乐形式日益多样化以及参与娱乐门槛的不断降低,娱乐大众化的趋势日趋明显。在新媒体技术影响下,个体的社会地位、社会角色、年龄、性别不再是决定个体能否参与娱乐的决定性因素。新媒体技术开放性和虚拟性的空间几乎使一切限制条件不再存在,而娱乐大众化在这种环境中才能得以真正实现。然而,我们必须看到,这种娱乐大众化的现象也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技术,它在带来巨大进步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造成了社会发展的困惑,甚至是作为人的本质的丧失。个体在陷于新媒体技术带来的多样化的休闲娱乐生活中时,对作为技术表现形式的多样化的新型媒介产生了极大的依赖性,这种依赖有时甚至深入了个体的灵魂,成为个体生存所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例如,电脑游戏的沉迷者将电脑游戏这种娱乐形式作为了生活的全部内容,有时甚至成为超越生命的存在。而对于大多数个体特别是年轻一代来说,手机媒体、网络媒体等新型的媒体形式确实占用了个体生命的大量时间和精力,由此造成了我们与其他个体的接触、与自然的接触、与社会的接触似乎只止步于虚拟的空间,甚至除工作、学习以外的休闲娱乐也只存在于虚拟空间,这或许就是娱乐大众化所不可避免的结果。

  由此可见,这种在新媒体技术背景下成长起来的娱乐形式,使娱乐成为个体精神文化的一部分,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了个体的生存和选择。就像尼尔?波兹曼眼中的电视一样,当今的新媒体技术所带来的影响正在日渐使一切公众的话语以娱乐的方式出现,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我们的政治、宗教、新闻、体育、教育和商业都心甘情愿地成为娱乐的附庸,毫无怨言,甚至无声无息。[48]

  其实,技术,无论是哪种技术都存在自己的内在倾向,新媒体技术也不例外。我们必须承认新媒体技术并非中立,在此基础上,分析技术风险的存在并探索其规避之路。

  4.2.3 消费方式转变

  当代社会,新媒体技术广泛参与到人类生产与生活空间,技术的使用不再仅限于高技术产业,生活特别是消费领域的参与直接导致了消费朝着更适应于新媒体技术发展的方向转型,支配并带动了消费方式的巨大变革。在这一背景下,一种适应于新媒体技术的拟态消费环境逐渐形成,在这一环境中消费内容从传统的具有形体的实物扩展到了虚拟物件。

  技术消费迅速发展并成为当代消费的重要内容。另一方面,传统的以面对面为实现途径的消费方式在新媒体技术时代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电子商务的兴起带动了网络消费的蓬勃发展,物联网、云计算的应用与普及又或将为未来消费行业的转型带来巨大的动力。

  从消费内容上来看,与传统社会的消费相对比,新媒体技术背景下实体消费与虚拟消费的结合成为技术发展的又一结果。其中,以技术消费为主导的消费形式在以新媒体技术为主导的拟态消费环境中占有重要地位。有学者认为,"技术消费,在广义上是指以技术或技术产品为对象的消费;在狭义上是指以新技术或新技术产品为对象的消费。"[49]

  新媒体技术环境下的技术消费不仅包括因技术产生的高新技术产品,也包括技术本身。传统社会的消费以维持生产生活必须的物质资料的消费为主,以自然产品和半自然产品为主要的消费对象。随着消费行为的发生,消费品的物质形态发生了转变,往往导致了消费品的价值随着消费行为的发生而降低。技术消费则不同,它以技术产品和技术本身为其消费对象,消费的内容直接决定了消费品自身的价值。另一方面,从消费品本身的特点来看,虚拟产品的消费成为技术消费中重要的一部分。比如说,存在于网络空间的以信息为内容的消费,作为虚拟消费的表现形式之一,会随着消费行为的发生而促使其价值总量得到提高。其实,在技术消费的环境中,消费的本质并没有发生变化,而是消费对象与消费主体自身需求的转变。从消费对象来看,消费品经历了从自然产品向技术产品再到技术本身的转向。这种转向正是契合了消费主体自身的消费追求。

  然而,存在于新媒体技术背景下拟态消费环境的消费方式也不可避免地造成了消费异化。一方面,这种存在于新媒体技术背景下的拟态消费环境在借助新媒体技术的广泛传播功能的前提下使商品的信息得到了扩展。新媒体技术平台就如一个没有限制的广告平台,为众多商品提供服务。另一方面,这种拟态消费环境下的传播也将商品所附加的价值观念传达给受众,从而影响了受众的消费价值取向。然而,这种无差别的传播带来的最可怕的影响却是部分受众消费观念的扭曲,在这种扭曲的价值观念的影响下,消费主体、消费客体和消费方式均发生了异化。具体来说,导致这一现象的结果可归咎于个体无法准确定位自身由此导致了主体与其自身相脱离,为物所役的结果。用弗洛姆的话来说就是"他感觉不到自己就是他个人世界的中心,就是自己行动的创造者--他只是觉得自己的行动及结果成了他的主人。异化的个人与自身相脱离??他用认识物的方式来认识自己,他虽有感觉和常识判断,但却感觉不到自己与自己以及外部世界的紧密联系。"[50]

  这种以消费为自我存在方式的选择,最终导致了消费的异化。

  4.3 新媒体技术导致的交往方式的转变 (Changes on CommunicationMethod because of the New Media Technology)

  交往是人类固有的社会活动形式,它通过主客体间的相互作用对交往主体、交往客体、交往内容、交往形式产生影响,形成交往主客体以及交往内容、形式的转变。当代社会,人类的交往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特别是在新媒体技术的影响下,传统的存在于现实世界中的交往方式受到了挑战,虚拟交往成为人与人交流的重要方式,而这种虚拟交往的方式确实把交往中的主体带往了一个符号化的世界。黑格尔在《哲学科学全书纲要》中说到"人不再生活在一个单纯的物理宇宙之中,而是生活在一个符号宇宙之中。"[51]

  新媒体技术背景下的交往主体呈现出与现实交往中截然不同的特点,虚拟化、符号化的特征是这一时代交往主体特征的显著表现,而它作用于交往过程就导致了交往主体的非现实存在性。另一方面,新媒体技术时代信息化、智能化的高速发展,使这种虚拟交往的模式成为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形式,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与人类自身的成长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具体来看,新媒体技术在不断地发展与变革中导致了交往方式的转变,这种转变主要表现在交往主体、内容、形式的巨大变革上。

  4.3.1 新媒体技术影响下交往主体的转变

  当代社会,技术的异化带来了人与人关系的异化,人们渴望回归本真,而交往则为人类提供了可能的实现途径。特别是在新媒体技术时代,自由化的交往空间为交往主体营造了一种开放、自主的交往模式。美国学者埃瑟·戴森在《数字化时代的生活设计》一书中对作为新媒体技术重要表现形式之一的网络进行了论述,他认为,"网络不会把我们带入一个一尘不染的数字化乐园,这种媒体会帮助我们从智力和情感上延伸自我,但它不会改变我们身上的基本特征??相反,网络会使人性和人类的多样化得到张扬,如果我们行动无误的话。"[52]

  新媒体技术环境下,交往主体的转变正如埃瑟·戴森对数字化时代的描述一样,个体的自由、解放得以实现,人性的张扬和主体的多样性也将成为可能,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满足了人类追求回归有机社会,形成和谐人际关系的需求。在新媒体技术的推动下,交往主体的转变主要表现在交往主体"在场"方式的转变,主体交往空间的扩展以及交往主体个人潜能的发挥上。

  新媒体技术环境下,导致交往主体非现实存在性的重要原因就是交往途径的转变。这种借助中间工具的交往与传统面对面的交往无论是在内容还是在形式上都存在很大的区别,而交往主体的符号化特征更是推动了虚拟交往的发展与演进。在这样的背景下,交往主体的"在场"方式发生了转变,具体表现为从"现实在场"到"虚拟在场".事实上,"在场"它作为一种事物存在的状态,是存在的"显现".传统交往中,交往主体的实体性的展现,体现了人的现实存在性,是人的在场的表现。新媒体技术时代,人的在场方式发生了转变,主体在交往中以符号化的方式展现自我,这种"去身体化"的表现形式虽然以符号代表原本在场的交往主体,却仍旧被接受者认为是"在场"的表现,这就是新媒体技术时代交往主体的"虚拟在场".其实,在这种"虚拟在场"的环境中,交往双方的身体均不在场,我们所看的符号化的展现只是人的一种"折射"或者说是"延伸",是一种技术化的结果。在信息化社会中,这种交往主体的"虚拟在场"克服了传统交往存在的种种局限,得到了普遍认可,并成为社会交往的重要形式之一。

  另一方面,交往作为人类生存的重要方式,是人类实现自我认识、自我满足、自我发展的基本途径,也是推动社会发展实现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在时空限制上,与传统社会的交往形式相对比,我们会发现,新媒体技术时代的交往打破了传统社会以地域、血缘等关系建立起来的交往模式,而呈现出新的态势:交往主体不再受限于自身的社会地位、社会角色、性别、年龄等因素,相反,主体交往空间从广度和深度上的扩展赋予了交往以新的含义,特别是交往主体间的限制性因素的降低,使交往主体摆脱了狭隘的交往范围,实现了主体交往的自由化、自主化和普及化。在此期间,因主体交往空间的扩展推动了政治文明进程的加速、物质文明积累的发展、精神文明建设的进步以及个人思想的解放,这一系列精神与物质财富的飞速发展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体现了社会发展与人全面发展的统一,不仅加速了人类文明的进程,也实现了作为交往主体的人类自身对生存和发展的满足。

  同时,我们也看到新媒体技术时代,交往主体的潜能得到挖掘,与传统媒体时代相比,主体的交往价值观发生了巨变。交往主体自主性、自觉性、能动性的发展,推动了其个体自我价值的实现。其中,自主性是实现个人发展的重要条件,而交往则是实现自主性的重要方式。与传统的交往模式相对比,新媒体技术时代的交往使交往主体的个性得到了充分的张扬,而这种个性化最终赋予了交往主体的"自由存在".这种"自由存在"在交往中表现为对交往主体的普遍关注,以交往主体的自我满足为最终需要,使交往主体成为真正拥有自我的人,也就是说交往主体拥有自由决定交往对象、内容、时间的权力,以自我意识支配交往的全过程。这种个性的自由化作为主体发展的最高境界,使交往主体在技术的支持下,实现了个人自主性的空前发展。

  另一方面,个体交往自觉能动性的发展也是主体交往潜能发展的又一表现。马克思认为,人与动物的区别在于人是"能动的自然存在物".在新媒体技术环境下,交往主体的自觉能动性得到了极大的提高。特别是在主体交往空间扩展的影响下,物理时空的限制被打破,主体社会角色及地位对交往的影响力也大大降低,个体社会化程度的加速和开放性的提高使交往主体呈现出多层次、全方位发展的特征,极大地提高了主体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增强了个人的自觉能动性。

  而在主体交往自主性、自觉性、能动性不断提升的背景下,个体的交往能力得到不断进步和发展,这也为主体全面发展奠定了基础。个体开始注重自我的发展和个人价值的实现,并根据自我选择实现多维价值的转换,而新媒体技术的存在与发展则为满足交往主体的这种全面发展和自我价值实现的要求提供了可能。由新媒体技术营造的平等、和谐、自由的交往空间中,交往主体受到了不同文化价值观念的影响,在选择与比较中获取了符合个人发展的坚定信念与准则,在此基础上,主体的价值得到全方位的体现。由此,我们可以看到,交往主体的自主性、自觉性、能动性的提高是主体交往潜能发展的重要表现,也是实现个体全面发展的基础。

  总之,在新媒体技术背景下,主体的交往方式随着技术的发展而不断转换、演进,以适应个体的需求和技术发展所带来的一系列新情况。在这一过程中,新媒体技术成为社会、人际交往的重要渠道,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这样的社会现实必然要求在交往过程中交往主体实现个体的转变以适应时代和社会的需要。而交往主体的转变是技术对个体生存方式的一种挑战,即新媒体技术作用于交往主体,改变主体原有的交往方式,推动其朝着适应新媒体技术时代交往载体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也是交往主体本身在接受新媒体技术交往方式影响的过程中,主动适应并寻求个体的转变,这种转变带来的往往不只是技术层面的适应,更重要的是个体的解放与发展。

  4.3.2 新媒体技术影响下交往内容的转变

  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技术影响下,主体交往内容的极大丰富是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而这一结果也必然带来交往活动的日益频繁,两者在双向互动中,体现出了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趋势。而从性质上看,主体交往内容"草根性"的特征则是大众参与媒介交往的直接后果,特别是交往主体的"平民化"、"大众化",带来了现实生活与媒介交往的交织,在交往内容上表现为更加贴近普通民众,体现了"草根性"的重要特点。

  新媒体技术背景下交往内容的极大丰富与新媒体技术本身的特点有着密切的联系,特别是新媒体技术的传播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交往内容的广度与深度。传统的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形式受时段、频道、版面的限制,承载的信息总是非常有限的,并且这些信息是在层层删选后的选择,必须符合社会价值规范和新闻价值取向的要求。

  以报纸为例,报纸作为承载信息的载体其本身所包含的信息量是非常有限的。就不同版面来说,无论是版面大小还是版面的内容量都有严格的限制,而报纸版面的数量在一定时期内也会保持稳定,这就是说,每一期报纸所承载的信息一般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

  固然从质量上来看,似乎纸质媒体比新媒体所承载的信息更具有优势,但是就信息总量上来看报纸却不具有竞争力。从存储方式来看,与报纸类似的纸质媒体的存储需要占据较大的实体空间,而对纸质媒体的维护与保存也不可避免地造成了存储成本的不断上升。新媒体则不同,无论是占据的空间还是存储的成本,新媒体都表现出传统媒体无可比拟的优势。

  这种基于数字技术的存在而发展起来的新媒体虚拟空间使信息存储的空间呈几何状上升,相反,信息存储的成本则大大降低了。在信息传播上,纸质媒体以线性传播为主,受众群体较为固定,单方面的信息传播更加凸显了纸质媒体的权威地位。与此相对比,新媒体技术展现出了与以往媒体不同的信息储存和信息传播状态。在文字、图像、音视频的结合下新媒体技术信息传播的内容得到了极大的扩展,而基于数字技术的发展与应用,虚拟化的信息存储空间使信息的海量存储得以实现,并且大大降低了存储的成本。

  新媒体技术所呈现的信息传播与存储上的新特点不仅引起了新媒体技术环境下以媒介为载体的交往成为现代人际交往的重要手段,而且也极大地丰富了交往的内容。具体来说,传统的交往主要以语言、文字为基础,所承载的内容必须符合交往当时具体的社会现实环境的要求,而新媒体技术环境下的媒介交往不仅借助了语言、文字等手段,图像、音频、视频的结合与使用也进一步丰富了交往主体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更为清晰地展现了交往主体的心理态度,丰富了交往的内容。另一方面,由于交往主体的"非现实存在性"导致了交往主体双方在交往中所呈现的只是个体思想观念在交往载体上的投影,自由化的空间为个体表达观点、诉诸情感提供了便利。因此,存在于此种交往空间上的交往对主体的文化背景、社会地位并没有严格的限制,甚至双方可以是完全不相识的陌生人。由此可知,交往内容会随着对交往主体限制性因素的降低而得到延伸和扩展。交往内容的丰富不仅包含了交往主体借助交往平台所表达的思想情感、价值观念的丰富性,也是多种交往形式相结合所呈现出来的必然结果。

  与传统媒体环境下主体间的交往相比,新媒体技术环境下"平等"、"开放"、"自由化"的特征不仅带来了交往内容的极大丰富,而且从参与交往的主体层次来看,大众化取代了精英化,广大的人民群众成为新媒体技术背景下参与交往的主体力量。在这一过程中,交往主体的大众化促使了交往内容从"专业性"、"精英化"向"草根性"的转变。具体表现为,在个体创作工具的广泛普及和使用下,在交流平台的多样化和全民化的过程中,普通群众参与创作交流的潜能得到发挥。网络文学、音频、视频等源自于"草根"的文化形式深受普通民众的喜爱,在网络媒体、手机媒体等多媒体平台上,借助文学网站、视频网站、网络社区等交流平台实现了在受众间的传播与交流,满足受众对多种文化形式的追求。而在追溯这些"草根"文化的来源时,我们发现,大部分的"草根"文化的创作者是普通的民众。他们以个人兴趣爱好为出发点,在一定设备与技术的支持下,创作的内容丰富多彩,极具个性。这些富含"草根性"的文化形式在现实生活中受到了普通群众的热捧,成为主体间交流的重要内容。另一方面,类似于微博这种比博客更显"平民化"的交流平台的出现,为民众个体思想的表达、个人情感的倾诉提供了途径。微博字数的限制决定了它易于传播的同时也说明了它能够提供的信息是非常有限的。一般来说,它的内容主要是个体的日常生活记述、情感表达以及对社会的认识与感悟。而个体的这种思想在借助微博的广泛传播下,可能引起了具有共同社会生活经验的其他个体的共鸣,也可能得到不同观点其他个体的驳斥,从而产生并扩大了主体间的交流范围。而在这个过程中,主体交流的内容一般都呈现出平民化的特征,即贴近交流主体的现实生活,体现了交流内容"草根性"的特征。

  4.3.3 新媒体技术影响下交往形式的转变

  新媒体技术背景下,交往形式的转变主要表现为交往时空的一体化以及多媒体交流方式的快速形成与发展上。与传统媒体技术时代的交往相比,新媒体技术背景下,交往的时空界限被打破,一体化的交往时空得以实现,即时交流和延时交流的结合使主体交往的效率大大得到提高。在交流方式上,以语言、文字、图像、视频、音频等多种形式的交流方式组合而成的多媒体交流形式为主流,实现了交流的智能化、便捷化、多样化和快速化。

  1.交往时空的转变:从严格的时空界限到时空一体化

  时空可分为自然时空和社会时空,自然时空是客观的物质存在,不受主体社会活动的影响。社会时空则相反,它是可以改变的。我们这里讨论的交往时空的转变实质上是指人类活动作用于社会时空而发生的变化。从交往时空的广度来看,农业社会,主体间的交往主要以地缘、血缘等自然的社会结构为基础,这种基于熟人社会的交往存在一定的封闭性和狭隘性。到了工业社会,在能源和技术的推动下,传统的自然社会结构逐渐瓦解,存在于农业社会的交往模式发生了转变,交往空间得到扩展。而从交往的形式来看,无论是农业社会还是工业社会,主体间的交往主要是通过语言和文字来实现的。以语言为基础的交流一般要求交往主体处于同一时间和空间,主要表现为主体间面对面的交往。而文字交流则不同,由于文字在以纸张为载体后展现出了保存时间长、便于传递和运输的特点,因而以文字为手段的交流呈现出了时空割裂的特征,一般都具有延时性。与此相比,新媒体技术环境下的交往表现出以下特征,人与人交往从现实社会转移到虚拟空间,这种虚拟交往的模式改变了交往主体对物理时空的现实感受,时空的界限得到了极大的延伸和扩展,主体间交往的频率越来越高。这种存在于新媒体技术时代的交往模式以新型的媒介交往技术为基础,以虚拟交往为主要形式,呈现出主体交往时空一体化的现象。另一方面,即时交流与延时交流在基于新媒体技术交往平台的基础上得以完美的结合。交往主体可以根据自我的社会需求、心理状态选择符合其自身的交往形式。与传统社会相类似,新媒体技术时代的交往也主要以语言和文字为基础,而不同的是承载语言和文字的载体发生了变化。从传统的面对面的交往,以纸张为载体的交往转变为新媒体技术时代以手机媒体、网络媒体为主的交往的过程中,新型的媒介载体展现了传统交往载体无可比拟的优势,即时交流和延时交流的结合,打破了主体交流的时空限制,推动了主体交往时空一体化成为现实。

  2.交流方式的转变:语言、文字、图像、音视频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交流占主导

  传统社会,交往主体以语言、文字为手段,不仅实现了主体间的信息交流,同时也推动了文化传承这一目标的实现。这种交流方式在新媒体技术时代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扩展,并在与图像、视频、音频的结合中,实现了主体间交往形式的多样化、多元化发展。

  以 QQ 为例,作为一款基于网络的聊天工具,它既支持文字、图像、视频的交流与传送,同时也支持交往主体以语音为手段的交流。并且,这种存在于新媒体技术时代的交流方式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而得到不断的完善和更广泛的应用。与传统的以语言、文字为主的交流一样,多种形式相结合的交流成为现代社会,特别是年轻一代实现主体间交流的重要手段。

  然而,虽然基于新媒体技术的交流方式包含了传统交流的所有形式,但是交流主体在场性的缺失是这种新型交流形式与传统交流最显著的区别。以一种虚拟在场形式存在的交流主体并不能真正体味面对面交流时交流主体的真正感受,以符号为代表的表情与态度也并不能达成交流主体的一方对另一方的真正认识。作为以新媒体技术为基础的交流方式存在的最大弊端,这种交往形式在为人类的交往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将带来新的问题,而这些问题的存在也带来了新媒体技术风险产生的可能。

  4.4 新媒体技术对意识形态的影响(Influence on Ideology under the NewMedia Technology)

  美国学者弗雷曾说:"从根本上说,技术是需要和价值的体现。通过我们制造和使用的器具,我们表达了自己的希望、恐惧、意愿、厌恶和爱好。技术一直是事实和价值、知识与目的有效结合的关节点??通过对技术的解析,我们会从中发现一个完整的信奉和信仰的世界。"[53]

  新媒体技术也不例外,它的存在不仅影响了社会意识形态的形成与塑造,作为一种意识形态传播的载体,传递着统治阶级的意志,影响着整个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交叠变更。同时,新媒体技术本身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它代表着特定的属于媒介时代的意识形态立场,受新媒体技术时代特定的社会关系所决定,反映着新媒体技术时代媒介使用者所内含的情感态度与社会心理,将内含于他们的对社会、人性理解的思维力量进一步转变成塑造符合新媒体技术时代特征的意识形态。

  4.4.1 新媒体技术影响意识形态的形成与塑造

  从人类历史发展来看,每一种新的技术形态的产生总会表现出一定的进步性,而这种新的技术形态也总会对之前的社会生活起到一种解蔽或者说启蒙的作用。哈贝马斯认为,科学技术本身就是一种新的意识形态。当一种技术的力量成为维持社会发展,保证社会运转正常的重要动力,并为社会成员所广泛接受时,科学技术就决定了社会发展的自主性。

  在这个过程中,新的技术形式在不断选择和发展中,引起了意识形态的变革,引导并归束着个体发展实践的转变。也就是说,新的技术所内涵的物质的力量,转化并形成一种决定着社会发展进程与方向的意识形态的力量。在作用于个体发展的过程中,这种意识形态的力量深入影响了个体的社会、人生态度,并进一步作用于个体的社会活动,影响了个体的实践乃至于对技术的未来进程存在选择的可能。这种技术所呈现出来的对意识形态的形成与塑造功能,深刻地影响了现代社会的形成与发展,成为决定社会发展方向和未来进程的重要因素之一。

  就新媒体技术而言,作为现代社会重要的技术形式之一,它以其强大的传播技术与传播功能在现代社会发展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形成了一种媒介化的社会景观。李胜清教授在《新媒体技术的实践论命意解读》中提到,"当社会生活从总体经验形态上呈现为一种媒介化的景观社会时,它也意味着其潜在的价值底座与意义秩序同时被置换成了媒介技术意识或数字信息观念".[54]

  在现代社会,新媒体技术兴起与发展,使存在于人本身的媒介能力和素质得到了极大的张扬,推动了人类文明形态的发展和人性的自由解放。在此过程中,一种以新媒体技术为主导的媒介意识形态在新媒体技术与大众之间的双向互动中逐渐形成并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了大众社会生产与生活。这一过程主要表现为,新媒体技术的物质力量与精神力量之间相互转换这一事实状态。新媒体技术的物质力量在转化为个体精神力量的过程中释放出的巨大的能量,影响了个体的社会选择,使个体朝着媒介所期望的方向发展。而实际上个体的社会选择又最终决定了媒介技术的发展方向,在这种相互推动的过程中最终影响了媒介意识形态的形成与塑造。

  总的来说,这种基于新媒体技术所产生的媒介意识形态的目的在于形成媒介化的社会形态以及适应于个体发展的人生态度和社会心理,并为此提供其存在的正当性的依据。在这种媒介意识形态的影响下,个体的发展愈发贴近媒介意识形态所期望和引导的方向,个体对世界、对生命的认识以及个体基于这种认识所产生的社会实践皆存在于媒介意识形态之上。然而,这种媒介意识形态的形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传统的社会生活体制虽然受到冲击,但存在于以往社会的价值原则在一定程度上却阻碍了新媒体技术所构建的媒介社会的形成。面对种种挑战,新媒体技术展现出了其不可言喻的优势,在新媒体技术广泛使用和普及的过程中,自由、民主的观念深入人心,大众化取代了精英化,平民化与世俗化取代了贵族化与经典化的价值理念,这种适应于新媒体技术价值观念的形成与传统的价值原则发生抗衡,并最终赢得了胜利。在这中间,个体的核心诉求得到体现,情感方式与行为方式日趋媒介化,而媒介化的存在基础、话语体系、生活态度形成了媒介化的价值观念主宰了个体的行为与意志,人性的自由和解放进一步推动了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为媒介意识形态的构建奠定了基础。另外,根据哈贝马斯的研究,我们也发现,科学技术本身就是意识形态,那么,新媒体技术也不可避免地呈现出了这一特征。

  在新媒体技术广泛使用的现代社会,媒介化社会景观的形成意味着媒介意识形态成为主导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在这个过程中,媒介意识形态与传统社会价值原则相抗衡,以其独有的价值观念消解了存在于传统社会的技术与价值原则对个体的统治地位,形成了适应于媒介意识形态的个体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而从总体上来说,这一切的变化均离不开新媒体技术本身,离不开新媒体技术的广泛使用和普及。就像麦克卢汉所认为的,"技术的影响不是发生在意见与观念等层面上,而是要坚定不移、不可抗拒地改变人的感觉比率和感知模式。"[55]

  可见,新媒体技术的影响不只浮于表面,在显现为媒介化的社会关系中,它的存在也决定了该种社会关系下社会个体对世界的感知模式,决定了他们的社会生活与人生价值选择,形成并塑造了符合于社会存在的精神支撑也就是媒介意识形态。

  4.4.2 新媒体技术影响意识形态的传播与发展

  法兰克福学派认为,媒介不仅是国家的"话筒",是被国家或权力加以利用的维护意识形态、传递统治阶级意志的工具,甚至它本身就是意识形态,直接履行着意识形态的社会控制职能,维护着国家统治的合法性。媒介通过传播一种"比以前好得多的生活"的思想,进行意识形态的灌输,以赢得民心,为现实或现行制度做辩护。[56]

  在现实生活中,新媒体技术以媒介传播的形态推动了媒介意识形态的传播与发展。换句话说,就是媒介意识形态以新媒体技术为载体,在新媒体技术广泛使用的过程中,凝结于其上的意识形态充分展现出来,以实现传播的目的。而作为意识形态的新媒体技术,它本身以各种形态开展的传播就不可避免地实现了媒介意识形态的传播与发展。以西方社会为例,他们往往借用其媒介传播的优势,以先进的媒介传播技术为载体,力图输出其意识形态,以期达到政治上的霸权和道德上的领导权。但从严格意义上来说,这并不一定代表了西方文化先天上的优越性,其中更能反映的是其承载意识形态的技术力量的强大。而近些年来,国内新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使承载媒介意识形态的传播载体得到了增强,进一步推动了媒介意识形态的传播与发展。

  当然,新媒体技术在对意识形态传播和发展上的影响不仅体现在媒介意识形态本身,更多的时候新媒体技术为某种意识形态所支配,它作为意识形态传播的载体,以其传播的广泛性、受众的多样性以及高度的智能化等特点,展现出了强劲的传播和发展势头。由此可见,与以往相比,以新媒体技术为载体的意识形态的传播更具有竞争力,也更能为大众所接受,而在这个过程中,新媒体技术本身作为一种意识形态也深深影响了大众。事实上,我们所接触的由新媒体技术引起的媒介传播已经被意识形态赋予了其特殊的社会属性,虽然传播的内容纷繁复杂,但整体的发展方向是确定的。也就是说,新媒体技术作为传播的载体在某一特定意识形态的引导下,通过多种形态的传播方式,对媒介传播的内容进行筛选,格式进行规范,以达到积极或消极的作用,这一系列的内容都是服务于某一特定意识形态传播的要求。在这样的环境下,新媒体技术以传播为手段作用于受众的思想和情感,通过为受众提供多样化的建议进行有效的控制,来缩小受众思维的差别,以达到媒介意识形态传播的目的。而在这里,我们也不能忽视媒介意识形态的规范作用。新媒体技术作为现代科技发展的产物,不可避免地带有双面性。一方面,新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为社会的前进带来了动力,另一方面,新媒体技术本身负载价值,在其发展的过程中,道德伦理扭曲、价值取向偏颇等问题层出不穷,这就需要意识形态的介入。作为引导社会成员价值观念与行为方式的重要手段,媒介意识形态在吸引社会成员,形成并塑造个体思想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因此,我们可以以媒介意识形态为引导,规范个体的行为,使个体得到思想上的升华与解放,以此来抗衡新媒体技术可能带来的技术风险。

  然而,媒介意识形态的规范作用并不是万能的。当代社会,新媒体技术本身作为意识形态传播的工具以及作为意识形态传播的载体,比传统的纸质媒体和电视媒体更具影响力。新媒体技术影响下的媒介意识形态在一定程度上也成为国家统治的重要手段作用于社会的发展,并影响了个体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使其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在这一过程中,媒介意识形态所带来的一系列后果值得我们深思。媒介意识形态在规范个体行为思想的同时,也可能像哈贝马斯所认为的,"我觉得,更为重要的倒退是技术作为潜在的意识形态也侵入到了那些不过问政治的群众的意识中,并且还形成了一种合法的努力。"[57]

  无论是从社会生活层面还是从政治层面上来说,以新媒体技术为载体的媒介意识形态,在带来社会极大发展的同时,也有可能带来严重的社会后果,而且这种社会后果的影响程度远远超越了传统媒体意识形态对社会的影响。也许个体在利用新媒体技术进行传播时,起初并没有恶意,但是其结果却往往与最初的预想相去甚远。特别是,这种便捷的传播工具,为有心人宣扬"思想"提供了捷径,而某些精心策划的活动也悄然在新媒体技术环境下落地生根。这些借助新媒体技术将个体的观念扩大的行为使存在于个体的可能带来社会风险的思想无限放大,为部分受众所接受,成为这部分人的集体观念。而这种扭曲的媒介意识形态在新媒体技术的传播下得到极速地扩展,掀起了一场新媒体"蝴蝶效应",带来的后果不可估量,严重的甚至能打破社会的和谐稳定。

  以英国骚乱事件为例,2011 年 8 月 6 日,英国伦敦发生了一起骚乱事件。事件的起因是伦敦北部托特汉姆区(Tottemham)的一次请愿活动。一位黑人青年在警察的追捕行动中死亡,然而由于事件未得到妥善处理,引起了强烈的抗议。而政府回应的延迟进一步加深了群众的愤怒,使一起请愿事件上升为破坏性事件。在此次事件中,Twitter 和 Facebook等网络社交媒体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发挥了信息传递和集结人员的重要作用。这种应用网络技术串联所形成的群体性骚乱,让大众逐渐认识到了新媒体技术存在的"自由的困境",就像尼葛洛庞帝所认为的:"在网络中生存,能让人感受到一种另类的自由,但这种自由是受欲望驱动,由兴趣和利益导向,摒弃了理性的反思,更多的是一种感性的狂欢。"[58]

  这种以感性为基础的自由由于失去了理性的反思,更容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而正如英国首项大卫·卡麦伦所认为的,信息的自由流通可以用于干好事,但也同时亦可用于干坏事。作为意识形态本身以及意识形态传播的载体,新媒体技术存在的这种"自由悖论"所带来的灾难将难以预料,特别是当其涉及政治时,这种灾难会进一步地加深,甚至影响整个国家的发展。而实际上,这就是媒介意识形态影响下的新媒体技术风险的展现。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新闻传播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