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传播学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文学论文 > 新闻传播学论文 >

新媒体技术的特点与作用研究结语与参考文献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6-06-01 共2698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哲学体系下的新媒体技术探析
  【第一章】新型媒体技术的哲学分析绪论
  【第二章】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历程与理论基础
  【第三章】新媒体技术的本质、特点及分类
  【第四章】新媒体技术对人们生活和意识形态的影响
  【结语/参考文献】新媒体技术的特点与作用研究结语与参考文献

  5 结语

  5 Conclusions
  
  以数字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移动通信技术为技术支撑发展起来的新媒体技术,以技术为起点,在技术的创新、发展、应用中不断成长,推动着新媒体技术不断现代化的进程。在这个过程中,新媒体技术从信息聚合的 Web1.0 时代发展到互动共享的 Web2.0 时代再到价值再现的 Web3.0 时代,呈现出网络媒体、手机媒体、互动性电视媒体、户外媒体等多种新媒体技术形态,并在广泛应用中表现出了互动化、窄播化、自由化的特点。也正是因为新媒体技术本身所存在的有别于传统媒体技术的新的技术形式以及因新技术所呈现的新特征,才能够成功地吸引了受众,使新媒体技术成为他们的选择。

  而在新媒体技术发展的背后,我们也看到,新媒体技术所营造的媒介化的社会环境,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了受众乃至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和定位。它的存在带来了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交往方式以及社会意识形态的巨大变革,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提高并带来了更先进的生活理念,创造了存在于新媒体技术时代所独有的交往方式。同时作为意识形态本身以及意识形态的传播者,在形成适应于新媒体技术时代的社会价值理念上,它同样功不可没。可以说,它的存在与发展成功地推动了社会文明的进程。

  另一方面,我们也不得不正视,当我们还沉浸于新媒体技术带来的福祉中时,我们的生产、生活乃至个体的思想已经受到了新媒体技术环境下技术风险的"入侵".新媒体技术作为双刃剑作用于社会的发展,是进步与风险的并存。而对于社会的发展来说,新媒体技术呈现出的巨大的推动力要求我们在正视新媒体技术风险的基础上思考如何才能使技术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参考文献:
  
  [1]蒋宏,徐剑。新媒体导论[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12.
  [2][20][55][加]马歇尔·麦克卢汉著,何道宽译。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5,1-9,112.
  [3][7]熊澄宇。对新媒体未来的思考[J].现代传播,2011(12):126,126-127.
  [4]蒋晓丽。风险社会与媒介表征[J].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56-60.
  [5][23][44][美]约书亚·梅罗维茨著,肖志军译。消失的地域:电子媒介对社会行为的影响[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10,2-9,16.
  [6]熊澄宇,廖毅文。新媒体--伊拉克战争中的达摩克利斯之剑[J].中国记者,2003(5):52-53.
  [8]刘正荣。认识"新媒体"[J].中国记者,2007(3):80.
  [9]宫承波。新媒体概论[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1:11-12.
  [10]匡文波。论新媒体传播中的"蝴蝶效应"及其对策[J].国际新闻界,2009(8):73.
  [11][24]宫承波。新媒体文化精神论析[J].山东社会科学,2010(5):60,61.
  [12]蒋宏。新媒体传播技术发展趋势研究[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6):31-32.
  [13]陆地,高菲。新媒体的强制性传播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1-3.
  [14]马为公,罗青。新媒体传播[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1:3-5.
  [15]尹鸿。2011--中国视频网站的发展趋势[J].中国传媒科技,2011(1):29.
  [16]明安香。信息高速公路与大众传播[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1-4.
  [17]程予诚。 新媒介科技论[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5:2-3.
  [18][28][40][41][42][美]尼葛洛庞帝著,胡泳等译。数字化生存[M].海南:海南出版社,1997:2-10,235,113-114,25,117.
  [19][美]马克·波斯特著,范静哗译。第二媒介时代[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3-10.
  [21][加]哈罗德·伊尼斯著,何道宽译。传播的偏向[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2-11.
  [22][美]约翰·帕夫利克著,周勇等译。新媒体技术:文化和商业前景[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11-14.
  [25]张桂芳。数字技术与人的发展[J].学术论坛,2005(12):6.
  [26][美]保罗·莱文森著,何道宽译。手机:挡不住的呼唤[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63.
  [27]黄传武。新媒体概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3:11.
  [29]刘畅。"网人合一":从 Web1.0 到 Web3.0 之路[J].河南社会科学,2008(3):137.
  [30]张喆琼。Webx.0 时代网络媒体的盈利模式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15.
  [31][美]雷·库兹韦尔著,沈志彦等译。灵魂机器的时代-当计算机超过人类智能时[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145.
  [32][美]诺伯特·维纳著,郝季仁译。控制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1963:19.
  [33][美]斯蒂文·小约翰著,陈德名,叶晓辉译。传播理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42.
  [34]胡显章,曾国屏。科学技术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131.
  [35]刘静。 试述我国新媒体的特征与社会影响力[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8(5):223.
  [36][加]马歇尔·麦克卢汉著,何道宽译。麦克卢汉如是说[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24.
  [37]匡文波。新媒体概念辨析[J].国际新闻界,2008(6):27.
  [38]廖祥忠。何为新媒体[J].现代传播,2008(5):122.
  [39][德]马克思,恩格斯著,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42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14-115.
  [43]匡文波。手机媒体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14.
  [45][德]H?波塞,邓安庆译。技术及其社会责任问题[J].世界哲学,2003(6):67.
  [46][德]伽达默尔著,薛华译。科学时代的理性[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8:182.
  [47][荷兰]E?舒尔曼著,李小兵等译。科技文明与人类未来[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5:91.
  [48][美]尼尔·波兹曼著,章艳译。娱乐至死[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179.
  [49]尚东涛。技术创新域的技术消费论[J].自然辩证法,2004(4):57.
  [50][美]E?弗洛姆著,欧阳谦译。健全的社会[M].北京:中国文艺出版公司,1988:211.
  [51][德]黑格尔著,薛华译。哲学科学全书纲要[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276.
  [52][美]埃瑟·戴森著,胡泳,范海燕译。数字化时代的生活设计[M].海口:海南出版社,1998:11-12.
  [53][美]弗里德里克·弗雷。走向后现代科学与技术[C][美]大卫·雷格里·芬。后现代精神。王成兵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127.
  [54]李胜清。新媒体技术的实践论命意解读[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167.
  [56]夏冠英。媒介意识形态传播的生活化[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5(4):278.
  [57][德]哈贝马斯,赵鑫珊译。作为"意识形态"的技术和科学[J].哲学译丛,1978(6):27.
  [58]彭晶晶。网络狂欢下的迷失--数字化生存冷思考[D].华中师范大学,2005:19.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新闻传播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