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转基因食品安全性论战的科学传播研究
【绪论】崔方之争的传播效果探析绪论
【第一章】转基因食品与科学传播概述
【2.1 2.2】崔永元方舟子论争前的转基因食品安全事件
【2.3 - 2.5】微博论战中科学传播的阻碍因素
【第三章】转基因食品安全论争各方与风险收益分析
【第四章】转基因食品安全不确定性中的受众
【第五章】科学共同体与媒体的科学传播
【第六章】从科学传播模型看转基因食品安全的科学传播效果
【第七章】转基因食品安全论争对科学传播的启示
【结语/参考文献】转基因食品安全微博传播研究结语与参考文献
第 1 章 转基因食品与科学传播概述
1.1 相关概念界定
1.1.1 转基因技术与转基因食品
转基因技术是利用现代分子生物技术,人为地将某些生物物种的基因转移到其他生物物种中去的技术。这种基因修饰(modification)往往是有目的的,在转基因事物中科学与技术交织在一起,不存在独立的科学和独立的技术。在转基因讨论中,很难称科学是纯粹中性的、非目的导向性的。
转基因食品是以转基因技术为基础,改造生物的遗传物质,从而使该物种在性状、营养品质、消费品质等方面达到人们需要的食品。转基因技术作用的生物,无论是直接食用,或者是作为加工原料来生产食品,统称为转基因食品。
这里应当注意的是转基因作物可能被用来作为燃料或者其他产品,而不一定作为食物。但是作为燃料的转基因作物也可能会对环境构成危害或者潜在危害,比如影响生物的多样性。
1.1.2 科学传播
科学传播(Science Communication),是指科技信息在社会各主体之间的发送、接收等,往往是在科学家共同体内部的学术传播和交流以及科学家对公众直接的、或者通过媒体进行的。其传播内容既包括科技知识传播,也包括科学价值观的传播。一方面,科学传播相当于广义的科学普及,即"科普"; 另一方面,科学普及是科学传播的过去称法。传统的科学传播方式就是通过报刊、广播、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体乃至通过人际传播等古老的方式将科学知识与技术进行普及。但是由于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单向的、权威发布的、居高临下的传统科普已经日益被公众参与的、双向互动的、有反思的科学传播所取代,"科普"一词已经难以涵盖现在的科学传播所能够包含的内容,故一些学者如吴国盛教授倡议用"科学传播"替代"科学普及".
我的导师,北京大学教授刘华杰先生指出,科学传播应是"有反思的科学传播".传统意义上的科普重在"普及",而科学传播则重在"传播".普及是单向的,传播是双向的,双向交流才会有互动,有反思。通过新媒体中的搜索引擎和社交网络等方式主动获取科学知识,更多的是一种信息传播,而非单纯的普及。
所以科学传播既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也是一个历史范畴。我们国家的科学传播事业如同世界其他国家一样,也经历了几个发展阶段。
1.1.3 科学共同体
科学共同体属于科学社会学的研究范畴,是指在同一科学规范的约束和自我认同下,各成员掌握大体相同的文献和接受大体相同的理论,有着共同探索目标的团体。
科学共同体有大有小,整个科学界可以笼统视为一个最大的科学共同体,但通常不是在此意义上使用这个概念。一般讲某个学科、某个领域、某个科研专题的科学共同体,比如低温超导科学共同体、基因修饰生物科学共同体,人数在几个人到几十、几千人。
科学共同体在传播科学的过程中有自己的动机、视角和立场。它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把复杂的科学活动中的某些侧面展示给公众,这种展示是具有选择性的。这与商业公司推销产品本质上是相似的。
1.1.4 绿色和平组织
绿色和平组织(Greenpeace),属于国际性的非政府组织,总部设在荷兰的阿姆斯特丹。绿色和平组织宣称其使命为:"保护地球、环境及其各种生物的安全及持续性发展,并以行动作出积极的改变。"绿色和平组织积极参与了转基因生物的调查,并多次发布报告。北京大学研究生下上的硕士毕业论文《"绿色和平中国"应对转基因生物事务中的科学传播》通过对雀巢转基因风波、转基因棉花事件和湖北转基因水稻事件三个具体案例,分析绿色和平的传播行为,看其如何在政府、企业、科学家、媒体和公众这些科学传播主体之间博弈。
1.2 从传统科普到有反思的科学传播的跨越
1.2.1 新媒体的发展促进"传统科普"走向"有反思的科学传播"
信息的传播离不开媒介,而每一次媒介技术的跨越发展都将给人类传播方式带来革命性的变化。新媒体发展和媒介融合是信息传播的大趋势。国家在科技传播过程中非常重视对新媒体的应用,2013 年中国科学院对科普网站的评选就是很好的例证.
新媒体的出现使科学传播进入了新时代,互联网平台以其强大的资源共享能力与交互性,在促进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播、提高民众科学素养等方面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从而促进科学传播事业的发展,助力传统科普向有反思的科学传播的跨越。
新媒体具有即时性、交互性、多样性、多元化的特点,不受地域与空间限制,有能够联网的终端即可获取海量的信息,多个终端可以实现互联互通,特别在云技术的支持下可以实现资源同步。新媒体的这些属性十分适合科学传播的自身特点,而依托互联网产生的社交网络平台更使得人们的社会交往方式和信息传播方式有了革命性的变化,而这一切变化也为科学传播方式的转型奠定了基础。
在新媒体环境下,传统的科学传播方式仍然起着重要作用,新的科学传播方式既对传统的科学传播方式有所继承和补充,同时也对其产生冲击,促使其转型。
1.2.2 从传统科普到科学传播的方式与理念的跨越
传统的科普主要通过拥有官方背景的科研院所和权威媒体进行,其特点是渠道单一、自上而下、专业化与具有权威性,科学与科学家的形象被树立成为正确的、至高无上的,甚至被意识形态化。在过去,为了扫除愚昧和迷信,让人们接受科学,这种自上而下的、树立权威和典型的传统科普确实发挥过重要作用,而且至今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在新媒体的冲击下,官方背景的传统科普就力显单薄,传播方式单一,传播效果有时难以令人信服,于是,他们也开始变革,转变科学传播的方式与理念。
从科普到科学传播的方式与理念的跨越在崔永元和方舟子的转基因论战中表现较为突出。这一事例也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首先,崔永元和方舟子关于转基因食品安全性问题的论争是一个参与度很高的论战。它发端于微博这一社交网络中,网民与大 V密切关注,各抒己见,这使得传统科普权威代言人很难发出令人信服的声音。以互联网为载体的新媒体的出现,改变了只有拥有官方背景的媒体或者科学家才能够发出肯定或者否定的声音的状况,改写了专业技术屏障与官方的肯定态度使公众也难以质疑和反思科学传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即使有公众能够发现其中问题,也难以通过媒体发出自己的声音的历史。因为在互联网时代,某一位科学家或者院士站出来支持或者反对转基因作物商业化,都会受到持相反意见的网民质疑。从话语权专享到允许不同旋律的存在,体现了科学传播理念的转型。
其次,转基因食品安全性论争借助多种新媒体平台进行网民论战,持不同意见的各方都通过博客、微博、微信等平台发表观点,或者寻找证据。而在传统科普时期,拍摄发布纪录片与科教片往往都需要有政府或者科研机构的支持才能够得以实现。而2013 年崔永元自费赴美日调查转基因食品安全性,并拍出纪录片通过互联网发布,这种通过社交网络自媒体发布文字、图片、视频等信息的行为,足以说明科学传播事业发展的跨越。
从自上而下的科学普及到民众参与的科学传播,从单向传播到互动双向传播,从受传者集体被动接受到民众自由主动参与,从单一性地接受权威到多元化地反思质疑,这一系列现象表明:科学传播方式与理念正在发生变化,我们正在实现由传统科普到反思型科学传播的跨越。
1.2.3 传统科普到有反思的科学传播形式的跨越
传统科普主要通过针对学校和社会举办讲座、组织观看科教片和纪录片、鼓励公众阅读科普书籍、修建科技馆并组织公众参观等形式进行。而有反思的科学传播的形式不再拘泥于传统科普的几种单一形式,而是对传统科普的形式予以继承,并创新形式,从而实现科学传播形式的跨越发展。
首先是继承传统科普的内容,通过将传统科普的内容电子化,并在网络发布。目前,国内许多优秀的科普书籍通过网络技术实现网络经营和数字出版,方便人们购买、下载、分享,实现无纸化阅读。同时,很多经典科普读物和科普期刊也有电子版书籍可供下载,读者可以通过各种电子设备和移动终端随时随地阅读。
其次,科教片、纪录片和讲座等科学传播内容的载体也实现了网络化。这不仅包括以数码形式制作的科教片和纪录片,还包括将早年用卡带摄像机拍摄的科普作品制作成数码格式,并在网上发布。很多科普讲座也通过网络公开课的形式得以更广泛地传播。网络新媒体使科学传播打破了地域与国家的界限,其对科普资源的强大整合功能,大大提高了科学传播的效率,通过社交网络还实现了科学传播资源的共享和社交功能。
再次,一些科学传播场所实现了网络化。其一重要表现形式是网上科技馆和网上博物馆等实体场所的拟态参观。此外,很多实体科技馆和博物馆的多媒体场馆设有环幕 4D 影院,方便参观者获得形象生动的科学知识。
科普网站、社交网络和终端应用程序等新形式的出现,也促进科学传播形式的跨越。除了科研院所的官方网站、地方政府网站的科普板块,还包括科学松鼠会,果壳网等一大批优秀的民间科普网站。这些新形式很符合年轻人的口味,科学传播不再生硬冰冷,而是活泼甚至是时尚的。
1.2.4 社交网络、大数据、云技术助力科学传播内容整合
随着媒介平台的发展,现在的人们通过微博和微信等社交网络平台,关注一些科普机构和组织的官方账号,就可以通过查看信息或者接收推送来获取科学知识,方便人们阅读、分享或者收藏。由于人的主动参与,社交网络在科学传播过程中也兼具社交功能。
大数据技术对于科学传播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整合也有重要帮助作用。这主要也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大数据帮助科学传播需要的大量数据集进行分析、处理和管理,为科普机构决策提供数据支持。比如《中国科学传播报告》一书"公众对于科学的认知与态度调查"这一章节,很多统计不仅来源于网络问卷调查和抽样统计,还包括依托于大数据技术的全数据统计。二是依托于分析数据来推送数据,即通过用户登录科普网站或者浏览科普博文过程中产生的浏览数据,推送用户可能感兴趣的文章和内容。
这使科普资源更有针对性,也提高了人们的用户体验和阅读效率。
大数据本身离不开云计算和云存储,而云技术的整合能力还包括其打破终端局限,实现网络环境下一个账户支持多个设备同步资源共享。过去人们只能通过到图书馆查阅或去书店购买书籍等方式获取科普资料,现在通过云存储技术,一个云存储空间的账号,就可以使多台设备实现信息同步。
社交网络、大数据、云技术等前沿技术对科学传播的内容整合都发挥着巨大作用,而当新媒体的最新技术都结合在一起时,其整合功能会更加强大。对内容的整合也将为科学传播的跨越发展做好铺垫。
4.2食品安全事件微博舆情演变特点分析在自媒体时代,每个网民都掌握着话语权,人人都有一个向世界发出声音的话筒,网络言论的影响力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微博舆论场的崛起,带来了自媒体时代食品安全事件微博舆情新的特点。4.2.1官方和民间两个食...
摘要《名侦探柯南》是一部来自日本的风靡全球的优秀动漫作品。该片自上世纪末引入中国后,便获得巨大的收视成功并被誉为最受欢迎的动漫作品之一,其受追捧度一直居高不下。事实上,《名侦探柯南》的诞生与推理派文学和刑侦漫画的发展密不可分;从题材上讲...
摘要进入21世纪以来,科学技术领域获得了前所未有的飞速发展,国家之间综合国力的竞争更多的表现在科学技术水平的比较。而一个国家的科学技术水平不仅表现在该国在科学上取得的成就,还表现在该国公民的科学文化素质上面。当代科学的进步与发展不单单只...
第3章科学传播与新闻传播的比较分析新闻传播与科学传播都有着较长时间的发展历史,对于科学传播与新闻传播的比较分析不仅能够抓住二者的差异,而且能够通过对其差异的研究为各自的发展找到彼此的优势项目,洞悉新媒体时代科学传播发展的出路所在以及如何...
摘要公众在科技编织的社会环境下生存,科学技术对人们生活品质的影响日益增强,公众了解科技事物变得重要,却也变得越来越困难。转基因生物和转基因食品是科技界奉献给、强加于公众的一项新鲜事物,有人在极力推广之,有人则担心出现问题。崔永元与方舟子...
第1章绪论1.1研究目的和意义随着Web2.0时代的到来,网络已经融入大众生活的方方面面,并且对网民的日常产生了深深的影响,为微博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的《第35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统计报告》显示,截止2014年12月,我国微...
第4章食品安全事件微博舆情演变特征分析4.1食品安全事件微博舆情演变的路径特征分析微博在食品安全事件发展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食品安全事件与微博的联系也有越来越密切的趋势。笔者运用TRS微博分析系统获取了200条数据,发现与福喜过期肉事...
第5章食品安全事件微博舆情应对误区及策略5.1食品安全事件微博舆情应对误区《人民论坛》杂志2010年5月上期特别策划舆情应对的误区专题调查结果显示,七成网民认为舆情应对中政府、媒体和专家都存在误区。面对一些食品安全事件的舆情应对的误区,政...
第1章概论1.1选题背景和意义科学普及在中国向来被理解为政府行为,中国也是世界上第一个颁布《科学技术普及法》的国家,其中明确规定发展科普事业是国家的长期任务。我国的科学技术普及的推行主要还是依靠国家意志,民间力量虽然存在,但还处于起步阶...
第2章转基因食品安全事件与论争概述2.1崔永元方舟子论争前的转基因食品安全事件崔永元是公众熟悉的中央电视台主持人(目前已经离开央视)、全国政协委员,方舟子(方是民)则是名声巨大的科学主义网络打假英雄.早在崔永元方舟子之间展开论争之前,转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