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学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社会学论文 > 人口学论文 >

国内劳动力供给可持续化研究结论与参考文献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6-05-29 共3961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影响劳动力可持续供给的因素研究
【第一章】我国劳动力长久供给问题研究绪论 
【第二章】劳动力供给的可持续性相关概念界定 
【第三章】我国现存劳动力供给的现状 
【4.1 - 4.4】劳动力年龄结构与经济周期 
【4.5  4.6】产业结构因素与制度及政策因素 
【第五章】我国未来25年劳动力供给的预测 
【第六章】维持我国劳动力可持续供给的对策建议 
【结论/参考文献】国内劳动力供给可持续化研究结论与参考文献 

  7 结论

  本文通过对中国劳动力供需变化的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现存劳动力供给的现状总量方面。劳动力总量丰富,2013 年劳动适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略有下降,但是总人口及劳动适龄人口数量仍处于上升状态。

  结构方面。第一,劳动适龄人口年龄结构趋于老化。第二,婴儿出生性别比趋于升高。婴儿出生性别比升高会带动劳动适龄人口性别比升高,使男性劳动力就业压力增加,未来 10-20 年内男性劳动力过剩和“就业性别挤压”现象将变得比较突出。第三,劳动适龄人口文盲率较低,但是整体受教育程度不高,尤其是高学历人才比例偏低,此外,中高级技师的缺口大概在 1000-2400 万左右。

  就业人口在不同产业与城乡分布情况。产业结构正在逐步调整,就业人口开始逐渐向第二、三产业转移,相当数量的农村就业人口开始逐渐向城镇转移。但从产业结构来讲,第三产业从业人数大概仅占到劳动适龄人口的 1/3,产业结构不够合理。

  (2)劳动力供给的影响因素分析人口增长。人口自然变动导致的劳动力人口与非劳动力人口的变化,会对劳动力资源的利用产生重要影响,导致“人口红利”的出现或消失。

  人口年龄结构。对 2000、2005 和 2010 年三个时间段劳动适龄人口分年龄的劳动参与率进行比较发现,1O 年内劳动参与率在年龄模式上差异显着。随着时间推移,青年劳动力人口参与率呈现下降趋势,参与率达到高峰的年龄在推迟。

  实际工资变动。由于中国劳动力市场上的农民工具有规模庞大和流动性强等特点,因此他们的工资变动的情况对城镇劳动力市场有着很大的影响。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越来越大。劳动力市场上逐渐出现了“民工荒”这一现象,并且有愈演愈烈之势。④经济周期。劳动力的总供给量深受宏观经济发展状况的影响,也进一步影响到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并且随着改革开放的到来和其它种种因素的影响,中国的地区之间的经济差距越来越大,东部地区在经济总量和居民收入等等多方面都遥遥领先于西部地区。⑤产业结构因素。改革开放初期我国产业结构发展不平衡:第一产业的基础薄弱、重工业畸形发展、第三产业发展滞后、各产业之间的比重失衡。具体体现在:第一产业所占比重下滑;第二产业增速迅猛;第三产业就业、产值增长迅速。⑥制度及政策因素。户籍制度、社保制度、就业政策等因素均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单独二孩”政策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老龄化使得出生人口性别比趋于均衡。

  (3)我国未来 25 年劳动力供给的预测近期我国劳动力市场供需在 2015 年之前,供大于需还是中国劳动力市场上所普遍存在的现象,但是也不排除在某些特殊地区出现的供给小于需求的情况。

  (4)可能出现的问题第一,人口老龄化的问题将日益凸显。人口老龄化将会从多个方面对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力造成影响。首先,老龄化社会会加重劳动力的负担和加大其成本;其次老龄化会在某种程度上降低生产性人口的比例;再次,老龄化会使生产效率低下。

  第二,劳动力将出现规模和比重的双重绝对下降,劳动适龄人口老化将不可避免。(5)维持我国劳动力可持续供给的对策建议第一,调整产业结构,加快经济转型,主要包括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各地区优势等方面的内容。

  第二,加强劳动力开发,满足劳动力供给。主要包括:加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劳动技能培训、调整高等教育专业设置,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加强对外来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力度等。

  第三,改革完善相关制度,实现劳动力自由流动。主要包括: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剥离附着在户籍制度上的一切利益、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改革完善生育政策,保持合理的人口增长等。

  第四,建立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体系,提升劳动力资源配置效率。主要包括:

  制订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实施有效监管机制、加强城乡人力资源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劳动力市场的对外开放、充分发挥工资指导价格在劳动力市场中的作用等。


    致谢

  时光流逝,岁月如梭。转眼间论文终于完成定稿,在论文写作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难,但都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予以克服了。尤其要特别感谢我的论文指导老师潘怀明老师和几位答辩组老师,无论是在论文的选题、构思和资料的收集方面,还是在论文的研究方法以及成文定稿方面,我都得到了悉心细致的教诲和无私的帮助,尤其是他们广博的学识、深厚的学术素养、严谨的治学精神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使我终生受益,在此我要表示万分的感谢。另外,在校图书馆查找资料时,学校图书馆也给我提供了很多的支持与帮助。在此向帮助和指导过我的各位老师表示最诚挚的感谢!感谢我的同学和朋友,在我写论文的过程中给予我提供很多素材,还在论文撰写和排版等过程中提供热情的帮助。

  感谢所有关心、支持、帮助过我的良师益友。


    参考文献

  [1]Arrow.Kenneth J ,The Economic Implications of Learning by Doing,The Reviewof Economic Studies,1962(29),pp.155-173.

  [2]Bian Yanjie and John.R.Logan,Market Transition and the Persistence ofPower,The Changing Stratification System in Urban China,American SociologicalReview,1996(61)。

  [3]Byron.R and Manaloto.E,Return to Education in China,Economic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1990(38)。

  [4]Edward K.Y. Chen,The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Debate : Determinants ofEconomic Growth in East Asia ,Asian Pacific Economic Literature,2011(01),pp.18-38.

  [5]J.W.Graham and R.H.Webb,Stocks and depreciation of human capital: Newevidence from a present-value perspective, Review of Income andWealth,1979(25),pp.209-224.

  [6]Jamison.D and vander.Gaag.J,Education and Earnings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China, Economics of Education Review,1987(06)。

  [7]Johnson E.N. and Chow G.C,Rates of return of schooling in China,PacificEconomic Review,1997(02),pp.101-113.

  [8]Jorgenson.Dale W and Barbara.M.Fraumeni,The accumulation of human andnon-human capital,1948-1984,The Measurement of Saving , Ivestment andWealth,1996(16),pp.227-286.

  [9]蔡昉,都阳:《工资增长、工资趋同与刘易斯转折点》,《经济学动态》2011年第 9 期,第 9-16 页。

  [10]蔡昉:《人口转变、人口红利与刘易斯转折点》,《经济研究》2010 年第 4期,第 4-9 页。

  [11]蔡昉:《人口转变、人口红利与经济增长可持续性-兼论充分就业如何促进经济增长》,《中国金融论坛》2005 年第 6 期,第 3-8 页。

  [12]蔡昉,都阳:《“十一五”期间劳动力供求关系及相关政策》,《宏观经济研究》2005 第 6 期,第 21-23 页。

  [13]蔡昉:《中国劳动力市场转型与发育》,商务印书局 2005 年第一版。

  [14]蔡昉:《抓住劳动力市场新特征》,《经济论坛》2013 第 7 期,第 51-53页。

  [15]陈晓宇,陈良焜,夏晨:《20 世纪 90 年代中国城镇教育收益率的变化与启示》,《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 年第 4 期,第 20-22 页。

  [16]陈卫,黄小燕:《人口转变理论述评》,《中国人口科学》1999 年第 10 期,第 8 页。

  [17]楚树龙,方力维:《美国人口状况的发展变化及其影响》,《美国研究》2009年第 4 期,第 518-522 页。

  [18]崔卫华:《日本劳动力短缺的现状及其对策》,《经济论坛》2013 年第 6期,第 64-65 页。

  [19]范小玉:《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及其发展趋势》,《调研世界》1997年第 3 期,第 51-54 页。

  [20]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 1996-2010 年》,中国统计出版社 2011 年第一版。

  [21]黄春梅:《西方发达国家劳动就业政策的比较研究及其启示》,《社会主义与现代世界》2005 年第 4 期,第 72-75 页。

  [22]黄泰岩:《美国劳动力市场的供求》,《经济纵横》2006 年第 11 期,第 43-48页。

  [23]李健民:《中国劳动力市场多重分隔及其对劳动力供求的影响》,《中国人口科学》2002 年第 2 期,第 16-21 页。

  [24]李强,林勇:《劳动力市场学》,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2006 年第一版。

  [25]林毅夫,任若恩:《东亚经济增长模式相关争论的再探讨》,《经济研究》2007 年第 8 期,第 7-9 页。

  [26]卢锋:《我国劳动力市场就业压力将持续》,《中国财经报》2011 年第 6版。

  [27]彭文进:《俄罗斯人口问题及对中国的启示》,《未来与发展》 2012 年第5 期,第 63-65 页。

  [28]宋湛:《中国劳动力市场动态调节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4 年第一版。

  [29]王静岩:《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流动的障碍分析》,《职业教育研究》2008年第 2 期,第 11-12 页。

  [30]王胜今,景跃军:《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6 年第一版。

  [31]杨云彦:《城市就业与劳动力市场转型》,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4 年第一版。

  [32]尹豪:《人口学导论》,中国人口出版社 2006 年第一版。

  [33]由莉颖:《俄罗斯的人口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发展》,《人口学刊》2007 年第 2 期,第 26-31 页。

  [34]于小琴:《浅谈俄罗斯劳动力市场的主要问题及未来发展前景》,《俄罗斯中亚东欧市场》2010 年第 11 期,第 12-19 页。

  [35]余秀江,王浩,龙彦熹:《“民工荒”现象的经济学解释-基于劳动力供需双方知觉的分析》,《华南农业大学学报》2007 第 2 版,第 32-39 页。

  [36]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中国人口老龄化战略研究》,《经济研究参考》2011 年第 34 期,第 1-23 页。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人口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