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个旧市进城务工者就业保障问题探析
【绪论】少数民族进城务工人员就业困境分析绪论
【1.1 1.2】少数民族就业特点
【1.3 1.4】少数民族进城务工者就业保障的基本内容
【第二章】个旧市少数民族进城务工者就业现状
【3.1 3.2】就业权益保障难以实现
【3.3 3.4】政府对就业服务调控不到位
【第四章】进城务工者就业中问题形成的原因分析
【5.1】健全完善就业法规制度
【5.2 5.3】充分发挥政府宏观调控职能作用
【结语/参考文献】解决个旧市少数民族就业的路径研究结语与参考文献
结语
少数民族进城务工者就业保障的缺失是我国现代化和工业化进程中不可回避的问题,其能否得到妥善解决直接关系着《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否能够落实到位,同时也关系着全国各族人民是否能够平等地享有改革开放发展成果。而少数民族农民就业保障体系的建立健全是一项系统而庞大的工程,涉及到经济社会深化改革方方面面,不可能一蹴而就、立竿见影,可以说任重而道远。
本文通过对云南省个旧市少数民族进城务工者就业保障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从理论的角度对其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并提出了一些粗浅的尚需经过实践检验的措施和对策。通过此次调查研究,笔者认为在实践中应当在遵循以下几个原则的基础上渐进式的构建少数民族农民就业保障体系:一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要以广大少数民族进城务工者欢迎不欢迎、满意不满意为检验标准,以切实保障少数民族进城务工者就业权益为出发点与立足点,积极稳妥地推进少数民族进城务工者就业保障体系的建立健全工作;二是适度适量的原则,各级政府在筹划就业保障的对象、保障内容、保障形式、保障标准以及资金来源等方面,要根据各地实际量力而行,充分考虑需要与可能的关系,由低到高,循序渐进,不能盲目攀比、好高骛远;三是公平与效率相结合的原则,建立少数民族进城务工者就业保障体系的目的是为了保障社会的公平,但这种公平必须以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促进生产率的提高为前提,因此,在建立少数民族进城务工者就业保障制度时,不仅要考虑到就业保障的需要,更要做到公平与效率的结合,不能让过度的就业保障降低了劳动生产的积极性;四是实事求是的原则,考虑到现有少数民族进城务工者与其他劳动者间的特殊差异及不同地区之间经济社会发展的差距,在制定保障的形式、标准、办法等方面要在遵循国家统一标准的基础上根据各地实际情况有所区别,不搞盲目的一刀切、大统筹。
具体而言,要建立和完善少数民族进城务工者就业保障制度必须坚持"政府主导、法律保护、社会支持"模式,形成各方面、多层次统筹协调的大格局。首先,政府在少数民族进城务工者就业保障中应当发挥基本职能,起到主导作用。
这是少数民族进城务工者就业保障得以实现的前提和保证。各级政府要转变思想观念,增强服务意识,切实为少数民族进城务工者提供就业保障产品与服务,制定就业促进政策,营造平等竞争的就业环境,加强对就业保障的监督。同时,应尽快建立起政府主导下的企业、个人、社会互补互动的弹性就业保障运作机制,以此来调动劳动关系双方及社会对就业保障制度的积极性,防止政策制度的设计与执行流于形式。其次,充分发挥法律的强制性和权威性在少数民族进城务工者就业保障中不可替代的作用。应通过健全少数民族进城务工者就业保障的法律法规体系、加强对少数民族进城务工者就业保障的执法力度、提高少数民族进城务工者就业保障的法律普及和法律援助水平等措施强化对少数民族进城务工者就业保障的法律保护。同时,政府要注意依法行政,要注重行政行为的"程序合法化",即在政府发挥职能进行各种行政活动时既要重"结果",也要重"过程".
再次,应进一步在全社会营造参与构建平等的符合社会主义要求的就业保障体系的大环境。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限制,政府在对少数民族进城务工者就业保障进行调控时也会存在失灵,而交于社会各界协力参与调节则能很好地弥补这些问题。这些社会力量将通过发挥自身优势与特点,各司其职、凝心聚力,与政府行为相辅相成,最大程度上满足少数民族进城务工者就业保障体系建设的各种需要。
综上所述,本文认为要解决好少数民族进城务工者就业保障问题将是一个长期的克难过程,问题的解决不能仅仅依靠于政府、企业、个人,而是应该在全社会形成一种法制、公平、高效的社会价值核心。值得肯定的是,目前不管是政府还是学术界对这一问题的探索研究都已进入了一个可喜的崭新阶段,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少数民族进城务工者就业保障问题最终能够得到妥善解决。
参考文献:
[1]Blau.P.and O.D.Duncan,The American Occupational Structure[M].New York,John iley&Sons,Inc.1967.
[2]Claudia M.Van Der Heijde and Beat Ricel. A Competence-based and Multidimensional Operationalization and Measurement of Employability[J].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Vol145,No13,2006:449-476.
[3]Hanna Fenichel Pitkin, The Concept of Representation[M].California :University f California Press,Berkeley,1967.
[4]Howard C.Carlson,A Model of Quality of Work Life as a Developmental Process[J]. urrent Theory an Pracitice,1980,83-123.
[5]Iris Claude.National Minorities:An International Problem[M].Massachusetts: 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55:211.
[6]Jos Sanders,and Andries de Grip.Training,task flexibility and the employability of low-skilled worker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npower,Vol25,No1,2004:73-89.
[7]Kalra.S.K.Ghosh.S.Quality of Work Life: A Study Associated Factors[J].The IndianJournal of Social Work,1984,14(3):340.
[8]Mel Fugatea.Angelo J.Kinickib and Blake E.Ashforthb,Employability:Apsycho-social construct,its dimensions,and applications[J].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65,2004:14-38.
[9]Michael Walser. Multiculturalism and the Politics of Recognition [M]. Princeton :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3:100-101.
[10]Osker Gans.The economics of social security in developing country:postivie and normative considerations[J].Economics,1996,Vol 54:78-95.
[11]Weingast.B.R.Regional Decentralization and Fiscal Incentives:Federalism, Chinese Style[J].Jp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2005,89(9):1719-1742.
[12]Alesina.A,F.R.Campante.Why is Fiscal Policy often Procyclinal?[J].Journal of the European Economic Asspciation,2008,6(5):1006-1036.
[13]Deiniger.K,Castagnini.R,Incidence and Impact of Land Conflict in Uganda[J]. Journal of Economic Behavior&Organization,2006,60(2):321-345.
[14]Lewis.W.A,Economic Development with Unlimited Supplies of Labor[J].Manchester School of Economic and Social Studies,1954(22):139-191.
[15]Harris John.R,Todaro.Migration,Unemployment and Development:a Two-Sector Analysis[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70,60(1):126-142.
[16]Tiebout.M,Charles.A Pure Theory of Local Expenditure[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56,64:416-424.
[17]Fan Cindy C.Interprovincial Migration,Population Redistribution,and Regional Development in China:1990 and 2002 Census Comparisons[J].The Professional Geogarpher,2005,57(2):295-311.
[18]国务院研究室课题组。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M].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06:81.
[19]陈达云。大力发展民族高等教育提就业能力[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8(12):61-64.
[20]陈乐齐。我国城市民族关系问题及其对策研究[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26(5):18-24.
[21]丁赛。农村汉族和少数民族劳动力转移的比较[J].民族研究,2006(5):31-40.
[22]董迎轩,田艳。少数民族就业权研究[J].满族研究,2013(1):14-19.
[23]富强。如何做好非煤矿山农民工的安全教育工作[J].西部勘探工程,2005,8(2):241-242.
[24]高文进。自由发展观视角下的少数民族城市化[J].改革与战略,2008,24(6):38-40.
[25]侯发兵。 社会资本、政府角色与少数民族农民工就业--以喀什地区政府组织少数民族农民工集体到东部企业务工为例[J].安阳工学院学报,2012,11(5):13-16.
[26]江曼琦,翁羽。少数民族迁移就业的成本和收益与城市民族工作的开展[J].云南社会科学,2010(1):26-29.
[27]孔旭东。矿山企业劳务用工管理实证研究[J].经济师,2008(11):187-188.
[28]拉毛才让。试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构成、分布特点及动因[J].攀登,2005(2):103-105.
[29]雷海。浅谈城市民族问题[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2(4):25-26.
[30]李长安,陈建伟,苏丽锋。城镇少数民族职工就业质量问题研究[J].甘肃社会科学,2013(3):226-228.
[31]李娟。政府和社会组织应进一步加强对少数民族就业权的保护--以《就业促进法》为视角[J].经济研究导刊,2010(34):107-108.
[32]李军平。少数民族进城务工调查--以东莞谢岗镇务工的彝族为例[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27(3):36-39.
[33]李伟梁,陈云。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社会支持--以武汉市的调研为例[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3):15-19.
[34]李伟梁。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城市生存与适应[J].内蒙古社会科学,2006(5):109-113.
[35]刘晓梅。农村少数民族劳动力流动影响因素研究--以云南省为例[J].现代商贸工业,2009(9):130-131.
[36]罗淳,罗辉。云南少数民族人口数量增长及其因素分析[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30(6):48-57.
[37]罗建华,吉洪。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研究--以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为例[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29(6):78-82.
[38]罗建华,董红云,陈东,陶天麟,鲁德忠,郭文韬。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研究--以云南省德宏州为例[J].经济师,2012(12):193-195.
[39]马军。论少数民族就业歧视的存在原因及其对策--以回族为重点[J].法制博览,2014(1):318-319.
[40]马戎。我国部分少数民族就业人口的职业结构变迁与跨地域流动--2010 年人口普查数据的初步分析[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33(6):1-15.
[41]毛公宁。对当代中国民族关系的几点认识[J].西北民族研究,2006(2):32-54.
[42]彭建军。我国中东部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权益保障方式评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1):101-106.
[43]汤夺先。西北大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若干特点论析--以甘肃省兰州市为例[J].民族研究,2006(1):31-40.
[44]田敏,沈再新。论少数民族劳动力打工的原因及其影响--以鄂西南革勒车乡桐麻村为例[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7(5):70-73.
[45]田艳波。从"奥肯定律失灵"看少数民族人口就业问题[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7(7):71-73.
[46]王有星。正确处理民族问题,努力构建和谐社会[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5(5):40-43.
[47]王宗礼。对西北地区构建和谐民族关系的战略分析与对策建议[J].甘肃社会科学,2006(4):90-95.
[48]徐莉,朱瑜。新生代少数民族农民工就业与社会支持--以武汉市为例[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32(3):31-34.
[49]晏淼。试析云南民族地区发展劳务经济的政策选择[J].思想战线,2010,36(6):129-130.
[50]杨永建,王政。论云南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困境与对策--以罗平县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为例[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11,5(6):10-14.
[51]张继焦。城市中的人口迁移与跨民族交往[J].云南社会科学,2005(1):69-74.
[52]郑信哲,周竞红。少数民族人口流动与城市民族关系研究[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4):58-65.
[53]周竞红。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与城市民族工作[J].民族研究,2001(4):8-14.
[54]徐莉,朱瑜。新生代少数民族农民工就业与社会支持--以武汉市为例[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2,32(3):31-34.
[55]罗双发。广东省经济转型中的就业问题[J].广东经济管理学院学报,2004,19(2):77-82.
[56]许亚萍。论经济转型时期对劳动力就业所提出的新要求[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9(5):10-13.
[57]江海潮。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保障机制研究述评[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2(5):31-37.
[58]成志刚,吴彬。国外就业保障的经验及启示[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4(6):11-15.
[59]坚徳慧。论《就业促进法》对农民工平等就业权的保护[J].韶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8,29(5):81-83.
[60]王解静。西方劳动力市场歧视理论与我国农民工就业歧视问题[J].兰州商学院学报,2006,22(6):41-44.
[61]李军刚,王巍。论如何落实新生代农民工教育培训权[J].经济师,2013(11):10-11.
[62]黄晓梅。我国农民工教育培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探析[J].湖北社会科学,2009(10):185-188.
[63]李坚。农民工就业信息服务工具的设计[J].山东财政学院学报,2012,177(1):90-95.
[64]赖长春。少数民族地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现状分析--以 X 省少数民族自治地区为例[J].教育科学论坛,2014,330(12):70-72.
[65]李强。我国城市农民工的劳动力市场[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0,2(3):47-54.
[66]叶德磊。经济转型中的上海劳动力市场:实证描述与理论解析[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3):85-91.
[67]郑岩。罗尔斯公平正义论与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J].经济研究导刊,2011(13):13-14.
[68]潘楠。农民工的界定及其社会保障分析[J].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2005,18(3):58-59.
[69]阿丽也。吾买尔。少数民族就业性别差异的实证研究[D].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70]阿米尼汗。热石提。城市少数民族农民工就业弱势地位及改善机制研究--以乌鲁木齐市为例[D].乌鲁木齐:新疆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71]龙淋。民营企业农民工就业能力与工作生活质量关系研究[D].赣州:江西理工大学硕士论文,2013.
[72]马旭。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城市适应研究--以武汉市为例[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
[73]沈红波。城市少数民族人口问题研究[D].武汉:中南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74]王次富。少数民族农民工权益保障问题研究-以济南市为例[D].石河子:石河子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75]王艳。少数民族离土就业者的城市适应研究--基于武汉餐饮业外来少数民族务工者的调查[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76]赵彦普。农民工社会保障政策实施现状及存在问题研究--以山东威海市私营企业为例[D].昆明:昆明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77]植凤英。西南少数民族心理压力与应对:结构、特征及形成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
[78]王文峰。经济转型中就业形势分析及对策研究[D].保定:河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79]郜风涛。中国经济转型期就业制度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
[80]王萍。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乡城转移问题研究[D].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
[81]赖小琼。中国经济转型时期失业问题的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D].厦门:厦门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1.
[82]中国产业升级对劳动力就业的影响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3.
[83]徐艳。重庆农民工就业保障制度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84]于学江。中国农民就业保障体系研究[D].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
[85]杨文广。黄岩地区外来农民工就业歧视问题研究[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硕士学问论文,2010.
[86]王杰力。中国农民工就业歧视问题研究[D].沈阳:辽宁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3.
[87]张勇。中国就业制度变迁与公共政策选择[D].南昌:江西财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
[88]俞玲。户籍制度与我国劳动者平等就业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3.
[89]王蕾。农民工平等就业权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90]韩冰。农民工平等就业权问题探析[D].长春: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91]李雄。论平等就业权[D].重庆:西南政法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
[92]郝红梅。平等就业权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
[93]蔡文。农民工教育培训--以河南省为例[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94]寸家菊。劳动力市场分割条件下农民工就业问题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95]李永生。我国农民工劳动力市场三方机制构建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96]毛红领。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与对策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97]魏雪琴。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中社会保障的制度困境及优化研究--基于整体性治理的视阈[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98]胥学忠。关于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的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99]罗遐。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研究--基于苏皖四村的一项实地调查[D].合肥:安徽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
[100]斩雄步。我国农民工群体特征及社会保障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4.
[101]徐彤。中国农民工社会保障的经济效应研究[D].西安:西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
[102]马艳莉。中国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103]孔新双,基于需求层次理论的农民工社会保障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硕士学位文,2013.
[104]张峻。农民工维权意识和合法维权教育研究[D].西安:西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105]范少虹。新生代农民工法律意识教育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3.
[106]钱小华。哈尔滨市农民工法律援助制度的创新实践与探索[D].哈尔滨:黑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107]陈立。普法教育与农民工合法权益的维护[D].杭州:浙江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108]宗伟。农民工法律援助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109]朱巍。劳动法上劳动者研究[D].重庆:西南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110]莫荣。就业优先,民生之本[N].光明日报,2011-3-30:02.
[111]高柱,肖成胜,李国,张伟杰。农民工谈《农民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办法》[N].工人日报,2009-2-23:8.
[112]World Bank. World Indicators Online[EB/OL]. World Bank,2002-4-27.
[113]国家统计局。云南省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EB/OL].
[114]李明华。关于开发外来务工人员开放教育市场的调研报告[R].开放教育研究,2007,13(4):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