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硕士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同等学力硕士论文 > 法学硕士论文 >

新媒体与抗压能力相关概念界定理论评述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5-06-27 共4253字
  本篇论文快速导航:

展开更多

  2 相关概念界定理论评述
  
  2.1 新媒体
  
  媒体,是指传播信息的媒介。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和通信通讯技术的发展,人类信息的传播和交流的方式也发生了深刻改变,产生了新媒体。新媒体概念宽泛,并无统一规定,其内涵并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发展。

  2.1.1 新媒体的含义
  
  关于新媒体概念,目前学术界还没有得出比较统一的看法,P.戈尔德马克于 1967年首次提出此概念,他认为“通常来讲新媒体主要是指基于网络技术和数字技术,以互联网、手机和数字电视为代表的向大众提供个性化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传播形态”.[6]新媒体实际上是指新媒体技术的物化形式,一方面指新媒体技术,一方面指新媒体的具体物化产品。由于其技术的物化本质,导致其在根本属性上具有社会性和历史性。

  技术本身诞生于社会生产中,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产生变化,因此新媒体也是一个具有社会属性的历史产物。新媒体之“新”主要是相对于传统媒体类型而言,随着技术的发展新媒体逐渐与传统的报刊、广播、电视等媒体相融合,成为主流的媒体技术,在特定历史情况下,新媒体也会成为未来社会的旧媒体,所以新媒体是一个具有社会性质的历史产物。新媒体在数字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基础之上发展起来并不断变化和延伸,新媒体的信息以多样化的方式存在,可以跨越时空、跨越媒体形态进行传播,同时还具有双向互动的特点,这是传统媒体所不具备的。新媒体一方面可以实现多种媒介形态的融合和创新,另一方面,新媒体还更多融入了信息受体的个人感受,因此,新媒体技术下的信息传播更具参与性,更加吸引人们的注意。

  2.1.2 新媒体的特点
  
  新媒体在信息传播和交流过程中与传统媒体有本质上的区别,主要表现以下特点:

  一是交互性和平等性。在新媒体环境下其传播方式能实现多种融合,每个主体同时兼具信息的传播者和接收者的双重身份,完成的是不同主体之间的平等信息交流,参与主体不能控制话语权。二是及时性和便捷性。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信息其传播速度之快令人惊讶,加上新媒体的移动终端,可以毫不夸张的说信息是在发布的同时到达受众的。三是虚拟性和开放性。虚拟性主要是指基于数字技术而产生的新媒体技术不同于现实的社会行为,信息载体是通过的数字化和虚拟化的信息传播渠道实现的,并因其传播和交流的“无障碍”而表现出开放性。四是多元性和灵活性。新媒体技术的物化形式的多样性使得新媒体呈现出多元、灵活的特征。另一方面,其灵活性也指新媒体环境下人们可以突破传统媒体在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灵活获取信息。
  
  2.1.3 新媒体环境
  
  新媒体环境,是指“基于新的信息技术支撑体系下的新媒体形态,利用其进行交往、互动所构筑的一种场景或经验,是形成对信息受众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一切外部因素的总和”.[7]

  其独特鲜明的特点如下:传播方式的碎片化、非线性。新媒体环境下传播的信息多为非结构性信息,借助特有的传播途径,信息可以供受众在打破时间空间界限来获取信息,因此呈现出碎片化、非线性的特点。另外,新媒体的传播特征打破了一对一定点传播,呈现出“多对对”的特征,而且新媒体环境下受众对于信息的获取也是更多取决于自身的偏好,可以任意接受自己感兴趣的信息内容。

  传播主体个性化、平等性。新媒体环境下信息受众兼具信息生产者和信息消费者的双重身份,并承认关注个体的不同需求,使每个信息受众都能以自己的方式参与到信息的生产和消费当中去。不同于传统媒体信息发布的强制性和垄断性,新媒体环境下的信息传播,人们可以根据不同的检索工具得到自己需要的信息,还可以自由地选择信息接收的时间和地点,使其个性化、平等的参与信息互动。新媒体的传播形式打破了信息垄断,以自由、民主的形态创造了一个信息平等交汇的空间,将社会和普通大众囊括在一个平行扩张的网中,任何个人和群体都可以隐藏自己的年龄、性别、身份和种族,自由地表达观点,交换信息,打破了现实世界中的不平等,实现了精神层面的相对公平。

  传播内容多样化、共享性。新媒体环境下的信息可以用“海量”来形容,其丰富程度远超一本百科全书,来自各种不同信息渠道的信息数量呈现出几何级数的增长速度。

  某种程度来说,新媒体环境打造了一个各式信息资源及其移动通信的网络和平台,它在融合了传统媒体的内容和形式的同时借助自身的技术特性,使信息传递的形态越来越高级。新媒体以数字形式构成传播环境,实现了无缝对接电视网、互联网、无线移动网等各个信息传播网络,把信息传递给新媒体上特定的人,使人们在没有垄断和封闭的新媒体环境里,按照个人需求和偏好,平等的获得和选择信息完成信息交流和共享。

  2.2 抗压能力
  
  2.2.1 压力
  
  国外学者方面,Holmes 和 Rahe 认为,压力是指“遇到外在事件而失去生活平衡时,个体为恢复原来的适应状况,所需花费的精力及体力的总量”;[8]Lazarus 认为,压力是指“环境或内部的需要超出个体或社会系统、或机体组织系统的适应能力”;[9]Beehr 认为压力是“某一情境使人产生特殊的生理或心理需要,由此发生的不平常的或出人意料的反应”;[10]Hlips 和 Hlpin 认为,“压力的产生只发生于个体自认为无法应对某个要求结果的时候”.[11]

  国内学者方面,车文博认为压力是是在人们受到某种威胁时候的一种紧张的状态;王红姣认为压力是指个体不能应对带有威胁性的刺激事件以及发现不能满足于环境所需时,内心所产生的纠结、不平衡、紧张等情绪和感觉;高登峰认为压力其实就是一种使得个体必须做出反应釆取措施的逆境;许湘岳和吴强均指出压力是一种对心理压力源和心理压力反应的认知和体验过程。

  本文认为压力可以从“两大主体”和“三大特点”角度理解:“两大主体”是压力授予者(在客观环境中的对个体带有威胁性的事件或因素如贫困、学习困境等压力源)和接受者(在压力因素作用下由于事件超出了可控能力而感到情绪紧张、心理冲突加剧等的的反应主体)。同时,压力具有可察觉性,威胁性和不确定性的三大特点。

  关于心理压力,张春兴从三个层面来分析:一是指刺激与反映的关系,个体对环境中具有威胁性的刺激,经认知其性质后所表现的反应;二是指环境中客观存在的某种具有威胁性刺激;三是指具有威胁性的刺激引起的一种反应组型 ;[12]

  黄希庭认为心理压力通常有三种含义:一是压力源,即现实存在的具有威胁性的刺激;二是压力反应,即人对压力事件的反应;三是压力感,即由威胁性刺激带来的一种被压迫的主观感受 .[13]

  心理压力的理解可以从思想政治视角下进行:首先,从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上看,心里压力属于精神范畴,受物质环境影响,其产生与个体所处的外部环境有紧密联系。

  外部环境包括:社会风气、社会心态等宏观环境,学校、家庭教育等中观环境,个体认知等微观环境。其次,从思想教育的内容上看,心里压力被纳入到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心理教育等的范围内,成为“个人世界”的关注对象,旨在体现人性,提升素质。再次,从思想政治教育目的上看,心理压力的调节从根本上说就是提高人改变客观世界和自身思维世界的能力,把主观世界的改造变成完善客观世界改造的内在动力,进而客观认知所处环境,保持积极的心态完善个人,达到全面发展。

  心理压力经典压力理论方面,主要有:

  (1)压力--攻击理论。美国耶鲁大学社会心理学家 J.多德拉认为,压力--攻击理论可以在更广泛的社会关系中充分地表现出来,即攻击行为的产生与其受压力驱动力的强弱与范围,以前遭受压力的频率、对攻击行为后果的估计等有关。

  (2)需要--紧张心理系统理论。心理学家 K.勒温认为,个体的需要若得不到满足,就会出现紧张、焦虑等心理状态,从而失去心理平衡,产生失败的情绪体验,即压力感,而需要的满足是避免压力的重要条件。

  (3)社会文化理论。从文化和社会影响的角度来分析压力的产生和防止,反对从生理本能的角度来看待压力,为防止压力,相关学者提出个体要自尊、乐观,同时社会对个体要予以关心和尊重。

  (4)压力 ABC 理论。美国临床心理学家艾里斯认为,A 指压力本身;B 指人们对这一事件的知觉、认识和评价;C 是指个体的情绪反应及行为的结果框为空。他认为压力是否引起人们的情绪恶化,不在于压力本身,而在于人对压力的不合理认识。
  
  2.2.2 抗压能力
  
  抗压能力指“个体在压力环境下,能以坚强的意志勇敢的面对压力,经得起挫折的打击,能够以处之泰然的心态来适应、抵御和应对压力,避免失常行为发生的一种能力” .[15,63-66]国外也有很多关于抗压能力的表述,如,Rosenzwei 认为:“抗压能力是个体在压力面前积极抵抗的本能反应,通过采取各种措施来抵抗压力的一种能力”[18,82-83];Clifford 认为“为了面对各种各样的挑战性,继续进行所从事的工作,就必须随时做好接受失败和承受压力的心理准备”;[19,247-249]Wiebell 认为“抗压能力是个体在遭遇困难后,仍能建议前行的一种心理品质”.[20]

  通过梳理,抗压能力可以理解为在挫折面前的一种心理对抗的能力,是人类心理活动当中的基本品质之一。最早的对于抗压能力的研究是受到“挫折承受力”理论的影响。

  该理论认为“抵抗挫折的能力是个体抵抗挫折而没有不良反应的能力,即个体受到挫折后免于行为失常的能力”.Brooks 和 Goldstein 也指出,“抗压能力以有效处理紧张及压力,并适应日常挑战为目标,包含在挫折承受力之中,保证个体在沮丧、逆境中恢复,并形成解决问题的精准贴切的实际目标”.因此可以得出,抗压能力是人们在身处困境时的基本心理活动,直接反应人心理素质程度的强弱。抗压能力越强,越能够在压力面前持有良好的心态,轻松面处理各种压力问题。

  2.3 大学生抗压能力培养
  
  大学生抗压能力培养,主要就是借助相关理论,针对作为压力接受者的大学生进行一种情绪、心理控制能力的培养,其目标是提升大学生对外界威胁性事件的承受能力,达到对自身思想、行为的高压下理性控制。因此,大学生抗压能力培养在不同的理论视角下也有着丰富的内涵:从心理学上看,大学生抗压能力培养主要是指大学生对压力引起反应的处理问题,如在心理、生理或行为出现异常症状后对心理和情绪,进行心理疏导,提高心理免疫力,教导其采取特定的策略和新的行为,从而能够最大程度地发挥潜能,形成适当的应变能力,以排除其成长过程中的障碍。

  从社会学上看,大学生抗压能力的培养主要是指处理外部压力源问题,寻找造成学生压力的不利环境因素,以减轻外部环境结构的不利影响,进而培养大学生对外界环境的适应,在自身能力无法克服外界压力的同时,做到对社会环境的适应,这也可以达到一定程度上的心理压力缓解。

  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上看,大学生抗压能力培养是指树立道德意识,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提高他们的心理调适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培养宽广的胸怀、达观的态度,在困难面前始终保持乐观主义精神,最终实现目标,避免挫折体验。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法学硕士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