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失独家庭的产生、界定及权益困境
(一)失独家庭的产生缘由“计划生育”国策
失独现象并不是我国固有的现象,它是近些年才出现的新现象。这个现象的出现与我国的国策一一计划生育政策息息相关。我国自古以来就有“多子多福”“养儿防老”的观念,一般家庭都会选择生养多于一个的子女。只生育一个子女更大程度上是受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而非个人的生育意愿。
1.计划生育政策的演化
计划生育是指通过夫妻生育子女的数量、生育子女的间隔时间等方式存计划的节制生育以控制人口增长。计划生育政策也并不是一直就有的政策。它的变迁与人口数量变化有着密切的联系。
1949年新屮11成立初期并没有一项明确的生育政策,人类的发展处于盲发展和无计划状态,出生率一直保持在很高的水平。建国后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迅速,使得人口死亡率大幅度下降。这样的高出生率和低死亡率使得人口数量快速增长。然而,稀缺的资源、有限的工业设备与人口的快速增长形成强烈对比。到1953年,大陆地区5. 9亿的人口总数而不足预估的4亿名T万震惊了巾央领导人。党和政府意识到需要实行计划生齊以控制人口。政府开始提倡有计划的生育子女,但是只是出于舆论准备阶段,群众宣传并未开始。到20世纪70年代初,为使人口与经济发展相适应,国家提出要特别注意计划生育,逐渐形成以“晚、稀、少”为中心的计划生育政策,即鼓励晚婚晚育、拉开生育间隔、少生子女。这一时期的计划生育政策也只足依靠政策和宣传,弁无强制力。
到了 80年代国家幵始试行严格的“一胎化生育政策”.1980中共中央发表《关于控制人口增长问题致全体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的公开信》号召党团员执行“一胎化”的新的计划生育政策。甚觅1982年的宪法把夫妻双方实行H?划生育作为一项义务列入其中。除少数地区外,曾经稀有的一对夫妻只生一个孩子的现象在全国成了普遍现象。2002年我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的颁布以国家雄木法的形式确立了计划生育越本II策的地位。据统计资料显示,2005年城镇新赠人口中独生子女比例达2/3以上,农村地区也在1/10上下。
2.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
计划生育政策作为我国基本国策已经载入宪法,它是一项合法、合宪的政策,实行三十多年来,取得了瞩目的成就。调查显示,在这三十多年期间我国少出生了四亿人左右,节约的社会抚养费达七万亿。实行计划生育,新增人口减少,社会抚养费的节约有利于加速国家资金积累,从而把积累的资金投入到人口素质的提高上。人口的减少可以一定程度上缓解人地矛盾、人的需求与自然环境承受力之间的矛盾,有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
然而事物总是具有两面性。计划生育政策在带来这么多好处的同时也逐渐显露出当初未估计到的后果。计划生育政策使得生育率大幅度下降,长期以来改变了我国的人口结构,年轻人口比例下降,老年人口比例上升。这种人口结构导致我国的养老金陷入困境。在中国现行现收现付的养老金体系下,怎么才能让越来越少的年轻人口缴纳的养老金去养活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口是我国现在面临的一个难题。
计划生育不仅改变了我国人口结构,更直接的是改变了我国很多家庭的家庭结构。计划生育最直接的产物便是独生子女。独生子女家庭几代的承继使得很多家庭出现“4一2 - 1”的家庭结构,在这样的家庭结构中,独生子女是几代人希望的延续。然而,他们也忽视了其实这样的家庭是风险家庭。他们唯一的孩子一里遭遇意外,他们的经济依靠和感情寄托都丧失了。这样的失独家庭是计划生育政策的衍生品。虽然实行该政策时没有预估到这样的后果,但是现在这个现象就实实在在的普遍存在了。
3.失独家庭权益保障的提出
中国自古以来就重视儿女,若不是计划生育政策,他们有可能会生育更多的子女。而现在,他们唯一的子女发生意外,他们的权益处于极度需要保护的境地。媒体不断爆出失独家庭的生活困境说明国家与社会对这一群体关注的还不够多,他们的权益还没有得到很好的保障。失独家庭的产生与国家政策有着内在的联系。因此,我们需要完善相应的制度来保障失独家庭的合法权益,履行国家责任。
(二)失独家庭的界定
1.失独家庭的含义厘定
要想对失独家庭进行研究,首先必须理清失独家庭的含义。家庭的夫妻双方遵照计划生育政策,一生只生育或者收养一个子女,然而该子女因为疾病、意外、灾害等各种原因而死亡,夫妻双方不再生育、不能生育或不再收养子女,这样的家庭被简称之为“失独家庭”.“失独家庭”根据能否逆转分为“暂时性失独家庭”和“永久性失独家庭”.“暂吋性失独家庭”的境况是可以得到改善的。在这样的独生子女家庭,也有子女亡故的遭遇,里然也遭受了失去独生子女的创伤,但是由于父母比较年轻,有再生育的能力,能够通过两生育來改变失独的状况。或者有些家庭经济比较宽裕,也愿意收养一个孩子来改变失独的家庭结构。这种家庭并非严格意义上的“失独家庭”,只能算是“暂时性失独家庭”.
相比较这些“暂时性失独家赵”來说,那些永久性失独家庭要关注。民学上的生育极限是49周岁。对于那些年纪超过49周岁、失去了生育能力的父母来说,他们再也无法通过生育来改善“失独”的境况,或者有生育能力的夫妻由于经济或其他原因没打能力或不愿意去收养孩子。这种情况下,他们失去唯一的独生?下女之后,就失去了子女这一重要的赡养人,在中国家庭养老的环境卡,这类失独家庭极容易陷入物质和精祌的困境。因此,这一类“永久性失独家庭”是本文的主要研究对象。因为他们在养老等方面的问题更突出,权益需要更好的得到保护。
2.独生子女家庭是风险家庭
独生子女家庭养老、保障功能要比多子女家庭要相对弱小%因为独生子女其有唯一性,独生子女家庭在本质上厲于风险家庭。我们都知道“不要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的风险规避法则。而独生子女家庭恰恰就是把鸡蛋放在了一个篮子里。这钱家庭父母的心理、养老、代际传承、家庭安全等都寄托在这个独子身上。独生子女家庭是结构脆弱的家庭。这个脆弱性和风险性是国家计划生育所带来的后果。这种风险是客观存在的,而且也并不是个人主观付出更多努力就能克服的。当这样的风险到最后威胁到失独父母的基本生存保障的时候,就变成个人难以承受的根本风险,也就是国家需要积极作为来化解和补救的风险了。
3.失独家庭是弱势群体
独生子女家庭由于其结构的脆弱性,一旦遭遇变故,成为失独家庭,就很可能从风险家庭演变为弱势群体。弱势群体又称社会弱者群体、脆弱群体等。该词在社会学领域适用的频率比较高。各个学者都从各自的角度对其进行界定。
有学者从社会学和心理学的角度定义弱势群体:在社会的经济与社会结构中处于不利地位的群体,这种不利地位可能使这些群体陷入困境之中,从而影响他们的生活和发展。“弱势群体是个相对概念,在具有可比性的前提下,一部分人群(通常是少数),比另一部分人群(通常是多数)在经济、文化、体能、智能、处境等方面处于的一种相对不利的地位”.这是对弱势群体从政治和法律的角度进行的定义。
从经济的角度来看,弱势群体很大一部分属于贫困群体或贫困群体的一部分,弱势群体抵御灾害和风险的能力受限,在生产和生活上有困难。弱势群体的一部分已经是贫困者,另一部分则是潜在的贫困者。
虽然从不同角度对弱势群体进行定义得到不同的说法,但是弱势群体有一些基本特征:比如收入低下、生活质量差、社会地位低下、心理脆弱。中国社会公认的社会弱势群体包括生活弱势者群体、就业弱势者群体、生理弱势者群体、年龄弱势者群体,主要有贫困农民、贫困老人、失业贫困者、残疾人、不幸家庭的未成年人、进城农民工、高校贫困大学生以及其他贫困者和特殊人群。由于失独家庭是近年才出现的群体,还未引起学界的广泛关注,因此并没有被收入其中。
但是关于弱势群体的内容是开放性的,因为社会经济不断发展,新情况会不断出现,只要符合了社会弱势群体的基本定义和特征,就能被囊括。弱势群体定义和内容本身是不同时期经济和社会作用的结果,是随着社会发展不断变化的。
弱势群体根据产生的原因不同可以分为三类。“一类为生理性弱势群体,是指由自身身体的缺陷、疾病、生理的脆弱、衰老等不可克服的生理原因造成的,包括妇女、儿童、残疾人、老年人等。一类是自然性弱势群体,这种弱势群体产生的原因主要是恶劣的生存环境或自然天灾等自然原因,比如一些洪水、干早地区的灾民。还有一类就是社会性弱势群体,他们的弱势主耍是由社会性和制度性的原因造成的,比如退休工人、农民工等。失独家庭的产生是社会性的原因,他们属于社会性弱势群体。但是当失独家庭父母这类社会性弱势群体,慢慢变老的时候,他们遭遇又生理性上的弱势。所以,失独家庭的老人们是社会性弱势群体和生理性弱势群体的结合体,他们处于权益急需保护的状态。
我国最初计划生育政策的实行者们他们大多己经或正在步入老年阶段。这其中就有很多失独家庭,正是由于他们这一大批失独老人的出现,而且后续的很多失独家庭父母也正慢慢走向老年阶段,失独老人养老的问题不断涌现。这就应该引起我们重视,让我们关注这些永久性失独家庭老人的权益以及他们的老年生活:,保障问题。
老年人因为年纪渐长,劳动能力减弱,在经济收入方面就相对较少。两加上老年人身体机能都在下降,遭遇各种疾病的风险也比较大。失独家庭的老人不仪有这些风险,更重要的是他们山于G己唯一子女的亡故,连个依靠都没有。失独家庭就会陷入经济困境、养老闲境、精神_境等多重困境,相对于一般有子女t其是多子女家庭的老人来说处于不利地位。永久性失独家庭老人面临的生活和年龄的危机比普通生活弱势者群体、年龄弱势者群体更严重,他们是社会性弱势群体和生理性弱势群体的结合体。他们在年老的时候极容易产生--?种相对剥夺感”.
因为他们牺牲了自己的利益为社会做贡献,到最后却陷入自身权益都无法保障的窘境。因此,必须要从社会公正的角度,对失独老人这--类弱势群体予以公平的对待,对他们的人权保障要给予特殊的对待和保护,最大限度的缩小与社会其他群体差距,减轻相对剥夺感。
(三)失独家庭的权益困境
1.失独家庭的经济困境
一份基于北京市某区的对独生子女死亡家庭的经济状况调查显示失独家庭的收入主要来源于养老金‘4.这主要与该群体中的大多数人处于离退休状态有关。正是由于失独家庭收入来源的有限、单一和边缘化,使得失独家庭经济收入处于较低的层级。对于还没有进入老年阶段的独生子女的父母而言,由于夫妻双方还没有退休,子女也大都还没收入,还没有对家庭产生经济效用,他们的经济来源大多是来自自己或者伴侶的工作收入,这个阶段失独家庭与健全的独生子女家庭经济收入结构是差不多的。
然而当父母进入老年阶段,这种情况就会大不一样了。与欧美等西方国家社会养老模式不同的是我国“家庭式养老”模式盛行。当父母年纪渐大,等到退休的时候,基本失去劳动能力,主要的收入来源就是养老金。然而我们目前的现状是养老金的水平还比较低,所以很多父母需依靠儿女给予经济支持。然而对于失去独生子女家庭的父母来说,就失去了子女的这一经济支柱。国家针对城镇职工有养老保险机制,但是在城镇中,由于我国养老保险仅覆盖城镇企业的职工,覆盖面较小且制度落后,养老保险金亏空巨大,许多城镇居民和下岗职工不能很好的享受养老保险的保障,这其中就包括失独家庭。
广大农村地区的失独家庭的老人的情况更不容乐观。广大农村地区的农民本来就是以务农为主,而务农主要就是体力劳动,等到他们失去劳动能力的时候就失去了自己的经济来源,因此农村家庭父母等到年老的时候对子女的经济依赖性会更强。因为,他们没有养老金来保障,只能依靠自己的子女。所以,中国自古就有“养儿防老”的说法。虽然国家正在推广新型农村养老保险,但是由于农村居民保险意识较差,而且由于保险还得需要自己缴纳一定的保险金为前提,很多农村居民往往不愿意参与到养老保险中来。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的金额补助也是很有限的。因此,对大多数农村失独老人来说,一旦失去独生子女,也就失去了经济来源,一旦失去独生子女,家庭养老体系崩溃,就可能会论为低保户,依靠国家的低保金来维持生活。但是我国低保的标准很低,远远不能满足他们的基本生活。
老年人随着年纪的增长,体抗力下降,就会变得体弱多病,医疗费丨H又是--笔很大的开支。尤其对于失独老人来说,在失去独生子女遭受精祌打密的同时身体机能也会受到影响,身体每况愈下,对这对于本来收入很少的他们来说无界于雪上加霜。
2.失独家庭的养老困境
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已经存三十多年了,第一批独生子女的父母开始慢慢步入老龄化。对于这些失独父母来说,养老的问题可能楚摆在他们眼前最大的问题。不可否认的足,孩子是中国家庭老年人重要的经济依赖和精神寄托。所以,对于失独家庭来说,失去了孩子,就失去了养老的保障。对于大龄的失独老人?说,苗他们失去自理能力又没有子女在身边照顾的时候,社会养老院可能足比较好的选择。
我国目前的养老院有公办养老院和民办莽老院之分。公办养老院管理较为规范、收费也比较低廉,正因为这样的优点,吸引了众多的老人,使得公办养老院出现“一床难求”的现象。民办养老院则管理不够规范,而收费相比公立养老院来说要高很多。在北京,一般条件稍微好点的民办养老院收费都在两三千。这对于本来就处于经济困境巾的失独家庭來说是不可企及的。
对于失独老人来说经济原因是一层,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足:即使他们找到价格合理符床位的养老机构,没有赡养人为他们入住养老院签字也足不行的。济南的一对失独老人本来想找一家养老机构为自己养老送终,但足找了十几家竟然没有一家养老机构愿意收留他们。“养老机构也有自己的考虑:一是失独老人由于失去子女,他们的入住费用可能得不到保障。二来如染养老机构在养老机构出现问题,也很难找到人来负贵,甚至连将來老人去世都没存人在火化协议上签字。这使得众多失独老人的养老问题陷入窘境,他们的养老得不到保障。
3.失独家庭的精神困境
在失独家庭中,子女的死亡给父母首先带来的,也是最难恢复的便是精神打击,他们往往陷于思念子女的痛苦之中。他们沉浸在丧子的悲痛中,不愿意与别人交谈,封闭自己以保护自己。一篇关于失独家庭的报道就釆访过一位失独母亲一笛妈。笛妈是一位现龄59岁的企业退休管理人员。她和丈夫在成为失独家庭后,就带着伤痛离开了那座充满回忆和伤感的城市。”人类一旦失去了这个,痛就到头了。这种痛是融进血液里的,所有语言都无法安慰,只能自己扛着。我和老伴愿意用自己的两条命去换孩子活着“.”^笛妈如是说到。在失去女儿6年后,她每每想起都会痛不欲身。
一项对失独家庭健康情况的调查让我们不免为失独家庭父母的心里和精神问题担忧。调查显示:失独家庭成员有约77%的人患有抑郁症,心理状态完全正常的失独者仅占被调查者的11%.同时,有约63%的人表示不愿意出门,更害怕与人交流,而这种近乎与世隔绝的状态更是加重了他们的精神问题。
我国2013年新修订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中规定家庭成员要关心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赡养人还要经常去探望老年人。“国家立法都在关心老年人的精神生活,然而,对于失独家庭来说,这种精神生活就不可能实现,他们不仅没有子女的探望,还要遭受失去子女的悲痛。他们的精神生活处于非常糟糕的状态,急需改善。
摘要外国人在华就业,主要是指取得在中国居留许可、就业许可的外国人,依据法律规定在我国工作并获得工作报酬的就业行为。根据我国《出入境管理法》规定,在源头上,我国对外国人在境内就业实行的是就业许可制度,外国人欲到中国就业应先到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
第四章完善新疆快递行业监管法律制度建设的思考在快递行业概述的基础上,分析了新疆快递行业监管法律制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通过对美国、德国和英国快递行业监管法律制度的比较分析,总结出了对新疆快递行业监管的启示。以下将从完善新疆快递行业监管法...
结束语对于社会稳定来说,基本要素就是婚姻家庭的稳定,而夫妻关系的基础为夫妻财产制度。所以,对于社会的良性发展来说,妥帖的夫妻财产制度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本文对夫妻财产制在中国成立后的演变进行了回顾,对其有待健全的地方进行了分析,强调了我国...
第3章在国际贸易支付法律关系中信用证开证行的法律地位3.1信用证业务下银行参与国际贸易的原因与作用3.1.1银行参与到国际贸易中的原因有形商品的国际贸易一般包括买卖、运输、保险、支付及争议解决五个环节(其中争议解决并非必经环节)。货物买卖是其他...
五、结语我们应当看到,新刑事诉讼法与原来相比确实对监视居住制度作出了重大的改变,但是指定居所监视居住不论在定位上或者适用的细节上确实存在问题,新法实施以来,实践中指定居所监视居住仍然较少适用,即使适用了也大多按照以前的方式执行,正如96年刑...
结束语舆论监督和司法独立是两个不同领域的概念,近年来,舆论监督和司法独立的冲突也一直受到世界各国司法界和新闻界的关注,因为这是一个跨学科的问题,它的涉及面广,涉及范围大,因此对其的理解有一定的难度。但是两者的重要性都是不言而喻的,舆论监督...
第四章儿童家庭权利保护的对策和法律路径对广大儿童的父母来说,尊重和保护孩子的权利,是抚养教育孩子的底线和基本内涵,这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在家庭教育中应当强化的新理念。一、儿童家庭权利保护的对策我国虽有重视家庭教育的传统,但迄今为止我国并...
对司法规律的认识论思考导言一、问题的提出2016年,司法规律一词第一次出现在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向全国人大的工作报告当中。学界对这一官方用词的变化高度重视。我们应当如何正确理解司法规律?以及司法规律在司法改革中的基础作用究竟如何?所有这些问题...
引言一、选题意义和研究内容2010年冲突法领域产生诸多重大成果,其中之一就是美国俄勒州颁布并实施的《侵权及其他侵权及其他非合同请求法律选择法》(以下简称《侵权及其他非合同请求法律选择法》),另一个则是中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
2中国梦与理想教育的理论概述2.1基本概念的阐述2.1.1理想教育2007年,陈万柏、张耀灿主编的《思想教育学原理》指出: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对未来的一种向往和追求,是有实现可能的人生奋斗目标。理想教育,是以共产主义为核心的理想教育。在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