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硕士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同等学力硕士论文 > 法学硕士论文 >

理想信念教育的有效性相关概念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5-10-23 共4580字
  本篇论文快速导航:

展开更多

  一、 理想信念教育的有效性相关概念

  (一) 理想信念的内涵

  1. 理想与信念

  "'理想'一词系从日语中借来,用以翻译西方的 idea 一词。通常指一种关于未来奋斗目标的想象。"[4]

  通常是指对某种未来奋斗目标的预见和构象。它是以最高价值追求为指引而确立的层级化的价值目标体系,体现着人们超越现实、超越自身、追求崇高目标的高度自觉的自我意识,体现了主体自身对于本真与美好事物的渴望与追求。有学者认为,"理想是指人们对未来事物的、有根据的、合理的想象或期望,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人生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因而可以说是人类精神生活的核心内容。"[5]

  理想具有以下主要特征:第一,现实性与超越性的统一。理想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它是社会存在的反映,这决定了它必然源于现实生活,以现实生活为根基,其实现受到现实条件的制约;但同时它又对现实生活具有超越性,经过主体的不断实践,理想将可能转化为新的"现实".第二,层次性与发展性的统一。理想所包含的内容具有广泛性,而这些内容之间存在着逻辑上的层次关系。比如,理想可划分为远期理想、中期理想和近期理想。短期理想和中期理想可以看作是由低级向高级过度的阶段,是实现远期理想的必由之路,为远期理想奠定了可靠的基础,在层次上也是逐级攀升和发展的态势。又如,科学、崇高的理想和荒谬、低俗的理想,个人理想和共同理想。我们所提倡的是科学而崇高的理想,同时要积极的将个人理想与共同理想结合起来,不断实现理想的升华。这同样体现出理想的层次性的差别以及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趋势。第三,社会性与阶级性的统一。

  理想的实现都必然依赖于一定的社会条件,其实现的程度如何、所需时间的长短都是以社会的实际发展水平为客观基础的,并需要与社会发展趋势和要求相适应,理想的实现是以社会实践活动为基本实现方式,这体现了理想的社会性。理想的社会性之中蕴含着阶级性,它是社会阶层之中一定阶级的产物。一定的社会形态包含着不同的阶级,而理想也是在社会的不同阶级中萌发的,它体现着一个阶级的意识形态、价值取向,因而带有明确的阶级性。

  信念,是指以主体认知为基础,对于某种思想观念所产生的内心确信和价值选择倾向,是在对真理的坚信与价值认同的基础上超越现实,超越自我,坚信不疑的稳定的意识倾向,是坚信正确并必能产生良好结果的稳定的、持久的观念。

  它属于思想意识范畴,是理性与非理性、客观性与主观性的双重统一。邓小平同志在谈到信念的重要性时指出:"根据我长期从事政治和军事活动的经验,我认为,最重要的是人的团结,要团结就要有共同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我们过去几十年艰苦奋斗,就是靠用坚定的信念把人民团结起来,为人民自己的利益而奋斗。

  没有这样的信念,就没有凝聚力,没有这样的信念,就没有一切。"[6]

  "信念是指人对某种现实或观念抱有深刻信任感的精神状态。"[7]

  信念的形成依赖于人的认知、情感和意志等因素。首先,人的认知是信念形成的前提条件,是其产生的基础性因素。它往往是在实践过程中所产生的对现实的思考与判断的基础上形成的,它是一种价值认同的体现。例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基础上形成的对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认识与总结,它会使人树立起实现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其次,情感是认识主体对于客观事物价值与自身利益需要是否相适应的一种情绪体验,影响着人对于客观世界的看法。它决定着人对于信念的选择和倾向,是信念形成的重要因素。最后,意志是人有目的、有意识地进行的一种自我心理控制过程,它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信念的持久度和强度。"信念一经形成,就具有认识上的稳定性、实践上的执着性、内容上的多样性和互动上的亲和性。"[8]

  当然,上述因素之间具有传导性和不均衡性,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影响。信念也将随着这些因素的不断发展变化而改变,或增强、或减弱,甚至可能出现逆转性的变化。

  理想与信念是辨证统一,相互促进的关系。理想是信念形成的根基,信念的性质决定着理想的内容,并为理想的实现提供动力支持;理想则是信念的向导,指明了行动的方向。总之,两者有着内在的必然关联,它们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相互依存的。

  2. 理想信念

  理想信念作为一个逐步形成的中国式的概念,它是由"理想"和"信念"汇集而成的综合性概念。理想信念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精神源泉,凝聚着人们的信心与力量,是人们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集中体现。它是为了适应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实际需要而形成的。理想信念属于精神世界的范畴,它在特定的时期具有特定的阶级性。在我国,理想信念主要是指以马克思主义为主导思想的共产主义信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毛泽东指出:"我们共产党人从来不隐瞒自己的政治主张。我们的将来纲领或最高纲领,是要将中国推进到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去的,这是确定的和毫无疑义的。我们的党的名称和我们的马克思主义的宇宙观,明确地指出了这个将来的、无限光明的、无限美好的最高理想。""每个共产党人在入党的时候,心目中就悬着为现在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而奋斗和为将来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而奋斗这样两个明确的目标。"[9]

  邓小平指出:"一定要让我们的人民,包括我们的孩子们知道,我们是坚持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我们采取的各方面政策,都是为了发展社会主义,为了将来实现社会主义。我们的信念理想就是搞共产主义。"[10]

  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共产党员必须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信念,脚踏实地地为实现党在现阶段的基本纲领而奋斗。"[11]

  理想信念体现着理想与信念的融合与统一,是一种具有统领性的意识,是人对于最高价值追求的理解与反映。它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导向作用。"理想是世界观的集中体现,是以一定的信念信仰为基础的,是人们深层次、高层次的思想观念,它比其他一般的思想动机对人们行为的驱动更强大,更持久。并且,它还会把人们的情感、动机导向一定的方位,形成理性与感性、长远与现实的互动,整合各种思想因素,产生驱动合力。"[12]

  理想信念指引着人们奋斗的方向,规定着人们的活动轨迹,并引领人们不断向追求的目标迈进。理想信念一经确立,就会给人提供明确的目标,实践活动的方向性也随之确立。第二,激励作用。坚定的理想信念的确立将使人产生巨大的精神激励作用,成为人不竭的动力源泉。它将使人发挥出超乎寻常的意志力和创造力,不断激发出人的主动性和能动性,最大限度地挖掘人自身的潜能。有了这种精神动力,理想的实现便拥有了可能性。第三,评价作用。理想信念在很大程度上统领人们的价值观体系,是人们进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评价标准。理想信念处于核心地位,其内容涵盖和指导着人们社会实践活动的各个方面,并为之提供相应的评价标准。

  在评价结果被认知主体接受后,理想信念的评价效度将得到强化,使得其评价作用进一步提高,从而使人们更加坚定理想信念。

  (二) 理想信念教育的有效性探讨

  1. 理想信念教育

  理想信念作为人在实践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社会意识,必然地体现着社会性与阶级性。而理想信念教育最明显的特征即为其阶级性,它代表着一定阶级的主流意识形态与价值取向,带有明确的目的性和导向性。我国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主要指教育者在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理论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大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帮助他们树立和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信念和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信念的教育活动。这里的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指的是一种狭义的理想信念教育活动,即专指高校对大学生进行的理想信念教育。在新的历史时期,牢固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方法,对于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必要的。理想信念教育是实现党、国家、民族未来前途的有力保障。我们要把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科学地"灌输"给大学生,帮助他们认清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趋势,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有效结合起来,关注国家和民族的共同理想,用科学的世界观审视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和困难,理性地保持正确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激发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做出积极的贡献。

  当代大学生所秉承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是在学习与实践中逐步确立起来的,随着实践的深入逐步得到巩固的。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要勇于抓住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有利契机,敢于旗帜鲜明地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善于发现教育对象的思想层次差异,结合大学生自身实际情况,本着区别对待、耐心引导、逐步提升的原则,做好教育工作;尊重大学生个人的合理利益需求,将理想信念教育融入到大学生的实际生活中,把大学生的个人理想与共同理想紧密结合起来,鼓励和帮助大学生实现自身的全面自由发展,使大学生逐步认识到个人的发展和完善离不开共同理想的实现,从而使其以理想信念为导向,以完善自我、超越自我为基础,逐步向理想信念迈进。

  2. 理想信念教育的有效性

  《现代汉语词典》中"有效"的释义为:能够达到预期的目的,有效果。它可以理解为人们依照符合客观规律的评价标准,对实践活动所达到的实际效果与预期愿望或价值目标相一致的评价结果。"特定实践活动及其结果所具有的相应特性,且这种特性又是实践活动及其结果在与相应价值主体构成的价值关系即对相应主体需要的满足关系中所表现出来的。离开了实践活动及其结果的特定属性,有效性便没有了得以确立的根基;而特定的价值关系则是有效性得以确立的必要前提,离开了特定的价值关系,有效性同样无从谈起。"[13]

  人的实践活动本身总是带有价值指向性和明确的目的性,并致力于实现符合实践主体的价值需要和预期目标。而实践活动的有效性便是实践活动产生符合主体预期的效用或效能的总体性认可。

  理想信念教育的有效性是实现理想信念教育目标和任务的基本要求和现实追求,理想信念教育的有效性如何反映着理想信念教育所体现出的作用和价值的大小,是理想信念教育活动存续与发展的内在动力,体现着理想信念教育的科学性。因此,理想信念教育的有效性研究是一项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的系统性工作,它对于增强理想信念教育的实际效果,发挥理想信念教育的作用是相当重要的。本文认为,理想信念教育的有效性是指在理想信念教育过程中,教育主体在教育目标和教育任务的指导下,依靠一定的教育条件,充分、合理地运用各种方法,向教育对象施加积极、正向的教育影响,从而最大限度地实现教育对象对于理想教育目标和要求的认同、接受并予以践行。它是教育主体、教育对象、教育内容、教育环境等要素有机整合、交互作用所产生的效果,是理想信念教育活动价值的显现。这种效果集中体现在教育对象之上,它包含着内隐和外显两个方面。内隐方面是指在教育主体的教育引导下,教育对象将理想教育的目标和要求逐步内化为自身的信念,它体现的是教育对象内心的认同与接收,是其在认识上由量的积累到质的转变的循序渐进的内在过程。经过教育主体教授与教育对象的反馈,两者之间存在着一个信息传递与更替,思想激荡与沉积的过程,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实现了教育对象自身思想意识的升华。外显方面是指教育对象在内心认同和接收的基础上,以实践的形式将教育要求转化为个人自觉的行为,其具有为可感知性的特点,如在思想觉悟提升的基础上实现的行为方式的转变,它体现的是一种由认识到实践的升华与飞跃。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法学硕士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