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硕士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同等学力硕士论文 > 法学硕士论文 >

高校与社会协同实践育人新模式探讨(4)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5-12-01 共14212字
  本篇论文快速导航:

展开更多

  三、“知行合一”培养创新型人才

  (一)“知行合一”协同实践育人模式,其实就是人才的创新。因为协同育人我们的目标是什么呢?其实也是在培养人才,一种德才兼备的人才。而知识的更新,技术的创新要靠人才来完成,怎么完成呢?我想就是要做到知行合一,在这个过程中,其实需要政府、企业、学校大力的支持,因为没有外部的条件,是不可能做到的。学校,企业应该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建设一批实验基地,政府还要帮助建立实践平台。帮助大学生真正完成知行合一。

  (二)在“知行合一”的模式下,大学生如何做到知行合一呢?其实这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首先大学生要创新观念,在以往我们总是用一个传统的方法要求我们的学生,学习陈旧的知识,保持落后的观念。学生的思维被禁锢。

  在知行合一的模式下的实践,就要鼓励学生打破常规,敢为人先,标新立异。

  敢于质疑,开拓创新。而且要特别重视学生个性的张扬,让他们在广阔的生活实践中去体验知识,去发现,去创新。其次,大学生要塑造完美健全的人格,很多大学生性格比较内向,不擅于与外界交流,不擅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思想。

  为了更好的创新,应该有封闭的性格转变为开放接纳的心态。要养成独立思考,具有独立见解的人,不要总是想着依赖他人。而且做事也不要总是畏首畏尾,裹足不前,要有克服困难的决心和勇气,要创新还要有社会责任感,有担当,只有在人格上健全了,在知行合一的模式下,才会起到培养创新人才的作用。

  第四节 高校志愿者服务实践育人模式

  一、高校志愿者活动的内涵

  高校志愿者是由一群充满热情,充满爱心和理想的青年组成有影响力的一个群体,主要有高校大学生组成。高校志愿者活动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青年志愿者精神,近 20 年来在我国党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正蓬勃地开展起来。大学生志愿者活动运行机制是高校与社会协同实践育人机制的典范。

  (一)紧跟时代脉搏,自愿服务社会

  随着我们国家城镇化的发展,大多数农民涌向城市,导致城市人口增多,大量的社会问题也倍增,而政府也一时解决所有人的困难。在这时特别需要自愿者的帮助,比方说聋哑人过马路,残疾人上楼梯,孤寡老人多住在福利院,还有很多需要救助的贫困儿童,还有农民工孩子上学的问题等等。志愿者在其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很多事义务家教,自愿帮困,定期看望等等。很多志愿者的行动不是勉强的,更不是强逼的,而是他们出自内心想做的。这群以大学生为主体的群体组织紧跟时代的脉搏,关心他人,关注社会,像一股春风温暖着千家万户。

  (二)与时俱进与国际接轨,具有深远的教育意义

  随着国际赛事不断,我们国家在国际上的地位越来越高,很多重大赛事也在我们国家举行,像北京奥运会,冬奥会、残奥会、深圳举行的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上海举办的“世博会”等等。志愿者更是体现出他们的热情,到处都可以看到他们忙碌的身影。他们是在一种有组织的团体中,有序地开展着活动。

  他们帮助外国人带路,发生意外突发事件,他们总是走在最前面。像这次“马来西亚航空飞机失联”事件,志愿者走到酒店陪同失去亲人的乘客家属。给他们端茶倒水,送报最新消息,在他们失去希望,悲痛不已的时候,志愿者主动上前安慰,据报道有个志愿者还用下跪的方式,来缓解家属内心的悲痛,期望家属化悲痛为力量,重整生活的希望。我觉得志愿者活动不仅仅是帮助社会做好事。其实更多意义在于活动的教育性。在活动中,志愿者们自觉接受心灵的考验和外界无形的压力。这也是对他们道德进行教育的有效方式,他们在志愿活动中,重新认识到了人生的价值和奉献的意义。他们也学会了怎么相处,怎么去和需要帮助的人进行沟通。通过志愿服务活动,高校也体现出其为社会服务的宗旨,大学生在服务过程中也得到了锻炼,社会环境和风气也得到了很好的净化。关键是大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完善了自己,使自己得到了锻炼和提升。

  二、高校志愿者服务实践育人主要内容

  (一)规模大、影响广的社会活动

  每年的植树节,很多志愿者积极去山上,公园进行植树。为大地添上一份绿意。还有大型的宣传活动。比方节约环保,低碳生活;生活垃圾的废旧回收,还有艾滋病宣传活动,关爱弱势群体,成立了无偿的法律援助中心,帮助弱势人群维护他们的权益。还有我们刚刚谈到的国际赛事的中,大学生志愿也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在这些大型活动中,体现了当代大学生的时代精神和个人魅力。也赢得了比较好的国际声誉。

  (二)贴近生活的志愿者服务活动

  在我们的城市的社区到处可见穿着志愿者服装的志愿者,他们发传单,上门无偿家教,帮助孤寡老人。在城市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还有帮助西部扫盲活动。国家提倡西部扫盲活动计划以来,广大学生积极报名参加活动。在孩子教育上积极帮助西部贫困山区。

  三、高校志愿者服务实践育人现状分析与建议

  (一)从志愿者组织的角度分析

  1、目前我国志愿者组织比较多,规模也比较大。但是志愿者组织也面临着一些挑战。虽然说志愿者活动使免费的,但是组织的运转总是需要经费的支持和足够人员的参与,而目前我国志愿者组织队伍人员很不稳定,时常有人离开组织。主要原因是志愿者人员在活动过程中,个人的价值没有很好的得到体现,虽然志愿服务组织是不以盈利为目的的组织,志愿者的活动也不是挣钱为目的。

  但是如何给他们良好的公众定位,让他们获得除了薪水之外社会认同感。在大多数人眼里,志愿服务是无偿的,好像服务社会也是理所当然的,对他们的劳动有时不屑一顾。其实这是不好的,因为一个人没有必要自找没趣,自讨苦吃。

  一张笑脸,一次行动换来的是漠视与不屑。那么志愿者的劳动价值就失去了意义。另外组织也缺乏强有力的管理,他们很多对政府具有强烈的依赖性,对志愿者的服务也没有公正、合理奖惩措施。管理的混乱也是导致志愿者流失的原因之一。

  2、在组织者的角度,要避免志愿者的大量流失,应该注意宣传活动,可以利用志愿者活动的机会或公益性活动,向大学生宣传志愿者的精神理念,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到志愿者活动中来。另外在日常管理方面,要适应信息时代的步伐,建立信息化交流平台,最常见的就是网络交流工具,组织者可以设立一个信息化交流平台。方便组织内部的信息畅通,思想的交流。还要实行人性化管理,组织者要虚心的听取志愿者的活动体会和经验。还可以提出合理的意见和建议。并且要重视这些建议,切实重视起来并尽量加以解决。当然志愿者也不要牢骚满怀,对于上级的意见处理也要认真对待。这样一来,志愿者活动会越来越顺,发展起来也会越来越好。

  (二)从政府和高校的角度来分析

  1、在我们国家大转型时期,志愿者服务活动也逐渐兴起,国外志愿者活动开始的比较早,政府、企业、志愿者组织都比较支持,所以发展的比较好,社会接受度比较高,志愿者在社会上也得到了比较良好的认可。而我国的志愿者活动其实在大多数眼里那就是闲着没事干,感觉是表面的形式上的活动。没有多大实际作用。人们在内心对志愿活动的看法其实也是有原因的,而这个原因也是多方面的。首先政府方面虽然也极力地宣传志愿服务,但是没有但是却缺乏政策的有力支持,国外则有相应的法律法规来规范 志愿者活动。在学校方面,虽然很多学者认为志愿者活动是无偿的,志愿者只需要做就行了,不需要其它方面的激励。其实这也不是全对,大学生现在还没有正式步入社会,没有从事社会工作的经验,也没有雄厚的资金。所以他们还是一个不成熟的人,他们从事志愿者活动其实内心还是有动机的,虽然不是对薪水的渴望,但是却是对成为一个社会人而做出前期的努力。企业对于学生的经历往往从他有没有社团活动,或干部经验来。从事志愿者活动往往不被重视起来。所以很多大学生并不想从事志愿服务活动。从这里看,学校应该有一定的奖励机制,从学校的角度对他们给予肯定,从而有效的促进志愿者服务活动的开展,达到真正协同实践育人。

  2、政府和学校应该从多方面筹资,保障活动经费,另外还要营造宽松祥和的社会环境,重视志愿者的劳动价值,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形成一种关注并重视志愿者服务的社会风气,当然还需要立法作为保障,必须建立志愿者服务的长效机制。这样才更有利于形成志愿服务的活动浪潮。完善志愿者服务培训的制度和内容。要事先是他们了解志愿工作中的复杂性和突发事件。事后要进一步跟踪志愿者服务的效果。当然,任何一个组织都是有制度,有规则可循的。

  志愿者服务也是一样,要建立严格的监督机制。要保证志愿者组织有一个公平,合理的发展空间。

  (三)从志愿者个人的角度分析

  1、目前我国志愿者队伍总体是好的,但是有些志愿者思想比较懒散,业务水平不怎么高, 很多方面有待提高,很多学生头脑一热,就报名参加志愿者活动,但是在活动过程中,不知所措,不知怎么做才好,主要是志愿者对自己所做的事情不怎么熟悉。在国外则都有相关的培训。而我国在这方面几乎没有行动。所以国外经验值得借鉴。目前,我国主要是在招募的时候把好关,注意志愿者的素质,要经过必要的培训。要想把我国志愿者工作做好,必须要加强志愿者干部队伍建设。

  2、志愿者要真正认识和理解志愿服务的精神,其精神的核心我想就是无私的奉献,去帮助那些正需要帮助的人而不求任何的回报,只是用一颗感恩的心,去做一些能所能及的事。因为任何人都会遇到困难,当我们处在困难的时刻,其实我们还是想得到他人的帮助。换个角度想想,其实这就是爱心,人类自诞生到现在,在我们祖先的生活的远古年代,条件极其恶劣,他们都是互相帮助。

  去征服自然,才有人类今天的发展。我们现在虽然时代变了很多,但是我们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为什么不可以学学我们的祖先,献出自己一份爱,那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其实也是一份责任,对大学生而言,用自己的知识和行动去关爱社会,是当代大学生肩上的责任,也是时代的呼唤。所以志愿者本人要真正理解到这个层面,当然,给人玫瑰,手有余香。在志愿者帮助他人的时候,他们可以体会到帮助他人给他们自己也带来了心灵上的愉悦与满足感。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法学硕士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