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硕士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同等学力硕士论文 > 法学硕士论文 >

高校学生就业心理问题探究引言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5-12-01 共6092字
  本篇论文快速导航:

展开更多

  1 引 言

  1.1 问题的提出

  自 1985 年,中央政府作出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规定,我国大学生分配制度经历了从计划配置向市场就业逐步转化的过程,大学生的就业政策不再是国家的“统包统分”和“包当干部”的就业制度,而是逐步实行毕业生自主择业、用人单位择优录用的双向制度。1999 年按照科教兴国战略和深化教育改革,全国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国家决定扩大高等教育的招生规模,就此拉开高等教育从“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变的帷幕。随着以扩招为主要手段的高等教育大众化战略的推进,历年高校毕业生的人数剧增,2003-2013 年间我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由 145 万增加到 700万之多,十年间增长了 4 倍之多,迅速增长的毕业生数量带来的突出问题就是就业问题,大学生就业难将是一个长期的、必然的、正常的现象。就业形势的严峻和就业市场的不景气已经被社会广泛认知。

  按照我国目前的高等学校毕业生的就业政策规定,普通高校毕业生在国家就业方针政策的指导下,通过供需见面、双向选择,在全省或全国范围内自主择业。自从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方式从“统招统分”逐步转变成“双向选择”以来,“包分配”的观念逐渐淡出毕业生意识,“找工作”成为顺理成章的认识,在市场经济的推动下,多样的职业选择,多元的价值观念,使得当今大学生的职业取向从来没有像现在这么宽阔,就业方式也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灵活,但在这种灵活的市场气氛中还是掺杂了许多不和谐的元素。同时也带来了许多新的心理问题,由于就业形势的不乐观,大学生就业难的现象也越来越突出。从毕业到就业,对于今天的大学生而言,要承受比过去大学生更多的心理压力,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的一项调查显示:51.4%的调查对象将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原因归于就业压力过大,我国目前的大学生主体为 90 年代的独生子女,其心理承受力弱、依赖性强、以个人为中心、对就业城市及就业待遇有较高的要求,对择业和就业存在着许多观念上的误区,有一部分毕业生在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就业压力时就表现出焦虑、彷徨、矛盾的心理状态,严重的甚至产生就业障碍。社会和政府在解决大学生就业状况的同时,也应对大学生就业心态的有效调适提高重视并作出积极的努力。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自 20 世纪 20 年代以来,关于择业就业的相关理论相应出现,特别是在五六十年代,国外的职业指导起步很早,始于上世纪中期的美国。由于当时的社会发展,对社会就业指导提出了要求。美国着名的职业指导专家约翰·霍兰德首次提出了职业选择理论,指出不同的人格类型与其相应的职业环境的关系。在这一时期出现了不少关于职业心理学的理论:职业性向理论、心理发展理论、自我概念理论、择业动机理论和职业层次理论等等。

  职业性向理论:该理论是由霍兰德在 1971 年提出来的,他认为人们在选择工作时,无论是否有意识,都会选择那些与自己需要、价值观相适应的工作。并提出现实型、研究型、艺术型、社会型、管理型和常规型六种人格类型。一般人倾向于寻找和自己个性类型相匹配的职业,以追求自己感兴趣并可以加以施展才华的职业环境。这六种职业人格类型被认为是具有相当的跨时代的稳定性和跨国家民族的一致性。近年来国内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点,该理论迄今为止仍对就业心理的研究发挥着重要作用。

  心理发展理论:由金兹伯格(Ginzberg)提出,他认为人的心理是随着社会进步个性成熟而发展的,因而人也会朝着职业成熟的方向发展。

  自我概念理论:该理论由塞普尔(Super)提出,他认为青年期是就业的关键期,在此阶段个体通过选择使其快乐、成功和有益于社会的职业来检验自我。个人在能力、兴趣、人格等特质上各有差异,每个人均适合各种职业,将职业选择和发展视作一个动态的过程。

  择业动机理论:美国心理学家弗隆(VH Vroom)于 1964 年出版的《工作和激励》一书,首先提出个人的职业选择行为,也称为职业动机理论。其核心观点是人们在预期他们的行为将会有助于达到某种目标的情况下,才会激励起来去做某种事情以达到某种目标。由于每个人所处的环境不同、需求不同,需要的目标价值就不同。择业动机表明择业者对目标职业的追求程度,或者对某项职业选择意向的大小。影响择业的因素主要有择业者的职业价值观和职业者对具体职业要素的评估,如就业环境、工作条件、薪酬和职业声望等。职业层次理论:由罗安(A Roe)提出的职业层次理论,强调人们在职业需求方面普遍具有不断从底层向高层追求的心态。

  我国早期的职业指导的研究相对较少,由于社会发展程度相对落后,社会结构和国情等因素的影响也限制了职业相关理论的研究出现,较早的职业指导研究开端于 20 世纪 20 年代周寄梅在清华大学开始进行的职业心理测试工作。

  1.2.2 国内研究现状

  清华大学在 1916 年建立了与择业相关的机构,成为国内最早研究职业与就业的单位,随后,国内许多高等院校纷纷效仿,与此同时社会上许多关于求职与择业的机构陆续出现,但由于当时社会的历史条件和国情的限制,人们对于职业的研究并没有得到持续的发展,成果尚无。1949 年新中国成立,国家对毕业生采取统一分配的就业办法,跟择业就业有关的研究也一直没有得到深入的发展机会。一直到 80 年代后期,由于国家政策的改变,大学生就业成为一种社会问题,中国的许多学者才加以关注,大多从社会学、经济学、心理学等角度进行研究。

  大学生的择业心态可以从消极和积极两方面分析,积极的择业心态是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良好就业的有效武器,极大的帮助求职者顺利就业,而消极的择业心态将会阻碍其成功就业,这也是今天我们研究大学生就业问题的重点所在。

  近年来,学者们着重从大学生择业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就业心理、就业观念和就业难等热点问题进行研究,并对上述问题提出有效的研究思路和解决对策。2001 年谢维和在《从分配到择业-大学生就业状况的实证研究》中认为当代大学生还无法适应市场需求,传统的就业观念的影响是就业难的根本原因,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体现出一种积极心态;李惠媛等学者认为大学生寻求工作主动,竞争意识强烈,对自身的竞争意识有较高的评价,且对就业形势、就业政策、专业需求极为关注[1];金崇芳认为当代大学生有“先就业后择业的观念”,有从理想趋向理智,从幻想趋向现实的最基本的心理反应[2];刘尊法也认为当代大学生较理解和支持我国的就业制度,人生观是积极向上的,大学生对人生对社会的理解不再是靠理性的分析,他们逐渐认识到只有通过自己的奋斗才能找到理想的工作[1].

  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出现的心理误区主要表现在个人主义明显。缺乏社会责任感、择业观落后、诚信意识淡薄、期望值过高。从两个方面看大学生择业的期望:(1)求稳定,重经济效益。(2)工作环境优越,急功近利心态明显,很多大学毕业生的价值取向也发生重大变化,由原来的社会价值转变为个人价值。苗天峰的就业标准调查的结果显示:56.3%的毕业生将“发展前景”放在首位,其次是“经济收入”占 23.7%,排在第三位的是“就业地位”占 17.4%.由此可见,满足个人需要仍是大学生就业时优先考虑的因素。首先考虑的是个人的发展和自我价值的实现而不考虑社会的实际需要和市场的就业导向;周慧琴认为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会不同程度的出现烦躁、压抑心理;苏利荣在《当代大学生就业心理困惑及其出路》中强调,与时俱进及时更新自己的就业观念是大学生个人发展和国家进步的共同要求。

  她指出,与时俱进,端正就业动机,将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合理的结合起来,正确认识索取与奉献的关系。就业时不仅要考虑个人兴趣和利益,更要兼顾国家和社会对人才的需要。此后,更是有一批学者对新的历史时期内大学生就业状态、就业环境、就业政策、就业心理进行宏观的分析和实证调查研究。大学生就业观的研究更是突破了理论的研究,开始逐步的向实践的深入探讨,也更加符合当下经济环境下的现实要求,更加具有科学性和现实指导意义。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大学生就业心理论文
返回:法学硕士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