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硕士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同等学力硕士论文 > 法学硕士论文 >

软件反向工程法律保护研究结论与参考文献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6-01-04 共3008字
  本篇论文快速导航:

展开更多

  结论

  计算机软件反向工程是平衡权利人利益与自由开发者利益的产物,是市场竞争的需要,也是我国学习和研发新技术的重要手段。计算机软件反向工程的实施条件也非一蹴而就,它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由于我国尚未形成专门针对计算机软件反向工程的法律保护制度,本文探讨旳计算机软件在《专利法》、《版权法》和《商业秘密法》保护下的反向工程实施条件,是解决计算机软件反向工程法律问题的一个思路,期望能够对今后的相关研究打下基础。以下是笔者通过分析得出的几个结论:

  (1)软件企业大多以发行自己的软件盈利,这种盈利模式与传统的书籍盈利模式无异。唯一区别是软件发行的是目标代码,人们只能使用软件的功能,并不能直接通过人眼的阅读而获取信息,加之反向编译软件目标代码并非易事,促成了软件目标代码天然的比传统版权作品多一层技术保护手段。正因如此,急速加剧了计算机软件垄断的形成,如微软的WINDOWS操作系统,甲骨文的数据库软件,ADOBE的图形、视频处理软件等。在很多情况下,计算机软件反向工程技术作为突破技术垄断的唯一手段,应该在合理的范围内给予其合法性。

  (2)计算机软件反向工程技术的侵权判断标准有待厘清。首先,应区分侵权对象软件的类型:开源软件或非开源软件。其次,针对开源软件,应适用版权领域内的侵权判断标准,而针对非开源软件,应适用商业秘密领域内的侵权判断标准。通过区分对象软件的类型,从而适用不同的侵权判断标准,有利于加强司法审判过程中的可操作性,同时弱化对计算机软件的过度保护。

  (3)虽然只有部分软件通过专利的保护,但由于专利可以保护软件的架构和软件的开发思路。从软件开发者角度来说,软件的开发思路和架构是公共领域的东西。如果通过软件权人通过专利的形式保护其软件,那么他人就无法通过该思路或架构开发相应功能的软件,而软件的开发思路和架构是可以被穷举的。所以笔者提出以专利法中的"交叉实施许可"制度为突破口,提出了专利法下的计算机软件反向工程实施条件,用来解决因软件开发思路和开发架构被保护,而造成的计算机软件垄断问题。

  (4)最后,笔者从计算机软件反向工程实施条件在适用过程中需要完善的几个问题:1.合同中"禁反条款"的效力问题2.计算机软件反向工程与技术保护措施3.通过反向工程获得的技术禁止公开传播。通过对以上三个方面的阐述,进一步完善计算机软件反向工程实施条件。希望笔者的一些思路,可以得到同仁的借鉴和启发。

  

  参考文献:
  
  一、专著类:
  
  [1]《十二国版权法》翻译组?十二国版权法[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2011.73.
  [2][美]罗伯特?考特托,马斯?尤伦。张军等译。法和经济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185.
  [3]吴汉东。知识产权法[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7.189.
  [4]王迁。网络版权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281.
  
  二、学位论文:
  
  [1]高辉。幵源软件知识产权保护问题研宄。黑龙江:黑龙江大学法学院[D],2008.
  [2]毕君。我国计算机软件反向工程合理使用研宄。辽宁:大连海事大学[D],2010.
  [3]陈永庆。商业秘密反向工程问题研宄。浙江: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D],2011.
  [4]胡玉峰。计算机软件作品合理使用制度研究。山东:山东大学法学院[D],2011.
  [5]郭杰。商业秘密法中反向工程效力研宄。上海:华东政法大学法学院[D],2009.
  
  三、期刊类:
  
  [1]林承铎。软件反向工程所引起的版权争议[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6)。
  [2]欧阳爱辉。英国软件反向工程适用立法探讨[J].世界知识产权,2007,(3)。
  [3]韩缨?云计算环境下网络版权保护问题和应对策略[J].中国出版,2012,(10)。
  [4]胡开忠?反向工程的合法性及实施条件[J].法学研究,2010,(2)。
  [5]阮开欣。软件许可合同中禁止反向工程条款的效力研宄一一美国法律制度及其借鉴[J].科技与法律,2010, 88 (6) ?
  [6]杨婵。论计算机软件反向工程的合法性问题[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4,(1)。
  [7]刘珊,余翔。中国软件产业专利申请实证研宄[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22.
  [8]王迁。"索尼案"二十年祭:回顾、反思及启示[J].科技与法律,2004,(4)。
  [9]刘静。计算机软件专利申请的可专利性分析[J]?法制与社会,2009,(2)。
  [10]朱英俊。幵源软件发展的法律问题研究[J].新学术,2007,(2)。
  [11]熊琦。论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的适用范围[J].法学家,2011,(1)。
  [12]李颖怡,罗鑫星。网络后现代特性与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的调适[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05 (1)。
  [13]任向东。网络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研宄[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
  
  四、外文类:
  
  [1] Andrew Johnson-Laird. Software Reverse Engineering in the Real World[J]. University ofDayton Law Review,1994,19.
  [2]David P. Hamilton. U.S. Criticizes Japan On Panel Software[N]. Wall Street Journal,1993-11-10(B5)。
  [3]Smita Brunnermeier,Sheila Martin. Interoperability Cost Analysis of the U.S. Automotive SupplyChain[R]. Research Triangle Institute, Center for Economics Research for NIST, 1999.
  [4]Sally Weston. Software interfaces - stuck in the middl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law andsoftware interfaces in regulating and encouraging interoperability[JJ. International Review ofIntellectual Property and Competition Law, 2012,43(4)。
  [5]Lawrence D. Graham, Richard O. Zerbe, Jr Economically Efficient Treatment of ComputerSoftware: reverse engineering' protection, and disclosure [J]. Rutgers Computer and TechnologyLaw Journal, 1996,22.
  [6]VINJE T C. The EC directive on the protection of computer programs and the question ofinteroperability[R]. GRURINT,1992.
  [7]David N. Pruitt. Beyond Fair Use: the right to contract around copyright protection of reverseengineering in the software industry [J]. Chicago-Kent Journal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2006.
  [8]Pamela Samuelson, Suzanne Scotchmen The Law and Economics of Reverse Engineering[J].Yale Law Journal, 2002,111.
  [9]Ulla-Maija Mylly. An Evolutionary Economics Perspective on Computer ProgramInteroperability and Copyright [J].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and CompetitionLaw, 2010,41(3)。
  [10]Craig Zieminski. Game Over for Reverse Engineering?: how the DMCA and contracts haveaffected innovation [J], Journal of Technology Law & Policy,2008,13.
  [11]Andy Thomson. Intellectual Property Protection of Computer Software: more effective thanskywriting on a windy day? [J]. Cumberland Law Review, 2007,37.
  [12]JonathanOwens. Software Reverse Engineering and Clean-Rooming, Where is it inInfringement?[J]. Santa Clara Computer and High Technology Law Journal, 1993, 9.
  [13]StanleyLai. Recent Developments in Copyright Protection and Software Reverse Engineering inSingapore: a triumph for the ultra-protectionists?[J]. European Intellectual Property Review, 1997,19(9)。
  [14]MichaelChapin. Sharing the Interoperability Ball on the Software Patent Playground[J]? BostonUniversity Journal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aw,2008,14.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法学硕士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