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基于专业服务的高职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原则与思路
高职院校以培养技术应用人才为目标,因此,高职院校要充分彰显高等数学课程特色,深化高等数学教育教学改革。
3.1 基于专业服务的高职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基本原则
3.1.1 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
高等职业教育应倡导人的全面发展,关注学生的人格、品德及综合素质的培养,必须遵循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真正体现数学课程的文化教育功能和潜移默化作用。数学知识来源于社会实践,也推动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它是一种科学文化,也是一种普遍使用的技术,教师应帮助学生了解数学的历史、应用、发展趋势以及数学家的创新精神等,反映社会发展对数学科学的影响作用,明确数学在经济社会各行业的应用,以及数学对一个人终身发展的巨大影响,要教育学生形成正确的数学观。
高职数学课在注重学生获取知识、能力和价值的基础上,要更加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要按照“知识、素质、能力”的发展主线,深化高职数学教学改革,既要满足专业发展对数学课程的需要,又要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需要,既要保证学生优质就业,又要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必须重视课程教学由单一性向综合性方向的转变,克服数学课程过分注重知识和数学运算的倾向,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须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3.1.2 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的原则
教育部于1999年制定的《高职高专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规格》与《高职高专教育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其中都强调了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就是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根据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高职数学教学应突出课程的职业性和应用性,不应追求课程内容的系统性、推理的逻辑性和思维的严密性,必须坚持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的原则。高职高等数学作为学生学习专业课的基础,应强调其基础性、应用性和解决问题的自觉性,要让学生由“学会”变到“会学”,由“学数学”变到“用数学”,教师要积极开展学法指导,教给学生点石成金的方法,而不是帮他们点石成金,真正使高职数学教学能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并逐步将所学的数学知识转化为技能,为专业课学习打好基础,为学生的职业发展提供支撑。
3.1.3 彰显现代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特色
现代职业教育的课程特色主要体现在现代课程标准上,而高职院校的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设计、教学组织、教学实施和课程评价的重要依据,是高职院校教学管理的基本内容,应体现职业教育课程特色,充分反映学生要求及专业需要,合理制定课程的性质、目标、框架和内容体系,并提出课程教学建议、评价要求和教学对策。因此高职高等数学的课程标准应包括:一是课程性质与定位、课程设计理念和课程目标;二是课程基本框架、学时、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方法与手段、学习情境等,能力要求和评价建议;三是教学实施建议,学生在知识、技能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不同专业学生对高等数学的需求状况以及应达到的培养标准。
高职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必须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建立全新的课程改革观,课程教学要首先指向人的全面发展,指向学生潜能的开发和个性的张扬;课程改革必须高度重视人的解放,必须与高职学生的专业发展相一致;要突出课程的应用性、综合性和开发性,使高职高等数学课程真正能为高职院校学生服务。
3.2 基于专业服务的高职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
高职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在重视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基础上,要更加明确为专业服务,必需通过实现高职数学课程的功能转变,构建以应用为目的,以职业标准培养为核心的全新的课程结构。
3.2.1 明晰高等数学课程的目标定位,实现课程功能转变
高职院校面向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技能应用人才,也承担着职业人员继续教育的重任,因此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重视劳动者职业素养和综合能力提升,注意培养学生由狭窄的专业技能向综合素质转变,由单一的职业岗位就业向不同岗位的综合就业转变,以适应社会对高职人才的需求。高等数学课程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对于高职学生形成复合型知识结构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作用,特别是高职数学建模活动打破了数学与行业专业的界限,真正起到了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目的。因此,推进高等数学课程教学改革,明确高职数学课程的目标定位,明晰数学课程在不同专业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并结合专业人才培养,实现数学课程的功能转变。
3.2.2 构建以就业为导向、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课程结构
根据适用性、实用性和应用性的原则,摸清目前高职学生实际,分析社会各行业及不同专业岗位群的任职需求,精选教学内容、重组课程结构,兼顾知识与素质培育,构建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多模块高职数学课程结构,实现课程素质培养和为专业服务的双重功效。围绕高职专业培养目标,重视学生素质和数学服务专业能力的提高,建立数学课程与专业课的相互融通及有机联系,用更多的时间培养和训练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为学生职业规划和发展创造条件。为此,宜将高职数学课程结构分为:基础模块、专业模块与提高模块,面向不同专业层次学生,培养其职业发展能力。
3.2.3 突出能力本位的指导思想,深化工学结合人才培养
一是要根据学生的专业素质和能力需求,合理安排数学教学内容,为学生学习专业奠定基础。根据高职教育目标要求,要合理安排数学教学内容,加强学生应用能力培养,以知识学习的“浅”换取能力训练的“深”。二是加强数学实践教学,深化工学结合人才培养。将课程改革引到课堂,建设成果落实到学生中,更新数学教师高职教育理念,将课程与专业有机结合,突出能力本位的指导思想,处理好实践技能和理论知识两个系统教学之间的关系,积极采用基于工作过程、项目驱动教学模式,提倡讲练结合、教练融合、工学结合等教学,大力开展数学的应用能力训练,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真正做到理实一体化教学。三是加快优秀校本教材的开发,积极开展校本教师培训。根据各专业实际需要,有计划开发校本教材,每年集中组织开展数学教师的校本培训,鼓励数学教师尽快向“双师型”教师转型,提倡数学教师“一专多能”,鼓励教师开展专业教学实践,参加职业技能培训,提高数学课程服务专业教学的水平。四是建设新的课程教学评价体系,关注过程性评价,突出技能与能力考核,巩固课程建设成果。
3.2.4 优化数学教师专业知识结构,打造优质高效课堂
我们知道,教师通常是教学改革的最大阻力。究其原因,一是习惯,即教师在多年的学习生涯及长期教学实践中,已经形成了很难改变的一些教学习惯,这些习惯根深蒂固,制约并影响着教育教学改革,它包括教师学习和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教学实践能力、灵活运用信息教育技术手段的能力以及创新精神等。二是受功利主义思想的影响,认为教书只是谋生的一种手段,不想改也懒于改,只满足于传统的教法,很少开展教学创新与研究。因此,每一名数学教师都应该致力于高职数学教学改革,承担起教学改革的重担,不断超越自己,在数学教学中实现人生价值。
目前,数学教师的知识结构问题,是制约高职数学教学改革的“瓶颈”,教育教学改革任重而道远,不能等待教师知识结构改善了再进行改革,也不能改革后再谋求教师知识结构的改善,课程教学改革与教师的知识结构改善,是一种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互动关系,改革既依存于教师的知识结构,又为教师的知识结构改善提供了平台。高职数学教师知识结构的优化,是为了让教师的专业知识发挥到最好地步,必须坚持专与宽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结合,必须改变以单一学科为特征的知识结构,加强与专业课教师的联系,实现一专多能,从传统教书型教师向开拓创新型教师转变。学校也应组织开展一些,提高数学教师高职教育理念、信息技术能力和数学建模活动的短期培训班,也可选送优秀中青年教师出外进修学习,从根本上扭转数学教师知识结构单一的现状。
衡量课程教学改革的关键在课堂,高职数学教学改革必须通过课堂来实现,开展教学改革,要看课堂发生的变化,即教师的高职教育理念、教学方式及学生学习活动的变化等。课堂是教学改革的实践基地,没有亲自去实践,就无从谈改革,再先进的理念也是苍白的;课堂也是产生改革新思想的地方,许多教学改革的思路、灵感就出自课堂,如果没有先进理念的指导,所有实践都是盲目的。教师的数学教学要善于吸引学生注意,使经常缺课的学生能走进教室,使睡觉、玩手机和心不在焉的学生集中精力,并专心听讲,使愿意学习的学生思想活跃、思维灵动。
课堂并非一定要达到完美,但最基本应追求教师和学生都在教室的状态,建立一种师生互动的双向交流和情感体验,可以说:只有教师绘声绘色、神采奕奕、激情飞扬地讲授,学生才能认真思考、主动交流、并积极探究。数学教学改革必须让教师的思维先回到课堂,全身心的投入到教学中,学生才会有收获。否则,如果只是纸上谈兵,那么改革也只能走走形式。高职数学课程的教学改革需要一个长期坚持和漫长努力的过程,数学教学改革任重而道远,仅靠少数人员和学校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得到学校的支持、学生的参与、教师的积极配合以及校际间的相互协作。
第五章引入教学与效果评价以上已经说明将中国传统文化引入技工院校德育教学中的必要性,那么具体应该如何将传统文化融入技工院校的德育教学中,以提高德育教学的实效性,从而使学生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自觉增加道德文化修养,笔者结合本人工作和本校实际...
第六章对民办高校以学养学发展模式的未来展望一、民办高校以学养学模式的发展走向选择在我国高等教育市场进入买方市场之后,高校之间的竞争变得更加激烈,在竞争中不适应市场环境的高校就有可能被淘汰。我国以学养学民办高校由于起步晚、政策环境不良等原...
第三章小学生慈善教育的现状调查。3.1小学生的问卷调查。3.1.1问卷实施的基本情况。笔者选取了无锡市两所小学五年级和六年级共232名学生为调查对象,进行了小学生慈善心现状的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226份。围绕小学生是否具有基本的慈善心和对不...
第二章芬兰高中不分年级制的课程设置。一种教育组织形式的变革不是它自身独立的变革,而是关系到整个教育系统的变革。夸美纽斯提出班级授课制的同时,便在《大教学论》一书中详细阐述了班级授课制实施的整套措施。同样的道理,不分年级制要想成为与班级授...
随着电子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熊孩子”这一负面儿童形象得到了广泛传播,网络大众的暴力话语更是随着负面儿童形象的传播逐渐成为“熊孩子”形象的衍生品,这无疑给现代儿童观念的发展带来了巨大挑战。...
第一章导论1.1选题的背景、目的和意义中职德育教育职业化是指在中职德育教育中以职业化导向为根本要求,以培养职业道德为核心,以塑造职业人格为根本目标,从而最大程度实现中职德育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而职业化是为了达到职业要求具备的素质和追求成...
四、美国大学医学院通识教育启示在高等教育中加强通识教育已经成为大势所趋,医学教育应该是医学专业教育和医学通识教育的结合,缺少医学通识教育的医学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这种教育既不利于培养医学高素质的人才,也不利于我国卫生事业的发展。我们既需要...
第二章多元化教学评价理念的内涵多元化是当代学术研究中广泛使用的一个7^语。通常是指一个组织或系统中,多种成份的共存及其相互作用。多元化意味着差异性和互补性。人们一般认为多元化是有益的。多元化经常被用来分析文化现象,因此有了多元文化这一概念。...
第四章芬兰高中不分年级制的评价机制。一、评价目标。根据芬兰普通高中学校法案的规定,学生评价旨在指导和鼓励学生学习,培养学生自我评价的技能。对于学生的学习和工作的评估将会以各种形式进行。(普通高中学校法案,629,第17(1))①实质上,学生的...
第二章文献综述。2.1国外教师研究现状。早在1908年,国外学者就对教师成为研究者这一概念给予了大量的关注,博克汉姆曾在《教师的研究》中提出应把研究当成一种态度,而并非某一具体领域。他所持的研究观点及对教师职业的深刻剖析,给当时的教育界带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