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美国大学医学院通识教育启示
在高等教育中加强通识教育已经成为大势所趋,医学教育应该是医学专业教育和医学通识教育的结合,缺少医学通识教育的医学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这种教育既不利于培养医学高素质的人才,也不利于我国卫生事业的发展。我们既需要从宏观战略的高度规划我国的医学通识教育的发展,也需要从微观的战术的层面来细致把握。
(一)宏观层面
1、加强对医学通识教育的理论研究
开展医学通识教育应该要有先进的、科学的理论作为指导。在中国,素质教育的提出也不过是十几年的时间,医学通识教育还是一项崭新的事业,没有什么现成的经验和现成的模式可以借鉴,医学通识教育的理论研究明显滞后。目前,我国医学院校通识教育的研究尚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即使有些借鉴外国的经验,也存在脱离中国国情之嫌,所以必须下大气力进行相关的理论研究,重点从以下几个层面着手:人文和科学的关系、医学通识课程的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建设的研究。
2、从国家战略高度加强医学通识学科的建设
学科是专业建设的支撑,同时也是培养人才的支撑,我们应该站在战略的高度,规划医学医学通识教育课程,整合学科,使其能更加规范。应该由政府强势推动,教育部等相关部门应研究把医学通识学科纳入我国学科建设的目录,使相关的从业人员有成就感与归属感,卫生部、教育部应成立专门的医学人文研究会,对当前和今后的医学人文问题进行研究与交流。
3、从国家政策层面对医学通识教育的师资进行培训在师资队伍的建设上,采用培养和引进两手抓的方针,一是加强对现有师资的培训,二是引进该领域的学科骨干。应由教育部牵头,建立医学通识课的师资培训基地,并由财政部提供资金保障。
4、整合资源,让更多的医学院校与综合性大学合据统计,内地已有 63 所医学院校成为综合性大学的一部分,很多高等医学院逐渐地融入综合性大学之中.这对于医学院校通识教育的开展很有益处。
纵观世界一流大学,几乎每一所大学都有其医学院,而比较好的医学院基本上都从属于综合性大学。于 1993 年发表的美国的戈门报告对世界范围内的 1353 所大学医学院和独立设置的高等医学院校进行评估,结果综合得分在 4.0-5.0 的 37 所世界一流高等医学院校全部都设在综合大学内.在美国,综合大学的医学院在全国医学院校总数中占得比例非常高,哈佛大学医学院能够成为一流的医学院校,和其从属于哈佛大学这样的综合性大学有直接关系。医学院校合并入综合性大学,有利于克服医学院校办学模式之不足,有利于实现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融合。综合性大学优越的实验条件与雄厚的人文师资力量,可以为医学生提供高质量的专业基础课和人文课程的教学,而单纯的医学院校由于不重视通识课程,经费也不足,优秀教师很难聘到。综合性大学理、工、农、文、史、哲学科并存,学科之间交叉、渗透,学生社团、文化讲座很多,人文气息浓厚,这也有利于医学生增长见闻,提高人文素养。
5、控制招生,延长医学学制。根据卫生部的统计数字,2011 年我国执业医师人数为 246.6 万,每一千人口医生数为 1.82 人,已经超过世界平均水平。中国的医学教育经费短缺,基础较差,但是一所学校的学生人数却是美国同类院校的数倍或数十倍。近几年来。很多医学院校盲目扩招,人才培养质量堪忧,现存的各种教育资源很难满足众多的学生,这一点在通识教育表现的尤为突出。当通识教育与医学专业教育矛盾的时候,通常是舍通识教育而重专业,使通识课程开课不足,应付了事。实际上,哈佛大学医学院这样的学校每年招生也不到200 人,日本在上个世纪 80 年代就已经取消医学专科,医学院校的数量固定在 80 所左右,且每年招生限制在 100 人以内.所以,很有必要借鉴国外的经验,对我国医学的招生规模做调整,扩大研究生层次的规模,逐渐取消专科层次,使学校有资源和精力投入通识教育。
中国医学教育的学制有 5 年制、8 年制教育、还有 2 年制、3 年制等层次较低的教育,其中占主体的 5 年制本科中就有 1 年的实习,实际在校时间只有 4 年。而美国医学教育的 4+4 模式的实习是放在学生毕业之后的,所以中国学生的在校时间比美国的学生相比太短,用于通识课程的学习时间更短。
据调查,目前世界上 154 个国家共设立的 1700 余所医学院校大部分实行长学制。
据 92 个国家资料统计,实行 6 年以上长学制的国家占 73.9%.所以中国应该考虑4+4 的医学教育模式。前 4 年为普通本科教育,后 4 年为医学教育,并且建立一个中间选拔考试机制,淘汰、分流一部分学生,这样,可以更好地与国际接轨,也可以在通识教育上借鉴国外同类院校的经验。
(二)微观层面
1、抓好医学院校通识课程的课程建设
在通识课程中,课程建设非常重要,因为通识课程的落实主要是靠教学活动实现的。要对通识教育的课程进行改革。在执行外语教育和两课教学等必修课的基础上,加大历史、文学、哲学教学的力度,同时加强医学法学、医学心理学、医学伦理学为核心课程,并辅以艺术、数学、历史等选修课,具体可遵循以下原则:
重视核心课程。把医学心理学、医学法学、医学伦理学、医学社会学等课程确定为必修核心课程,对其进行重点建设。在进行核心课程的教学时要做到 3 个原则:一是要进行经典著作的阅读,学生必须达到一定的阅读量。二是尽量实行小班教学,并采取讲授与小组讨论相结合的方式。三是每隔一定时间要交一次作业,目的是让学生重视起来,意识到核心课程是主课,不能把学习通识课程作为混学分的手段.
课程设置要纵向连贯。对医学的通识课程的安排应该形成系列,不断的深化,并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确定不同阶段有不同的教学内容,使之贯穿医学教育的全过程。
选修课与必修课相结合。在建立核心课程的同时,辅以哲学、历史、数学、文学、艺术等选修课。在具体操作上,用学分制对选修课加以管理,由课程的功能组成不同的模块,每一个模块中含有几门有联系的课程,让学生去选择,同时学校给予适当的选课指导。
2、教学方法
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灵活采取讲授、小组讨论、PBL 教学法等。因我国医学院校招生规模较大,采取小班教学有一定困难,可以试着把学生分成几个固定的小组,对某一问题进行讨论、模拟、角色扮演等。教师在课堂上与学生一起讨论,联系实际来解决现实中的问题,鼓励教师开发课件,积极使用网络上的资源,提高教学效果。
3、教材的建设
教材是知识的载体,在医学通识教育的改革中,必须把教材建设纳入规划中,编写新教材。要聘请水平比较高的教师担任主编,在教材的编写思路上,要正确处理创新与继承、医学与人文之间的关系,使教材的内容服从与教学目标,同时也可以组织教师翻译一批国外的教材。
4、考核方式
主要采取考查和考试考核两种。在命题的内容方面,应重点考查学生对知识面的理解和应用的能力,尽量减少死记硬背的命题,增加能让学生提出自己独立见解的命题。在考试形式上,推行口头考核与书面考试相结合的方式,口头考核可以采取演讲比赛、小组讨论、课堂发言等形式。除了期末考试按学校执行外,平时的考核次数应增加,权重可占到总成绩的 50%.
5、开辟通识教育的第二课堂
第二课堂是指在教学计划外由学校有组织、有目的、有计划的组织各种活动,开设以趣味性、实践性以及非科学性为主要特征得到课程体系。第二课堂有助于拓展学生的视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具体来说可抓以下两点:
①重视讲座
大学的思想和学术不仅是社会前进的动力,还是提高公民的素质的利器。各科的学者通过大学校园内的讲座阐述思想,传播知识,这些讲座都是学者们费尽心血,皓首穷经所得,往往集众家之长。由于讲座不受学时的限制,所以可以解决学制学时和教学内容的矛盾,缓解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的冲突,同时符合大学生的思维特点。另外,现代技术也可以解决医学院校人文讲座资源缺乏的问题,很多知名高校的讲座、公开课都已在网上公开,使我们的学生无论身在何地都能在第一时间感受名家风范,聆听大师教诲。
②重视经典阅读
阅读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也可以改变一个民族的命运,一个不读书的民族不会是由创造力的民族。陶行知说过,人生应该读几本垫底的书。这既说明读书的重要意义,也说明读书应有经典意识,要在阅读的过程中提升自己的品味。经典名著带给我们的不是实用的技术和技巧,也不是时尚和潮流,而是对人的修养的熏陶,是对人性的培育。
经典是人类文化中的精品,经典的阅读也是实现通识教育目的的重要方法。通识教育中的经典的阅读应注意以下两个问题:一是书籍的甄别。中西方文化经典著作车载斗量,如何选择是一个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在美国的许多大学的通识课程就是以西方文化中的经典著作的研读来设置的。而美国有一个专门的经典著作协会,负责书籍的甄别。在我国,北京大学曾组织了北大学生应读书目荐书委员会,由很多专家学者论证、选择,开出了一份书单。而清华大学人文社科部也组织人员为清华大学开出了书单,其中主要是社科和人文名著,这些书都是人类的智慧和积淀,是东方和西方文化的永恒的精神资源。北大的书单包括必读书目与选读数目共 60 本,清华书单包括中国文化、中国文学、外国文化、外国文学 4 部分共 80 本。医学院校的学生可以参照,也可以选读一些较经典的医学人文书籍如周国平著《妞妞 一个父亲的札记》,美国作家兼医学家刘易斯写的《细胞生命的礼赞-一个生物学观察者的手记》等。二是可设立激励机制。华中科技大学在 2002 年开启读书活动,规定只要撰写 2000 字的读书心得和 4000 字的读书笔记,就可获得一个学分。这种奖励机制对医学生来说也是必要的,而且可以营造出一种重视阅读、重视经典的氛围,提高学生的阅读积极性。
参考文献:
[1]王小明等。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的形势与对策[J].高校领导参考,2000(10)
[2]Cote and leelere H:How clinical teachers perceive the doctor patient relationship and themselves as role acad.med.2000(75):1117-1124
[3]文辅相。我国本科教育目标应当作战略性调整[J].高等教育研究,1996(6)
[4]Novack.therapentic aspect of the clinical encounter. J gen internmed,1987(2)
[5]Rogers.de.on humanism in medicine pharos.1981:44:30
[6]Novack dh epstcin rm etal.toward creating physician-healers:fostering medical student selve-awarness,personal growth and well being,AcadMed.1999;74(5):516
[7]唐建武。医学学科的人文内核[J].医学与哲学,2003(3)
[8]郭建。哈佛大学发展史研究 [M].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0:173
[9]徐辉,季诚均。中国大陆、香港、台湾地区高校通识教育之比较[J].比较教育研究,2004(8) :63
[10]Coleman:Medical School admission requirement , USA and Cannada 2001-2002,Washington.DC:AAMC
[11]Moller Mt.Medical School admission requirement,USA and Cannada 2002-2003,Washington:AAMC
[12]Report of the project on the general professional education of the physicianand college preparation for medicine:the physician for 21st century[J].jmededuc,1984,59(11pt2):1-208
[13]唐文编译。美国医学院入学的面试研究。[J]国外医学。医学教育分册,1996(3)
[14]陈建平。美国大学医学院人文社会科学教学及启示[J].医学教育。1999(3):23
[15]刘大廉。美国哈佛医学院教育改革见闻[J].国外医学医学教育分册。1991(3)
[16]申逸彬。医学院校中的文学教育[J].国外医学。医学教育分册。 1996(2)
[17]陈述平。 哈佛大学医学院的医学伦理学教学[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1991(1):59
[18]陈述平。 哈佛大学医学院的医学伦理学教学[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1991(1):59
[19]孙宝志。美国加拿大高等医学院校最新课程体系与改革趋势。中国高等医学教育。1998(3)
[20]孙大麟,邱蔚六。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的课程设置[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1997(5)
[21]郭健。哈佛大学发展史研究。[M]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0 年,173-175
[22]陈建平。美国大学医学院人文社会科学教学及启示[J].医学教育。1999(3):23
[23]Charon R.Literature and Medicine:Origins and Destinies[J].AcademicMedicine,2000,75(1):23-27
[24]于双成,刘毅兵等。西方国家医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特点[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1988(3)
[25]马存根。北美高等医学院校人文社会医学教学的现状与启示[J].医学与哲学,2003(8)
[26]MILES.SH.Medical.ethics education.coming of age[J].Acad Med.1989,64:705
[27]Fox.E.Medical ethics education:past,present and future[J].acad Med,1995.
[28]KopolmanLM . The Medical Humanities Program at East Carolina University[J].North Carolina Medical Journa .1993.54(8):409
[29]KopolmanLM . The Medical Humanities Program at East Carolina University[J].North Carolina Medical Journa .1993.54(8):409
[30]马存根。北美高等医学院校人文社会医学教学的现状与启示[J].医学与哲学,2003(8)
[31]陈燕萍。高等医学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现状及对策思考-以福建医科大学为研究个案[D].福建师范大学,2010.
[32]陈燕萍。高等医学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现状及对策思考-以福建医科大学为研究个案[D].福建师范大学,2010.
[33]张国芳,茅晓延。22 所医学院校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人文社科课程设置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1999(2)
[34]丁可。美国八所医学院校的课程计划[J].国外医学-医学教育分册 .1992(2):12-17
[35]沈风雷。中美医学院校人文社会科学教学比较及启示[J].医学与社会 .2002(4):54-55
[36]杜治政。守住医学的疆界-关于医学中的科学主义与金钱至上主义[J].医学与哲学 .2002(9):8-9
[37]梅人朗。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研究 [M].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4:8-9
[38]路振富,金魁和。日本医学教育改革的最新发展[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1998(1)
[39]教育部高教司。长学制高等教育改革研究报告 .2002 年 5 月
[40]李维武。大学人文教育的失落与复兴[J].高等教育研究。2000(3)
第五章引入教学与效果评价以上已经说明将中国传统文化引入技工院校德育教学中的必要性,那么具体应该如何将传统文化融入技工院校的德育教学中,以提高德育教学的实效性,从而使学生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自觉增加道德文化修养,笔者结合本人工作和本校实际...
第六章对民办高校以学养学发展模式的未来展望一、民办高校以学养学模式的发展走向选择在我国高等教育市场进入买方市场之后,高校之间的竞争变得更加激烈,在竞争中不适应市场环境的高校就有可能被淘汰。我国以学养学民办高校由于起步晚、政策环境不良等原...
第三章小学生慈善教育的现状调查。3.1小学生的问卷调查。3.1.1问卷实施的基本情况。笔者选取了无锡市两所小学五年级和六年级共232名学生为调查对象,进行了小学生慈善心现状的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226份。围绕小学生是否具有基本的慈善心和对不...
第二章芬兰高中不分年级制的课程设置。一种教育组织形式的变革不是它自身独立的变革,而是关系到整个教育系统的变革。夸美纽斯提出班级授课制的同时,便在《大教学论》一书中详细阐述了班级授课制实施的整套措施。同样的道理,不分年级制要想成为与班级授...
随着电子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熊孩子”这一负面儿童形象得到了广泛传播,网络大众的暴力话语更是随着负面儿童形象的传播逐渐成为“熊孩子”形象的衍生品,这无疑给现代儿童观念的发展带来了巨大挑战。...
第一章导论1.1选题的背景、目的和意义中职德育教育职业化是指在中职德育教育中以职业化导向为根本要求,以培养职业道德为核心,以塑造职业人格为根本目标,从而最大程度实现中职德育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而职业化是为了达到职业要求具备的素质和追求成...
第二章多元化教学评价理念的内涵多元化是当代学术研究中广泛使用的一个7^语。通常是指一个组织或系统中,多种成份的共存及其相互作用。多元化意味着差异性和互补性。人们一般认为多元化是有益的。多元化经常被用来分析文化现象,因此有了多元文化这一概念。...
第四章芬兰高中不分年级制的评价机制。一、评价目标。根据芬兰普通高中学校法案的规定,学生评价旨在指导和鼓励学生学习,培养学生自我评价的技能。对于学生的学习和工作的评估将会以各种形式进行。(普通高中学校法案,629,第17(1))①实质上,学生的...
第二章文献综述。2.1国外教师研究现状。早在1908年,国外学者就对教师成为研究者这一概念给予了大量的关注,博克汉姆曾在《教师的研究》中提出应把研究当成一种态度,而并非某一具体领域。他所持的研究观点及对教师职业的深刻剖析,给当时的教育界带来...
5结论本研究采用定量研究和质性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积极取向团体心理辅导对大学生自信心的促进作用进行研究分析后,得出结论:(1)积极视角下团体心理辅导对改善大学生的自信心具有良好的促进性效果。(2)积极视角下团体心理辅导对大学生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