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知识管理在教学中的运用
一、教学情境与场(Ba)
(一)教学情境的涵义
建构主义理论的发展使教育工作者开始注意到知识的情境性,同时也注意到情境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教学情境是学校组织中知识创造和转化的场所,是一种客观存在,它是一种特殊的环境,是教学具体情境的认知逻辑、情感、行为、社会和发展历程等方面背景的综合体,具有文化属性。①教学情境并非是教学之外社会环境或者自然环境,它是教学的一部分,是教学内在的基础。教学情境可以是物质的环境,如教室、实验室、图书馆、校园、博物馆甚至家庭环境等,也可以是虚拟的环境,如网络论坛、QQ 群、博客等,还可以是一种心灵的空间,如一种共同的文化认知、一种理想或信念等。同时,教学情境有超越了物质的、虚拟的、心灵的环境,是这些部分相互作用、相互支持、相互促进,共同构成的系统的、统一的有机体。它是教育工作者在教育理论、认知理论、知识管理理论等多种基本理论研究成果指导下的一种实践,是有意识地建构出来服务于教学的一种人工环境。
教学情境强调内在的系统性和统一性,构成教学情境的各部分应该是相互促进和统一的。这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各部分服务于共同的目的,即促进学生在教学情境中实现知识的创造与转化。因此,学生在各种不同的环境中得到的指引和影响在方向是一致的,就教学目的来说,都应该是指向真善美的,都是有助于学生身心和谐全面发展的。第二,尽管各部分的目的是一致的,但不同部分的具体功能是相同,正体现着和而不同的理念。因为不同才能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教室的环境主要在于知识的交流,是隐性知识外化和显性知识交换的空间;而实验室则强调了显性知识的内化和实践技能的培养,但他们共同服务于学生综合创新能力的发展。
(二)教学情境与场(Ba)
知识管理的产生与发展应当归结于三个方面的原因:第一,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知识的更新不断加快,知识资源极大丰富;第二,终身学习的理念深入人心,学习在空间和时间上的普遍存在;第三,知识经济的发展对知识创新的要求变得尤为迫切。知识管理首先出现在企业管理领域,但是其理论与实践对教学这个最密集的知识创造与转化领域同样适用。知识管理中场(Ba)的理论对于构建和开发教学情境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对应 SECI 模型中创发场、对话场、系统场和实践场,我们试图构建四种教学情境,即创发情境、对话情境、系统情境和实践情境,并简要叙述在四种情境中两种知识的创造与转化。
1.创发情境。在这里是个人之间面对面的交流,可以是师生之间,也可以是同学之间,他们通过观察、模仿与练习,交流着隐性知识,也通过对话分享着个人对知识的理解。在创发情境中,既有认知策略知识的隐性转移,又有对外知识的分享与传播。这种情境体现在具体的教学模式中就是个性化教学与同学辅导。
2.对话情境。在对话情景中,小组或团体之间进行着面对面的讨论与交流,并实现小组或团体内部的知识创造和转化。教学知识管理超过企业知识管理的地方是,富有激情和创造力的个体在良好氛围的团体互动中相互激励、相互影响,并逐渐明确个体的理想、形成个体的人格。①在这里除了分享显性知识之外,应该有意识的引导学生交流学习心得和传授认知策略知识,提升学习能力。这种情境体现在教学中就是班级授课和小组学习。
3.系统情境。小组或团体之间通过系统情境分享知识,相互促进,共同形成具有特色班级、校园文化,同时,进一步塑造和提升了教学情境(系统化情境)。在这里值得一提的是信息技术的发展为系统情境的建构提供了多种可能,网络化的教学环境,使得团体的互动不再局限在校园之内,更是跨越了校园甚至国界,从更加广阔的空间里获取知识和交流文化。系统情境中主要是显性知识的交流。
4.实践情境。个体在虚拟的环境里学习和实践,实现显性知识的内化和自动化,进而形成学生的能力,并不断创新。事实上,学习本身就是一种实践过程,在这个过程里,实现了认知策略知识的实践和内化,提升了学习能力。通过实验、实训和发现的过程,学生更是把理论的、抽象的、死的知识转化为实践的、具体的、活的隐性知识,并进一步形成实践创新能力。
二、 知识共同化
(一)校园文化与学风
共同化(socialization)又被翻译为社会化,学生在学校接受教育也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教学中共同化的实现不只是通过个体与个体通过面对面交流,校园文化与学风同样起了重要的作用。校园文化是一个学校所特有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气氛,它包括校园景观、建筑设计、园林景观等这种物质形态的内容,也包括学校的传统、校风、学风、人际关系、集体舆论、心理氛围等精神形态的内容。学风就是师生在治学精神、治学态度和治学方法等方面的风格,也是师生知、情、意、行在学习上的综合展现,是校园文化环境的重要体现。
良好的校园文化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创造的,体现在教师、学生、员工的观念、言行、举止之中,体现在他们的教学、科研、读书、做事的态度和情感中。这些都是以隐性知识的形式存在的学校重要的教学资源。在良好的校园文化中,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同时也在影响着他人,隐性知识在无声的传递着,共同化的过程就这样自然而然的实现着。教学本该是润物细无声的。
(二)个性化教学
在现代教学中,个性化教学经常被教师运用于教学中。当班级教学中存在过大学生的程度差异,统一的教材、教法不能针对所有学生时,为顾及个别学生能力、兴趣、需要及可能遭遇的困难,教师在教学过程之外特别实施的教学,就是个性化教学。与集体教学不同,在个别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单独面对面交流,教师的认知风格、态度、价值观对学生直接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在个性化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根据具体学生的个性、学习基础、认知风格来设计教学、准备教学内容,更要有针对性的培养学生的学习技巧、认知态度、实践能力和价值观。
根据教学的需要,教师还有可能安排学有所长的学生去帮助和辅导学习困难的同学。同学之间的个性化辅导互助同样存在类似个性化教学的隐性知识的传递,教师在选择学伴的时候,应当照顾到学生的特点与需求,有效利用隐性知识来提高教学效果。
三、知识的外化
(一)小组合作学习与自我总结与反思
知识的外化是学习发生的重要基础,小组合作中每个成员展示了各自对知识的理解,是对知识相对片面的理解,通过合作与交流,理解和学习他人的知识,从而实现对知识最为准确的学习。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与碰撞,实现知识学习效果的最优化,正切合了知识管理的外化过程。
小组合作学习是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小组成员之间通过分工合作来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的学习方式。这种方式既可以照顾到学生学习的个性,又能有效增强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学习、相互激励。小组合作学习有三种形式构成:小组活动、拼接式学习和团队研究式学习。①小组活动可以采取讨论、创作、合作演示等形式,学生可以通过头脑风暴式的讨论,激发各自的创造才能,实现隐性知识的外化。拼接式学习让小组成员分别参与教学内容的不同部分的教学工作,从教师的角度来分析和研究知识,进而发现知识的不同内涵和应用。团体研究式学习是几个小组共同合作来研究一个课题,既是知识的学习与研讨也是实践能力的锻炼和培养。
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时候,教师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教学内容的适宜性,什么样的学习内容最适合小组合作学习;2.小组合作学习所需的资源准备,为学生开展合作学习提供所需的教学资源;3.分组原则,采取什么样的分组方式才最有利于知识的外化与学习。分组中需要考虑三个维度,采取同质分组还是异质分组;分组数目;分组大小。
小组合作学习的成功与否还依赖于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反思与总结。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处在相对自由的环境中,教师采取适当策略培养学生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才能在学习过程之中不至于偏离学习内容,在学习中明确自己的位置,并培养学生合作的技能。自我管理能力的形成离不开自我反思与总结,在反思中培养学生的任务意识、团队意识和合作意识,并通过总结形成学生的综合能力。
(二)教学留白的意义
教学中,知识外化不仅可以通过学生之间的互动,还可以通过师生之间的互动来实现。教师运用适当的教学策略,可以激发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思考,提高教学效果。教学留白就是这种策略之一。留白原本是中国古典艺术表现的一种手法,指在艺术创作中通过有意识地留出“空白”,以便更充分地表现主题。中国画、古典诗词都讲究“留白”.②一副《寒江独钓图》,一叶扁舟一渔翁,整幅画不着一笔水,这种留白却让人感到满篇皆水,浩渺烟波。“留白”以无胜有,给观者留下丰富的想象空间。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讲与学生的练往往紧密结合,把课堂占得满满的,学生始终处在紧张接受知识的状态。这不仅容易导致学生疲劳,而且也不利于学生及时回味和思考教学内容、内化知识。教师有时候需要给学生留出思考的时间,让学生能够更深更透彻的回味和理解教学内容,使学生的学习张弛有度,既不会“学而不思则罔”,也不会“思而不学则殆”.教师也可以巧妙设疑,而却不急于说出答案,布下留白,让学生的学习欲罢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学中的“留白”不是避而不讲,不是省略,不是逃避责任图省事,而是引而不发,是铺垫和蓄势。孔子讲: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就是要给学生留出思考和探究的“空白”来。下面结合一些案例来介绍几种教学留白的使用。
1.启发留白
①在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情感,鼓励学生的知识运用,发展创新思维,而做出的留白。比如在语文的阅读教学中,留白可以加强学生对阅读内容的理解和感悟,增强对文学意境的感悟能力。某教师讲授小学一年级语文《画家乡》一课。第一次上课时,他让学生自由阅读,读完之后就提出几个问题来让学生回答。学生由于没有时间思考,课堂气氛沉闷,回答问题不积极,点名回答,也都是凑合过去。这种情况下,不仅学生忙于应付回答问题,对文章的理解深度不够,而且打击了学生的自信心,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通过课后的反思与交流,这位老师认识到在提问之后要给学生留白思考,在阅读之后也要给学生一定理解回味的时间。于是在第二次课时,这位老师改变了教学设计,他让学生在课下预习阅读,课上老师先用缓慢的语速来朗读,学生听读,这样便给学生留出一定的思考和理解的时间。学生一边听一边思考,一边勾画一边组织语言,读完之后,再给学生留出一点时间来总结,结果在提问时学生不仅积极踊跃,而且正确率和创新性都有明显改善。
2.问题留白
课堂提问可以调动学生的思考,而如果问题漫天飞,看起来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了,实际上思维缺少必要的深度,更谈不上条理性。对学生的提问,在每个问题提出之后,至少要等待 3 秒钟。若不给学生留思考的时间,提问也就失去了价值。当学生有了充分的时间,才有可能针对问题积极思维,主动探讨。这就是问题留白。
课堂教学中教师经常会提出许多问题,对于比较简单的问题,学生能够很迅速地作出回答,而对于有一定难度的问题,学生则需要一些时间和空间来思考,这时候老师应该耐性等待。“留白”时间给学生,课堂上的寂静,也许不能保证所有学生都专注地思考,但起码保障了部分学生静静思考探究的权利。
老师要注意观察学生思考中的学生,注意学生的表情变化。当看到成功的喜悦洋溢在学生的脸上时,意味着“留白”有了丰盛的收获。这种留白其实不需要太久,只要一两分钟,而学生却可在这一两分钟的“留白”中得到一些缓冲,一些放松,为更好地迎接下一轮的冲刺做好准备。
3.拓展留白
在课堂上,把某些知识有意识地留下不讲,给学生暂时性的知识“空白”,这能调动学生思维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如有一位老师在讲授《大自然的语言》一课时,就利用了拓展留白,让学生不仅学到了气象知识,还学了诗歌写作,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给学带来最美好的学习体验。这篇知识性小诗从一些人们日常所见的自然现象着眼,向读者展示了大自然语言的奥秘。
老师为了激发学生留心观察大自然的热情,在课前鼓励学生自己去发现大自然还有什么语言,鼓励学生做“爱学习”、“勤思考”的人。在该堂课结束的前,老师鼓励学生们自己根据自己的观察来仿写,学生们兴致大增,创作力一时爆发,创作出一首首简洁、优美、活泼的小诗。这种留白方式既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又活跃了学生的思维。
4.领会留白
为了让学生理解或领会某个内容而做出留白,一般用于教学的关键点或难点。这不是回避关键,知难而退,而是突破难点,强化重点的重要手段之一,实践中随教学内容的深入,教师在讲课时作适当的留白,让学生来观察、比较、分析、抽象,比教师反复讲解要有用得多。
案例:《百分数的意义》在教学完百分数的读写法后,老师给学生留了收集生活中的百分数的作业,利用学生自己收集来的数据来抽象概括出百分数的意义。
师:同学们,老师课前已经布置大家收集了一些生活中的百分数,下面请同学们来汇报一下你所收集到的百分数。
生:衣服商标有百分数、白酒标签有百分数、报刊信息……
师:是啊,正所谓百分数无处不在。同学们,我们已经接触了这么多百分数,但如果有人问你这些百分数表示什么意思时,你该怎么说呀?
学生思考。(留白)
师:同学们,我们先在这些百分数中(选择有代表性的几个百分数),每位同学任意选一个,先想一下它所表示的意思,然后说给你的同桌听听,好吗?
学生开始选择并互相说明所展示百分数的意义。(留白)指名学生在全班交流。(教师板书)师:同学们,刚才听了你们对这几个百分数的理解,可以看出大家真不简单,已经能比较清楚地说出这些百分数所表示的意义了。那么根据刚才的理解,谁能说一说什么叫百分数?
学生观察、比较然后概括: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百分数。之后让学生看书,加上教师点拨,一般学生能较深刻地理解这一概念,整个过程学生有充分的自主权,充满好奇和乐趣,思维处于积极状态。
上述案例中,为了教学“百分数的意义”,教师先引导学生收集生活中的百分数,从生活实际出发,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说一说生活中百分数的意义,然后教师有意识的留白,让学生观察、比较这些百分数的意义,在这些个体的基础上归纳出百分数的概念。
四、知识的联结化
(一)校园文化的建设
知识的联结化是多方面知识的汇集与系统化。在教学中,知识的联结化既有校内(校本)知识联结,又有校外知识的联结。校内知识的联结需要有良好的校内文化支持,从而形成良好的知识共享与交流空间。
校园文化的建设应该有利用每一位成员(教师与学生)展示自我的才华,形成相互借鉴、取长补短的学习氛围和激励氛围。校园文化的建设应该建立高效的知识交流和获取渠道,通过这样的渠道可以有效利用校内资源,提升和改造自我。校园文化的建设应该注重总结学校特色文件,不断积累和升华校内文化,形成强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并成为隐性知识传播的基础。
(二)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利用
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校外资源的利用和开发提供了有利的条件,通过信息技术,师生可以在更广阔的范围内分享知识、交流思想。信息化教学资源的运用中,如何在众多的资源中选取最有用的教学资源来提升教学效果呢?首先要考虑学科的性质,不同学科,要选用不同的信息化资源。其次要考虑学生的认知结构。低年级要选择生动、形象、直观的教学资源,而高年级要选择简洁的教学资源,避免华而不实,喧宾夺主。第三是因校而宜,不搞形式主义,结合自身的世界情况和条件来采用,比如教师的信息素养水平、硬件条件等。在有条件的前提下,要积极组织人员开展校内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利用信息技术更加有效地把学校师生的才智汇集起来,实现知识的联结化与共享。
五、知识的内化
(一)实践教学
知识的内化是教学效果最终的体现,没有知识的内化就没有真正实现教学。而教学内化离不开知识的实践与运用。实践教学是知识内化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实践教学是一种具有教育性、创新性、实践性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形式,在这种教学活动中,激励学生参与、鼓励学生思考、倡导学生主动探索,最终实现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创新能力。实践教学要在开放的空间里实现师生的互动,强调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积极建构知识的意义,形成内在的能力和素质。
在实践教学中,学生在经验丰富的教师指导下,把理论知识运用到操作中去,并在运用中摸索规律、掌握技巧,深化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和认识。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应当注重以下几个问题的处理,使实践教学的效果发挥到最好。
首先,要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相信学生能够做好,并积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去操作。其次要指导学生实践的要点,便于学生有意识的去注意实践中的细节,掌握实践的难点和重点,避免学生盲目的摸索,提高教学效率。第三要注重学生隐性知识的学习,在教学评价过程中不应该侧重显性知识学习的评价,而是要通过过程评价和参与性评价来考察学生的知识内化水平。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养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是新课标的重要教学目标,也是教学知识管理的最终目标之一。任何知识与技能的学习都将伴随着一定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而教学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则强调让学生从内心确立起对真善美的价值追求。一个人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对其知识的学习、人生的发展与幸福都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并不仅仅是知识内化过程中的任务,而是贯穿在整个知识的学习和管理中,无论是潜移默化地隐性知识学习,还是讨论交流中的知识外化,抑或是知识交流、汇集、系统化的知识联结化过程都伴随着一定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
第五章引入教学与效果评价以上已经说明将中国传统文化引入技工院校德育教学中的必要性,那么具体应该如何将传统文化融入技工院校的德育教学中,以提高德育教学的实效性,从而使学生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自觉增加道德文化修养,笔者结合本人工作和本校实际...
第六章对民办高校以学养学发展模式的未来展望一、民办高校以学养学模式的发展走向选择在我国高等教育市场进入买方市场之后,高校之间的竞争变得更加激烈,在竞争中不适应市场环境的高校就有可能被淘汰。我国以学养学民办高校由于起步晚、政策环境不良等原...
第三章小学生慈善教育的现状调查。3.1小学生的问卷调查。3.1.1问卷实施的基本情况。笔者选取了无锡市两所小学五年级和六年级共232名学生为调查对象,进行了小学生慈善心现状的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226份。围绕小学生是否具有基本的慈善心和对不...
第二章芬兰高中不分年级制的课程设置。一种教育组织形式的变革不是它自身独立的变革,而是关系到整个教育系统的变革。夸美纽斯提出班级授课制的同时,便在《大教学论》一书中详细阐述了班级授课制实施的整套措施。同样的道理,不分年级制要想成为与班级授...
随着电子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熊孩子”这一负面儿童形象得到了广泛传播,网络大众的暴力话语更是随着负面儿童形象的传播逐渐成为“熊孩子”形象的衍生品,这无疑给现代儿童观念的发展带来了巨大挑战。...
第一章导论1.1选题的背景、目的和意义中职德育教育职业化是指在中职德育教育中以职业化导向为根本要求,以培养职业道德为核心,以塑造职业人格为根本目标,从而最大程度实现中职德育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而职业化是为了达到职业要求具备的素质和追求成...
四、美国大学医学院通识教育启示在高等教育中加强通识教育已经成为大势所趋,医学教育应该是医学专业教育和医学通识教育的结合,缺少医学通识教育的医学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这种教育既不利于培养医学高素质的人才,也不利于我国卫生事业的发展。我们既需要...
第二章多元化教学评价理念的内涵多元化是当代学术研究中广泛使用的一个7^语。通常是指一个组织或系统中,多种成份的共存及其相互作用。多元化意味着差异性和互补性。人们一般认为多元化是有益的。多元化经常被用来分析文化现象,因此有了多元文化这一概念。...
第四章芬兰高中不分年级制的评价机制。一、评价目标。根据芬兰普通高中学校法案的规定,学生评价旨在指导和鼓励学生学习,培养学生自我评价的技能。对于学生的学习和工作的评估将会以各种形式进行。(普通高中学校法案,629,第17(1))①实质上,学生的...
第二章文献综述。2.1国外教师研究现状。早在1908年,国外学者就对教师成为研究者这一概念给予了大量的关注,博克汉姆曾在《教师的研究》中提出应把研究当成一种态度,而并非某一具体领域。他所持的研究观点及对教师职业的深刻剖析,给当时的教育界带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