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3 收集资料和分析资料的方法情况
从表 5-5 可以看出,观察法是小学教师最常使用的一种收集资料的方法,占到66.7%,其次是文献法,占到 25.8%,量表法和实验法分别只占到 5%和 2.5%.小学教师最常用的分析资料的方法是经验总结法,占 84.2%,6.7%的文章使用了描述统计的方法,其中多数文章使用表格、百分比的量化方法,在所查阅文章中仅有一篇文章应用到方差检验的数据分析方法。叙事研究、定性分析和比较分析分别占到5.8%、1.7%和1.7%.
5.4 讨论。
5.4.1 对小学教师研究主题的结果分析。
近三年来我国小学教师在公开发表的期刊杂志中有 79.2%的文章是围绕教学这个研究主题来展开的。多数教师研究的问题来自自身教学中的困惑,问题小且聚焦,但也有一部分的研究其意义和价值不大,甚至出现一些假问题。对于校本研究、教师发展、学生、课程和德育研究的比例较低,说明小学教师虽然已经意识到研究这些课题的重要性,但它们还是教师教育研究中的薄弱环节,研究力度仍需要加强。
结合自身的学科背景进行教学研究是小学教师做研究的一大特点。关于语文和数学科目的研究分别占到教学研究的 40%和 34.7%,关于英语、体育、美术等学科的研究仅占到 25.3%.各门学科都是义务教育小学阶段的一门重要基础学科,都有各自侧重的教育任务。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既要重视语文、数学科学素养的培养,也鼓励其他学科不断改进、创新。
在教学主题的研究中有 41.5%的文章是关于课堂教学实践的,表明小学教师善于在实际教学中捕捉自己的教学困惑,而对教学有效性的探索是教师研究中持之不变的话题。伴随着社会的信息化,越来越多的科学技术和手段被引入到教学领域。关于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应用的文章占到 25.5%,说明小学教师不拘于传统教学模式,具有乐于学习和使用新技术和新技能的心向,多数教师能够结合自己的学科教学进行多媒体教学。但是笔者在阅读这些文章后发现,多数文章只是仅仅介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多媒体的使用过程,而缺少对使用技术的解释性分析,新技术的使用并不是应对新课改的花架子,教师也应意识到并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使用信息技术。另外,关于教学方法与策略的研究占教师教学研究的 24.5%,多数小学教师能过结合新课改的教育背景改善自身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如何在提高教学效率的同时使学生更加积极的学习并获得快乐的体验是教师所探寻的主要方面。
5.4.2 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的讨论分析。
近三年来,关于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的文章所占比例并没有显着变化,以定性研究为主的论文一直占据主要地位。从定性研究的角度来讲,虽然小学教师定性研究的文章数量很多,但类型相对单一,教学经验的总结是小学教师研究的一大特点,而质的研究的几种范式,如:现象学研究、个案观察等在教师研究中很少涉及。拿来就用的教学经验虽使用方便,但如不进行提炼分析,也仅仅是教师的个人之谈,无法推广运用;从定量研究的角度来讲,科学的实验设计或专业的数据分析未被小学教师所掌握,在为数不多的定量研究中,其方法运用也不尽规范。虽然我国教师研究已有一定的发展,但对于小学教师而言,进行量化研究仍是困难和陌生的。如果教师的研究仅仅停留在定性分析上,将影响其对教育教学规律的科学认识。
5.4.3 资料收集方法的讨论分析。
通过分析小学教师资料收集的方法可知,观察法是小学教师最常使用的一种收集资料的方法。小学生的课堂表现是教师研究素材的主要来源,使用观察法可以使教师获得第一手资料。但从所查阅的文章中发现,小学教师多选用直接观察法,如随堂听课,或直接观察学生的某种活动来收集文章资料,而在观察时借助观察仪器或使用观察量表的文章屈指可数。在小学教师收集资料的方法中,文献法占到 25.8%.文献法从表面上看,似乎没有观察、调查、实验法那么费时、复杂,但从浩如烟海的文献中找出自己需要的、高质量的文献并非易事,这对研究者的个人学识和能力也提出一定的要求,而这正是小学教师需要提高的方面。访谈法、量表法和实验法的运用比较少,这反映出小学教师对于此类研究方法的掌握不够熟练,也在一定程度反映出小学教师对于量化研究知识的缺失。
5.4.4 分析资料方法的讨论分析。
通过对小学教师公开发表的文章进行内容分析后发现,小学教师最常用的分析资料的方法是经验总结法,这反映出小学教师能够熟练的运用经验总结法。但作者在浏览分析文献的过程中发现,有相当一部分文章的写作方式是:“某某理论为……,在我的课堂教学中可以这样做……,因此……”这些文章虽然运用了经验总结法,可多数只是证明某些理论或概念的合理性,并未将总结深入到解释层次,因此难以进行经验结果的推广。与经验总结法的大量使用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同样作为质性的研究方法,如叙事研究、定性分析和比较分析的方法使用比较少,这反映出大多数的小学教师的理论研究水平还处于感知认识阶段,教师笔下的语言文字与概括的事实相对应,与经验直接联系,还没有形成具有逻辑联系的理论体系。教师的理论研究水平需要进一步提高,从带有浓厚经验色彩的事实描述过渡到探求事物现象的本质、相关事物和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发展规律。
5.5 结论。
总体来说,小学教师发表的论文水平并不高,其论文的语言多为苍白的逻辑推演,普遍缺乏情趣化的表达。具体来说结论如下:
1.小学教师的研究主题多与教学相关,特别是聚焦在课堂教学实践方面,在各科教学的研究中,以语文和数学科目的研究最多。
2.小学教师的文章以定性研究为主,虽然此类文章的数量很多,但类型相对单一,教学经验的总结是小学教师研究的一大特点。
3.观察法是小学教师最常使用的一种收集资料的方法,且多以直观观察为主。
4.经验总结法是小学教师最常用的分析资料的方法,但未将总结深入到解释层次。
第五章引入教学与效果评价以上已经说明将中国传统文化引入技工院校德育教学中的必要性,那么具体应该如何将传统文化融入技工院校的德育教学中,以提高德育教学的实效性,从而使学生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自觉增加道德文化修养,笔者结合本人工作和本校实际...
第六章对民办高校以学养学发展模式的未来展望一、民办高校以学养学模式的发展走向选择在我国高等教育市场进入买方市场之后,高校之间的竞争变得更加激烈,在竞争中不适应市场环境的高校就有可能被淘汰。我国以学养学民办高校由于起步晚、政策环境不良等原...
第三章小学生慈善教育的现状调查。3.1小学生的问卷调查。3.1.1问卷实施的基本情况。笔者选取了无锡市两所小学五年级和六年级共232名学生为调查对象,进行了小学生慈善心现状的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226份。围绕小学生是否具有基本的慈善心和对不...
第二章芬兰高中不分年级制的课程设置。一种教育组织形式的变革不是它自身独立的变革,而是关系到整个教育系统的变革。夸美纽斯提出班级授课制的同时,便在《大教学论》一书中详细阐述了班级授课制实施的整套措施。同样的道理,不分年级制要想成为与班级授...
随着电子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熊孩子”这一负面儿童形象得到了广泛传播,网络大众的暴力话语更是随着负面儿童形象的传播逐渐成为“熊孩子”形象的衍生品,这无疑给现代儿童观念的发展带来了巨大挑战。...
第一章导论1.1选题的背景、目的和意义中职德育教育职业化是指在中职德育教育中以职业化导向为根本要求,以培养职业道德为核心,以塑造职业人格为根本目标,从而最大程度实现中职德育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而职业化是为了达到职业要求具备的素质和追求成...
四、美国大学医学院通识教育启示在高等教育中加强通识教育已经成为大势所趋,医学教育应该是医学专业教育和医学通识教育的结合,缺少医学通识教育的医学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这种教育既不利于培养医学高素质的人才,也不利于我国卫生事业的发展。我们既需要...
第二章多元化教学评价理念的内涵多元化是当代学术研究中广泛使用的一个7^语。通常是指一个组织或系统中,多种成份的共存及其相互作用。多元化意味着差异性和互补性。人们一般认为多元化是有益的。多元化经常被用来分析文化现象,因此有了多元文化这一概念。...
第四章芬兰高中不分年级制的评价机制。一、评价目标。根据芬兰普通高中学校法案的规定,学生评价旨在指导和鼓励学生学习,培养学生自我评价的技能。对于学生的学习和工作的评估将会以各种形式进行。(普通高中学校法案,629,第17(1))①实质上,学生的...
第二章文献综述。2.1国外教师研究现状。早在1908年,国外学者就对教师成为研究者这一概念给予了大量的关注,博克汉姆曾在《教师的研究》中提出应把研究当成一种态度,而并非某一具体领域。他所持的研究观点及对教师职业的深刻剖析,给当时的教育界带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