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调查结果。
4.2.1 小学教师做研究的认知情况结果。
1.小学教师教育研究认知的现状。
在小学教师教育研究认知情况的调查问卷中,根据李克特五点分法对相关题目进行正向或负向记分(1-5 分)。数据的中间值为 3 分,平均分低于 3 分的,说明对研究的认知程度较差。平均分高于 3 分的,说明研究的认知程度较高。因为各维度所涵盖的题项数目不同,所以不宜直接比较平均数的大小,本文用各维度的平均值除以各维度的题项,用求得的每题平均数的数值大小进行比较分析。运用 SPSS19.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得到小学教师认知情况的五个维度的具体情况如下:
由表 4-6 可知,各维度题目的平均分由高到低分别为研究观念判断、研究评价认识、研究价值认识、研究动机、研究知识与方法。从研究的现状来看,研究认知的总体情况的平均数为 3.37,略微大于数据的中间值 3,说明小学教师研究认识的总体情况比较良好。虽然小学教师研究认知的总体情况略高于平均值,但是在某些具体维度上却出现低于平均分的情况。其中研究知识及方法维度平均值为 2.50,低于平均数 3.在研究动机方面,设置 5 个小题,平均值为 3.24,略低于研究认知总体情况的平均值 3.37,这也显示出需要给予重视的地方。
另外,根据动机的来源分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在研究动机的题项设置上也做了相关区分,具体题项的设置和得分情况如表 4-7.
内部动机方面设置两个相关小题,平均分分别为 3.27 和 3.17,外部动机方面设置两个相关小题,平均分为别为 3.72 和 3.61,由此可知,小学教师外部动机的平均分均高于内部动机的平均分。
2.影响小学教师认知情况的个人背景差异。
在了解了小学教师研究认知情况的现状之后,用 SPSS19.0 软件对所调查的问卷数据做平均数差异显着性分析,以期发现影响教师研究认知的个人背景差异。其中,自变量为性别、是否师范院校毕业,分别作独立样本 t 检验。自变量为教龄、最高学历、职称、主要任教学科,分别做单因素变量方差分析。统计分析结果如下:
(1)性别上的差异。
对不同性别的小学教师认知情况作独立样本 t 检验,统计结果如下:
由表 4-8 可知,在研究价值的认识上,其 Sig.值为 0.034,因为 0.034 小于 0.05,则证明在研究价值的认识上,男性与女性之间存在差异。在平均分上,女性为 3.55,男性为 3.31,女性的平均分高于男性。从平均分的排序看,男性和女性教师在研究观念的判断上得分最高,分别得到 3.98 和 4.2,在研究知识与方法方面得分最低,分别得到 2.43和 2.55.
(2)教龄上的差异。
对不同教龄的小学教师研究认知情况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得到的结果如下:
从表 4-9 可知,在研究动机、研究评价认识上,Sig.值分别为 0.012 和 0.014,均小于 0.05,则证明不同教龄的小学教师在研究动机、研究评价认识上存在着显着性差异。
在研究动机方面,教龄 1-5 年的教师研究的动机水平最高,平均值为 3.47.其次是教龄为 6-15 的教师和教龄为 16-25 年的教师,而教龄 26 年以上的教师研究动机的水平最弱,只有 3.09.在研究评价认识方面,教龄 26 年以上的教师得分最高,得到 4.00 分。教龄为 6-15 年的教师得分最低,只得到 3.63,这说明教龄为 6-15 年的教师对研究评价的认识不足。
(3)学历上的差异。
对不同学历的小学教师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如下:
在研究评价的认识上,Sig.值为 0.013,小于 0.05,说明不同学历的小学教师在研究评价的认识上存在显着性差异。在五个维度的平均分排序上,研究生学历教师的得分均高于本科和专科及以下学历教师的得分。
(4)是否师范院校毕业上的差异。
对是否师范院校毕业的小学教师研究认知情况做独立样本 t 检验,统计结果如下:
从表 4-11 可知,各维度的 Sig.值均高于 0.05,说明小学教师的研究认知情况在是否师范院校毕业上不存在显着性差异。
(5)职称上的差异对不同职称的小学教师研究认知情况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得到的结果如下:
从表 4-12 可知,各维度的 Sig.值均高于 0.05,说明小学教师的研究认知情况在不同职称上不存在显着性差异,且不同职称的小学教师在维度平均分的排序上,也没有体现出一致的现象。
(6)任教学科上的差异对不同任教学科的小学教师的研究认知情况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得到的结果如下:
在研究价值认识、研究知识与方法、研究观念的判断上,不同任教学科的教师的研究认知情况存在显着性差异,Sig.值分别为。021、。016 和。037,说明不同任教学科对小学教师研究认知有明显的影响。从各维度平均分的排序上看,小学语文教师的得分要高于数学、英语和其他学科教师的得分,从整体上表现出比较好的认知水平。
4.2.2 小学教师研究的问题、方法意识调查结果。
1.识别研究问题的现状。
问题是研究者研究的焦点,由问题进而形成一个研究课题。1但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可以成为研究课题,能够被研究。作为一个研究者,首要的就是区分可研究问题和不可研究问题。可研究问题的基本特征是,能够收集某些信息来回答这个问题。涉及到价值的问题,如内隐着正确与错误,合适与不合适等概念,否则不易作为研究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本研究设计了五个小题,以测试小学教师能够正确区分可研究问题和不可研究问题。统计结果如下:
由图 4-1 可知,在识别可研究的问题上面,只有 11.18%的小学教师能够全部回答正确,88.82%的教师没有正确的识别可研究的问题。
2.研究问题类型的现状.
一个好的问题应具有四个基本特征:切实可行的、表述清楚的、有意义的和符合道德的。2除此之外,一个好的问题通常要研究某种关系,也就是要探讨事物之间的关联性。一个纯粹的描述性的研究问题,如:一个探究取向的教师是什么样子的?在这一类的问题中,研究者只是想确认某些特征、行为或观点,而人们并不知道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表象或行为。作为探究、求解具有科学性的研究有必要将此类问题进一步加工,也就是通过探明解释各种事物之间的联系,使人们更加清楚的认识事物。学会观察和注意各种事物之间的关联,可以增进研究者对于事物的理解,进而理解世界。在此基础上,分别设计了 A、B 两组问题(A 为描述性问题,B 为关联性问题),每组各包括两个小问题。通过对 A、B 两组问题的选择,来调查小学教师所关注问题的类型。
据图 4-2 可知,76.00%的小学教师对于关联性问题更为感兴趣,23.02%的教师倾向于描述性的研究问题。
第五章引入教学与效果评价以上已经说明将中国传统文化引入技工院校德育教学中的必要性,那么具体应该如何将传统文化融入技工院校的德育教学中,以提高德育教学的实效性,从而使学生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自觉增加道德文化修养,笔者结合本人工作和本校实际...
第六章对民办高校以学养学发展模式的未来展望一、民办高校以学养学模式的发展走向选择在我国高等教育市场进入买方市场之后,高校之间的竞争变得更加激烈,在竞争中不适应市场环境的高校就有可能被淘汰。我国以学养学民办高校由于起步晚、政策环境不良等原...
第三章小学生慈善教育的现状调查。3.1小学生的问卷调查。3.1.1问卷实施的基本情况。笔者选取了无锡市两所小学五年级和六年级共232名学生为调查对象,进行了小学生慈善心现状的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226份。围绕小学生是否具有基本的慈善心和对不...
第二章芬兰高中不分年级制的课程设置。一种教育组织形式的变革不是它自身独立的变革,而是关系到整个教育系统的变革。夸美纽斯提出班级授课制的同时,便在《大教学论》一书中详细阐述了班级授课制实施的整套措施。同样的道理,不分年级制要想成为与班级授...
随着电子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熊孩子”这一负面儿童形象得到了广泛传播,网络大众的暴力话语更是随着负面儿童形象的传播逐渐成为“熊孩子”形象的衍生品,这无疑给现代儿童观念的发展带来了巨大挑战。...
第一章导论1.1选题的背景、目的和意义中职德育教育职业化是指在中职德育教育中以职业化导向为根本要求,以培养职业道德为核心,以塑造职业人格为根本目标,从而最大程度实现中职德育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而职业化是为了达到职业要求具备的素质和追求成...
四、美国大学医学院通识教育启示在高等教育中加强通识教育已经成为大势所趋,医学教育应该是医学专业教育和医学通识教育的结合,缺少医学通识教育的医学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这种教育既不利于培养医学高素质的人才,也不利于我国卫生事业的发展。我们既需要...
第二章多元化教学评价理念的内涵多元化是当代学术研究中广泛使用的一个7^语。通常是指一个组织或系统中,多种成份的共存及其相互作用。多元化意味着差异性和互补性。人们一般认为多元化是有益的。多元化经常被用来分析文化现象,因此有了多元文化这一概念。...
第四章芬兰高中不分年级制的评价机制。一、评价目标。根据芬兰普通高中学校法案的规定,学生评价旨在指导和鼓励学生学习,培养学生自我评价的技能。对于学生的学习和工作的评估将会以各种形式进行。(普通高中学校法案,629,第17(1))①实质上,学生的...
第二章文献综述。2.1国外教师研究现状。早在1908年,国外学者就对教师成为研究者这一概念给予了大量的关注,博克汉姆曾在《教师的研究》中提出应把研究当成一种态度,而并非某一具体领域。他所持的研究观点及对教师职业的深刻剖析,给当时的教育界带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