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管理学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体育论文 > 体育管理学论文 >

河东地区民俗体育发展的优势项目

来源:学术堂 作者:朱老师
发布于:2016-04-28 共6112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河东地区民俗体育发展的影响因素探析
  【第一章  第二章】民俗体育建设选题依据与目的
  【第三章】有关民俗体育的文献综述
  【第四章】河东地区民俗体育研究方法
  【5.1】河东地区民俗体育发展的优势项目
  【5.2】河东地区民俗体育的开展调查
  【结论/参考文献】河东民俗体育提升研究结论与参考文献
  
  5 研究结果与分析
  
  5.1 河东地区民俗体育发展的优势项目
  
  5.1.1 绛州鼓乐
  
  春秋时期,“晋鼓秦筝”之说充分证实了中国锣鼓的历史源远流长。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环境影响下,河东地区的锣鼓项目作为民俗体育的主要内容,也越来越受到较多学者的关注和研究。其中,在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特有的地方风俗背景下的绛州鼓乐,因气势磅礴、粗旷豪放、慷慨激昂、声韵铿锵而独具特色,被列为世界三大鼓种之一,已被载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文化中心的“世界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数据库,并在 2006 年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绛州,即现在的运城市新绛县,地处运城北部。东临侯马市,西接稷山县,南连闻喜县,北与襄汾县、乡宁县相邻,县境轮廓呈不规则四边形,总面积 593 平方公里。曾荣获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文化先进县”、“中国鼓乐之乡”、“中国楹联文化县”等赞誉。
  
  追本溯源,绛州锣鼓的起源具有浓厚的神话气息。据记载,春秋时期,新绛县遭遇了一场连刮七天七夜黄风的天灾,飞沙走石,天摇地动。此时却在新绛县的北部却涌流出一大股泉水,水岸边隆起九座土阜(晋之九原)。之后人们便称此山为“鼓山”,此水为“鼓水”.公元 620 年,即唐武德三年,亲王李世民率领唐军屯兵柏壁,击退敌军,收复失地,当地百姓便用锣鼓编奏出具有气壮山河气势的《破阵乐》来庆祝战役胜利。之后,当地人们把鼓作为吉祥物,并修建庙堂,置办锣鼓,在秋收之时,必敲大鼓,以庆有美好丰收等良好寓意。直至贞观元年正月,唐太宗李世民凡大宴群臣,期间多演奏《秦王破阵乐》曲目,为自己灭隋建唐的功绩而自豪。因此,“绛州锣鼓”便这样产生了,也成为百姓生活的一个重要娱乐项目。
  
  明清时期,绛州的经济因晋商的存在更加繁荣,降州便有“七十二行城”、“水旱码头,交通枢纽”和“南绛北代”的美誉。据文献清朝《直隶绛州志》记载:“岁时社祭、夏冬两季,又乡镇多香火,扮社鼓演剧,招集贩粥人甚便之。”绛州锣鼓因当地的庙会活动、社火活动而盛行,进入了发展的第一个高潮期。
  
  在 1910-1977 期间,绛州锣鼓因日本入侵、文化大革命等原因而衰退、间断,但在重大的传统节日里也会进行表演,比如祭祀仪式、庆典和婚嫁活动及庙会活动等。因此在新绛民间流传这样的俗语---“北行庄的踩板扎得高,不如南行庄的鼓儿敲得好”、“北岸的棍,西岸的鞭,石坡上的镲儿铙得欢,八庄的锣鼓震破天”.
  
  自 1978 年后,随着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以及改革开放的提出,降州经济开始迅速发展,再加上政府环境的放松和政策的支持,绛州锣鼓成为当时群众体育的主要项目,群众文化活动的主要形式。1988 年成立了绛州鼓乐团,历经不断改革和创新,至今已应邀受访近 30 个国家。降州这一民间娱乐活动进而走出国门,并多次获得奖项,因此,其被誉为“国之瑰宝”.
  
  目前,多数农村锣鼓队编制为十三人,多以婚丧嫁娶等小仪式为主,即一人指挥,两人主要负责高低音的大、小鼓,敲锣八人,小呆锣一人,钹一人;在大型广场等表演中,锣鼓队编制人数为 35 人左右,乐器种类不变,除指挥员是一人外,只是其余各个职位人员数量的变化。
  
  绛州鼓乐的鼓种分为塞社锣鼓和鼓吹锣鼓两种,多在春节期间、社火举行。塞社锣鼓则是绛州锣鼓鼓种的主要代表,表演类型分为清音锣鼓和表演锣鼓。前者是演奏套曲为主,后者以演奏套曲与舞蹈同时进行为主。
  
  塞社锣鼓最具特色的是花敲鼓和穿箱锣鼓。
  
  花敲鼓充分利用鼓的各个部位,即以击鼓心、敲鼓边、蹭鼓皮、磨鼓钉、顶鼓棒、搓鼓捶、磕鼓环、打鼓架等演奏技巧,并配合高难度的肢体动作进行表演。花敲鼓的全套乐器包括鼓、板和梆子,没有钹和其他铜质乐器,计有 28 件。其中有象征牛、虎、狮子、麒麟四兽的 2 副夹板和 2 副梆子,取黄牛之忠、老虎之猛、狮子之威、麒麟之祥,寓意万事如意、年年有余;24面鼓代表 24 节令;现有锣鼓中保留夹板的仅有花敲鼓项目。新绛县的三泉村是穿箱锣鼓的典型代表。穿箱锣鼓多以游行表演和场地表演为主,锣鼓参与者身着古戏装,在场地演奏时分为大鼓和大钹、小鼓和锣两个部分,还有跑锣等舞蹈表演。
  
  鼓吹锣鼓多用于婚丧嫁娶、寿喜等热闹场所,分为唢呐伴奏锣鼓、道士杂乐锣鼓形式,皆属于吹打乐。两种鼓乐鼓种的共同点是:演奏技巧分为领奏、齐奏、对奏等;表演形式表现为场地和舞台两种,场地表演主要在队形上的变化。
  
  绛州锣鼓在庆典活动、婚嫁和庙会等表现手段的基础上,提出了“源于传统、高于传统、不断创新、与时俱进”的发展理念,其发展优势体现在:表演人数不断增加;曲牌创编遵循吸收传统精华,剔除糟粕,借鉴西方曲目的原则,代表作《黄河鼓韵》、《得胜回营》、《老鼠娶亲》、《厦坡上滚核桃》、改编版《秦王点兵》等。
  
  代表性事件:
  
  2012 年山西绛州鼓乐艺术团编排的《鼓韵龙腾》很荣幸地登上龙年春晚舞台。
  
  2013 年 11 月 13 日,绛州鼓乐团在京举行“阳光·华彩旅游驻场演出绛州鼓乐签约仪式”,表明这支以农民为主体组建的民间艺术业余表演团体的品牌系列首推合作项目,并在 2014 年 3 月 28 进行首演。而新绛县新华鼓乐艺术团于本年 12 月 23 日在河东剧院上演《鼓动黄河》,受到有关领导、专家和观众的一致好评。
  
  2014 年 9 月 23 新绛县的崇道源绛州鼓乐艺术团的表演《千年回响》曲目,为“第 25 届关公文化旅游节文艺晚会”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2014 年 11 月 16 日,中国唱片总公司、香港现代音像有限公司,香港AQCD 科技有限公司、日本传统音乐振兴财团等传媒公司组成的音乐创作团队对绛州鼓乐进行现场录制。代表曲目为“秦王点兵”、“牛斗虎”、“二龙戏珠”、“黄河鼓韵”、“杨门女将”、“龙腾虎跃”等,并倾力打造第三部曲《黄河魂》,表明绛州锣鼓已受世界的瞩目。
  
  5.1.2 稷山高跷走兽
  
  稷山县,位于运城市正北端,东依新绛县,西临河津市,南以稷王山和闻喜县、万荣县接壤,北为吕梁山与乡宁县相连,其地貌为中间低、两边高鞍形状态。下辖七个乡镇,共有 200 个行政村。
  
  高跷,俗称拐子,距今约有 2500 年历史,其包括低跷(又称跑跷)、中跷、高跷三部分,高度分别约在 12 厘米、60 厘米、2-3 米之间,是一种在参与者的脚、小腿上绑着长木进行的群众性的技艺表演,队伍的人数没有具体固定。现今高跷分布的广泛性、形式的多样性表明了高跷具有极强的生命力,在历史潮流中能够适应性的发展。在晋南地区,有垣曲高跷、夏县连腿高跷,稷山走兽高跷等,而最具特色、出名的是“稷山走兽高跷”. “高跷走兽”在 2006 年 5 月 20 日经国务院批准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稷山县清河镇阳城村----“高跷走兽”社火活动的发源地之一,在清朝雍正年间就已盛行,已有 300 多年历史。阳城“高跷走兽”的表演花样题材源于神话传说与典故、图腾崇拜和现实生活三类,包括麒麟、竹马、狼、独角兽、鳌、梅花鹿、黑猫虎、象等。这些走兽代表了人们的一个观念:“正义必将战胜邪恶”.
  
  高跷走兽按人数分为双人高跷和单人高跷,多为双人高跷,是社火活动时的一个重要节目。
  
  表演前,多请技术较高的艺人先做出兽头模型,再用胶将麻纸软布、草纸进行多层裱糊、阴干,最后经取模修饰、油漆上次做成;接着利用主架、竹板、麻丝、麻袋、麻绳、软布、铁丝、草纸等物品进行缝制和捆绑,并用颜色修饰而成兽身,外形威武。
  
  表演过程中多以神话故事为扮演角色,参与者(一人或两人)脚绑木跷,身穿古戏 装, 手拿道具,腰间绑 缚着巨 大的野兽皮 ,从外观看如同人骑在兽上;参与者还摆弄各种奇特造型,形象时而逼真时而滑稽,吸引着观看者的眼球。其表演多为游行表演,参与者伴随着鼓乐声徐徐前进,同时还要做到以下基本要求:负重、步伐与鼓乐的节拍一致,这对双人高跷是个极大的挑战。
  
  稷山县阳城村“高跷走兽”表演队为河东地区民俗体育的宣传曾赴洛阳演出,是一次伟大的尝试,表明其为了生存和发展已经开始寻求新的路径。
  
  5.1.3 万荣抬阁
  
  万荣县位于运城市西北部,黄河东岸,黄河与汾河交汇处。辖区设立 4个镇 10 个乡。史书上对此地曾有“皇天后土”的记载:自“扫地为坛祭后土”的至宋真宗皇帝,先后已有八位皇帝,共二十四次在后土祠参拜祭祀,其中汉武帝祭祀七次,并遗留下一首千古绝唱---《秋风辞》。
  
  万荣抬阁,起源于明末清初,距今约有 400 多年历史,其造型艺术与杂技融为一体,是一种脱离地面、尽展凌空之美的地方特色的民间表演艺术形式,是一朵植身于河东大地的艺术之花。2006 年,山西省万荣县参与申报的万荣抬阁,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起初,抬阁只是一种在每年正月期间举行的表演活动。据传,每一年的正月初一至正月十五,西村周围各村富有的乡绅都要到西村举行祭祀活动,通过比试抬阁的制作、表演技艺来攀比显示自己的财力和地位。富人家的子女们在一个用木头做成的五尺见方、一米高,四周用彩条布圈围的架子上,做各种简单的人物造型,由八个人在架子下面再抬着,进行游街表演。这就是抬阁的雏形。
  
  晚清至解放前时期,在闹红火时改为挠阁。挠阁表演时,一个人被一个特制的木架子绑绞着,木架子下部控制在人的腰部,上面的人在木架上进行表演,并且在表演过程中还可以垫上支撑物休息,但是人物造型及角色比较单一。
  
  至 20 世纪六七十年代,抬阁的设计造型随之多样化,下面由四个人抬阁,阁上面可以坐一个或两个小孩,且在阁在上面摆各种简单的造型,形成了动静结合的艺术表演形式。改革开放后,抬阁的制作材料、高度、内容均不断发生着变化。首先,传承艺人有张明甫在继承抬阁的传统技法的同时,小平车被大胆采用、推广,成为其主要运载工具,使抬阁高度上升,代表作品有“三娘教子”、“牛郎织女”、“雷峰塔”、“武松打虎”等;在此之后的代表性传承人有王殿杰、高新荣等,为节省人力资源,采用更加便利化的农用三轮车、三轮摩托车为运载工具,代表作品有“白蛇传”、“西厢记”、“高空飞车”、“关公出征”、等。其次,木架也变成了铁架,表演由一人变成了多人。
  
  万荣抬阁的制作工序科学复杂,涉及到力学、色彩等原理,设计消耗较大的物力、财力;公众参与程度高,因此能够充分体现出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创造力。一架抬阁从图纸设计到制模型作完成,分为五步:第一步,用一根粗细符合要 求的铁棍 或钢筋 用火反 复锻造 成所 需的各 种形状 的要求 做篾架子,最主要的是找准重心、支点,它关乎到抬阁的安全问题;第二步,解决抬阁架子的固定和运载问题。早期使用木制车脚的轴承连接固定牢靠,将沙袋或土包装入平车以保证重心平衡,现在则用三轮车或三轮摩托车作为运载工具,用钢筋铁丝固定;第三步是找年龄小、体重轻、扮相俊美、有胆量、能吃苦的儿童演员,这样做不仅有利于减轻抬阁的重量,还可以因儿童的天真可爱吸引观众;第四步,准备道具、模型、服装等;第五步为将化妆后的小演员绑在抬阁架子,俗称“绑抬阁”.首先上面由老艺人或制作人者帮小演员找好位置,然后用一块布条或绑带把小演员绑在架子上,用服装、道具加以装饰铁架子。在整个过程中,小演员和大人需要默契的配合,以便抬阁能够很快的绑绞完成。步骤完成后就可以在锣鼓的伴奏下,伴随着秧歌等进行游街表演。
  
  一段传说,一出折子戏,一个故事,信手拈来就成为一架抬阁的主题,内容丰富,以奇制胜,以险绝伦,因此深受群众的欢迎。而由于其演出时间短、次数少,还没有良好的经济效益,所以大多数青年人不愿意参与、学习和传承,至此,抬阁艺术已濒临后继无人的惨淡经营局面。
  
  5.1.4 背冰
  
  “背冰”又被称为“背冰亮膘”,是一种极具地域特色的民俗体育活动,被媒体称为“中国的狂欢节”、“黄河岸边的奥林匹克”,该项目于 2006 年被评为山西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并申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在 2011年被批准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目前,对于其研究主要集中于匼河文化遗址的“匼河背冰”(今芮城县风陵渡镇)和永济背冰(今永济市韩阳镇长旺村),一般均在二月初二芮城县“匼河村泰山庙会”与二月初五“长旺村寨神庙会”举行。外加市政府对群众体育的重视,永济背冰发展相对匼河背冰较好。“背冰”活动通过不断发展逐渐演变为永济市长旺村的一项优势民俗体育项目,后因其规模越来越大,改为正月十五前后单独进行的风俗活动。
  
  永济古旧称蒲坂,扼蒲津关口,是秦、晋的交通要道,是本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中心。位于华北、西北、中原三大地域连接处的山西省西南端,被称为山西省的南大门,西临黄河与陕西省大荔县、合阳县隔河相望,南傍中条山与芮城县接壤,东邻运城市,北接临猗县。截至 2014 年,永济市辖 3 个街道、7 个镇,市区有舜帝山、涑水河滨河和蒲园三大公园,曾荣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一生要去的 66 个旅游文化大县”、“中国特色魅力城市”、“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中国十大最佳投资环境城市”等诸多称号。
  
  从现有研究来看,关于“背冰”的起源分为求神祈福、争地显霸与背冰灭火三类,这足以表明了背冰在 20 世纪 40 年代末之前的历史里是一项以祭祀为主要目的活动。
  
  永济长旺村的“背冰”是指黄河岸边的汉子身穿绿色短裤,头戴红色纱巾,腰系兽皮,手敲铜锣,赤脚或穿拖鞋等,光着脊背,背着从黄河里打捞的冰块,在“背花撇罗”声中游街串巷地表演,其中有一鼓手敲着鼓点,指挥队伍有节奏的向前行进,身后两侧紧跟着手拿铜锣的表演者,做到步伐一致,音律和谐。这不仅是对表演者身体素质等各方面的考验,也是展现当地人民有血性、强悍、勇敢的非凡气质。至此,民间流传着只要参加过背冰活动的人,保准在一年之内春夏秋冬之际都不会生病的说法。
  
  1949 年新中国成立后至 1976 年,“背冰”民俗体育项目一直得以延续,但“十年文革”使之停滞不前。但在 1978 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河东地区的民俗体育有了新的发展,永济背冰也逐步在报刊、网络等资源开始被介绍和宣传,并且在 1988 年山西省和中央电视台将其拍成电视专题纪录片,如《永济背冰》、《匼河背冰》等,主要介绍当地“背冰亮膘”的盛况。至 20世纪末,这段历史时期“背冰”民俗体育项目的主要活动目的逐渐演变为祭祀与娱乐。伴随时间的流逝,“背冰”在传承的同时也逐渐发生了一些改变,如:在节日表演时期,参与者从黄河打捞、掘凿又大又厚的冰块。然而全球气候变暖使春节时期黄河不易结冰,也为了安全方面的考虑,当地人们开始以自制冰块的方式取代从黄河里获取冰块的方式。现在自制冰块多以盆等器物盛满水经一夜或者连续几天在院子里冷冻,还可以在冰箱、冷库等设施进行自制。若实在没有冰块,也可以用铡刀、磨盘等物品替代,但必须是厚重的物品。但由于各方面原因,出现了参与者年龄倾向单一化、老龄化的趋势;同时在仪式表演中也增加了队形变化、锣鼓等因素。
  
  自进入 21 世纪,人们富裕的物质世界极其需要丰富的精神需求,“背冰”被赋予新的 时代内容 .市政 府推出 的年度 芮城 县风陵 渡“背冰亮膘艺术表演”,进而推动该县、市民俗体育和经济的双赢发展。2014 年 1 月份,永济市文体局对长旺村约 50 名左右村民进行古典民俗鼓乐背冰动作的培训,为春节和元宵佳节增添了活力,以庆祝永济市撤县设市 20 周年。这些都表明了河东地区的民俗体育项目“背冰”能够不断适应时代潮流,其传承、保护与发展的路径受到了政府的高度重视。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体育管理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