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 江苏省高职院校体育教学资源建设情况
3.4.1 场馆设施现状
场馆设施的建设对于保障体育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教师调查问卷中,题目 14-15 主要考查当前江苏省民办高职院校的场馆设施现状,详细数据如表 3-11 所示:
由表 3-11 可见,在题目 14“学校体育场馆设施的数量”中,选择“一般基本满足要求的”受访者最多,占总数的 46%;在题目 15“近年来,学校体育场馆设施的建设工作”中,选择“开展情况一般,有部分在建场馆”的最多,占受访者的 54%.
根据调查结果,可以看出江苏省高职院校各类体育场馆的建设工作已经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在访谈过程中,一些学生认为学校的场馆设施比较完善,但与完全满足自身需求仍然存在一定差距。许多教师尤其是体育教研室主任也提出了现阶段相关场馆建设资金投入不足、硬件设施更新较慢的情况。
3.4.2 体育器材现状
教师调查问卷中的题目 16-17 主要考查当前江苏省民办高职院校的体育器材现状,详细数据如表 3-12 所示:由表 3-12 相关数据可知,在题目 16“学校各类体育器材的配置”中,选择“不多,较难满足要求”的受访者最多,占比 39%,选择“较多,能够满足要求”的教师最少,仅占总数的 11%.而在题目 17“近年来,学校对各类体育器材的更新情况”中,选择“更新速度慢,更新数量少”的受访者同样达到最高,占比 46%;选择“更新速度快,更新数量多”的教师仅占 7%.可见,江苏省民办高校对于体育器材的配备及更新工作情况较差,并对实际教学效果产生了一定负面影响。访谈中,多数学生都表明学校体育器材的种类和数量不能完全满足需求。一些教师也认为学校的体育器材资金配置存在一定的缺口,一些应该更新的器材没有得到及时的更换,影响了教学的实际效果,上述情况应得到学校相关管理部门的关注。
3.5 江苏省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管理工作现状
3.5.1 管理组织机构建设
教师调查问卷中的题目18-19主要考查当前江苏省民办高职院校的管理组织机构建设现状,详细数据如表 3-13 所示:
根据表 3-13 相关统计数据,在题目 18“您所在院校体育教学组织机构的建立情况”中,选择“建立了独立体育教研室,校领导直接分管”的最多,占受访者的 47%;选择“建立了独立体育教研室,属教务处下级部门”的受访者也占到了总数的 39%.
在题目 19“您所在院校体育教学管理工作的开展情况”中,选择“配备了专职的管理人员,制定详细的体育教学制度”和“配备了兼职的管理人员,制定完整体育教学制度”的受访者共占总数的 86%.可见,江苏省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管理组织机构建设情况较好。然而,仍有一些受访者对管理制度的制定情况提出了不满。在访问工作中,多数受访者认为所在院校建立了规范的管理组织机构,但对机构的作用发挥提出了一些完善和改进的建议。
3.5.2 管理制度制定情况
教师调查问卷中的题目 20 主要考查当前江苏省民办高职院校的管理制度制定情况,详细数据如表 3-14 所示:
根据表 3-14 可知,对于题目 20“在学校建立的体育管理制度”中,对“体育课堂教学、学生成绩评定、课外体育活动、学生体能测试、教育教学档案、各类教学文件、师生考核资料”等 7 项内容的包括情况,有 53%的受访者选择了“全部包括”,36 的受访者选择了“缺少 1-2 项”.可见,当前多数江苏省民办高职院校都建立了比较完善的体育管理制度。然而,仍有约 11%的院校仍需进一步完善自身的体育管理制度。此外,在访谈工作中一些教师提到当前相关制度的执行还存在不足之处。
3.6 江苏省民办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工作改进对策
3.6.1 明确教学目标,促进教学改革
为了适应江苏省民办高职教育的发展,应建立与各项教学理念及高职教育特点相符的体育教学目标。由于不同院校的职业特性、师资力量、资源配备等因素各有偏重,因此实际中应结合本校自身情况选取适宜的教学目标。研究人员不仅要考虑教学目标对教学质量影响的程度,还应考虑相关目标的可行性、代表性。
首先,应结合“素质教育”理念、“终身体育”意识及民办高职教育的特点共同制定体育教学的目标,注重让学生掌握实用性的体育技能,培养学生成为身心健康、实用性强的职业性人才。其次,应改变当前以教师为主体的体育教学模式,赋予学生体育课堂的主体地位。最后,组织相关专家与体育教学研究者进行民办高职教学发展方向和教学指导纲要等的研究,从而持续推进江苏省民办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工作的改革。
3.6.2 结合专业特点,选取教学内容
体育教学内容是教师组织体育教学的依据,直接关系到高职人才培养的质量。实际中,应根据专业特色和社会发展需求来选取教学内容,并注重增强学生的体质、体能和适应未来岗位的能力。如,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适当增加身体锻炼和检测等的方法、内容,并注重科学性、健身性与实用性的有效统一。相关教学内容的布置应注重趣味性和参与度,让更多的学生主动地参与体育学习,并帮助他们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
教学内容的选取要依据《江苏省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指导纲要》和《江苏省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标准与办法》等文件要求,在广度上体现不同的职业特性和丰富的时代特征,注重挖掘深度职业内涵和文化内涵,并充分体现健身性与趣味性、多样性与实效性、可行性与科学性相结合的特色。
3.6.3 改进教学方法,创新教学评价
在当前的江苏省民办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多数教师还没有意识到应该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忽略了“以学生为本”的教学原则。为了转变这一现状,未来应积极探索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通过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思维的能力,来深层次推动学校教育发展。
教学评价一方面有助于教师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不断总结改进教学方式;另一方面有助于学生了解自身学习中的不足,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针对性。评价的内容应包括体育技能、自身体能、课堂表现等多个方面,并综合考虑学生的进步幅度。为了提升评价的准确性,还应将原来教师单一评价的方式转向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
3.6.4 增加课外活动,培养体育意识
根据上述调查及访谈结果可知,学生们对于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积极性较高。因此,学校可通过建立体育社团的方式,来将有共同体育爱好的学生聚集到一起。通过赋予这些社团一些组织比赛、活动的权力,来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与实践能力,并有效激发他们的参与兴趣,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要有要求、有记录、有指导,并计入学生体育成绩或日常管理规定中去,从而引起学生的重视。
当然,学校也应指定专业教师给予相关指导,并加大经费的支持力度。需要注重的是,相关活动的开展应注重学生参与的广泛度,尽量让最多的学生都能够参与到体育运动中来,从而加强他们之间的友谊。
在组织课外活动时,应结合学校的职业特色与专业特点选取适当的活动。把高职体育与学生未来的职业联系起来,从而培养出符合现代社会需求的实践性、应用型人才。通常来讲,体育意识的培养并非一朝一夕,而是长期积累而成的。因此在组织相关课外活动时应注重调整频率周期,避免一段时间内过多的组织活动,另一段时间内又完全没有活动。应培养学生“每天锻炼、长期坚持”的意识,提高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终身体育习惯。需要注重的是,课外活动的组织应以不影响正常学习、不占用学校其他课程时间为首要前提。
3.6.5 重视师资培训,拓展晋升空间
伴随着高职体育教学的不断发展,对于教师的专业能力与教学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根据上述调查可知,多数受访教师认为自身的进修机遇要少于其他科目的教师。针对这一现状,学校应加强对体育教师的培训工作。一方面,要尽可能选择体育院校的优秀毕业生,从根本上提升江苏省民办高职院校的师资水平;另一方面,要着力提升现有教师的学历层次,建立一支学历水平高、综合素质强,教学方法和手段丰富的体育教师队伍。
此外,还应做好体育教师的职称评定、岗位晋升等工作,从而实现江苏省民办高职院校体育师资的全面发展。对于处在职称评审、晋升重要阶段的老师,学校应注重为其创造更多参与培训、自我实现的机会,并建立起良好的晋升通道与机制。通过上述分析可知,江苏省民办高职教师的学历水平普遍不高。为了激励广大高职体育教师进一步深造,学校可通过报销部分学费、减轻教学课时等方式鼓励教师获取研究生学位。
3.6.6 提升科研能力,带动教师发展
根据前文调查可知,江苏省民办高职院校教师的科研能力和编写教材水平较低。
为了保障高职体育教学的质量,就应加大教师科研水平的提升力度。学院要增加相关科研经费,保障相关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引进高学历、科研能力强的体育人才。建立体育教师科研竞争机制,鼓励教师积极申报各类科研课题,从而提高体育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
由于教师是体育课堂的直接组织者,其教学方法及经验的丰富程度将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的实际效果。因此,江苏省民办高职院校的广大体育教师要认真钻研课程内容、总结宝贵教学经验、多渠道获取教学信息、全面提高自身的教育理念、知识水平、科研能力和组织能力,并将精品课程建设和教材编制工作纳入自己的日常计划当中。
3.6.7 降低工作压力,提高教师待遇
根据前文调查可知,江苏省民办高职院校体育教师的教学压力较大。而造成这一问题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各高校体育教师的编制较少。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一方面相关部门应划拨更多的体育教师编制,让学校能够招聘到更多的体育教师,提高教师与学生的配比数量;另一方面学校的管理人员也应制定相关措施,通过建立心理减压室、定期体检等方式,来对体育教师的工作压力、身体健康等进行必要的调节,从而更好地保障相关教学工作的开展。
通过访谈得知,当前体育教师的流动率要明显地高于其他学科的教师。究其原因,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当前体育教师的收入较低。未来,应逐步提高江苏省民办高职院校的教师待遇,从而增强这一岗位的竞争力,吸引更多高素质、高水平的人才。此外,还应加强精神激励的作用,运用黑板报、校园广播等加大对体育教学重要性的宣传。
3.6.8 加大资金投入,完善硬件设施
近年来,高职教育的水平与规模迅速发展,与此同时对体育场馆和器材设施等硬件的建设和更新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校各项硬件设施的配置,是完成体育教学和活动的根本基础。相关经费资金不足,将直接影响到高职体育教学功能的发挥。因此,未来应加大硬件设施资金的投入,为教学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
首先,应科学安排、合理利用现有场地与设施,做好学校空间的规划与设置工作,使各类体育设施资源的利用最优化、最大化;其次,应加大运动场地建设、运动器材配置等经费投入,并设立场地与设施的维修与保养制度;第三,院校领导要加强体育硬件设施专项资金管理,并向上级部门争取更多经费支持;最后,可创造性地利用周边环境和相关资源,进一步延伸体育课堂的地域性,扩大其覆盖范围的广度。
3.6.9 构建管理体系,完善管理制度
根据前文所述,当前江苏省多数的民办高职院校都建立了较为规范的管理组织机构。未来,相关研究者应加强管理体系的构建,并开展相关体系评价与反馈工作。上述工作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完成课堂组织、方法设置、内容选取等工作,帮助教师更好地掌握教学质量要素,强化教学重点。
完善的管理制度应包括体育课堂教学、学生成绩评定、课外体育活动、学生体能测试、教育教学档案、各类教学文件、师生考核资料等多项内容。未来,应持续探寻建设完善管理制度的有效方式,不断丰富相关管理标准与细节要求。也希望高职院校的领导真正重视体育教学工作,并强化对体育工作中各环节与要素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