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学本科毕业论文热门推荐范文10篇之第四篇:分析中成药的不良反应及药学监护措施
摘要:目的 :分析北京市昌平区医院中成药致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的发生情况及规律,梳理临床药师对中成药临床使用中的监护要点,提出药学监护可行性措施,以降低中成药致ADR的发生率,助力安全、有效使用中成药。方法 :对2018年全院上报的35例中成药致ADR病例报告进行统计和分析评价,确定临床药师的监护要点。结果 :发生中成药致ADR的病例中男性居多,以皮肤及附件损害最为常见。用药30min内ADR发生率最高。通过对中成药致ADR的临床用药监护与对症处理,97.1%的患者转归良好。结论 :临床药师应重点关注中成药的用药人群、ADR发生时间、累及的器官和临床表现;应加强对中成药用药过程的观察,强调合理用药和用药监护,减少ADR的发生,促进合理用药。
关键词:中成药; 不良反应; 报告分析; 用药监护; 合理用药;
中成药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随着品规数和临床使用的快速增长,有关中成药的临床合理使用,特别是不良反应的报道备受关注。现对北京市昌平区医院中成药致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的发生规律和特点进行分析,探讨临床药师在ADR监测工作中的作用,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收集2018年本院使用中成药致ADR病例35例(包括门诊8例、急诊3例、住院24例)。对患者的年龄、性别、累及器官、转归等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临床药师参与患者的用药监护,开展药学查房,通过患者主诉、医护人员主动报告,分析患者病史变化,结合文献分析及时发现导致ADR的可疑药物,向临床医师提出用药建议并进行相应处置。
2 结果
2.1 性别与年龄分布
35例中成药致ADR病例中,男性18例(51.43%),女性17例(48.57%);其中≤18岁者6例(17.14%),≥60岁者15例(42.86%),18~60岁者14例(40.00%)。
2.2 ADR累及器官-系统
ADR累及器官-系统共5项,其中以皮肤及附件损害所占比例最高(34.04%),其次为消化系统损害(29.79%)、神经系统损害(19.15%)、循环系统损害(10.64%)和其他损害(6.38%)。
2.3 ADR发生时间及转归
中成药不良反应发生的时间主要集中在用药过程中和用药结束12h以上,见表1.35例发生ADR患者经对症处理后,完全治愈22例,病情好转12例,未好转1例。
2.4 药学监护措施
2.4.1 辨证用药
《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要求:依据中医理论,辨认、分析疾病的证候,针对证候确定具体治法,依据治法,选定适宜的中成药[1].例如:气虚血瘀型脑梗死患者使用醒脑静注射液后易出现腹泻、腹痛等不良反应,故临床应根据相关指南和药品说明书的内容,正确辨证论治,临床药师应根据患者的情况给予个体化用药建议,以免造成中成药使用不合理,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
表1 中成药不良反应发生的时间
2.4.2 合理剂量
临床治疗中习惯经验用药、超剂量用药或超疗程用药。如果改变用药剂量或疗程,会给安全用药带来隐患。用量不够、药效不足无法达到治疗目的,而用量过大、药效过猛往往会损害人体健康。因此,临床药师在药学监护中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建议给予不同剂量的中成药,并根据患者病情变化随时调整剂量。
2.4.3 正确配伍
中成药与中成药的联合用药、中成药与西药的联合用药应严格遵循《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例如:含有黄酮成分的中成药,不能与含金属离子的西药联用,因为金属离子可与黄酮生成金属络合物,改变药物原有的性质与作用,不仅失去药物疗效,还大大增加了发生不良反应的风险。
此外中药注射剂应单独使用,严禁混合配伍。配伍不当是中药注射剂致过敏性休克的原因之一[2],常发生于注射1h之内,所以要做好有效预防及用药监护,避免意外发生。
2.4.4 选择正确的溶媒及溶媒量
中药注射液成分复杂,溶媒选择不当可引起配伍后pH改变、澄明度变化、出现絮状物或沉淀、颜色变化及药效的协同和拮抗作用,进而影响药效,甚至产生不良反应[3].临床药师应严格依据药品说明书审核处方的合理性,对于溶媒选择或溶媒量不适宜者应拒绝调配,及时与临床医生沟通。
2.4.5 注意配制时间
在临床工作中,护士习惯一次配制大量药物。由于药物配制后的不溶性微粒数目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输液配制完毕后,放置时间越长,不溶性微粒数越多[4].针对上述情况,临床药师应与护士沟通,在输液配制完毕后尽快用于患者,缩短放置时间,保证安全用药,降低ADR发生概率。
2.4.6 滴注速度
临床药师在工作中发现,如果患者静脉滴注中药注射剂时速度过快,会导致机体内局部药物浓度过高,单位时间内进入患者机体内的毒素量也会增加。一些说明书对滴速做了明确规定:舒血宁注射液一般控制在15~30滴/分;热毒宁注射液滴速为30~60滴/分。此外还应考虑患者的年龄和基础性疾病对滴注速度的要求,一般老年及儿童患者输液时滴速应控制在20~40滴/分[5].
3 讨论
3.1 药学监护的具体措施
完善本院药学监护工作制度,将药学监护工作纳入日常的临床药学工作,确定药学监护考核监督标准,推动中成药ADR监护在临床上的实施。
探索构建中成药ADR安全性评价体系,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并为中成药的使用与监督管理提供建议。根据本院相关ADR报告,以患者年龄和ADR严重程度作为评价指标,运用统计学检验方法,进行量化评价。
临床药师参与医生查房工作,全面了解患者的病程、既往病史以及临床诊断,分析判断医生处方,合理地提出自己的见解与看法,指导并参与整个临床用药过程。
本院ADR报告主体是护理人员,她们在临床用药第一线,发现并报告ADR.因此,本院将护理人员纳入ADR监测小组,并作为科室联络员。在工作中增加巡视次数,发现疑似ADR立即通知医生和临床药师,采取应对措施。
3.2 重点监护人群
本院中成药致ADR患者中,男性略多于女性,≥60岁者多见。老年患者属于特殊人群,同时患有多种疾病,合用药物增多,其肝、肾功能以及对药物的代谢和排泄时间与青壮年相比均有所下降,因此较容易发生ADR[6],用药过程中需要给予监护。
此外,中成药普遍缺乏儿童用药剂型,医生按照成人剂量酌情减量开具儿童中成药处方,存在安全隐患,易发生ADR[7].临床药师应加强对儿童中成药处方的干预,使儿童中成药的应用更加规范、合理,保证临床用药安全。
3.3 重点监护ADR累及器官-系统
我院中成药致ADR以皮肤及附件损害最为常见,符合国内相关报道[8],ADR表现为斑丘疹、瘙痒、皮肤发红、皮疹等,这些损害较为直观,容易被医务人员发现与识别。其次为消化系统损害,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腹泻等。但需要提示的是,存在药学监护中容易被忽视和相对隐匿的ADR,如一些器官或系统(肝脏、肾脏)ADR需要进行检查才能明确。由于中成药的说明书较为简单,对于不良反应、禁忌和注意事项等信息标注不明确,所以在患者用药过程中要加强监护[9].
3.4 关注中成药ADR发生时间
从表1可知,用药后30min内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48.57%),其次为用药后30~60min(22.86%)和用药结束后12h以上(20.00%),可见中成药用药后1h内是ADR发生的高峰时间,尤其为用药后30min内,所以临床药师应在上述时间段加强预防、重点监护,及时发现ADR,立即采取对症措施,降低中成药用药风险。
3.5 临床药师干预中成药ADR中的效果
由于中成药的上市前临床研究受诸多因素限制,安全性评价不充分,所以应密切关注其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发生的不良反应。通过对本院出现中成药致ADR的35例患者的临床用药监护与对症处理,完全治愈22例,病情好转12例,未好转1例。临床药师密切关注和重点研究ADR的可疑用药、发生原因、转归、治疗等,给医生提出及时干预与对症治疗的合理建议,并提出相应的药物警戒信息,对于指导临床安全用药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分析中成药临床用药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发现临床药师对中成药致ADR进行药学监护的必要性。应加强老年患者的中成药致ADR的用药监护,重点关注中成药使用的合理性,重点监测患者的生化指标。临床药师应根据患者的异常症状或损害做出是否为ADR的判断,并及时干预和抢救。此外,通过案例分析提出相应的药物警戒建议,以使不良反应发生率降至最低,安全、有效使用中成药。
点击查看>>药学本科毕业论文(推荐10篇)其他文章药物防治疾病的同时又可引起药物不良反应(ADR),危害人类健康。儿童身体各器官和系统尚未发育成熟,比成人更易发生ADR,且危害更大。为减少儿童ADR的发生,保障儿童用药安全,现将我院2014年1月至12月上报的105例药物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分析和总结,为临床合...
在医学技术和科技手段的推动下,我国传统医学日趋先进和成熟,不同类型的中药材也开始普遍应用于临床领域,并取得了理想的应用价值和治疗成效。...
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传染...
药品不良反应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有害反应。随着我国药品不良反应(ADR)监测与报告工作的发展,加强ADR监测工作是医疗机构的重要职责。据国内外有关报道,住院患者中有10%~20%会发生ADR,住院患者因ADR死亡率为0...
药品不良反应(ADR)是指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或意外的有害反应[1]。上世纪60年代初期发生的震惊世界的反应停事件,使许多国家都意识到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在临床用药中的重要性。随着大量高效、高选择性和治疗剂量范围窄的药物不断上...
《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自2004年颁布实施至今,各地相继设立了相应的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drugreaction,ADR)监测机构,我国ADR监测工作取得了重大的进展。其主要表现为各地ADR监测病例报告数逐年上升、ADR监测...
0引言近年来,抗生素在临床使用的品种和数量越来越多,已经成为医院最常用的药物之一[1].虽然抗生素可以用于治疗各种感染性疾病和预防某些传染疾病,且可以起到良好的效果,但是前提是按照使用原则合理使用。假如没有合理使用甚至滥用抗生素,则会给患者带...
0引言随着人口老龄化情势的不断加剧,老年患者临床治疗活动受到了各大医疗卫生单位的极大重视,而老年患者出现的西药不良反应则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1].老年患者临床用药的合理性需要得到专家学者和一线医生的重视,本文为了进一步分析和探讨老年患...
0引言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drugreaction,ADR)是指在规定剂量使用药品的过程中发生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有害反应,它会造成一定的机体损害。现对我院2014年年度收集整理上报的药物不良反应报告进行总结和分析。1资料与方法资料来源于我院收集整理的20...
阿米卡星(AK)为第三代半合成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应用在需氧革兰阴性杆菌所导致的感染性疾病治疗中,对较多肠道革兰阴性杆菌产生氨基糖苷类钝化酶具有较高稳定性,不会由于此类酶钝化丧失抗菌活性,作用到细菌核糖体,阻滞细菌大量合成蛋白质[1]。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