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后发热是外科常见临床症状,除短期吸收热、术口感染及肺部感染等原因明确的发热外,术后难愈性发热多起于术后 3 d 左右,或低热,或高热,有的呈波动性,有的呈持续性,缠绵难愈。中医认为,术后难愈性发热属内伤发热。本院蔡炳勤教授从事岭南中西医结合外科临床 50 年,认为术后发热病机虚实夹杂、寒热错综,难以一法统之,临证须从中医基础理论出发,结合湿温病理论、脏腑经络辨证、气血辨证和六气辨证的方法,强调岭南地域特色,将术后难愈性发热分为湿温发热、血瘀发热、火毒发热、郁热及虚热5 种,以求审因论治。兹结合案例阐述如下。
1 湿温发热
岭南独特的亚热带气候使湿温病多发。蔡教授认为,外科湿温发热可分为 3 类:①非感染性疾病术后,如肝胆管结石、肝胆、胃肠肿瘤等术后。因脾虚湿困,中焦湿浊,外受湿热之邪,热气不泄,交蒸升腾,充斥表里,弥漫三焦而发热,吴鞠通所谓“湿热久羁,三焦弥漫”即是此意。薛生白说:“太阴内伤,湿饮停聚,客邪再至,内外相引,故病湿热。”但此类患者因术后多瘀,湿热瘀血互结,除湿热之象外,还有瘀热表现。②感染性疾病术后,如阑尾炎、胆囊炎、胰腺炎术后,呈湿热交蒸,余毒未清。③患者本为湿热体质,复感外邪后,内外交困,湿热侵袭上、中、下三焦,或仅袭上焦、或中焦、或下焦,熏蒸发热。湿温发热可存在病毒或细菌感染,亦有可能仅仅是炎症性发热。
湿温发热的辨证关键不在部位,而在湿与热孰轻孰重。治疗重点不在泻火,而在祛湿,使湿分解而去,热孤失所依,使病势向愈。热重于湿者,常见于胰腺炎、肝胆或泌尿系结石等感染性疾病术后,临床可见壮热,口渴不欲饮,头晕头重,或咳嗽胸闷,咽痛,或脘腹痞满,恶心呕吐,或腹胀腹痛、腹泻或大便干结等,舌红,苔黄腻,脉滑数,可以甘露消毒饮加减。此类发热多有季节性,夏秋多雨之时常见。
湿重于热在外科术后更多见,由于手术耗气,外加麻醉、禁食的影响,脾胃功能运化受阻,宜停湿生滞;或术后饮食不节,过食补益碍胃之品或进食过少,脾胃之气受伤,食滞不化,酿而生湿;或术口疼痛,惧痛不动,久卧伤气,气滞气虚并存,脾虚运化乏力,致中焦湿浊不化,郁而发热,可以三仁汤加减。
案例 1:患者,女,55 岁,既往有乳腺癌病史,2012年 10 月因结肠癌在我院行右半结肠切除术,术后 4 d反复发热,体温波动于 37.2~38.4 ℃,汗多,汗出而热不解,夜不能寐,夜尿频多,口干口苦而不欲饮,腹胀,间有咳嗽,痰白,言语有力,大便未解,舌淡红,苔白厚、上覆黄苔,脉沉细。乃术后脾虚生湿,兼夹热象,辨证为术后应激合并湿温发热。治法:清热祛湿、宣畅湿浊。拟方:苦杏仁 15 g,薏苡仁 15 g,豆蔻 15 g,法半夏 10 g,厚朴 10 g,滑石(包)30 g,益智仁 10 g,枳实 20 g,白术 10 g,茯苓 15 g,柴胡 15 g,白芍 10 g,甘草 5 g。每日 1 剂,水煎服。服药 3 剂后热退,大便畅解,咳嗽不明显。
按:方中苦杏仁苦辛,宣肺开散;薏苡仁甘淡渗利、祛湿健脾;豆蔻芳香苦辛,行气化湿;加法半夏、厚朴、滑石、茯苓、白术等增强化湿渗利之效;柴胡疏肝行气,调畅气机。诸药共奏宣上、畅中、渗下之功。
2 血瘀发热
血瘀发热指宿疾(如肿瘤、脓肿、血肿等)日久成瘀,或手术导致的离经之血内积不能清除而引起的发热。外科手术属金刃所伤,使经络受损,气血运行不畅,瘀血内停,故术后多瘀,气血郁遏而致发热。临床可见发热,伴固定痛处、腹饱满不适,舌质黯或紫、脉沉弦或涩等。治疗可以血府逐瘀汤加减,并随血瘀之部位选用少腹逐瘀汤、通窍活血汤、膈下逐瘀汤、身痛逐瘀汤。据兼证变化,气滞重者加郁金、香附;气虚重者加党参、黄芪;血虚重者用当归、生地黄;热甚者重用柴胡、牡丹皮、水牛角;瘀重者可加丹参、川芎,甚者加三棱、莪术等破瘀之品。
案例 2:患者,男,45 岁,2012 年 6 月因肝癌在我院介入科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术后 3 d 反复发热,体温波动于 37.2~39.0 ℃,使用退热药物后汗出多,下午及夜间发热,夜尿频多,口干口苦,右胁部反复疼痛、痛处固定,言语有力,大便硬少,纳眠欠佳,舌黯淡,唇黯紫,苔黄略厚,脉弦细。乃气阴不足,痰瘀互结,外加介入化疗药物为寒毒之邪入侵,血脉闭阻,气血循行不畅,瘀而发热,痛处固定、舌黯紫均为血瘀发热的表现。治法:活血逐瘀、清热疏肝。方以血府逐瘀汤加减:桃仁 10 g,红花 10 g,当归 10 g,生地黄15 g,川芎 10 g,赤芍 15 g,牛膝 15 g,桔梗 10 g,柴胡 10 g,枳壳 10 g,甘草 5 g,鳖甲(先煎)10 g,延胡索15 g。每日 1 剂,水煎服。服药 2 剂后热势逐渐下降,大便畅解,胁痛较前减轻,康复出院。
按:肝癌本为痰瘀互结,介入栓塞加重血瘀,郁而化热,血府逐瘀汤中除桔梗、牛膝一上一下调畅气机,甘草和中外,其余药物均入肝经。血瘀热为阴分热,需养血清热疏肝,当归、生地黄、柴胡养血活血,桃仁、赤芍、红花逐瘀行气活血,枳壳理气疏肝。诸药配伍,可使瘀热清解、肝气舒达。
3 火毒发热
外科多见感染性疾病属中医“火毒为患”。有时因不能等待感染完全控制后才实施手术,如急腹症中的阑尾炎、化脓性胆管炎、急性肠梗阻、胃穿孔等,而在火毒未被彻底清除的情况下急行手术,虽原发病灶已除,但余毒遗留,尤其腹部因腹膜血管丰富,吸收能力强,手术过程中毒邪扩散入营血机率极高,如临床常见化脓性阑尾炎患者,阑尾切除术后,仍有寒颤高热,为热毒入营血的见证,用清营汤和黄连解毒汤治疗有效。另外,胆肠吻合、胃肠道改道或回肠代膀胱等手术,是以一种新的解剖畸形代替原有的病变,使肠道细菌移位。肠腑以通降为顺,因手术改变运行通路,一旦便秘,细菌、毒素便会逆行进入上消化道或血液循环,出现寒颤高热、尿黄、便结等热毒症。治疗这类发热,除凉血解毒外,还需泄热通腑,可以防风通圣散加水牛角、牡丹皮等凉血解毒之品施治。
腹腔手术后,患者体质明显较常人为弱,免疫能力低下。热毒炽盛是术后感染的外因特点,气阴、气血两伤是术后体质的内因特点。此时机体气血两伤,体质虚弱,卫外不固,外邪极易乘虚而入,多见表邪未解,里热已盛,表里俱热的情况。所以,术后感染如不及时控制,则正气虚者更虚,邪实更盛。对此,临证需注意扶正祛邪,使用清热解毒之品,尤其要注意“过犹不及”,适时益气养阴,及时调整治则及组方,可选竹叶石膏汤益气养阴、清解余毒。
案例 3:患者,男,60 岁,因“反复黑便 1 个月”于2012 年来我院就诊,被诊断为“乙状结肠癌、膀胱癌”,并行乙状结肠切除术+全膀胱切除+回肠代膀胱术,术后 10 d 反复低热,伴多汗,心胸烦闷,气逆欲呕,口干且渴,欲饮水,虚弱消瘦,神疲纳差,小溲短赤,舌红,苔少而干,脉细数。乃术后邪虽去,但余毒未清,且手术耗气伤阴,致气阴两伤。治法:益气养阴清热。
予以竹叶石膏汤加减:太子参 30 g,法半夏 10 g,麦冬 15 g,石膏(先煎)30 g、薏苡仁 20 g,淡竹叶 10 g,生地黄 10 g,百合 15 g,沙参 20 g,神曲 20 g,甘草 6 g。
每日 1 剂,水煎服。服 6 剂后热即退,诸症渐消。按:叶天士言“炉烟虽熄,灰中有火”,不可不防,本案患者术后虚实夹杂,既要清热祛毒生津,又需益气养阴和胃,施以清补并行,方为两全之法。
4 虚热
术后难愈性发热多为正气亏虚,如肿瘤、消化性溃疡、上化道出血、严重外伤等,原就气血阴精损耗,手术更加耗气伤阴而致发热。临床可分为气虚发热、血虚发热、阴虚发热。其中气虚发热最为常见,且多为低热,因中气亏损,元阳不振,火不归元,虚火内生所致。这与术后虚实夹杂、气机升降失调、气虚与气滞并存的病机相符,即李东垣所谓“土虚木郁”。治以补中益气汤,方中重用黄芪、人参补益元气;当归、白术健脾补血;炙甘草以泻心火而除烦,补脾胃而生气;柴胡、升麻以疏肝解郁行气。方中补气药与升提药并用,肝脾同调,使脾气充而清阳复位,清阳复位则阳气不外郁而身热解,即“甘温能除大热”[1]。周氏[2]亦使用补中益气汤治疗骨科术后发热获得良好效果。
外科阴虚发热多见于术中失血、失液或术后引流量过多者,或结核性疾病所致发热,临床可见午后或入夜发热、五心烦热、失眠多梦、盗汗、口干,舌红少苔,脉细数。治宜滋阴退热,以增液汤或青蒿鳖甲汤加减。另外,阴虚多与气虚并见,在阴虚证基础上见气短、气促、疲倦、懒言等,则可用炙甘草汤益气养阴,佐以金银花、牡丹皮等清热凉血之品以退虚热。血虚发热多见于消化道出血、支气管扩张合并咯血症患者。术前耗气伤血,加手术创伤,血溢脉外,术后进食少,阴血化生乏源,临床见发热、头晕眼花、心悸失眠、手足发麻、面色苍白或萎黄、舌淡、苔白、脉细等,乃气血两亏、卫虚阳浮,治以当归补血汤。
案例 4:患者,男,26 岁,巴林运动员,2010 年参加广州亚运会期间突发腹痛,入院诊断“腹膜后巨大血肿”,行腹腔镜探查+盆腔引流术,术后反复夜间发热,最高 39.9 ℃,使用退热药后,汗出多,恶寒畏风,疲倦,头痛,周身不适,纳少,眠差,舌淡,苔白,脉细。
考虑为出血后阴虚发热,邪伏阴分。治法:养阴透热。
方以青蒿鳖甲汤加减:青蒿 15 g,鳖甲(先煎)30 g,牡丹皮 15 g,赤芍 15 g,柴胡 15 g,桂枝 10 g,防风 10 g,威灵仙 30 g,薏苡仁 30 g。水煎,早晚各服 1 剂。3 d后热退。
按:方中以鳖甲滋阴退热、入络搜邪,青蒿清热透络、引邪外出,两者合用有先入后出之妙;牡丹皮辛苦性凉,泻阴中之伏火,使火退阴生;又“入营犹可透热转气”,故用柴胡、防风、桂枝清宣透邪,引邪外出。
5 郁热
中医有“百病生于气”。现代外科亦多郁证,术前或因气滞痰凝、或因血瘀湿浊、或因火热毒邪,致气机升降失常,局部凝聚成块而发肿瘤、结石,或发脓肿、包块等,使患者术前多有气虚或气滞之证,而手术耗气,又因病情忧思过度,故术后多见肝郁气结之证。
蔡教授认为,外科术后患者往往出现“应激状态”,呈现发热、疲倦、术口疼痛、胸闷腹满不舒、汗出、失眠、纳差、食欲不振、大便不畅等一系列症状,可谓高代谢、高分解的“术后应激证”,此发热多为肝疏泄失常、气郁不畅所致的“郁热”,应从肝论治,可以四逆散、温胆汤、大小柴胡汤等柴胡类方加减治疗。
案例 5:患者,男,52 岁,因“肝右叶巨块型肝癌”于 2012 年 3 月在我院行“右半肝切除术”,术后 3 d反复夜半至凌晨发热,烦躁,汗出,腹胀,眠差,大便未解,舌红,苔白厚腻,脉细滑。考虑为“术后应激证”。
治法:调肝行气、健脾和中。方以四逆散合实脾饮加减:柴胡 15 g,赤芍 10 g,酒白芍 15 g,枳实 15 g,炙甘草 10 g,熟附子(先煎)15 g,茯苓 20 g,白术 15 g,干姜10 g,木瓜20 g,草果15 g,厚朴15 g,瓜蒌仁15 g,法半夏 15 g。每日 1 剂,水煎服。服药 3 剂后热退,大便解,腹胀得以减轻。
按:本案为肝失条畅,致气机郁热,肾阳不足而夜半凌晨发热,脾不足致运化失常,故以疏肝健脾温肾为法,使热退症消。
6 结语
由于外科手术的多样性、复杂性,术后发热病因也多种多样。围手术期的术口清洁、引流、液体及管道护理、营养支持、预防卧床并发症等措施对发热的处理都十分重要。而中医药可发挥其独特优势,对于寒热错综、虚实夹杂的术后复杂病机,蔡教授认为临证求因,审因论治,从因而解,可见实效。
参考文献:
[1] 丁娜,都广礼.补中益气汤之气虚发热机理辨析[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2,19(3):94.
[2] 周景洪.补中益气汤治疗骨科术后气虚发热 20 例[J].中医药导报,2010,16(5):70-71.
在临床上,肛瘘术后易复发,创面愈合较为困难,究其病理机制,肛瘘术后创面切口属于开放式,在肠内外细菌作用下,易发感染,形成感染性伤口,因此术后创面愈合时间较长。相关研究显示,运用现代医学方法治疗肛瘘术后难愈性创面疗效往往欠佳,而经由中医辨证...
从医学史的发展来看,外科学的历史要早于其他各科,因为它是先民在与大自然抗争中,与毒蛇、猛兽搏斗中,疗伤愈病的经验积累。《山海经》记载的砭针被认为是最早的外科手术器械;《周礼天官疾医》中记载有疡医,分为肿疡、溃疡、金疡、折疡;西汉着录于《汉...
疮疡、褥疮、淋巴结结核、骨结核、慢性骨髓炎属于中医疡科范畴,是常见...
肛瘘为肛门直肠瘘的简称,中医亦称肛漏,是指肛管直肠与肛门周围皮肤相通的感染性管道,多由肛门痈肿溃破后出现脓水淋漓、久不收口之症;该病是临床最常见、最多发的肛肠疾病之一,仅次于痔疮,占肛肠科病例的16%-36%[1];肛瘘的发病,常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及身体...
皮瓣移植术是指将某一部位带有血供的一块皮肤组织移植到另一块破损的表皮组织,以达到修复创面、填补缺损和修整畸形的目的。主要手术形式包括邻指皮瓣移植、鱼际肌皮瓣修复、交臂皮瓣移植及带蒂皮瓣修复等[1].外伤皮瓣移植术在外科较为常见,不但可以修复破...
急性乳腺炎(acutemastitis)是乳腺的急性化脓性感染,是乳腺管内和周围结缔组织炎症,常有高热、寒战等症状,表现为患侧乳房增大、局部变硬、皮肤发红,伴有局部压痛及搏动性疼痛,多发生于产后哺乳期的妇女,尤其是初产妇更为多见。本病致病菌大多为金黄...
高位肛瘘由于存在较多复杂弯曲管道且病变位置较高,具有较高的治疗难度,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本次研究就中医挂线配合对口引流疗法治疗高位肛瘘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择30例于2011年9月~2013年10月在我院进...
中医外科外用药剂型仍以传统的散剂、丹药、膏药、软膏等为主, 部分传统的剂型仍需现用现配, 具有用药灵活、疗效可靠的特点, 也存在着生物利用度低, 药物剂量不宜控制, 易污染衣物, 黏性小易脱落, 易干燥变硬等缺点, 不能满足临床需求。...
1病例资料患者,女,35岁,公司白领。患者近半年来情志郁闷,心烦易怒。2个月前发现双侧乳房均有肿块,月经前及行经期间两侧乳房胀痛,偶有刺痛,且乳房肿块随情志波动而增大,神情抑郁,胸闷气短,在某西医院诊断为乳腺囊性增生症,服乳癖消3个月不显效而...
外吹乳痈是哺乳期妇女最常见的疾病,是因乳头皲裂染毒,乳汁排挤不当;或情志所伤、肝气郁结;或胃热壅结,经络不通,导致气血郁滞,郁热成痈,属于现代医学的乳腺炎。蔡国珍主任为全国第三批、江西省第二批中医外科名医,对乳房疾病的外治有较深的造诣,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