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社会学论文 > 文化论文 >

新媒体动漫亚文化中的语言动漫化现象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6-09-01 共7709字
  本篇论文快速导航:

展开更多

  2 新媒体动漫亚文化中的语言动漫化现象

  随着新媒体的出现,动漫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其中不乏一些动漫特有的语言出现在人们的生活当中。如"萝莉""正太""御姐"等等词汇,已近开始在青少年以及网络中普及,本章便是着重论述动漫语言是如何通过新媒体的传播进入到大众的生活,成为一种流行的语言动漫化现象的。

  2.1 语言动漫化概念、特点及其产生原因。

  2.1.1 语言动漫化的定义。

  动漫以其独特的表达方式吸引着正处在好奇心旺盛阶段的青少年们。动漫能将人类的各种情感通过夸张的图片表现出来,它除了能明确人物当前情绪,还能强调当前情绪。

  因此这种简单明了的感情表达受到人们的欢迎。当人们在只能通过语言或者文字交流时,为了更加明确的表达自己的情绪、意思,人们会将一些动漫图片、事件描述出来或者直接引用动漫里的一些词语,以求能将自己的观点、想法等更加明确、夸张的传递出来。

  如近期流行起来的"中二"或者"中二病"这两个词语。这两个词语是因为日本动漫《中二病也要谈恋爱》在网络爆红而广为人知。故事描述的是一群步入青少年时期的人们,他们在青少年时期依旧带有如儿童时期的那种天马行空的幻想。总是沉寂在自己幻想的世界中,与其他人表现出明显的不同。这其实是一种自我幻想症状,不管是成人还是孩童,人们或多或少都会有这种现象,通过自我幻想来麻痹、鼓励、安慰自己等。

  但是随着该剧的热播,动漫迷在遇见这样一群人群的时候,并不会用"自我幻想"、"自我麻痹"这样的正规词语。而是使用"中二"或者"中二病"来指代。而在交流过程中,如果对方显示出过度的自我幻想,便会被称之为"中二".

  因此,语言动漫化可以说是动漫迷们将动漫中的某些词语、事件带入现实生活,化作动漫迷之间使用的语言,以此来指代与其相似的现实事件的现象。

  这种语言动漫化现象其实创始于个人,传播于网络,使用于大众。网络起到了推波助澜的重要作用同,它使动漫语言大量传播,为人们的以后的使用埋下了种子。而这种语言动漫画现象还同时满足了动漫迷的需求,通过语言将动漫带入他们的日常生活中,使他们能在动漫这种小众文化中找到认同感。并且能快速的区分他人是否同为动漫迷,这种特殊的交流方式有助于让动漫迷这个群体更有集体感、特殊感。也正因为如此,动漫圈以外的人很难融入其中,而对于有些词语也无法理解。所以语言动漫化这一现象对内具有强大的凝聚力,但是对外却有着同样强大的排斥力。只有少数为被动漫迷广泛运用并且长时间传播的词语才能进入普通人的视线,成为流行词语的一部分,如"萝莉""正太"这样的已被大众所接受的词语。

  2.1.2 语言动漫化的特点。

  语言动漫化是动漫迷们在交流中产生的,具有较强的指代性、小众性、新意性等特点。这些特点都说明了一点,外来人员很难理解其中含义,使得语言动漫化具有强的凝聚力,同时使得动漫迷们之间有一种特殊的认同感。

  其中指代性指的是用动漫中的词语指代现实中的事物。动漫是一种创作,而创作来源于生活,因此不管动漫用多么夸张的手法描绘世界,其本质也脱离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所以动漫中有很多事物其实都是现实社会的影射,再加上动漫迷们对动漫的喜爱,因此常常会将一些社会事物借用动漫词语表述出来。如"御姐"在动漫中常指"有姐姐个性,具有强势个性,爱护他人性格的大龄女性"."腹黑"在动漫中常指" 表面和善温柔,内心却想着奸恶事情或有心计的人。"以及大家比较熟知的用来形容小女孩的"萝莉"和用来形容小男孩的"正太"等词语。从上面的介绍可以看出,这些在动漫中指代的特殊人物在现实中也实际存在。所以当动漫迷们在现实中遇见了与之相像的人或事物时便会使用这些词语替代正常用语。不过随着各大新媒体的传播,大众逐渐接受了一部分动漫语言,如上面提到的"正太"、"萝莉"等使之成为当今的流行用语。

  小众性更是显而易见。如上文提到的"御姐"、"腹黑"等词语,在通过网络等其他各大新媒体大面积流行起来之前、通过众多的动漫迷不断解释之前,是只会出现在动漫团体中的词语。但是这些脱颖而出的动漫词语只是因为其意思简单好记,并且被多次运用才能成功走进大众的视野,得到大众的认同。剩下更多的是只限于在动漫迷之间流通的语言如"都是时辰的错"、"错的是世界"、"FFF 团"等等。这些词语大多数是因为其解释关系到一整部动漫,更多的是抽象的指代,并不像"萝莉"、"御姐"这些词有具体指代解释。因此他们并没有脱颖而出成为流行,而像这种只有动漫迷才能理解的词语、句子占了动漫语言的大多数。小众性这其实是语言动漫化的一个不可忽视的特点。

  新意性,这也是它的创新之处,很多语言动漫化的词语不再是我们约定俗成的意思,这也是为什么局外人无法进入动漫迷的世界的原因。如最开始提到的"怨念"一词,他的意思以及用法都发生了改变。再如动漫迷所说的"本命"传统意思出自中国传统的本命年,是中国阴阳五行所得出的生辰星,和天干地支相关,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与出生年份的生肖相同的一年。但是在动漫迷中"本命"引申变成了最喜爱的角色,心中排行第一的角色,最受瞩目的事物,或是最属意的选择等。可以翻译为"我只支持 XX!"等意思。因此关于"本命"便出现了新的用法,如"这是我的本命"可理解为这是我最喜欢的角色,"双本命"可以理解为有两个同样喜欢的角色等等。这些在局外人眼中都是难以理解的。

  2.1.3 语言动漫化现象的形成原因。

  从外部因素来说,新媒体在语言动漫化现象形成的过程中充当着不可或缺的一环,新媒体对于语言动漫化现象有着极大推动、推广作用。正是这样才会使得语言动漫化从最初的群体行为变为现在的社会行为,从小众活动变为大众活动。

  如上面提到的"中二"和"中二病",这两个词语,倘若它们脱离了新媒体这样一个大的传播环境,它们只会是动画片《中二病也要谈恋爱》中的某两个词语。且不谈及人们对"中二"的使用,可能只有极少数看过此动漫的人才会知道其意义。而对于一些没看过此动漫的动漫迷而言,"中二"不但不会起到交流的效果,反而会被当做不知所云、适得其反。

  这一差别在 20 世纪末以前的中国尤为明显,那时中国还是以传统传媒为主要传播媒介。而当时动漫多数是以漫画书的形式传入中国,并且因为其以绘画为主、文字为辅的形式出产。所以在那时候,很多人眼中的漫画书和中国以前的连环画、小人书无误。

  不但得不到人们的重视,更不可能会用其中的特定语言进行及交流。

  20 世纪末中国开始网络建设,以网络为大框架,许多新媒体如同雨后春笋一样层出不穷。信息开始加速传播、资源开始共享,这期间动漫也随着网络的发展登上了各大新媒体的大舞台。通过新媒体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接触动漫,特别是动漫迷群体成长迅速。而新媒体独特的交互功能使得受众可以在线及时交流,达到现看、现学、现说的目的。特别是动漫领域,一旦动漫中出现新词汇,评论区往往一有大片关于新词汇的使用,上文中所说的"中二"就是通过这种方法流传出来。并且网络搜索功能以及某些新媒体自带的提问功能很好的解决了外围受众的疑惑。如上文所说,没有看过相关动漫的人可以使用搜索功能迅速的了解词语、句子的来源和意思。如同以前的网络名言"贾君鹏,你妈妈叫你回家吃饭"一样,相信有不少人是通过网络搜索来了解这一句经典的网络语言。

  通过新媒体,动漫及其语言开始第一次传播。通过新媒体,动漫迷开始互动交流,动漫语言开始第二次传播。而最后通过人们的好奇,让人们能自主运用新媒体解惑,从而再一次进行了被动传播。这三级传播使得动漫语言开始频繁出现在受众面前,让人不得不注意到它们的存在。语言是一种约定俗成的东西,其经过大面积的传播达成共识后,便成为了人们的日常用语。动漫依附于各种新媒体进行大面积传播,在被人们所熟知以后进入了人们的生活当中,因此新媒体对于语言动漫化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而其内在因素归根结底,在于动漫迷们对动漫的喜爱以及青少年时期的人们对集体归属感的需求。

  人都有归属的需要,渴望能将自己融入到某个集体中去,并且为能成为此集体的一员而感到光荣和自豪。"1943 年,美国着名心理学家亚伯拉罕·哈罗德·马斯洛于《人的动机理论》中提出"需要层次理论",将人的需求分为五个层次,分别是生理上的需要、安全上的需要、情感和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并且认为"归属和爱的需要"是人们重要的心理需要。在文中,马斯洛还指出:人在不同的时期,都会有一种需求占领主导位置,而其他需要相对来说只是处于从属地位。而青少年正是处于归属需要占主导地位的时候。家庭和学校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满足了青少年的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通过对比"需要层次理论"可以知道,此时的青少年群体开始对情感和归属产生需求。但是青少年特有的叛逆特征,又使得他们特立独行,不走寻常路。因此青少年通常会通过组织一些特殊小团体来加强自己的认同感、归属感。青少年的这种行为一般称之为"组织小团体",是青少年寻求自我归属感的方法之一。这种"小团体"使得他们更加容易排斥他人,特别是对于处于青少年时期的动漫迷来说,他们希望得到他人的认同,以此来找到自己的归属和位置。这才使得越来越多的动漫迷聚集在一起,动漫恰恰为他们提供了这样一个机遇。在动漫这个团体中,青少年动漫迷为了能够得到他人的认同或者是自我认同,他们将动漫中的语言带入到日常生活中,这种只有动漫迷才懂的语言使得他们的归属感大大提升。而通过上面所说到的语言动漫化的特点,大家也不难发现局外人几乎无法融入其中,这种排他性使得动漫迷们在团体中更加的有凝聚力。

  2.2 个案分析:以"萌"文化为代表的语言动漫化现象。

  2.2.1 "萌"文化的概念。

  "萌"文化最早起源于日本,在风靡日本以后,很快通过网络新媒体的传播来到了中国。而传播"萌"的载体正式人们如今所说的 ACG.动漫文化尤其是日本动漫已然成为了青少年最喜爱的内容之一。因此动漫迷可以说是推动"萌"这个词来到中国并且使之广泛传播的主要群体。

  而在传播伊始,"萌"文化作对于青少年来说,体现出来更多是他们对主流话语权的抵制和反抗,是青少年对主流文化的一种对抗。以动漫、游戏等为当代主要娱乐的青少年群体中,他们的审美偏好已经不再是追求其事物背后的深层含义,而是更加在乎事物视觉性这样的拟像符号。但是青少年的叛逆性又使得他们不会用常规词语来形容美好的事物,所以"萌"的出现既满足了动漫迷的使用需求,同时也满足了动漫迷叛逆期的心理需求,促使动漫迷开始频繁使用"萌"字。

  但随着"萌"在网络中的不断传播与广泛运用,使越来越多的人接触到"萌"文化。

  在这个互联网共享信息的时代,网络上更是出现了专题探讨"萌"文化的主题贴吧和主题网站等。在整个传播过程中,除了新媒体对"萌"的传播外,大众媒介对其的运用更是加快了"萌"文化传播的速度。例如在湖南卫视《爸爸去哪儿》这挡节目中,常常会使用"星爸萌娃"等字样来突出节目看点。又或者是出现在一些报纸标题中,如长江日报的《"吃"字原来这么萌》等等,传统媒介的介入使得"萌"文化能够从众多小众文化中脱颖而出进入人们的视线。

  因此"萌"文化其实代表的是一种以表象为主,轻松愉快的文化,同时也是对传统严肃刻板文化的颠覆。但是随着传播的加大"萌"文化慢慢变为了一种态度,一种代表年轻的心态。它不在只限于青少年,甚至有很多成年人也加入了进来。虽然是一种新生文化,但是在这个节奏越来越快、压力越来越大的社会中,这种轻松的正能量更加能获得人们的认同,让人们在这个紧张的社会中得到放松,也许这就是"萌"文化的生命力所在。

  2.2.2 "萌"文化的起源。

  "萌"的运用最早来自于日本,一般认为来自日文中的"萌え"一词,而大多数人认为"萌え"一词是由"燃え"转变而来。"燃え"和"萌え"意思相近都能表达心情激动的意思,但是"燃え"更多形容的是热血类作品中带给人热血沸腾的感觉,而"萌"正是为了区别这一热血类作品而诞生的词语。动漫迷们为了让因美少女而产生的热血状态能和传统热血状态区分开来,借用同音字"萌"来形容。"萌"在日本文字中的本意指是人们在看见美少女角色时所产生的一种纯洁、美好、激动人心、热血沸腾的状态。

  当然对于"萌"的起源也有很多种不同的说法,比如认为"萌"的来源和其汉字的本意有关,按照词典中的说法"萌"指的是植物的芽,有萌蘖,发芽,开始发生的意思。

  如萌生、萌发、萌芽、萌动等等,并且也可以比喻作某件事物的开始,因此"萌"的引申义带有"开始吸引目光"的意思。正因为如此当人们在看到美少女,内心出现如沐春风一般的感觉的时候,"萌"这个字能较准确的形容当时人们"心花怒放"的心态。

  当然还有另一说法,认为"萌"这个词是出自 1993 年由 NHK 播放的《天才电视君》

  中女主角的名字,"鹭傼萌"(SAGISAWA.MOE)。主角在"鹭傼萌"遇到困难的时候会大叫她的名字"萌!"因此引得众人开始模仿。也有说法认为"萌"出自 TV 动画《美少女战士》中"土萌萤(TOMOE)"这个角色等等。

  到目前为止对于"萌"最初的来源,大家可以说是众说纷纭,不过认为"萌え"是从"燃え"演变过来的这个说法最能被大众所接受。这种形容见到美少女时所产生的欢喜感,渐渐被动漫迷们所推崇。随着"萌"被越来越多的人熟知,"萌"文化自然而然的被用到动漫创作之中,随着动漫的传播来到了中国。不过在中国"萌"的意思已近不单单只是限于表达对美少女的喜爱,它的词义甚至于词性都发生了改变,后文将会论述到这一点。中国动漫迷对于"萌"的不同解读使得它自身的魅力大增,几乎能用于各个领域。

  2.2.3 "萌"文化的发展演变。

  "萌"在日语中的演变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不论"燃"和"萌"在日文中都是动词,而"燃え"和" 萌え"在日文中则是动词和形容词。日文因为其语法的特殊性,往往在日文后面加一个"え"便能改变字的词性,这一点很大的区别于中文。因此在"萌"的使用上无法完全参照日本用法,更大程度上是经过中国动漫迷的不同解释,进而衍生出各种各样新的词义以及词性。

  在最初,因为"萌え"中的日文汉字与中文汉字"萌"相同。并且通过新媒体网络的共享资源特点传入中国。因此中国动漫迷最开始也模仿日本,用"萌"来形容看见美少女时激动、喜欢的心情。但是"萌"字在新媒体中频繁出现让人们开始逐步掌握这个字的用法,而随着"萌"在新媒体中的使用与意义重组。"萌"的词义开始扩大,不在仅仅限制于看见美少女时的美好心情,而是演变为泛指一切可爱、美好的事物。在新媒体中,动漫迷几乎在动漫迷几乎在遇见自己中意、喜爱的事物的时候都会使用"萌"来表达对此的喜爱。不仅如此,新媒体更是赋予了"萌"新的生命力使之词性也发生了改变,不单单只是作为名词使用,甚至可以作为动词、形容词来使用,如人们常说的"我很萌男主角"便是运用"萌"动词形态,译作"我很喜欢男主角".再如"小朋友打扮的好萌啊"运用的便是"萌"的形容词形态,译作"小朋友的打扮很可爱".

  如果要概括一下"萌"字在中国的演变结果,本论文认为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在物质层面的运用,即萌商品。如猫耳帽、可爱的耳环、项链、发卡等事物商品。第二个部分是在行为层面的运用,比如我们常说的"卖萌"便是指某人的行为或者话语很傻很可爱。第三个部分是在心理层面的运用,涉及大众心理,审美取向,价值体系等等,如现在有人认为萌也是一种美,穿带可爱的衣服,让自己打扮的像小女孩一样,打扮得年轻化。

  但是不管"萌"字怎么变化,它所代表的大致意思是不会改变的,那就是事物所带给人们美好、快乐、开心的心情。这是一个充满生命力的字,更多的是做褒义词使用。

  在如今的社会中"萌"几乎占据了我们的生活,成为了一种新的潮流进入人们对视野被人们所接受。

  2.2.4 大众对"萌"文化的使用场合以及使用频率。

  "萌"如上文所说,它已经不再单一的是对看见美少女时的心情的描述了,随着"萌"词义、词性的扩大以及随着人们对它的了解越来越多,可以说是几乎和可爱、呆呆、傻傻相关的所有事物都可以使用"萌"来表达。因此"萌的"使用场合也是包罗万象。

  但是对于"萌"来说,不管它是作为动词还是形容词,使用最多的场合还是"萌"对人、物体的形容。人或物品都是直观视图,人们能根据自己喜好轻易辨别他们是否属于"萌"的范畴,特别是深陷眼球经济的当今社会。人们的审美从很大程度上从倾向于内在美变为了倾向于外在美。对于第一次谋面的事物来说,这种外在评价对往后的印象起了很大的影响。因此"萌"的这种对高辨识度、可爱形象的运用更容易被人们掌握,这也是大众最常使用的原因。如当我们在看见喜欢的事物或人的时候,大多数人已近不会再像以前一样说"我喜欢 XX"而是改说"我萌上 xx",有或者是看见一件很可爱事物会用"xx 好萌"来表达对该事物的喜爱。这是一种流行也是一种趋势,并且也是"萌"最好辨别的一种使用方式,这种直观简单的使用方法使得它成为被大众熟练使用原因之一。

  除了对人或事物的表述以外,"萌"还可以对行为作出解释。而这种对行为层面的运用并不好掌握。因此大多数人都不会用"萌"来形容某种行为。不过也有例外,人们说所的"卖萌"其实就是对行为层面的运用。但是大众所熟知的"卖萌"多数是指的装可爱,如一些人的可爱的自拍照等等。随着"萌"对可爱行为的形容越来越被大众所接受,也衍生出来与"卖萌"相对应的"恶意卖萌"这样的词语。这种词语并不是出自于动漫迷这个小集体对"卖萌"的运用,而是出自大众这样的大集体对"卖萌"的运用。

  "恶意卖萌"指的是那些为了可爱而装可爱的人,与"卖萌"意思相反。所谓物极必反,月盈则亏。"卖萌"如果太过头并不会得到他人的喜爱,反而会给人一种厌恶的心情。

  正常的"卖萌"应该如"萌"文化中的重点一样,那就是发自内心、自然轻松、在不经意间流露出的可爱行为,给人带来快乐、愉快的心情。而不是为了让别人认为自己很萌故意为之的行为。因此和"卖萌"和"恶意卖萌"几乎成为大众使用频率最多的词语。

  但是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区别于不同大众,在动漫迷的眼中"卖萌"这种对行为的表述不仅仅指装可爱,有一些"卖萌"指的是某人傻傻的行为。比如某人突然大脑短路指着月亮说"太阳",又或者坐公交不小心做反了方向等等,这些让人们看起来很傻很无厘头、无法理解的行为,动漫迷往往也会说"你是在卖萌吗?、"不要卖萌"来调侃对方。可以翻译为"你是在装傻吗?"、"不要装傻".这和大众所知道的装可爱有很大的出入。"萌"的这种对无厘头行为的形容让一般人很难把握,因此并没有被大众所熟知。

  最后一种,是大众最不常用使用的时机,"萌"对心理层面的描述。随着"萌"文化的深入发展,"萌"已经变成了一种态度、心态。那就是用年轻、快乐的心面对生活,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方式。如最近流行起来的词语"萌萌哒". 这是一个新兴词语,出现时间不过短短几个月,来自于筷子兄弟主演的电影歌曲《小苹果》,这是一部有关积极向上、不放弃梦想轻松愉快的电影。其制作方雇佣的网络推手,于电影上映前在哔哩哔哩视屏网站上发布大量有关《小苹果》的音乐视频,并且伴随着一句话"我今天吃了小苹果,感觉自己萌萌哒".由此引得众多动漫迷跟风,使得这句话的传播得以扩大。

  最后变简化成为了"萌萌哒",主要用于形容自己很萌很傻很可爱的内心活动。这个词并没有明确的意思,只是大家都会在句子后面加上"萌萌哒"以表示自己简单的快乐的心理。如"我做了 xx,萌萌哒"、"我觉得自己萌萌哒"这些语句分别可以译作,"我做了 xx,我很开心"、"我觉得我现在很快乐"等等。"萌萌哒"因为出现时间短并没有明确的解释,使用者基本都是凭个人意志对它进行解释,可以说是一个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词语。

  通过上述分析也可以看出,"萌"对心理层面的运用少之又少,只有最近才有一个"萌萌哒"脱颖而出,使用的频率可想而知。但是因为"萌萌哒"出现的时间短,加之被网络推手过分推崇,使得有部分人开始讨厌"萌萌哒"这个词语,认为其炒作嫌疑过大,违背了"萌"天然纯真的本质,从而也有作为讽刺他人的用法。因此并不能简单的给"萌萌哒"定性或是翻译,一切都凭借使用者自己的意志而使用。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文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