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社会学论文 > 文化论文 >

农村文化建设理论概述

来源:未知 作者:陈赛楠
发布于:2016-09-22 共2904字
  本篇论文快速导航:

展开更多

  2 农村文化建设理论概述

  2.1 农村文化概念

  在研究潍坊地区农村文化建设,首要条件是要搞明白什么是农村文化,农村文化建设的内容是什么?在我国研究农村文化过程中,对农村文化的理解出现了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的理解。有些学者认为农村文化简单的农村文化娱乐活动,就是进行农村文化活动的。也有学者认为农村文化就是对农村民间文化的传承和保护。也有人认为农村文化就是提高农村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素质,提升科学文化水平。以上这些理解都有些偏颇和片面。通过对资料的查阅和学习,现阶段农村文化的定义:“农村文化是农村文化活动、农村文化组织、农村文化设施、农村文化人才、文化体制等几个方面的集合体。”(陈筠泉,刘奔,1996),对于农村文化建设的研究主要是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对于农村文化的理解主要集中在国家、市场和社会三个方面,研究怎样在农村地区建立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对于以上农村文化的理解,我感觉还是有些不全面,在贺雪峰教授撰写的《农民价值观的类型及相互关系——当前中国农村严重伦理危机讨论》一文中,引用马永强教授的观点:“农村文化建设的目的是建设一种包涵价值观、文化认知、交往方式以及生产、生活方式等在内的新的乡村文化形态。”(贺雪峰,2008)他们不只是从农村文化所体现出来的价值观和文化认知等内在方面进行分析,还从农村特有的交往方式和生产生活方式等外在方面进行分析,较为全面的分析中国农村文化的范畴。

  要分析农村文化必须对“文化”这一概念有着深刻的理解和把握。人类学之父——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E.B.Tylor)在 1871 年所著的《原始文化》一书中提出了文化的经典定义:“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总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人类在社会里所得的一切能力和习惯。”(E.B.Tylor,1871)中国社科院陈绮泉教授对文化的定义是:“文化本质上是创造价值的活动,是体现在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中的,以价值体系为核心的一整套规范的结构和功能的统一。文化具有一个核心—价值体系,并认为文化是一整套规范结构与功能的统一体。”张良学者认为“农村文化是适合于农业生产生活方式、能够为农村提供秩序规范、体现农民终极关怀的一整套娱乐方式、道德规范和意义体系。农村文化可以划分为三个层次,即农村实体性文化、规范性文化和信仰性文化,三者是由外而内、相互联系、交织作用的文化集合体。”(张良,2010)通过以上分析,在潍坊地区农村文化建设研究中,把农村文化界定为农村或农村社区中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农村生活和认识,主要包括农村的文化活动主体(农民)、文化信息、文化设施、文化场地、农村文化服务体系以及与农村文化建设相关的机制。

  2.2 新农村建设理论

  2005 年 10 月在北京举行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上,提出在社会主义新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新的农村综合改革,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这些措施将推动我国农村建设进入新时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中心环节是大力发展农村生产经济,这是整个建设的物质基础。其建设的目的是实现农村广大群众生活富裕。新农村建设的政治保障是农村群众当家作主,真正实现管理民主,注重农民的自尊心,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只有提高广大农村人民的思想道德和文化水平,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反映出农村广大群众的良好文化素养,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才能达到全面的发展。国内学者温铁军认为,“新农村的新,新在农村的发展能够体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体现和谐社会的要求。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通过城市对农村的反哺,工业对农业的反哺,使农业得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使农村社会能够实现和谐。”中国社科院张晓山教授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在经济上就要促进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来提高农村产业的竞争力,提高务农劳动者的收入。在社会事业、文化事业等方面可以通过国家对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调整来实现。”(翁志勇,2006)

  郭杰忠在 2005 年 7 月对“社会主义新农村”作出全面而清晰的界定。他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指在社会主义条件或社会主义制度下,反映一定时期农村社会以经济发展为基础,以社会全面进步为标志的文明状态。” (郭杰忠,2005)并指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以下性质和特征:(1)社会主义新农村属于社会主义范畴,具有社会主义的性质,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重要体现,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2)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个全面、综合的概念,具有全面性。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综合反映社会文明进步的程度。(3)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个过程,具有动态性。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一定历史时期社会形态的表现形式,必须反映时代特征,因而其衡量标准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时间的变化、社会的发展而变化发展的。(4)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在现有基础上进行,具有层次性。不同地区由于历史、环境、基础的不同,建设的速度和目标也各不相同,所以各地反映的新农村在内容上、程度上要求上也有所不同,模式也不可能千篇一律。(5)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目的和手段的统一。” (郭杰忠,2005)近几年,党中央非常重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多台多种政策和措施,让公共服务能够真正的落实到农村中去,使大多数农民群众得到实惠,进而减少城乡之间的差距。从发展农村的经济、推进农村社会改革、发展农村社会事业以及增加农民收入方面都有了明显的进步。

  2.3 公共物品理论

  公共物品是一个现代经济理论中的概念,最早提出公共物品理论的是经济学界的巨匠保罗·萨缪尔森(Paul A.Samuelson),他认为“公共物品是指每个人对某种产品的消费不会导致其他人对该产品消费的减少。”公共物品也叫公共用品、公共产品、公共物品等等。在汝信主编的《社会科学新辞典》(1988 年版)中对公共物品的定义是:“公共物品指一种提供给某个消费者使用而旁人不必另付代价亦可同时得到享用的商品或劳务”。(唐娟娟,董敬畏,2008)现代财政学之父理查德·阿贝尔·马斯格雷夫(Richard Abel Musgrave)等经济专家对公共物品理论的进一步研究和完善,逐步形成了公共物品的两个重要特性——消费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哈韦·S·罗森提出“消费的非竞争性是指消费者的增加不会引起生产成本的增加。公共物品的消费通常在消费者增加的同时,却不会引起生产成本的增加。”(哈韦·S·罗森,2005)例如以农村文化设施建设为例,在文化设施健全的农村地区,每一人对农村文化设施的使用并没有影响其他人的使用,因此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引起成本的增加。但是建设文化设施需要成本,如果让生产文化设施的企业来建设,为了收回成本,他必然要收取使用费用,来收回建设成本,但是收取使用费用,必然造成人们使用文化设施的积极性,从而减少使用文化设施的人数,达不到农村文化设施建设的效果,降低文化设施的使用效率。他也提出:“消费的非排他性是指公共物品一旦提供给某些人,就不能阻止另外一些人从中受益。如果要阻止其他人受益,必须花费高昂的成本,以至得不偿失。公共物品不仅是非排他的,而且一个人的消费,可能意味着另一个人被“强制”地消费。”(张震龙,余鹏,2006)还是上个例子,公共文化设施由于免费使用,人们不必交费就可以使用,产生大量的免费使用设施的现象,没有任何的企业愿意对公共物品进行投资,从而造成公共物品供给不足的现象,也降低使用效率。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作者单位: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文化建设论文农村文化建设论文
返回:文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