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理论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文学论文 > 文学理论论文 >

跨文化的阐释之路

来源:学术堂 作者:陈老师
发布于:2016-11-15 共7327字
  本篇论文快速导航:

展开更多

  第三章 跨文化的阐释之路
  
  理论之所以为理论,就在于他的普遍性和跨越性。而东西方比较文学面临的主要问题便是如何摆脱机械的利用西方文论来曲解中国文学,这种曲解更是一种消解。张隆溪面对这样的危机,提出了“原理论问题”的方法策略。在张隆溪看来,“应用”这个概念本身就是东西方比较文学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而任何理论都是对一些具体而基本的问题作出回应,所以我们应该去研究理论和理论概念得以产生的那些基本问题和现象。要求不以现成的框架和理论套用到文本,不应机械运用西方理论来曲解中国文学,“而应该在每一次研究中,都重新界定理论的问题,从现成的理论回溯到理论之所以产生的一些基本问题和现象,回到语言、意义、表达、文本、阅读、理解、解释、批评以及它们的文化前提,看理论怎样从这一类基本的问题产生。这类基本问题往往比理论的表述更普遍,同时又带有理论性质。”①这是一种负责任的理论态度,因为这样的见解,才不至于让东西方文论的不平等状态继续持续下去。
  
  一、走出文化的封闭
  

  (一)文化对话的阻碍
  
  张隆溪总结了对于东西方比较文学的质疑,主要有两点,一种是指出东西文学之间,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没有实质性的接触。另外一个阻碍跨越东西方理解的因素是文化相对主义。文化相对主义基本上是怀疑甚至否认不同文化之间存在理解和解释的可能。它反对用欧洲的文化价值衡量非欧洲国家,把其作为普遍价值强压给别人,这有其政治和伦理意义上的正面价值,因为这也是伴随殖民地的消失,对于西方国家侵略理由的反思和防范。但是这种主义发展到极端就容易导致人们去怀疑,不同文化之间有任何共同的价值,否认跨文化理解的可能和意义。
  
  然而,当代西方文化研究中占据主导的文化相对主义,就往往走向另一个极端②。
  
  综合这两点原因,东西方文学比较便被批评为一种理想主义。一位否认东西比较文学的学者认为这样的研究根本解决不了“处理中国文化客体那种根本的他者性”不过这种“他者性”就反向证明了只有从西方的立场出发,才可能谈论中国,这就恰恰证明了这位学者的西方中心主义逻辑。张隆溪指出,只有没有对东西方文学进行全面了解的人,才会做出这样的狭隘的判断。
  
  在一次访谈中,张隆溪也谈到西方的文化见解,他最初的研究就与西方汉学的批评有关系,但是他去了美国之后,不仅发现汉学,也不光是美国而是整个西方的学术界都有一种倾向,那就是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西方学者都非常强调不同文化之间,尤其是东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所以,针对西方人过分强调中西之间的文化差异,我就认为从中国学者的角度,应该更加注重跨文化之间的交往。“①传统的、黑格尔式的把非拼音式的汉语视为种类不同的语言,当代的某些批判黑格尔的观点,便把这种观点当作自己的前提而导致认为中西方没有可交流性传播过甚,十分迫切要让中国文学真正地展现在世界面前,以跨越文化的封闭。德里达把这种偏见称为逻各斯中心主义,他深信这只是存在于西方,也仅仅是与西方的文化有关,可他并未对东方进行认真的分析和结构。西方对中国的文化传统产生误解,是不断传递的,在不断地引用而用于写作时,前人对于东方的理解便成了必然参考的意见,而更多的便是直接的引用。西方尽可能地把东方作为一种”他者“而确立自己的存在。当然,我们并不否认差异的存在,甚至在哲学家斯宾诺萨就说过:”一切肯定都是否定。“,在 20 世纪,语言学的维度冲击了很多学科的传统思维,它的创始人索绪尔也是赞同没有”肯定项的差异“.
  
  在这样的语境下,更多人去关注差异也是无可厚非,在张隆溪的书中就写过一位法国诗人谢阁兰就特别从文化差异的角度去欣赏中国。
  
  在中国住过几年的谢阁兰写了一本《异国情调论》,把异国情调定义为:”不是别的,就是差异的观念,是对不同事物的感觉,是感知到某种东西不是自己。“③从这段话中我们就可以看到,他把中国的文化视为一种与他自己不同的对立的存在,同时为了一种神秘感,令可不去充分了解中国,而是把中国放在一个远远的地方进行自己的想象,”有些人对文化差异的赞美就正是这样一种猎奇的心态,是希望他人提供文化上的异国情调为自己所欣赏“④《东方学》中,萨义德就是提出了西方想象中的东方世界,批评西方人并不愿意真正了解东方,而是建立一个与自己相对,体现纯粹差异,甚至证明西方更优越的”他者“,这种影响是巨大的,对于文化的封闭来说,这样的障碍必须得跨越。
  
  (二)文化对话的意义
  
  刘小枫曾经讲过色诺芬对苏格拉底的 ”回忆“,苏格拉底并没有把人应该怎样生活需要的各种项目一一告诉他,而是 ”同他一起探讨人生变得美好的可能性“,”人应该如何生活,并不是热爱智慧的人已经拥有的,而是需要热爱智慧的人关切和追问的。如此关切和追问已经预设了有永恒的、超民族历史的、普遍客观的真理,虽然热爱智慧的人还没有拥有它,但热爱智慧的人起码是为了这种真理而活的。“①张隆溪对跨文化阐释学提出了自己的原则和方法,其最终的目标便是指向人的:”所以阐释学交给我们的多元态度,固然不是坚持己见,自以为唯一正确,但也绝不是漫无规矩,毫无标准,而是一种有原则的克服和宽容的态度。在理解和阐释的过程中,我们该尽量近于正确的解释,同时又采取开放的心态,随时准备听取他人的见解,以吸收更合理的成分来使自己的解释更圆满,更完善。“②他这里更多强调的是对于一种现实的提升,阐释对我们生活的一种提升。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优势已经侵入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是随之而来的也有其负面的影响,那便是人们对于科学影响下的生活,要求的更多的是效率和利益,而标准也变得十分单一,甚至唯一。伽达默尔的阐释学便是看到了这方面的弊端,倡导人文与科学的平衡发展。张隆溪在其文章与演讲中,多次谈到伽达默尔的阐释学方法并深入地进行介绍,他是十分认同伽达默尔的观点的:”科学方法一旦成为凌驾一切的原则和规范,只注重实际效用和利益,并且以量化的方法来统计效益,社会组织和思维方法就往往受其影响而变得机械刻板。与此同时,无法量化但在人类生活中具有核心意义的价值,尤其是精神文化的价值以及道德伦理的审美观念等,就得不到重视而被边缘化,结果必然造成现代人精神生活的扭曲、畸形和贫乏。“③这里关注到两个问题,一个是精神文化,另一个是精神生活对于人的意义。张隆溪一直倡导的便是一种平等的、独立的思考,这样的思考需要的不仅仅是科学知识,更是一种人文精神上的给予。这是伽达默尔也是张隆溪一直特别注重的美和艺术的意义,《真理与方法》便是在科学方法至上的现代社会环境里,为人的精神文化价值辩护。而张隆溪也是吸取了其精华,把它阐发于文学之中,进而运用到中西方文化交流平等地位的争取上。
  
  对于美和艺术的重视,并不是仅仅是文学家、艺术家的工作,而是每个人都有的权力。可是在现代社会,更多的人忘记了美的权力,或者忘记如何成为自己。”但一个人要成为自己,就必须消灭自己。他必须消灭自己成为万物中心的那种渴望。他要是弄不明白上帝要他成为什么,那怎么办呢?他就必须感觉出来。我们的教育之所以不成功,原因也许正在于此,因为我们大多数人受的教育都是在以我们的情感为代价,只提高我们的智力;结果是智力一旦失败,我们就没有别的办法。“④真理或者自我,在于追寻的过程。美和艺术是一条不同与科学的途径,从它们的本体经验和独特形式中,感受自我的存在。跨文化阐释学也是本着这一精神价值来进行具体的文学阐释的,而张隆溪的文学阐释学也思考了不仅仅是文学领域的范畴。
  
  在 911 之前,亨廷顿曾经讲过文化、文明的冲突,张隆溪认为这种冲突是十分危险的。”文明的冲突使得每一种文化中的一些激进的原教旨主义者越来越强调自己所属文化的优越性,强调自己与他者的不同“.这样就导致了文明之间越来越难以沟通,可是”文明之间更应该有着相互了解的愿望,只有对话才可以促进相互的理解“这一定是一条可以尝试的道路,不仅是在学理上需要。把跨文化的理解和沟通这样的方法和思考方式传递给人们,当面对异同时,可以对其向对面进行有效的反思。
  
  (三)跨文化阅读的努力
  
  在世界政治、经济和文化发生根本性转变的 21 世纪,西方也有了去了解中国的诉求。抓住这个好时机为发展东西方文化交流与互通是十分重要的。张隆溪在这方面有三十多年的学习和教学经验,他的学术努力可以看作跨文化阐释学的一种方法。他的努力便是:去实际做比较的工作,并把这个工作做好。
  
  跨文化不仅仅是一种途径,更是一个大的背景。在这个背景中,很多不同的阐释对我们产生了意义,如果没有这样的意识,我们可能永远意识不到这个世界上多种多样的存在。努力地看见不同的理解,以补充自己的不足,在不断改变中,建立开阔的眼光,和批评的意识。跨文化阐释是建立在跨文化阅读的基础上,张隆溪先生写过四篇文章专门探讨跨文化阅读的启示,分别是《文化对立批判》、《”沧海月明珠有泪“:跨文化阅读的启示》、《”这柔弱的一朵小花细皮娇嫩“:
  
  药与毒的变化之理》、《”反道者之动“:圆、循环与复归的辩证意义》,启示从篇名便能看出,在承认文化可以相通的基础上,对本来是单一线条的理解,有了双线条甚至是立体的解读,本来的意义便变的更加深厚,就如同一个音的音色是层层叠加起来,又厚又软,而不是浅且硬的,这样的音色就像在叙述一个很悠远的故事,伴着古弦琴,一位老人讲述着一个古老的,却和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的故事。在《”沧海月明珠有泪“:跨文化阅读的启示》中,作者举了佛教和基督教中都有一个比喻,便是把语言和实在喻为手指和所指的月亮,可以说两者没有任何联系,但是以手指月之喻在于强调参禅或者宗教沉思的目标是内在精神,而不是外在事物,这点上无论是佛教还是基督教都是一致的。而对这一现象,张隆溪这样解读道:”纯粹从东方典籍的传统中来理解这一意象,就会认为以手指月是具有佛教禅宗特色的比喻,而在西方传统中来理解圣奥古斯丁使用这一个意象,又会以为那是基督教的独特比喻。但是,从跨文化阅读更为广阔的视野来看,这两种看法都显得太局限而缺乏识力,两者都好像只看到了手指,而不知道那根手指知识局部而又限度的理解,而辉映在那两根手指和世间所有手指之上的明月,其映照的范围都要广阔得多,会使我们举头望远,看清人类的心智想象可以自由驰骋,认识到人类的创造力无限广阔。“①这同时也让我想到肖邦的第一首《叙事曲》,肖邦是历史上第一位把”叙事“这一体裁运用到钢琴曲中来的音乐家,叙事曲与诗歌、文学的密切联系,而这首曲子就是受波兰爱国诗人密茨凯维奇的长诗《康拉德·华伦诺德》的影响,从音乐这一手段表现了肖邦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从可触摸的文学到不可复制的音色,文学的沉淀将会让漂浮的声音拢聚起来。如果可以跨越不同的领域去欣赏音乐或者是文学作品的人,理解将会更加立体可感。
  
  二、融入世界的文学

  
  歌德是第一个使用世界文学的人,也因他具有崇高的地位和巨大的影响。在18 和 19 世纪,他对于世界文学的论述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如今的时代,世界文学也成为全球化时代学术发展的一个方向。但如上所述,文学理论界的话语权倾向于西方,对于东方的阐释甚至是作为西方的存在而进行的,如何让中国文学思考拥有平等的地位,如何让中西方文学比较在世界文学的潮流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正是在世界文学的发展中不可逃避的历史责任。世界文学必须超越单一的语言和文化民族传统,所以翻译和流通是世界文学不可缺少的。
  
  (一)翻译与阐释
  
  ”比较文学真要越过欧洲和西方的界限,就必须对不同地区的文化和文学传统、历史和社会政治状况,都要有高度的敏感和深切的了解,这才是能够准确理解、成功比较的前提。我们最要避免的就是把西方理论简单套用到非西方文学的材料上去,比较的工作必须由下而上地建立起来,从任何文化和文学里都存在的基本材料、基本知识和人的基本经验开始,例如语言、表述、意义、理解和解释等问题。“②如何处理对文学理论的灵活运用,即既把文学理论作为中西文学比较的基础,又不生硬套用西方文论,张隆溪结合自己在中西的学习和教学经验,从语言和文学阐释入手,以他的体验为基础,具体地向我们说明了这一重要的方法论问题。需要指出的张隆溪使用的东西方文学阐释学中的东方一词,”主要指中国的文化和文学传统,同时也引发西方相对的东方从名称上提出质疑。“③当这样不自觉的认同变成我们自觉的质疑,对于曾经一成不变的东方、西方的分割,”有可能避免文化研究中种族优越论的诱惑,避免把一种文化中的价值和概念强加给另一种文化的不良做法。“④张隆溪指出只要东西方比较只是机械地应用西方理论来研究中国文学,西方只是提供各种理论,而中国文学提供证明这种理论的例证,这就是中西方文学比较所面临的一个大问题,而且这种不平等关系将会一直存在。
  
  独立思考才能实现平等的交流,如何保证独立思考呢?首先是要学习理论的知识,学习把理论还原,看到理论为什么可以成为理论的思路。第二便是认真的研习具体的文学材料,拒绝用理论的观点去简单地认识材料,分解材料。唯有这样的一步步积累,才有可能使本来为边缘的材料和分析,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而对于一些元概念和基本意象的比较,才可能获得平等的地位。
  
  跨文化阅读是跨越不同的文化和文学界限去阅读,在具体方法上注重前理解,同时寻找更多、更完善的交流基础,善于发现与理解。具体研究在文学中跨越中西方的阐释,而这里的重点是放在翻译上的。以及在跨越文学之外,与宗教、音乐等的沟通。”在东西方跨文化阐释中,首先面对的问题就是翻译,最字面的意思就是将一种语言的表述用另一种语言重新表述出来,然而从理论的角度看,这种重新表述的可能以及准确程度,都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问题,而首先是文化观念理解的问题“①。如果要将本来的意义准确地表达出来,那就必须了解被翻译的文化语境中的相关含义,从而体会和寻找相对应的文化符号或载体,来更好的向接收者传递有效的信息。张隆溪先生曾经举过德国诗人海涅的《论德国宗教与哲学的历史》:”近来法国人以为,如果他们接触到德国文学的精品,就可以了解德国了。其实他们只不过是从完全的蒙昧无知,进入到浮浅表皮的层次而已。
  
  只要他们没有认识宗教和哲学在德国的意义,对他们说来,我们文学当中的精品就永远只是一些无言的花朵,整个德国的精神就只会显得枯涩难解。“来提醒从事翻译与研究翻译的人,第一,我们往往十分强调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有意无意地把西方视为一体,其实同在西欧而且在文化上有不少相同点的德国和法国,其实也有很大的差异。第二,文学与宗教、哲学、历史等大的文化背景密切相关,在从事翻译的过程中,这些都是十分重要的。安托万·伯尔曼曾经说过翻译的目的,即用文字打开与他者的关系,通过与外来东西的交往丰富自己,这和每一文化的种族中心主义结构,和每个社会都希望成为毫无杂质的纯粹整体那种自恋心理,都是直接相反对的。不可否认,语言文本是体现着不同名族和国家的风俗以及社会价值,也涵盖了他们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念。而增强跨文化差异意识的理解,彼此尊重不同的文化和之间的前理解,通过翻译是可能消除不同文化之间的文化误解。
  
  (二)东西文学比较
  
  东西文学比较一直处于边缘地带在张隆溪看来并不意外,因为比较文学在以西方文学理论为中心的建构范围之下所形成的。那么使东西方比较文学成为世界文学的重要部分首先便是打破欧洲中心主义。加之近年来西方文学界对于非西方世界的文学现象的兴趣越来越浓厚,发展东西方比较文学到了一个十分关键的时期。”我们要加倍努力,才可能使东西方比较成为全部比较文学有生命力的一个重要部分,成为国际比较文学一个不容忽视的部分。“①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西方文学开始了理论的时代。由于世界文学的发展,西方文论也开始反思自身,使一些学者开始批判西方中心主义,同时也反思文学理论开始脱离文学文本阅读。
  
  这样便给比较文学的出场提供了合适的理由,因为比较文学的发展离不开对文本的阅读,当回到文学本身是未来文学发展的趋势,比较文学的使命也将持续展开。
  
  在中西文学交往中,确实存在着很多问题。中国古诗的智慧是十分凝缩的,具有一种概括性质。对于西方文学的叙事性质,中国文学高度概括的性质将要求更加具体的阐释。比较文学的兴起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对于文学经验的重视。张隆溪抓住文学作品中具体的文学例子,进行比较和阐释,进而从中西方比较研究跨文化的视野,获得了某些批评的洞见,这是没有超越单一文化界限的阅读无法得到的。张隆溪进行中西比较文学的研究,让中西文化比较成为世界文学的主流,其深层动机是让西方了解中国的文化,而不是以讹传讹,继续加深对中国文化的误解。阐释学中有”前理解“一定义,意为理解者面临一个新的对象,其理解是从他之前的知识体系、价值观念等前在或潜在的理解所决定的。承认前理解的存在和自觉冲破之前的见识,对于理解异己物从而更好地了解自身有着不可磨灭的作用。张隆溪在看似不同的文化现象背后,挖掘出其共通的主客观的共通交流。
  
  把双方的前理解诚实地摆在彼此面前,从而让对方从现象之前来把握其形成的过程,同时联系自身的文化,发现跨文化阅读的异曲同工之妙。张隆溪曾经谈到欧美国家大学生对我国古代着名诗人并非常识性的了解,但他并未失去信心,并因为”作为一个中国学者,可以参与重新兴起的世界文学研究,重新回到文学,而且是超越欧洲或西方中心的狭隘、真正以全球的开阔视野和眼光来研究文学,“②而感到兴奋鼓舞。
  
  文学理论的发展要求回归具体的文学参与,在 2006 年出版的美国比较文学学会最新的十年报告,就明确指出批评理论脱离文学而造成了比较文学的困境和危机。张隆溪指出,世界文学的兴起在一定意义上就是由过度抽象化的文学理论重新回到文学本身的趋势。
  
  面对巴斯奈特对于文学作品”政治化“的解读,张隆溪运用罗兰巴特的”文本的快乐“来阐释自己的观点,认为阅读文学作品,包括东西方文学之间的比较,更多的是寻求一种不同于现实生活经验的快乐,获得一种审美。同时,张隆溪也指出东西方比较文学并不是完全被人所忽略,”且不说在二十世纪早期,中国已经有比较文学的翻译介绍,在 1970 年代初,中国台湾和香港地区已有许多学者开展了比较文学的研究,到了 1980 年代,比较文学在内地也成为一门新兴的学科。“①世界文学的兴起为中国文化的传播提供了很多机会,而中国文化的深厚传统、星汉灿烂的文艺作品也提供了不同的思考方式。我们有责任让世界去了解和认识真正的中国文化,让跨文化理解成为人们看待世界的一种角度。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文学理论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