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教学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化学论文 > 化学教学论文 >

唯物辩证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4)

来源:现代中小学教育 作者:吴晗清;姚梦娟;赵冬青
发布于:2017-06-21 共7566字
  4.三个层面学生掌握情况的总体分析:知识习得>原理解释>思维抽象。
  
  从下位的知识习得层面、中位的原理解释层面和上位的思维抽象层面对氧化还原、化学键、氢氧化铝三个内容的正确率分别进行统计(如图2所示)。
  
  由图2可以清晰地看到,总体趋势是下位的知识习得层面的正确率高于中位的原理解释层面的正确率,而思维抽象层面的正确率最低。说明大部分学生能够习得知识,运用知识解答一般的问题,但是深入知识背后解释原理的能力有待提高,最为欠缺的是跳出固有的知识层面,从上位角度总结归纳化学知识中的哲学思维。表明学生学习较为机械、被动,将知识作为固定的一成不变的内容进行记忆,缺乏对知识的深度解构和建构,大部分学生不能思考知识背后形成的原因,因此对其进行上位的哲学抽象就变得遥不可及了。
  
  图2 学生在三个层面上的化学学习情况
  
  三、化学教学中进行唯物辩证法教育的建议。
  
  1.教师应该提升自己的化学哲学素养。
  
  化学哲学是研究和探讨化学中的哲学问题的学科,是以化学科学中具有世界观和方法论意义的一般理论问题为研究对象,以化学哲学的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为主要研究领域。教师的化学哲学素养是指将化学实验、化学知识、化学原理等作为研究对象,通过体验知识获得的过程、探讨学科知识的本质、思考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等,逐渐从化学中抽离出一般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并且能够付诸实践,即有能力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站在哲学的高度进行化学学习。
  
  通过对众多一线化学教师的访谈,发现大部分教师不会关注自身的化学哲学素养,只有极少教师会采取一些行动去提升自身的化学哲学素养,比如阅读和思考科学哲学、科学史方面的问题。笔者认为,提升化学哲学素养,教师应当通过教材分析和文献阅读,了解化学知识、原理与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的关联;还应丰富自身对化学史的认知,以唯物主义和辩证法观点,从源头和过程体会化学“否定之否定”的历史发展;还需对教学实践作深入的反思(如何将化学哲学渗透到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哲学素养等)。
  
  2.教师要引导学生思考知识背后的本质原理。
  
  正如上文的数据显示,学生知识方面的正确率远远大于对知识的解释。有研究表明,不同学业水平的学生对化学的掌握存在很大差异,成绩优异者往往通过知识背后原理的本质把握,能够将化学知识进行结构化。[2]而大部分学生往往见山是山、见水是水,不清楚知识之间的关联,头脑中充斥着杂乱无杂的众多知识点,使得学生访谈时表示“化学太烦,需要记的东西太多”.这与我们的教学方式有莫大的关系,大多教师越俎代庖梳理知识点,学生照抄笔记,沉溺于题海战术,因而导致学生缺乏独立的思考。我们应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引导学生将多而杂的化学知识点结构化。
  
  例如请学生判断“钠、镁、铝、硅、磷、硫、氯气等单质能否与氢氧化钠反应,并且给出理由”时,大部分学生可以回答出钠、镁与水反应,后边的单质都可以与氢氧化钠反应,部分学生能意识到从铝到氯气,越来越容易与氢氧化钠反应,但是能够从周期性变化的角度解释清楚原理的学生寥寥无几。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但要给学生传授知识,更要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知识背后的本质原理。教师可以在平常的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运用类比、分类、归纳、演绎或建构模型的方法,探究知识的本质,同时训练学生的思维方式,提升学生的形象思维力、逻辑思维力、抽象思维力以及综合性的创造思维力[3].
  
  3.教师要引导学生将化学学科理论抽象上升为一般的辩证法。
  
  辩证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有对立统一、质量互变和否定之否定等。化学教学中的辩证法教育,有助于学生理解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同时又是对立统一的(如某些物质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某些化学键既有离子性又有共价性,化学平衡更是对立统一的典范等);还能让学生知道化学反应中量的变化会引起质变,了解“定量”对于实验及学科本质的重要性,主动建构“定量”概念,逐渐形成“定量”的科学思维和习惯等[4].
  
  辩证法认为事物都有肯定和否定两个方面,事物的发展都必须经历“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过程,化学史的曲折发展也充分体现了这一规律。例如在进行原子结构的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呈现一系列的化学史料:1808年道尔顿提出“原子不可再分”的观点;1897年汤姆逊发现了电子,否定了道尔顿的观念;1911年和1913年卢瑟福和玻尔分别提出原子结构的相关模型和理论;1926年薛定谔又以量子力学为基石,探究更科学的原子模型等等。引导学生体会原子结构探索历程的艰辛曲折,体会“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让理论逼近真实的过程,构建将化学与哲学紧密相连的自动链接。
  
  [参 考 文 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487-548.  
  [2]吴晗清。化学知识结构与学业成绩关联的实证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14(3):67-70.  
  [3]吴晗清。化学问题解决中的科学方法教育[J].化学教育,2011(3):3-5.  
  [4]吴晗清。化学教育价值及其实现[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2):53-55.
原文出处:吴晗清,姚梦娟,赵冬青. 化学教学中唯物辩证法教育的实证研究[J]. 现代中小学教育,2017,(03):47-52.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高中化学论文
返回:化学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