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管理学论文 > 物流论文 >

港口物流与地区经济的协同效应机制

来源:学术堂 作者:陈老师
发布于:2016-11-14 共3656字
  本篇论文快速导航:

展开更多

  3 港口物流与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机制
  
  港口物流-区域经济复合系统是多因素、多关联的复杂大系统,港口物流与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指是指两子系统在发展演化过程中彼此的和谐一致,是港口物流与区域经济之间辩证联系的动态体现。本章基于区域经济学相关理论,定性分析港口物流对区域经济的拉动作用以及区域经济对港口物流的推动作用,探究港口物流与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机制。
  
  3.1 港口物流对区域经济的作用
  
  3.1.1 港口物流推动产业集聚,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基于波特的产业集群理论,产业集聚有利于培育核心竞争力。港口物流作为现代物流业的主导产业,以港口为中心,为支持性产业提供集仓储、运输、信息处理等物流环节于一体的物流增值服务。港口物流依托自身的区位优势、政策优势为区域经济的增长提供有利条件。一方面,港口物流具有强大的资源整合能力,通过其集散功能的发挥,吸引各种生产要素和资源在港口及周边地区集中,进而加速临港加工业,保险、金融、商贸及会展等港口配套产业在港口区域集聚,形成相关产业链条,带动整个区域经济尤其是第三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港口物流产业集群的形成促进了资源共享,有效降低了交易成本,有利于充分发挥市场资源配置的基础作用。这样一来,港口直接产业和港口关联产业之间强强联合,进一步带动进出口贸易,大大提高对港口物流的需求量,形成良性循环,不断的提高产业运行效率和区域经济运行效率,促进产业结构的转型和升级。因此,凭借港口的优势大力发展港口物流并打造现代港口物流服务供应链和产业链,是促使区域经济繁荣的重要方法之一。
  
  3.1.2 港口物流形成规模经济,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规模经济的核心思想是在一定科技水平下生产能力的扩大会使平均成本降低,从而提高利润率。规模经济根据形成途径不同可以分为内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规模经济。
  
  港口作为全球供应链中的重要环节和关键节点,国家不断加大对其投资的比例,因此相对于变动成本而言,固定成本较大,故具有很强的规模经济效应。一方面,港口依靠其优越的区位优势和功能特点,是区域劳动力、物资、技术、信息的集聚中心,它自身存在着一个产生规模经济的适当边界点,随着港口规模的不断扩大,港口功能的不断完善,港口物流基础服务的交易成本降低,能为企业提供更高性价比的原材料供应和产品输出服务,从而吸引大量港口关联产业的集聚,形成聚集经济,优化资源配置,产生内部规模经济。另一方面,随着社会分工的程度加深以及对外贸易的蓬勃发展,港口物流已经成为联系区域之间、国家之间经济的枢纽,向着规模化、系统化发展,具备了产生外部规模经济的外部环境,有利于提高港口物流的国际竞争力,为区域经济融入全球产业链创造良好的平台。
  
  3.1.3 港口物流发挥投资乘数效应,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港口物流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来源,与上下游相关产业联系密切,具有很强的产业关联效应。对港口投资的加大,不仅使港口的功能得到不断完善和延伸,而且会提高港口物流的供给能力,进一步扩大港口的经济辐射范围,进而产生投资乘数效应。此外,港口物流的投资乘数效应不仅体现在其本身,更重要的体现在港口腹地区域经济。港口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在促进制造业繁荣的同时,也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增加国民经济收入,而制造业的发展又会带动为其提供生产要素和配套服务的其他产业的发展,又会在更大范围内推动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
  
  3.1.4 港口物流优化资源整合,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随着全球经济贸易一体化的持续推进,港口已经成为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以及各种先进生产要素的聚集地。港口物流作为沟通港口与区域经济的媒介,具有强大的资源整合能力。一方面,港口物流在中转、运输业务的基础上,着力打造全方位的综合物流服务供应链,提高港口自身的运营效率,为客户提供更多高质量、低成本的增值服务。另一方面,港口物流不断加深与其他物流产业的合作,进一步拓宽服务功能,带动人才、资本、技术和信息等生产要素在更大范围内流动,提高了整个行业的竞争力,真正实现一体化。此外,港口的资源整合效应必然会加速生产要素向投资回报率高的新兴产业流动,起到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优化的作用,使区域产业结构更为合理。
  
  近年来,随着产业转移热的持续升温,沿海 IT、航空等制造业向中西部区域大范围梯度转移,拥有港口的内陆城市通过积极推进规模化、专业化港口的建设,承接产业转移,促进城市带的发展梯度上升,在带动区域产业结构升级的同时也实现区域经济均衡发展。
  
  3.2 区域经济对港口物流的作用
  

  3.2.1 区域经济发展促进港口吞吐量的增长
  
  港口是承接区域对内对外贸易的桥梁,集结了各种资源为区域经济服务。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不断增长的对内对外贸易源源不断的产生港口运输需求。因此,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与港口吞吐量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城市经济的增长,一方面会使市场经济更加活跃,人民生活水平和消费能力普遍提高,商品流通速度加快,而这些商品的运输、中转、进出口均离不开港口物流,随之而来的港口货物吞吐量也会大大增加。另一方面,根据梯度转移理论,由于区域间人才、技术、资本等资源分配的不均等,区域产业的经济发展水平是有差异的,为了缩小区域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差距,促进生产要素在区域间合理流动,社会对物流服务的需求也越来越高。港口作为现代综合物流体系的关键节点,经济的快速增长会有效的拉动港口吞吐量的增加。一般来说,港口所在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越高,产业结构越合理,对外贸易或部分对内贸易越发达,由此就会产生更高的物流需求,港口的发展态势就会越好,货物吞吐量也会越大。
  
  当前,我国经济迎来新一轮的快速发展时期,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战略的实施,促使区域间的合作交流进一步加深,成为推动港口货物吞吐量增加的强大动力。
  
  3.2.2. 区域经济增长为港口物流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区域经济的稳定增长是港口运营的有力保障。首先,区域经济的繁荣为港口物流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物质条件。港口物流功能的发挥主要依赖于港口基础设施,港口交通运输方式的多样性、通讯设施的先进性以及信息化平台的有效性决定了港口物流的运营效率。区域经济持续增长会使政府将更多的资金分拨到港口建设上,不断改善港口物流运作的硬环境,使物流服务供应链系统得到进一步完善,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其次,区域经济稳定增长为港口物流的发展打造了有力的政策环境。
  
  港口物流作为城市对外贸易的助推器,对区域经济的增长做出重要的贡献,地方政府不断出台相关政策扶持港口物流的发展,港口物流园,保税港区的成立大大拓展了港口物流的增值服务功能。这些政策的实施也吸引了大批知名跨国企业在港口腹地成立子公司,为港口物流创造了更大的发展空间。最后,区域经济也为港口物流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软环境。港口物流的发展离不开金融业、信息服务业以及其他相关配套产业的支持,比如港口信息化平台的建设会大大提高港口物流的运营效率,港口会展业的兴起会有效拉动对港口物流的需求等,这些软环境建设成为港口物流健康发展的有力保障。
  
  3.2.3 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决定港口物流的发展水平
  
  港口物流属于服务型产业,其发展程度依赖于区域经济的发展状况。区域经济是港口物流的服务对象,其发展水平、规模、产业结构等会直接影响港口物流的发展程度。一般来说,区域经济的发展状况决定港口物流的发展水平。经济增长较快的港口城市,对物流的需求也会越高,港口物流作为区域物流产业的主导,其发展速度也会越快;而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港口城市,物流需求相对较少,港口物流相关基础设施也不够完善,港口物流的发展水平还有待提高。另一方面,区域经济的发展实际上就是区域产业结构不断完善的过程,而区域经济的产业结构又引导着港口物流产业的结构。如果某区域的产业结构是以第一产业为主,那么其港口物流产业的目标结构也必然会围绕着农业为主;如果某区域的主导产业为第三产业,相应的,该区域港口物流产业的目标产业结构必然会呈现多样化趋势。因此,就港口物流发展水平而言,我国沿海城市明显高于内陆城市,沿海港口物流的多样化发展模式和成功经验值得内陆港口借鉴,随着我国区域均衡发展战略的实施,内陆城市的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内陆港口物流存在巨大的发展空间。
  
  3.3 港口物流与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机制
  
  综合以上分析,港口物流与区域经济之间的协同作用,一方面体现为港口物流发挥经济辐射功能,吸引大量临港加工业,港口配套产业入驻,形成产业集群效应,进一步产生规模经济,提高人才、资本、信息和技术等资源的流动效率,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强大的动力。此外,港口物流还充分发挥其资源整合效应和投资乘数效应,推进专业化分工,提高资源配置率,促进区域内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为区域内各产业形成自身独特的核心竞争力创造条件,并吸引更多优秀企业入驻港口辐射区域,带动整个地方经济发展。另一方面体现为经济的快速增长会拉动国内外贸易的增长,产生大量的物流需求,优化港口物流发展环境,提高港口货物吞吐量和港口物流业产值。
  
  因此,港口物流与区域经济之间是相互配合、相互促进的协同发展关系,两者之间的协同发展机制见图 3.1.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物流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