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与医学都是一门人学,二者都在致力于探求人类实现灵与肉的完美和谐融合。 在文学作品中,医生形象是一个永恒持久、血肉丰满的文学形象。 在当下社会人们热议医患关系、期盼良医出现的人文背景下,文学与医学又一次紧密交融,在大量的文学作品中充满了关注疾病、治疗、死亡、苦难等人生话题。 而作品中所塑造的医护人员形象,他们以仁心仁术施加仁爱,以“敬佑生命、厚德精术、救死扶伤、促进健康”为人生与职业宗旨,体现出了一个医者所必备的职业道德。 从文学视野的角度,体现出作家对天下苍生的真切怜悯与人文关怀。
一、医者应该具备一颗悬壶济世、拯救疾苦的仁义之心
医史学家亨利·西格里斯曾提及, 每个医学行动始终触及两类当事人:医者和患者。 由于自身所承担的责任和角色的缘由,医者是必然的强势群体,在两者关系互动协调中,需要具备更高的个人修为和职业素质, 最集中的体现是医生应该有一颗仁爱慈善之心, 以此传达对人类的真切关怀和深重的悲悯之心。
毕淑敏长篇小说《红处方》中为了医学事业而毅然献身的简方宁;长篇小说《血玲珑》中魏晓日医生情与理冲突中医生两难中仁心的坚守;孟宪明长篇小说《大国医》中郭氏正骨传人行医理想“让天下人都能看得起病”的仁心仁义;六六《心术》中医护人员希望以一颗医者的仁心换回病患与医生的互信,为解决医患纠纷开出一剂良药;李亦的长篇小说《药铺林》中,名医李纯淡泊名利, 以救死扶伤作为人生的最高追求;池莉《霍乱之乱》中以闻达为代表的一批医生在霍乱来袭时,表现出令人动容的对医学永怀热诚、对人民性命安危殚精竭虑的医者仁心;彭三源《人到四十》中郑洁医生在身心疲惫的情况下,仍然坚持抵制回扣、红包等不端医疗行为, 展现出一个医生的职业道德和底线。
在涉医文学作品中,作家以冷静的心态,用细腻的笔触,以贴近医学实际的语言,穿插精确的医学术语,在作品中精心营构了一个医学的真实世界,通过医护人员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描叙他们的喜怒哀乐和情感波折。 通过阅读文本,使我们真切地感受并走进了医护人员的真实生活和内心世界。作品中作家运用写实的手法,传递着医护人员的正能量,绝大部分医生都在不同的工作环境中扎实奉献,同时又经受着各类困窘和苦恼。 但是无论如何,他们将责任看得比自己的生命健康都重要。如毕淑敏《最后一支西地兰》中的医生焦如海为了抢救对医学实验有贡献的小狗“阿随”, 毅然献出在自己心脏病发作时可以自救的最后一支西地兰,最终因心脏病发作无药可用而离世。 作家希望通过塑造一个个具有正面形象的医生形象,以此呼唤医生的责任、义务、道德良知与职业素养,他们心目中理想的形象可以用一个字来概括,那就是对病人的满腔的“爱”,这就是医生职业道德中首先必备的一颗救死扶伤、济危扶困的“仁心”。
二、在具备一颗仁心的基础上,医生要注意提升并发挥自己的仁术
古代名医孙思邈在著名的《大医精诚》中提出了有关医德的两个问题,即医术要“精”,医道要“诚”。习医之人要在具备仁心仁爱的基础上, 要体认医道是“至精至微之事”,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方能成就苍生大医。“医乃仁术”是中国传统医学中朴素的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观念,在现代社会具有了独特的内涵及现代价值,一方面是指要不断提升医生的专业素质和技能,一方面亦指医术的提升是为了尊重病人生命健康、强化医护人员的医德情感服务的,为此可以提升医护人员的医学伦理。
在当下涉医文学作品中, 作家以淡定从容的笔触,娓娓道来医护人员重视提升专业素质和修为的过程。毕淑敏的《红处方》为我们塑造了一个为了追求医学真理而勇于献身的悲壮而独特的审美个体。简方宁挚爱医学事业,她立志要成就医学权威。 为了实现自己提升医学素养的梦想, 她面临两次人生痛苦的抉择,一次是为了能保送军医大学,她牺牲了爱情,匆匆嫁给部队的后勤助理员, 实现了人生第一个目标;虽然不喜欢成为一名戒毒医生,但是为了获取向医界泰斗景天星教授学习的机会,甘冒风险担任戒毒医院院长,成为一名因公忘私的戒毒医生,升华为一名拯救者,最终被变态吸毒者暗算,身染毒瘾而选择离开世界, 做了自己医学理想的殉道者。 她在遗书中写道:“我愿以死殉我的事业。 ”在小说《女心理师》中,主人公贺顿为了求学从医付出了常人难以理解的成本与代价,其艰辛的历程折射出医学工作者对医技与医术孜孜不倦的追求与探索。
另一方面,文学文本中对医生如何纯洁自己的从业动机,提升自己对医术救治人民生命健康的敬畏进行了全方位深入细致的剖析和描述。在现代多元化社会中,人们面临着经济、名利、声誉和地位等太多的诱惑和冲击,医护人员如何摈弃外界的干扰而全心全意救治病人成为作品文本揭示的焦点。在毕淑敏长篇小说《血玲珑》中尖锐而沉重地提出了医学至上性和人性伦理这一相向背离的话题。 专家钟百行认为“医学的道路,就是用无数病人的鲜血铺出来的”。 为此,他为了钻研新的医学救治方案,为其辉煌的医学生涯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他不惜牺牲卜绣文和刚生下来的婴儿夏晚晚的性命,也要完成“血玲珑”的计划,在付出鲜血和生命的代价上,开创一条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治疗新途径。 从科学意义上讲,这是医术的一次提升,是实现医学的又一次发展。 但是从“医乃仁术”上讲,这是违背医学伦理的一次尝试,医学不能失去人性化而走入一条技术至上的冷漠功利的道路。医学科学应该是与人文融合为一体,是医术与仁术二者的完美结合, 不能偏离人类生存的基本伦理和价值,才能解决医学发展的困惑和危机。
三、强化人文关怀理念,用仁心、仁术对病患施加仁爱
当下社会医患矛盾已成为众多矛盾冲突中的焦点,成为社会关注的重心,此起彼伏的医患冲突和伤医事件不断挑战着社会的底线和人们的道德良知,人们在强烈关注之际不禁慨叹:社会怎么了? 六六编剧的电视连续剧《心术》热播引起较大反响,这是现实与医患的真实写照。 该剧以文学艺术的形式,探析了解决医患纠纷的途径,那就是加强“沟通”,拥有一颗医者的仁心,锤炼提升医者的仁术,对弱势的病患施加仁爱,强化人文关怀,医患关系自然得到改善。
《心术》 中刘晨曦教授对他的女儿南南解释仁爱的爱:爱就是要用心地对每个人友好。 诚如孙思邈在《大医精诚》中所言:“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媸,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 ”前来神经外科就诊的病患来自社会各个阶层,身份、地位、贫富差异悬殊,但是医生都能做到一视同仁,以一颗仁心,施展高超医术,尽全力为病患解除病痛和各方面的困难,赢得了病人及家属的认可。 患者十三姨病愈出院后,为了感谢常给科室送来好吃的食物。医德高尚的医生总是把医生的职责看得比自己生命健康更加重要。 在毕淑敏《鲜花手术》中,医生黄莺儿为了抢救危在旦夕的五岁儿童,忍受一天三次插胃管和肠管的“刑罚”,取出自己的新鲜肠液和营养物质混合注入病儿体内,以身体作为代价最终挽回了一个小生命。 没有对于病患的一颗仁爱之心,是无论如何无法做到的,这些医护人员的形象是高大伟岸的。
毕淑敏在部分小说中则对医生纵有高超医术、若欠缺仁心和仁爱则导致各种问题和困局这一灰色区域进行了深入的揭示和无情的责问。部分医生身处经济改革形势一切向钱看的大环境下而陷入两难境地。
《预约财富》 中医术高明的毕刀沉溺于下海经商与行医治病的痛苦抉择中,在手术台上竟然思想开了小差,误伤血管几乎让病人丧命。而在《术者》中,外科主任要求曾海卓和石若溪把病人套叠的肠子用温盐水热敷半个小时,假如依旧是暗淡的紫色,方能把它切除。 主任封刀离开后曾海卓为了下午的篮球比赛而请石若溪不经观察直接手术。 虽然切除坏死的一节套叠肠可以挽救生命,完成手术;但如果经热敷临床观察病人的肠子没有坏死而不予以切除, 对病人的身体显然更加有利。毕淑敏用冷静客观的笔触揭开了若干不为人熟知的医生职业弊端,以此警醒医生牢记职业道德中的治病救人的神圣职责,不仅有医术,更多地要有一颗仁心,以精湛的仁术来施加仁爱,尽心竭力地以病人利益为最大利益,为病人提供更佳的健康保障。
有一个山西作家叫曹乃谦,你们谁都没有听说过,他跟李锐、莫言、苏童一样,都是中国头一流的作家。[1](序P13)瑞典汉学家马悦然先生如是说道。曹乃谦,作为中国当代名实最悬殊的作家之一,已出版长篇小说《到黑夜想你没办法---温家窑风景》,中篇小说...
在钱钟书《上帝的梦》中,作者称上帝“真不愧进化出来的。他跟原始的决然不同。他全没有野蛮人初发现宇宙时的迷信和敬畏。他还保持着文明人惟我独尊的自信心。...
在中国几千年传统的封建等级社会中,男人是世界的中心,女性只是男人的附属品.女性没有独立的人格与权力,反而被神权、政权、族权和夫权紧紧包裹着.《周易》云: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乾道成男,坤道成女.《列子》云:男女之别,男尊女卑,故...
绪论一、作家概况严歌苓是一位在当代大陆文学史和美国华裔文学史都留下足迹的女作家,她的作品在一定范围内引起了读者的关注。从1978年小试牛刀在《安徽文学》上刊登第一篇诗歌《量角器与扑克牌的对话》开始,严歌苓的创作一发不可收拾,先后出版了40...
建国后十七年文学的发展由于受到政治文化深层次的影响,文学书写与当时的政治宣传有着密切的联系.以战争题材的小说创作来看,绝大多数作品都以说明革命战争的必要性为目的,基本不反映人性的多层次需求,在文学风格上非常单一.特别是到1953年,第二次全国文代会...
冰心被誉为伟大的讴歌爱的作家,她努力地构筑她的爱的哲学体系,高举爱母亲,爱孩子,爱大自然的旗帜,一路走来,满怀爱心进行创作,着意描写母爱的博大深沉,友情的无私真挚,亲情的温暖感人因此她是当之无愧的闺秀派作家。她的作品飘洒出淡淡的幽香,清丽...
文化的实质含义是人化或人类化,有了人就有了历史,也就有了文化。人治文化起源于儒家思想,是儒家学说倡导的一种治国理论,长达两千多年的帝王专制便是这种文化的独特体现。人治的诸多措施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被制度化、模式化,最终上升为一套统治理论,用于指导帝...
余论《白鹿原》在人物的塑造上是成功的。它跳出了以往以政治的、社会的、阶级的单纯视角进行人物刻画的模式,通过在中国几千年历史演进和文化传承的宏大背景下,面对人物心理的、文化的各个层面进行原生态的描述,刻画出了一群个性独特、性格复杂的典型人...
相对于原著小说复合型的叙事结构,电影以虎妞与祥子的感情线为重点拍摄对象展开关系网络,是小说影视化的过程中相当明智的一个决定。...
爱是生命延续的必备条件,是《生命册》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即使在现实中异化了的人,也仍然不可避免地保留着这种固有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