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艺术论文 > 戏剧论文 >

沧州大鼓的艺术发展研究结语与参考文献

来源:未知 作者:傻傻地鱼
发布于:2016-04-06 共2745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沧州木板大鼓的传承与保护探究
  【绪论  第一章】沧州木板大鼓的历史概述
  【2.1  2.2】木板大鼓拜师方式及学费情况
  【2.3】非遗艺人的木板大鼓学艺经历
  【2.4  2.5】木板大鼓的折子与春典
  【第三章】沧州木板大鼓的音乐特色
  【第四章】沧州木板大鼓的价值与保护
  【结语/参考文献】沧州大鼓的艺术发展研究结语与参考文献

  结 语
  
  燕赵慷慨多悲歌,鼓曲斑驳谱暮颜,诸般沧桑诉难尽,陌上古音道百年。
                                                   ---- 题记
  
  有这样一种曲子,它在沧县里的一个小村庄徜徉了千百年,它曾披着耀耀的荣光在"长城九千里,寿星一万年"的屏风边奏予那六十大寿的乾隆,却也曾压着沉沉的绝望在"四清,五反"的文革十年里呢喃在沧县大鼓乐者的心中。它多年传承下来的旋律,谱的已不只是某一支歌、某一首曲,它尽写满了人间的繁华与沧桑,辉煌与阑珊。

  沧州木板大鼓,是从属于说唱音乐中的一种,是随着曲艺文学的成熟而逐步发展起来的,相对于当时的宫廷音乐和文人音乐来讲,说唱音乐具有更广阔的创作空间和自由性,它不受帝王统治或者整个社会环境狭窄功能的约束和限制,可以借说唱的表演形式来宣泄自己的情绪或是不满,可以畅所欲言的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因此,说唱音乐这种表现手段是被普通老百姓所认同的自然美好的音乐形式。

  通过实地调查我了解到,木板大鼓声调顿挫淋漓、慷慨激昂是与沧州的地域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由于中国大陆架的西高东低的地貌,造成沧州地区经常遭受洪涝及各种自然灾害的威胁,所以沧州在古代就被认为是"苦海沿边,不毛之地",说唱木板大鼓的艺人大多家境贫寒并且身患残疾,为了生存不得不学门手艺来养家糊口。由于这里悲凉的故事不断,艺人们大多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饱经了人生的沧桑,千苦万难口不能诉,唯有一唱借古比今。因此才有了木板大鼓这种以浓重的背宫腔(哭腔)为主要曲风的大鼓音乐文化。

  木板大鼓的演出形式历史上经历过三次变化:分别是单人自敲自唱阶段、加入三弦后双人表演的阶段和为了丰富音乐的表现力而出现的加入四胡和扬琴作为伴奏乐器的多人表演阶段。但就其演出形式和声音的效果而言,目前艺人们演出时仍以双人表演为主,其中一人说唱,一人进行随腔伴奏。在表演时伴奏主要为唱腔服务,两人要配合默契,伴奏者要依据演员抒发的不同情感来用三弦弹奏出不同的音色,适时的烘托出演出的气氛,使唱腔犹如珠滚玉盘,给人以美的享受。

  木板大鼓的唱词结构主要是以七字句和十字句为主,句子结构的分组是以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说话的自然节奏为基础,在这个基础上稍加变化而形成的,其中七字句的结构主要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二、二、三结构,一种是四、三的结构。十字句的句式结构一般为三、四、三或三、三、四两种形式。后来人们为了丰富鼓词的句式结构又逐渐形成了八字句、九字句、十字句等句式形式。除了这两种基本的句式外,木板大鼓的鼓词还分为两种主要的变化句式即通过在鼓词的不同位置加入虚字(衬字)和嵌字,来使唱词听起来更加贴近生活,更加口语化和形象化,同时虚字和衬字的加入还有一个主要的目的就是用来调节节奏,使唱词能够更好的符合板眼规律,更好的符合节奏的规范,使演唱听起来更流畅。

  沧州木板大鼓为典型的板腔变化结构,分为头板、二板和三板。其中头板即慢板为木板大鼓的主要板式,因其节奏缓慢娓娓道来,所以便于行腔。因此在头板的节奏里不同腔调的变化也是最丰富的,一般情况下,当唱腔中装饰较多时适宜抒发主人公忧伤、哀思或是缠绵的心绪。在头板中运用的最多的则是沧州木板大鼓最具代表性的唱腔-背宫腔。头板之后则是二板和三板,随着伴奏速度的逐渐加快,演唱的唱词也逐渐由一字多句逐渐过渡为一字一句,最后在一片热烈的情绪中,音乐的整体气氛被逐渐推向高潮。

  沧州木板大鼓作为中国躬耕文明时期的产物,是在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前提下衍生出来的,目前这种历经岁月洗礼的鼓曲艺术正在遭受着现代化的强烈冲击,自从2006 年沧州木板大鼓纳入非遗名录后,沧州的政府和文化部门就积极的响应国家保护传统音乐文化的号召,为沧县木板大鼓的保护工作献策献力,出台了多项具体可行的保护措施,使沧州木板大鼓传统的音乐文化生存的空间得到了一定的保护。沧州木板大鼓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它具有一定的地域性,是沧州人们审美情趣的体现。笔者希望自己的写作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期待有更多的专家和学者们能够投入到对沧州木板大鼓发展的研究中来,在此课题上能够有更多的新的见解和发现,同时作为家乡的一份子,我也真诚的期待家乡的曲艺音乐文化能够在保护和传承中更好的延续下去。

    参考文献:
  
  [1] 杨志杰。沧州历史[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1999.
  [2] 沧县文教局文化志编辑部。沧县文化志[M]. 沧县:沧县文教局出版,1989.
  [3] 鲁迅。鲁迅全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
  [4] 吴钊,刘东升。中国音乐史略[M]. 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11.
  [5] 刘再生。中国音乐史简述[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6.
  [6] 杨恩寰,梅宝树。艺术学[M].北京: 人民出版社年,2001.
  [7] 乌丙安。中国民俗学[M].辽宁:辽宁大学出版社,1985
  [8] 董晓萍。田野民俗志[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9] 杨庭硕。民族文化与生境[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
  [10] 伍国栋。民族音乐学概论[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12.
  [11] 俞人豪。音乐学概论[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11.
  [12] 袁静芳。中国传统音乐概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9.
  [13] 伍国栋。中国民间音乐。 [M].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14] 王耀华,杜亚雄。中国传统音乐概论[M].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1999.
  [15] 栾桂娟。中国曲艺与曲艺音乐[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8.
  [16] 于林青。曲艺音乐概论[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6.
  [17] 洛秦。音乐人类学的理论与方法导论[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11.
  [18] 唐家路。民间艺术的文化生态轮[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19] 齐易。中国民族民间音乐[M].保定: 河北大学出版社。2009.9
  [20] 科林伍德。艺术原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
  [21] 冯光钰。从地域文化看曲艺唱腔流派[J].星海音乐学院 2004(12)
  [22] 郭于华。农村现代化进程中的传统亲缘关系[J].社会学研究 1994(06)
  [23] 白凤岩,良小楼。曲艺音乐研究[J].音乐研究 2001(03)
  [24] 项阳。在认知和深层次把握非物质文化遗产理念的前提下[J].音乐研究 2006.(03)
  [25] 高平。蔡家洼五音大鼓及其曲种渊源的音乐学考察[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
  [26] 张晓慧。安阳地方曲艺大鼓京腔生存现状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8
  [27] 周深。北方鼓曲的生存环境之一接收群体的美学研究[D].天津音乐学院。2002
  [28] 宋博媛。高洛音乐会、南乐会的调查研究[D].河北大学。2006
  [29] 张静。梅花大鼓略论。[D].天津音乐学院。2007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作者单位: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戏剧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