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城市边缘社区安全居民满意度调查分析
【第一章】城市边缘社区安全影响因素研究绪论
【2.1 2.2】城市边缘社区理论研究
【2.3 2.4】关于满意度的研究与文献述评
【第三章】城市边缘社区安全居民满意度模型研究设计
【第四章】居民对城市边缘社区安全的感知实证研究
【第五章】边缘社区居民安全满意情况与提升方法
【参考文献】边缘城市社区安全居民满意状况研究结论与参考文献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实践背景
安全是人类永恒的话题。***主席曾说过,"始终把人民生命安全放在首位".李克强总理在 2014 年召开的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上,提到了"加强应急管理,提高公共安全和防灾救灾减灾能力"、"我们要坚决打击一切亵渎国家法律尊严,挑战人类文明底线的暴恐犯罪,确保广大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历届领导人在人民代表大会等重要会议上也数次提到要建设平安社区、和谐社区,注意社区安全等问题,表明了党和政府对社区安全的高度重视。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逐步加快,由各种因素造成的灾害事故和突发事件频发,导致社区的压力不断增加。我国党和政府一直致力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而社区安全又是构建和谐社会最重要和最基础的一环,只有社区安全、稳定了,社会才会出现和谐局面,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社区的安全工作,使和谐社会的建设进度进一步加快。同时,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形成了同时具有城市社区和农村社区特点的城市边缘社区。这些地区在地理位置上有过渡性等特性,同时由于诸多原因,导致在治理机制体制上存在着诸多不健全之处,随之而来就产生了很多问题,尤其安全问题更是其中的重中之重。
人是社会中最基本的单元,社会是由人组成的。同时,人也是社区活动的主体,社区建设就是为了满足人们对其基本生活的需要而进行,所以满足居民的感受是社区建设的目标之一。生命安全是人最基本的权力,所以人们对安全的需要是最基本、最重要的,让居民有一个安全舒适顺心的居住环境是我们社区建设的方向。边缘社区的居民有许多曾经都是农民或打工者,他们相对传统居民更加缺乏安全感,对社区安全的诉求更高。
我们可以说社区安全问题是社区建设中要做好的首要的问题。从而对社区安全的研究是非常重要且必要的。
1.1.2 理论背景
我国对城市边缘社区研究起步较晚,因此该问题对学术界来说是一个相对新鲜的研究课题,目前大多学者对该课题的研究都仅限于某一单一方面,并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因此城市边缘社区相关问题还有许多研究缺口,有待完善。又因为安全问题与人类生活相关程度极大,是人们最基本的需求,没有安全,其他问题都无从谈起,安全问题具有永恒的研究价值。在之前的研究中,学者们偏向用客观总量指标评价社区,而对社区居民的主观因素没有提起应有的重视,致使社区居民在参加社区评价的活动中积极性不高。居民既是社区安全管理的受益者,又是管理的主体。公共安全既是维持常规生活和正常运行的外在环境状况,同时又是主体在这种环境中的主观感受,因此社区安全的评价不应只测评客观指数,也应该多加关注居民的主观心理感受。因此本研究准备从居民满意度角度出发,对城市边缘社区的安全因子进行分析,弥补之前学术研究之不足,宏观上把握城市边缘社区安全居民满意度,微观上研究居民对各个评价指标的满意程度高低。
因此,城市边缘社区安全影响因素问题值得我们对其进行深入研究。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的目的
本论文旨在通过已有的社区安全相关理论与已进行的实践之基础上,针对某些城市边缘社区安全的居民满意度进行调查分析和实证研究,解析出目标社区安全满意度情况,并测算出居民对各评价指标的满意程度高低,得出居民对社区的总体满意程度和各个维度的满意程度的结论,并根据所得研究成果,基于居民角度提出相应预防、管理或整治城市边缘社区安全问题的相关对策。
虽然本研究是在某一时间截面上进行的调查,但我国现阶段城市化发展迅速,城市向郊区和农村蔓延规模大,速度快,更大量的城市边缘社区将会兴起,因此希望可以根据此研究成果,大致评估全市、全省乃至全国相同或相似地区城市边缘社区安全满意度情况和居民意见,为政府和社区相关管理部门制定政策和科学决策提供理论依据,使本研究发挥应有价值。
1.2.2 研究的意义
(1)理论意义
目前"社区安全"在学术界是一个热点问题,但对"社区安全居民满意度"方面研究不多,先有的研究大多是对社区安全的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真正以居民视角研究社区安全的文献很少,同时对农村社区和城市社区的公共安全治理的理论研究已经有一定成果,但以城市边缘社区居民为研究对象的社区安全满意度研究却是少之又少,所以本文的研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存在一定的创新性。本文通过对城市边缘社区安全影响因素的研究,可以整合出评价该类社区安全更适合的指标,从而更准确的评估其安全程度,以期丰富和发展社区安全、危机管理、和谐社会建设等理论。本文的研究成果可能会有利于探索社区安全理论研究,促进社区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发展和完善,使之能更加完整全面的评价社区安全问题。
(2)实践意义
城市边缘社区由于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扩展的影响,也在迅速发展,尤其是许多外来人口会大量涌入,人口结构发生一定变化,使本就不完善并存在许多安全问题的城市边缘社区居住环境更加复杂,同时人们居住的安全感也会下降,会出现更多的不安和不信任,这种不信任既有居民彼此之间的不信任,同时又有对国家和政府的不信任。这给城市社会管理和具体的社区管理带来了巨大困难。通过对城市边缘社区安全居民满意度的研究,可以社区居民的视角来看待其居住社区的安全问题,给社区居民一个表达自己内心想法的平台,说出自己对社区安全的诉求,使城市边缘社区管理者和相关政府管理者明确今后改进的努力方向,以提升边缘社区的安全等级,使社区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更加有保障。同时本研究成果的应用可能会提升居民在社区居住的安全感,也对以后的我国城市边缘社区安全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借鉴价值。同时本研究也有利于拓宽居民社区参与的渠道,提高他们的参与意识;有利于我党"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落实;可以帮助快速、切实的解决民生问题,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
1.3 创新点
(1)在国内外,关于社区安全的研究已硕果累累,但通过 cnki 文献查询,发现少有针对社区居民的主观感受即社区安全满意度的研究,本文正是在前人成果基础上的延伸性研究。同时,城市边缘社区的建立,是近年来逐步兴起的一个现象,前人对其的研究还不是很广泛和深入,有关文献还相对较少,本文以城市边缘社区为目标研究地区,以其居民的安全满意度为目标研究对象,将会对城市边缘社区的安全建设提供有力的依据。
(2)应用顾客满意度的相关理论对社区安全满意度问题进行相关研究。顾客满意度理论在经济学相关学科被广泛应用,并在公共管理学界也成为了十分热门的课题,但在社区安全满意度领域,还少有相关研究。本文将理论与实际调查结合,通过引入了顾客满意度模型和统计分析的实证方法,对城市边缘社区安全满意度进行研究。
(3)根据本文已整理好的、通过实证研究的一些城市边缘社区安全居民满意度指标,提出相应的新的可行性建议,从而使城市边缘社区管理者和相关政府管理者明确今后改进的努力方向,以提升边缘社区的安全等级,使社区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健康更加有保障。
1.4 研究框架
参考文献:[1]李克强。2014年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2014年[2]滕尼斯。共同体与社会[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3]厉以贤。社区教育理念[J],教育研究1999,(3)。[4]顾丽梅。治理与自治:城市政府比较研究[M].上海...
2理论基础2.1社区的概念作为一个学术方面的概念,社区最早在工业社会涌现出来:十九世纪后期,F.滕尼斯撰写的《社区与社会》使得社区开始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之中。滕尼斯认为,社区是有相同购买意愿的人居住在一起的群体,在群体中人们相互直接接触,非常...
3研究设计城市边缘社区安全居民满意度是城市边缘社区居民对其居...
摘要城市边缘社区安全居民满意度是城市边缘社区居民对其居住生活社区安全程度的主观感受,是居民所生活的实际环境与其心理预期进行比较的量化。为了测量是哪些关键因素影响着城市边缘社区安全居民满意度,本文大量对比和梳理了社区理论、安全理论和满意度...
一、生产环节落实生产者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制度养殖户、养殖场水产品生产者是质量安全的主体责任者,必须切实负起水产品质量安全的主体责任,从源头上保证水产品质量安全。全面推进健康养殖加强水产品健康养殖和质量安全科技创新,加快建立从生...
1引言信息资源管理的引入体现出了电子政务管理研究在理论研究方面的进一步完善,这标志着我国政务信息化进程已经从信息资源建设阶段进入信息资源管理阶段.本文选择了几个研究热点,电子政务信息资源整合与共享、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电子政务信息安全,从这几个...
正如康德在18世纪要问自然如何可能、齐美尔在20世纪初要问社会如何可能一样,进入21世纪,国家导向下的中国改革开放仅仅30多年,如果冒然问中国社会如何可能或许还有些贪早的话,转向承载单位替代的社区,30多年各方持续投入人力、物力、财力的社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城市居民委员会是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可以协助市、市辖区的人民政府或者它的派出机关开展工作。这清楚表明,社区不是政府的行政组织,没有行政的职责,只是协助政府或派...
社区服务体系,是指以城乡社区为基本单元,以各类社区服务设施为依托,以社区全体居民、驻社区单位为对象,以公共服务、志愿互助服务、便民利民服务为主要内容,以满足社区居民生产生活需求、提高社区居民生活质量为目标,党政引导支持、社会多元参与的服务...
3研究设计3.1社区自组织能力建设各方面能力的介绍本文中的社区自组织能力由主观和客观两大方面构成。主观方面主要从六个方面入手:社区资源整合能力、社区自组织网络的结构和发育程度、社区居民参与、社区的自我管理能力、社区的自我服务能力及社区的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