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生物学论文 > 心理学论文 >

国防高校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6-06-24 共8029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国防生心理素质提升探究 
【导论】国防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研究导论 
【第一章】国防生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及其特征 
【第二章】国防院校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 
【第三章】国防高校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 
【4.1】营造“寓教于形”的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环境 
【4.2  4.3】健全“权时制宜”的发展性心理健康训练方式 
【结语/参考文献】国防生开展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结语与参考文献


  第三章 国防生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

  一、确立正确认知,内化国防生军魂意识

  所谓认知,通常来说指个体对于某件事的认识和看法,包括对过去事件的评价、当前事件的解释、以及未来事件的预期。认知属于人类心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与情感、动机、意志和行为相关联的一种心理功能。认知心理学研究认为,认知对于个体的情感、情绪、动机和行为都有较强的调控功能。

  针对这一特征,“树立正确认知”被广泛应用于心理咨询和心理矫正等方面,差生了诸多与认知有关的心理治疗方法。如广为人知的由美国心理学家埃利斯(A.Ellis)于 20 世纪 50 年代创立的“合理情绪疗法”(Rational-Emotive Therapy),也称“理性情绪疗法”或“ABC 疗法”.埃利斯认为在进行心理诊断过程中,应该明确求助者的“A、B、C”.A 指的是引起求助者的情绪困扰、行为不适的表现的诱发性事件。B 指的是针对诱发性事件存在求助者的不合理信念。C 指的是求助者情绪困扰和行为不适的具体表现。2埃利斯认为,心理健康问题的产生关键在于求助者不合理信念的产生,在心里治疗过程中应帮助求助者积极认识到以下三点:

  一是引发情绪困扰的事实上并非外界发生的事件,而是求助者本人对于事件的看法、态度、评价等认知内容。二是要改变情绪困扰的关键不应致力于引发情绪困扰的客观事件,而是应该积极改变个人认知。三是帮助求助者领悟引起情绪困扰的主要原因恰恰源于求助者本身的不良认知,改变求助者认为情绪困扰与自身无关的不合理信念。3合理情绪疗法是障碍性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主要是针对心理不健康或存在心理困扰的对象。而对于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而言,合理情绪疗法的指导意义在于:

  引发不良情绪和行为后果的是个人信念,而并非事件本身。在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我们应该积极改变认知,进而改变教育客体的情绪。只有改变潜在的不合理信念,才能有效的避免教育客体心理问题的产生,保持他们稳定的心理健康水平。认知心理学认为,情绪与行为不是相对孤立的。认知因素决定情绪,认知过程把握特定的动机、目的和行为。认知过程充斥从刺激出现到行为反应的整个过程中,如果积极改善国防生群体的认知因素结构、调整认知逻辑、理顺各个认知阶段的内在联系,就可以有效避免国防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出现、提升国防生群体心理健康水平、增强国防生适应环境的能力、保持国防生心理健康的可持续发展。国防生与军校学员在心里健康教育上最大的差距应该就是认知教育的不足,从高校到部队是他们人生中的重大转折,部分国防生对于我军条令条例认知不充分、不准确,导致了他们对于军旅生活的各种“不适应”、“意见”和“不满”.在与兰州交通大学国防生的访谈中谈及去基层部队见习锻炼过程时,他们中的部分对于“没收手机”、“不准随意外出营房”乃至在“炎热天气下仍要身着厚厚长袖迷彩服训练”等各种各样的问题表现出了困惑和不满。如果可以及时帮助他们认识到没收手机是为了遵循保密条例,避免国防生乱拍乱照军事设施发到网上;而不准随意外出营房是为了严格管理,战时可以快速反应,平时能够及时发现个人问题;身着长袖迷彩服在炎热天气训练是因为作战部队都在时刻备战,长袖迷彩一来可以保证隐蔽性,二来在应对生、化、核武器时可以快速扎紧衣口、袖口和领口从而保证战时的生存能力等这些要求的初衷、树立正确的认识,国防生在日常生活训练中就能少带一些“情绪”,多添一些“热情”.树立正确的认知涉及到国防生日常生活、训练的方方面面。前文只是挑出见习锻炼过程中的几个小问题举例。国防生从报考的初衷、“一日生活制度”的落实到专业课程的学习、军事素质的训练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认知不足或偏差。如果不注重确立全面、正确的认知,在日积月累的过程中形成各种不合理信念会在极大程度上影响国防生的部队适应能力以及心理健康状况。

  二、规范日常养成,塑造国防生军人品格

  性格指的是个体对于现实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中表现出来的人格特征。它是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逐渐形成的,一经形成很难改变。所以性格具有可塑性和稳定性。国防生群体为准军官,他们的性格塑造也应立足于军人这一特殊职业对其心理素质的客观要求。近几年来,相关的研究理论成果较为丰硕。美国军事心理学家巴斯(Bass)在对美国相关文献进行全面的回顾后得出了优秀军官普遍具有的十种特质:一、取得成功的强烈欲望;二、为了共同的利益影响他人的欲望;三、具有积极的精神状态;四、坚持不懈;五、任职能力;六、良好的社会交往能力;七、自信;八、乐于行动(果断);九、压力耐受力;十、高度的灵活性,其中很多特质都属于性格的范畴。美军军事部门的各种研究已经证实并在研究报告中指出,这些特质与指挥领导效能重要相关。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性格的结构由静态结构与动态结构构成。性格的静态结构由态度特征、意志特征、情绪特征以及理智特征四部分组成。以态度特征为例,性格的态度特征指的是个体如何处理社会各方面关系的性格特征,即他对社会、集体、工作、他人以及自我态度的性格特征。具体到军人性格的态度特征良好表现可具体体现为:忠于祖国、热爱人民、关心他人、乐于助人,以及正直、文明、认真、负责、谦虚、谨慎等。

  在巴斯的研究成果中,具有精神状态属于良好的性格情绪特征;果断、坚持不懈等属于良好的意志特征;高度的灵活性属于良好的理智特征。所以对于国防生群体塑造、培育良好的军人性格至关重要。现今,我国的军事心理学者也对军人性格的特征有了普遍的认同,立足于军人性格特征对于国防生群体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内容主要突出一下三点:

  第一,国防生在性格养成上,应注重勇于负责、敢于担当。解放战争时期,我军名将粟裕不但在战略问题上积极向中央军委建言献策,还主动要求接受刘伯承、邓小平的统一指挥。小平同志还在淮海战役时坦言:“为了这个任务,就是把我们中原野战军拼光了也值得,其他解放军照样解放全中国。”正是这种胸怀大局、敢于担当的军人性格,才迎来了新中国的诞生。积极培养国防生群体勇于负责、干预担当的军人性格,坚决克服“90”独生子女长期娇生惯养、养尊处优形成的“碰到问题就躲,见到问题就推、遇到矛盾就绕”的不良倾向,做到面对危机敢于挺身而出,面对困难敢于迎难而上,面对错误敢于承担责任,面对歪风邪气敢于坚决斗争。

  第二,国防生在性格养成上,应注重服从命令、听从指挥。克劳塞维茨在《战争论》一书中说到:“当胆量同服从背道而驰,因而忽略了上级明确的意志时,可以把它看作是一种危害。”国防生的勇敢行为,必须是建立在遵守部队规章制度、条令条例基础之上的。国防生军人性格的培养要积极继承和发扬革命军人坚决听从中央、中央军委的指挥,树立当代军人核心价值观,讲党性、讲原则、讲政策、讲程序,方能担当起维护国家主权、领土完整的重要使命。

  第三,国防生在性格养成上,应注重机智果敢、善于应变。克里斯托弗·克罗宁在《军事心理学导论》(Military Psychology An Introduction)一书中指出:智力与军官的指挥领导才能有关(相关系数大约为。50),智力可能是领导才能形成的必要条件。

  机智就是军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聪明才智在军事活动中的充分体现,也是军人性格良好理智特征的具体表现,主要体现在认知过程中的独立性以及思维活动的精确性等方面。对于国防生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应积极培养国防生:虽继承传统,却不因循守旧;虽尊贵守纪,却不拘泥刻板;乐于接受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新的行为方式,不断为适应部队和社会需要而调整自身的能力素质。

  三、艰苦环境磨练,锻造国防生军人意志

  坚强的意志是军人重要的心理品质,在军事训练和作战中都能发挥重要的作用。对于国防生群体开展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之一就是:对国防生培养顽强意志品质和不屈的战斗精神,使其具备在各种艰苦环境中,都具备充分的信心和勇气,坚决地高质量完成上级赋予的任务。当考取选拔成为国防生那一刻起,军人这一职业的特殊要求就致使他们必须面对前路的坎坷。他们中的意志不强者或者会产生动摇,或者会改弦更张,最终成为失败者。但过硬的意志品质并非一蹴而就,也不是天生就有的。它是在长期严格、艰苦的军事训练和军营生活中磨练出来的,是在挥汗如雨的训练场中锻造出来的。

  为达到合格军官的目标,在铁一般的纪律约束下,国防生必须凭借对于献身国防事业的忠诚与执着,凭借极大的毅力来约束自身,靠着坚强的意志品质,克服与达到目标不适的行为,最终实现梦想。通过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锻造国防生群体坚毅的意志品质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第一,增强国防生意志的自觉性。意志的自觉性指的是个体对于行动目的具有深刻的认知,可以自觉主动地支配自身的行动,从而服从活动目的的品质。意志具有自觉性的人,在行动过程中,在对目的的清楚认识的基础上采取决定,不易随波逐流,不屈服于外界的压力,具有较强的独立判断能力,能够独立地决定和执行决定。意志上自觉性较强的国防生,在校期间即使不受选培办和授课老师的约束,也能自觉的管理自身,约束自己的行为:经常反思自己的行为从而符合成为一名军官的目标;自发地在完成学业和训练任务的基础上,利用自己的休息时间给自己充电。反之,与自觉性相悖是武断从事和易受暗示。易受暗示的人较为缺乏主见,遇事不能独立思考,容易受他人影响,缺乏坚定己见信心和决心,盲目从众,人云亦云。还有些人虽然可以自我决断,但遇事不做深入分析、无端从事,这也不能属于意志具有自觉性的表现。

  意志的自觉性是军人意志形成的重要保障,贯穿于整个意志行动的始末,在对于国防生意志自觉性增强教育过程中,有两点主要内容:一、帮助国防生学会科学地明确行动目的。如果个体在行动中具有明确的目的性,或能充分领会这一行动的社会意义,那么就会自然而然的服从于这一社会意义所对应的社会要求,自觉自愿地行使个体对于这一社会意义的权利与义务。同理,也能帮助国防生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更好的使用自身的权利、旅行自己的义务,致力于国防建设当中去。二、帮助国防生学会自觉地调节行动过程。意志具有自觉性的人,往往能以预定目标以及社会要求为准绳,调节自身的行动,从而帮助其克服困难、取得成功。对于国防生群体具体体现为:意志自觉性高的国防生在遇到障碍和危险时,迎难而上、勇往直前。

  第二,增强国防生意志的果断性。意志的果断性指的是快速地、不失时机地采取行动的品质。遇到机遇可以当机立断,不失时机。这种表现是建立在对强烈的欲望与深入的思考之上的,并非依靠运气或巧合,因而表现的善于观察,对机遇的把握格外的敏锐,能够抓住机遇。

  意志行动分为准备和执行决定两个阶段。因为行动都有其动机,人往往要遇到动机冲突。拓扑心理学创始人库尔特·勒温(Kurt Lewin)认为动机冲突一般分为:双趋式冲突,即面对两个同样吸引力的目标,具有同样强烈的动机,却不能同时获得所产生的冲突;双避式冲突,即面对两个都想避开的目标,但只能避开一个时产生的冲突;趋避式冲突,面对一个目标,既有弊端、又有利处,所遇到的矛盾心情产生的冲突;双重趋避式冲突,指面对多重目标,每个目标都有各自利弊而难以抉择所产生的冲突。动机冲突是影响意志果断性的关键因素之一。从而形成同意志的果断性相悖的品质是鲁莽草率和优柔寡断。优柔寡断、患得患失容易丧失良机,也容易带来焦虑、苦闷等不良情绪,长此以往不利于个体心理的健康发展。此外,有的人看似易做决断,但却并不能抓住机会,则是鲁莽草率的表现,与果断性的意志品质背道而驰。

  通过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培育国防生军人意志、提升意志的果断性,在内容上主要突出以下两点:一、增强决断信心,培育冷静果敢的军人本色。谨小慎微、缺乏自信的人容易举棋不定,过分依赖他人意见,难以坚持己见。二、强化实践锻炼,培养理性的得失观。果断并非鲁莽,在自信的前提下,还要通过理性深入的思考、全面周全的考量,从而及时、果断、准确的做出选择。这就需要丰富的知识、开阔的视野,用知识武装自己,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还要在部队的生活和训练中充分实践、积累经验,从而保证在果断抉择的同时,还能积极满足部队需求。增强国防生意志的果断性,是国防生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可以促使他们在走上工作岗位后,能够清醒周密的考虑自己行为的目的以及找出切实可行的方法。从而,在面临紧急关键的时刻,可以做到不失时机、当机立断、毫不动摇地完成各项军事任务。

  第三,增强国防生意志的坚韧性。马克·吐温曾说过:“人的思想是了不起的,只要专注于一项事业,就一定会做出使自己感到吃惊的成绩。”在军营中,有很多枯燥单调却又至关重要的工作岗位。在艰苦、平凡而又单调的工作岗位上,意志的坚韧性就是军人高标准、严要求完成各项任务的重要保证。意志的坚韧性是指在遇到困难坚持不懈、永不退缩的品质,这种品质又被称为毅力或顽强性。英国哲学家弗朗西斯·培根说过:

  “幸运所需要的美德是节制,而厄运所需要的美德是坚韧;后者比前者更为难能可贵。”在人的一生中,目标越发远大,所需付出的努力就越多、花费的时间就更长。如果没有坚忍不拔的军人意志,国防生就难以实现个人理想、达到远大目标。

  军人意志的坚韧性通常是在行动中表现出来的,保持充沛的经历、饱满的热情,坚持克服一切艰难险阻、经历各种磨砺与考验,坚决完成各项任务。需要强调的是,意志的坚韧性与执拗有本质区别。顽固、执拗的人通常不能正确评估自身现状,易对不科学、不合理的方法仍固持己见。有学者认为,这种执拗的性格貌似顽强,实则是意志薄弱的表现,由于不能根据实际情况积极调整意志行动,犯有主观主义错误。

  同意志坚韧性相悖的品质是执拗和虎头蛇尾。执拗是国防生群体适应生活和工作需要主要的心理影响因素之一,部分人看似行事具有坚持性,但在生活环境、工作岗位等各种情况发生变化之时仍墨守常规,不积极适应改变的环境是执拗的表现,与意志的坚韧性也是相违背的。

  也是对于国防生积极适应部队环境、积极适应部队新时期建设重要的心理阻碍。积极的帮助国防生摒弃执拗的心理品质是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重中之重。此外,遇事退缩、做事只有三分钟热度、没有坚持性就是虎头蛇尾的集中体现。

  执行所采取的决定属于意志行动的第二阶段。在该阶段,首先要坚定地执行既定计划,同时又要克制那些妨碍既定目标实施的动机和行动。对于国防生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中,应积极培育坚定的决心和勇气,在遇到困难与挫折时审时度势的分析,找出克服挫折和困难的办法,保证目标的实现。

  第四,增强国防生意志的自制性。意志的自治性指的是善于管控自身情绪和行动的品质,又称为自制力或意志力。现实生活中,一个人的经历是有限的,但从动机角度讲,具有吸引力的目标确实多样的。为了达到一定的目标,我们就必须放弃或搁置一些妨碍目标最终实现的其他目标或活动。

  同意志的自制性相悖的品质是怯懦和任性。有些人行事不管对实现目的是否有帮助,只凭兴趣、我行我素,这是任性;虽然明白要达到目的,就必须控制自身的活动和情绪,但遇到困难时却没有勇气,或是不去设法克服,这是怯懦。马卡连柯说过:“大的意志不仅善于期待并获得某种东西,而且也善于迫使自己在必要时拒绝某些东西。没有制动器,就不可能有机器。没有仰制力,也就不存在任何意志。”与意志的坚韧性不同,克服怯懦与任性面对的障碍主要源于个体自身内部,如:欲望、冲动以及各种不良情绪。

  需要明确的是,军人意志的形成并不是单方面的,意志的自觉性、果断性、坚韧性、自制性是相互关联的有机整体。意志的准备阶段和执行阶段也是密切关联、相互制约的。

  如果在准备阶段,对于动机冲突处理的好,意志行为的目的就会更加明确,对于行为意义的认识也就更加深刻,行动计划也会更加完备。从而,在执行阶段也会比较顺利,在遇到困难与挫折时,克服的信念也会更加坚定。如若再准备阶段对于动机冲突处理不足,行动计划不够周全,执行阶段势必面临更多的阻碍,目标实现的几率也就大大降低,在面临突发情况时,更容易丧失勇气和信心,从而出现半途而废的结果。在执行阶段,情况发生变化、出现意外时常发生。为此,在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中就应努力提升国防生心理准备,着力培育遇事坚定、头脑清醒,能够仔细观察、认真思考从而及时、合理的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对于国防生群体完善自我、人格健全本就是一个长期培育、训练、认识的过程,坚忍不拔的军人意志是这一过程的有力支撑。

  四、健全自我意识,提升国防生适应能力

  从社会心理学角度来看:健全自我意识、提升国防生适应能力就是一个自我概念的形成与发展和社会化的问题。每一个通过招考选拔进入国防生队伍的青年,在初入校园、进入部队时,首先面临的问题就是如何尽快转变自我认知、适应职业需求,在大学的四年中完成由学生到军人的角色转变,良好的适应能力就成为了完成这一角色转变的重要保障。自我意识指的是个体对于自身存在状态的认知。国防生青年正处于开始独立生活、学习、参与军事训练的时期。他们普遍强调自我价值和自我实现。适应指的是个体生存环境发生变化时,调整自身身心状态以顺应变化的过程。通过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着重提升国防生群体适应部队严格的条令条例以及各项规章制度,以及艰苦的生活条件适应的心理过程主要包括:一种需要(动机)的存在、阻挠存在、反应以及适应四步,通常以减轻或消除紧张为适应的标准。

  1在这一时期,国防生群体普遍面临很多巨大的生活变化。传统认为,社会化到成人期即宣告结束。但伴随国防生身份的改变,其权利、义务以及行为规范也相应改变,社会化的过程也会持续。同时,受知识水平、生活阅历、社会交往等限制,他们难免因接受的信息少、自我认识的参照点少而无法正确的、多角度、多层次的认识自我,容易产生自卑、自负、逆反以及自我中心等偏差的自我意识。因此,通过把握国防生自我意识的发展,以及逐步改变环境以提升适应能力,发挥各影响因素的积极优势,对于促进国防生心理健康全面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

  五、潜能全面开发,增强国防生军事软实力

  潜能是一种非显性的能力,通常是在耨一种特殊外界刺激下而显现的。国防生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注重的是一种自我激发潜能的心理养成。对于国防生群体的潜能开发,不仅仅是对于个人身体极限的突破,还包括优化思维的动态过程。对于国防生潜能的开发,首先需针对个体身心特点,合理设置目标,提升自我效能。

  拿破仑·希尔(Napoleon Hill)曾说过:“在人的本性中有一种倾向,我们把自己想象成什么样的人,就真的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其次,是营造适合的环境,养成良好的习惯。在当今信息化时代,军事打击多维化和军队社会化的趋势越发明显。以网络和信息技术为媒介,实现了对于基础设施、重点目标以及普通民众为目标的军事打击。实现了作战领域的大幅度延伸,从而扩大了军事打击的范畴。在未来战争中,优势将并不属于掌握大量武器的一方,而是属于善于掌握和运用新技术的一方。所以对于国防生的培养不能仅局限于传统军事人才培养模式。接受地方教育的国防生可以更加直接的接受各专业的最新学术研究成果,本身就具备培养现代化、信息化军事人才的“软平台”.通常,他们具备更高的文化水平、更丰富的专业技术知识,要在进一步解放思想中营造学术、军事创新的软环境。最后是树立学习的榜样,培养受挫能力。让在我军现代化装备频繁亮相国际舞台的今天,国防生更应利用自身的专业技术优势,极大限度的解放思想,在创新和发展中寻求求胜之道,做到“宁可让人才等装备,不能让装备等人”.只有不断鼓励他们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形成新对策,实现装备潜能的充分挖掘和人的潜能的充分发挥,才是促进军事硬实力提升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心理健康教育论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大学生心理健康论文
返回:心理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