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身体、感受与认知
传统认知心理学把心智作为认识的主体, 身体和外部世界作为认识的客体, 认知是独立于身体的表征和加工过程的, 即离身认知(叶浩生,2011b)。对自我的认识也是身心二元论的观点, 将自我看作是意识层面的认识, 建立在语言认知的基础上, 独立于身体。当前的自我理论总是假设自我概念是在人们关于自身的抽象符号信息的基础上形成的(Kihlstrom, Beer, & Klein, 2003)。如库利和米德认为, 自我建立在观点采择能力的基础上, 儿童语言发展并产生观点采择能力之后, 才能从心理上区分自我与他人(Mead, 1934)。
近年来兴起的具身认知, 强调认知过程并非抽象的符号加工, 而是与身体的物理属性、感觉运动系统的体验紧密联系在一起(叶浩生, 2011a)。而把认知视为内部过程, 隔离于行动和知觉的观点是错误的(Eliasmith, 2007)。
许多证据都表明认知不可能同感觉和运动过程相分离。如温度感受影响人际认知, 与手持冰咖啡的被试相比, 手持热咖啡的被试对目标人物的评价更友善(Williams & Bargh, 2008), 在温暖房间的被试比在冰冷房间的被试更与实验者亲近(IJzerman & Semin, 2009)。认知也会影响物理感受, Zhong 和 Leonardelli (2008)的研究表明, 社会排斥的确会导致冷的感受, 回忆社会排斥经历的被试对房间温度的估计更低, 那些在游戏中遭到排斥的被试更倾向于要求温暖的食物和饮品。手持沉重笔记板的被试与手持轻笔记板的被试相比,对外币价值和决策程序重要性的判断更高, 在身体上付出的更多努力使被试在认知上也付出了更多的努力(Jostmann, Lakens, & Schubert, 2009)。在测验过程中进行点头运动的被试, 在测验完成后增加了对中性物品(放在面前的笔)的偏爱(Tom,Pettersen, Lau, Burton, & Cook, 1991), 仰卧的姿势能够降低愤怒的神经反应(Harmon-Jones & Peterson,2009), 这表明身体运动的确影响着情感过程。身体 动 作 也 会 影 响 认 知 控 制 , 在 Koch, Holland,Hengstler 和 van Knippenberg (2009)的研究中, 要求两组被试分别做前进和后退动作后进行 Stroop测验, 结果表明做后退动作的被试得分更高, 测试结果更精确。作者认为后退动作使被试的警觉性提高, 动作和认知情感之间有着固定的连接,动作被激活时, 相应的认知和情感也会被激活。
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也表明认知情绪、感知觉和身体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脑岛在身体温度感 受 和 人 际 温 暖 ( 人 际 信 任 ) 中 都 会 被 激 活(Williams & Bargh, 2008)。Eisenberger (2012)的研究表明由感觉刺激引起的身体疼痛和由社会分离引起的社会痛苦有着共同的神经基础。Eccleston和 Crombez (1999)根据疼痛中断注意功能, 提出假设认为, 社会痛苦中包含对痛苦的直接感受。社会痛苦通常也会导致躯体症状, 自我受到拒绝时, 不仅表现为心理上的痛苦, 也表现为身体的痛苦。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认为儿童的认知发展源于动作, Thelen 和 Smith (1994)也论证了儿童的分类和判断等思维形式怎样起源于身体与环境的互动。儿童是在身体与环境的互动过程中形成对世界的认识, 发展出不同的概念, 并区分出自我与世界、自我与他人的。离开了身体与感受, 儿童的认知和自我就无从发展。没有高级认知能力的动物(如黑猩猩)能够从镜子中识别自己(DeVeer, Gallup, Theall, van den Bos, & Povinelli,2003), 说明其同样具有一定的自我意识。对身体的视觉知觉, 如肤色、面貌等, 无需经过抽象的语言 表 征 就 直 接 构 成 了 自 我 概 念 的 一 部 分(Kihlstrom et al., 2003)。自我不仅依赖于抽象的认识, 更建立在身体和感觉运动过程的基础上。
因此, 我们认为自我同样是具身的, 即自我并不独立于身体和感受, 而是与其互相影响。一些实证研究也为自我的具身性提供了证据。如在Stepper 和 Strack (1993)的实验中, 同样成功的完成同一任务的被试, 处于正坐状态的被试比处于瘫坐状态的被试更为自己的工作感到骄傲(一种自我意识情绪)。用优势手书写与非优势手相比改变 了 被 试 对 自 我 认 识 的 信 心 (Bri?ol, Petty, &Wagner, 2011)。身体姿势和动作影响对自传体记忆的回忆(Casasanto & Dijkstra, 2010; Dijkstra,Kaschak, & Zwaan, 2007)。Schubert 和 Koole (2009)的研究表明, 与力量有关的手势(如握拳)的躯体反馈会影响自我概念, 握拳使男性被试感到他们自己更自信和受人尊敬, 并且在自我概念和力量间表现出更强的联系。具身观点消除了身体、感知和认知情绪间的分割, 提供了将自我的不同层面整合起来的新视角。
3 一种新的立体整合:自我金刚结构
从心理疗法的角度来看自我, 精神分析是以理性分析的方式去揭示被压抑的本我, 主要看重自我的防御和适应功能; 行为疗法只关心刺激的感觉输入和反应的行为输出; 认知疗法则致力于使用认知分析的方法改变自我认识方式; 正念则增加了对自我身体和感知的关注, 强调反审认识的观察态度。
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区分了两类心理机能, 低级心理机能, 即非符号机能, 是人和动物所共有的, 而高级心理机能, 即符号机能, 建立在语 言 的 基 础 上 , 则 是 人 所 独 有 的 ( 维 果 茨 基 ,2005)。高级认知机能是人所独有的, 因此人们总是认为符号机能高于非符号机能和身体, 符号机能才是自我的核心。但正念的兴起、具身认知和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均表明身体和感知对自我的重要性, 而且它们与认知和情绪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借用维果斯基的符号与非符号机能的划分, 参照心理咨询和治疗中的自我, 王文忠(2014)提出这样一种自我金刚结构(图 1):自我作为中心,连接着身体(生理机能)、感性(非符号机能)、理性(符号机能), 同时连接着反审认识。
理性, 即符号机能, 是指使用概念、词汇等语言符号对内外刺激进行描述或评价的心理过程,包括认知和情绪; 感性, 即非符号机能, 是指没有概念词汇参与的基本心理过程, 包括感觉和知觉; 身体, 即生理机能, 则是自我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自我金刚结构中的核心是自我, 它不是一个确切的存在, 身体、感知、认知情绪都不是自我, 但一切生理、心理和行为都是通过这个“我”被感知、被反应、被赋予意义的(王文忠, 2014)。金刚石的底部是“反应的我”, 身体按照本能和后天形成的条件反射, 做出行动的反应; 感性接受内外环境中的刺激, 启动反应; 理性是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一套概念语言系统, 常常也在不自觉地对刺激做出反应和评价(王文忠, 2014)。
在心理治疗中, 精神分析针对无意识的压抑和防御机制, 行为主义矫正错误的刺激-反应连结,认知主义改变错误的思维模式, 正念疗法淡化认识对人的感觉和身体的束缚, 而心理咨询师本身,则伴随着患者, 帮助患者形成反审认识, 促进患者采用一种超脱的认知来观察这些反应。因此一个完善的自我, 本身就带着自己的心理咨询师--金刚石的顶部即是“观察的我”, 它时刻审视着自己的一切, 自己周围的一切, 以突破和完善自我(王文忠, 2014)。
身体、感性、理性和反审认识一起才组成完整的自我结构, 不仅要关注理性的认知与情感,还要关注基本的感觉和作为物质基础的身体, 更要把它们视作一个整体的自我。同时要时刻注意用一种反审的观点看待自我, 觉察作为整体的自我, 更好的认识、改变、接纳、整合自我, 与自我和谐共存, 从而自己成为了自己的心理咨询师。
本文提出的自我结构从心理治疗的角度出发,认为身体、感性、理性和反审认识, 都有其重要性, 都有利于促进个体的心理健康和自我完善。但这并不意味着自我就是上述的内容可以囊括的,对内自我有着复杂的内容, 对外自我也在时时刻刻与他人和环境进行互动, 相互影响。如 Markus和 Kitayama (1991)指出, 注重个人价值的西方文化下, 个体的自我概念是独立的, 称为独立型自我(independent self), 而在注重关系的东方文化下,与自我有关的重要他人在自我概念中也占有重要地位, 称为依赖型自我(interdependent self)。朱滢等人的自我参照效应研究也表明中国人的亲近他人(如母亲)和自我的参照加工一样都激活了腹侧内侧前额叶(VMPFC), 而西方人只有自我参照加工激活了 VMPFC (Zhu, Zhang, Fan, & Han, 2007;隋洁, 朱滢, 韩世辉, 2005)。文化对自我的影响不可忽视, 自我作为一个整体, 既是身体、感性和理性的共同整合, 也离不开与外界环境的相互作用和影响。因此, 本文仅讨论了自我的内部结构, 而自我的对外作用还留待日后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