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生物学论文 > 心理学论文 >

《小丑》影片主人公亚瑟的人格分析

来源:东南传播 作者:易小斌,蒋志敏
发布于:2021-10-25 共5649字
  本篇论文快速导航:

展开更多

人格分析论文范文第四篇:《小丑》影片主人公亚瑟的人格分析

  摘要: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理论从人本体来研究人格、精神状态等,在弗洛伊德的心理动力论中,意识所分为的三部分,即本我,自我,超我构成了人的完整的人格。人的一切心理活动都可以从他们之间的联系中得到合理的解释。电影《小丑》中刻画的自私、自利、暴力的人物群像以及构建具有众多社会矛盾的美国社会是当代美国现实社会的缩影。影片主人公亚瑟在这种病态的社会影响下,人格呈现出了阶段性的变化。潜意识与人格密切相关,亚瑟内在的小丑意识引诱着其本我的释放,引导着其自我的建构,最终致使其超我消亡。

  关键词:小丑;叙事;人格;身份;

  作者简介:易小斌 湖南工业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研究方向:影视与传播;;蒋志敏 湖南工业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广播电视编导与制作。;

  电影《小丑》是由美国导演托德·菲利普斯导演、杰昆·菲尼克斯主演,具有现代性批判性意义的作品,电影从人物的人格变化反映出美国现在存在的巨大的社会问题,影片中人们社会性的病态让勤勤恳恳的亚瑟饱受欺凌。托德·菲利普斯从1994年拍摄处女作《仇恨》开始,一直以来都拍摄喜剧为主,托德·菲利普斯导演的影片带有强烈的社会批判性,他的影片所构建出来的社会都是具有病态性的。

电影《小丑》.png

  《小丑》这部影片与之前的表现形式有所不同,一开场就给人压迫感,整部影片充斥着罪恶,用"小丑"这个特殊的符号,代表着不同的社会阶层,揭示出西方社会阶级矛盾和社会犯罪。电影《小丑》主人公亚瑟面临着失业、遭受歧视等一系列问题,社会中对亚瑟的打击直接扭曲了亚瑟的精神世界。如巴赞所说:"电影是现实的渐近线"1,电影里展示出来的社会与当下的美国社会现状高度一致,失业率增加、中产阶级萎缩导致贫富差距进一步加大,枪支泛滥导致犯罪率居高不下。

  在美国,小丑常年稳居美媒票选的top100漫画反派角色第一名的位置,而这部影片以"小丑"为名,在美国电影市场还未上映就备受观众期待。在影片中,现实中的小丑是小丑,内心深处的小丑也是一个小丑,这无疑为《小丑》这部影片增加了许多得看点。《小丑》以个体时间进行叙事,不同时间段的亚瑟代表着不同的人格的具象模型,每次小丑妆容的出现都代表着不同的意义。

  一、小丑意识引诱本我释放

  (一)社会身份认同的缺失

  在美国,由于人与人之间的不信任、种族歧视、贫富差距的存在,极容易造成个体或群体无法对自己的社会身份产生认同感,当个体对自身身份无法产生认同感时便会陷入迷茫,而当群体对彼此间的身份认同产生偏差时则极易生发矛盾冲突2.正如影片《小丑》中的亚瑟,他去街上扮演小丑赚取微薄的工资,却遭到一群小孩子的侮辱殴打,却不还手;在车上想发挥他的幽默哄一个哭泣的小孩子开心,却遭到对方母亲的白眼;在被对方黑人母亲拒绝后他止不住的狂笑(按照他自己的说法这是一种狂笑病);此后出于"好心"的兰道尔送给他一把手枪用于防身,在福利院不慎掉落枪支,却惨遭兰道尔陷害亚瑟在他这里故意购买枪支丢掉宝贵工作;在丢掉工作的当天又被韦恩公司(富人公司)的三个白领在地铁欺负,工作完还未卸下小丑妆容的亚瑟枪杀了他们。在零视觉角度(第三人称角度)呈现出来的这些片段客观真实的展示出了亚瑟所处的困境和他人格变化的心路历程,正如上文所提到的"当群体对彼此间的身份认同产生偏差时则极易产生矛盾冲突",在他人固定的视角中的隐含叙事体现为:小孩子视角下对大人身份的不在意、黑人视角下对白人的漠视、同事视角下对于其他人敌视等等,《小丑》中完全颠倒了正常的社会关系,亚瑟无法从这个社会的任何地方得关于他任何身份的认同,从而爆发了接下来亚瑟与个人、亚瑟代表的群体与其他群体之间的激烈冲突,当亚瑟带着小丑的妆容第一次杀人,也代表着"小丑"形象话语权的初步建构。

  (二)本我意识的冲动

  对于影片社会现象的有意放大,是为了强化突出社会个体遭受到的社会挤压,从而导致人物人格的扭曲,引诱"本我"的外放。弗洛伊德认为:"本我是人格中最早,也是最原始的部分,是生物性冲动和欲望的贮存库"3,正如孔子所言:"人之初,性本善",亚瑟在初始被小孩子欺负、去善意的取悦他人、对同事的充分信任,他把他的善意释放在这个社会上,得到的却是恶意的回应。种种不幸积压在亚瑟的心里,特别是在他人的陷害下丢失了以此为生工作后,冲动和欲望膨胀了亚瑟的潜意识,麻痹了亚瑟的正常思考能力。在小孩、黑人母亲、同事的恶意行径下,亚瑟的本我冲动被韦恩公司(富人公司)三位白领欺负时爆发了出来,在带着小丑的妆容下将他们枪杀。这是影片"小丑"第一次登场,也暗示着亚瑟人物心理的第一次裂变。在这之后,亚瑟在封闭的卫生间里独自开心的舞蹈了起来,卫生间这样封闭的环境使得亚瑟处于一个精神结界中,在这里我把亚瑟自己独处的封闭环境称之为"精神结界",意思为在封闭的独处环境中释放自己精神源动力的场所,如厕所、心理辅导室。在厕所,亚瑟的主观心理叙事时间与客观心理叙事时间重叠,在时间维度上虚实难辨,这样的处理方式通常表现人物的幻觉或精神分裂下的心理活动4,亚瑟的双重角色一直在不断地构建,双重角色弗洛伊德解释中是指:"所有那些我们仍然在幻想中抱定不放的还未实现但有可能实现的未来,所有那些已被恶劣外部条件的自我追求,所有那些滋养我们的自由意志的幻觉,但却受到压抑的冲动行为"5,也就说明了亚瑟内心还是处于一个混沌的状态。亚瑟的开心是源于内心"本我小丑"的快乐,他完成了心底里原始欲望,第一次享受到了突破自我的快感,得到了精神上的释放,但是亚瑟的冲动行为已经无法被压抑,本我的冲动欲望开始占据着亚瑟的意识。

  二、小丑意识引导自我建构

  (一)人物形象多元发展

  在叙事学中,人物性格或者心理活动的开展将会推动情节的发展,人物心理叙事自然成了影片作为起承转合的重要环节,人物心理叙事一般为两种:内心独白和场景叙事。《小丑》中导演为亚瑟安排了一个心理辅导师,里面的心理辅导室与正常心理辅导室在光线上截然相反,整个房间只有微弱的光线,这犹如自我内心交流的状态,只是亚瑟善意的"另外一个我"被心理辅导师这个可视化形象替代了。影片中亚瑟与心理辅导师一共只有三次交流,亚瑟第一次杀人前是向心理辅导师倾诉他的喜怒哀乐;在冲动杀人后他告诉心理辅导师他在报纸和新闻报道中找到了别人对于他"小丑"身份的认同;最后一次则是心理辅导师告诉亚瑟政府即将关闭这样的福利咨询机构,亚瑟出来时镜头给到了走廊上亚瑟带血的脚印。《小丑》中导演用场景叙事方式把亚瑟的心理变化完整的叙述了出来,从"心理性"人物观上来对亚瑟原本扁平单一的形象做了圆形化处理,特别是在亚瑟杀人后越来越多的人带着小丑的面具去模仿他,在这种社会身份认同感下他内心越发认同自己的新身份,代表着"另一个他"的心理辅导师作用已经逐渐地消失,最终被亚瑟在第三次交谈时抹杀了。作为人物心理叙事的外在表现,正在家里化着小丑妆容的亚瑟把想要借机嘲讽他的兰道尔的残忍的杀害,但是并没有杀害患有侏儒症的同事盖瑞,这是亚瑟带着小丑妆容的第二次出现,同样这也是亚瑟善恶圆形化人格形象的形成的表现。

  (二)自我防线的崩溃

  在心理学中:"自我从本我中逐渐分化出来的,位于人格结构的中间层。其作用主要是调节本我与超我之间的矛盾,它一方面调节着本我,一方面又受制于超我。它遵循现实原则,以合理的方式来满足本我的要求"6.亚瑟第一次杀人后,"小丑"意识逐渐在亚瑟的心中蔓延开来,最底层的躁动不断冲击着亚瑟"自我"的关口。但亚瑟并没有彻底的沦陷,"自我"一直在约束着"本我"的冲动,他还是想成为一个著名的戏剧演员,他努力去学习,参加各种比赛。亚瑟和他妈妈在看莫瑞的节目时,他幻想着被莫瑞称赞,并且邀请亚瑟上台有了亲密的互动,他也幻想着跟女邻居有着一段美好的爱情故事,为什么说亚瑟是幻想呢?在影片的中后期,提到了亚瑟的妈妈有妄想症和自恋型人格障碍,同时亚瑟也患有妄想症。剧情也交代了在莫瑞见到亚瑟时并不认识他,当亚瑟想在女邻居家寻找安慰时,女邻居也是一脸诧异,种种现象表明,上述全是亚瑟的自我幻想而已,并没有真实发生。这就是亚瑟的一个"梦",根据弗洛伊德书中所说"有这样一种思维迁移现象,他非常接近于心灵感应并且被认为就是心灵感应也不显冒昧"7,梦不是偶然形成的联想,就是因为亚瑟在爱情和工作中受到的挫败而产生的,而是压抑的欲望,在现实中无法得到所有,所以亚瑟他只能活在他自己梦里,在自己的梦境中寻找未曾获得过的快感来平衡生活中的苦闷。

  上文中所提及的亚瑟与心理辅导师的交谈,可以理解为亚瑟的自我与本我的较量,福利辅导机构即将关闭,暗示着亚瑟的自我防线将要崩塌,也代表着亚瑟小丑意识自我化的开始。在第三次心理辅导完后,一行行带血的鞋印说明了亚瑟将心理辅导师杀害,他将再也无法获得心理咨询,这也就暗示着亚瑟内心已经"小丑"自我意识建构的完成。

  三、小丑意识致使超我消亡

  (一)象征下的人物塑造

  电影人物是通过可视化形象来作用于观众的,正如米特里所说:"电影中的每一个抽象概念都必须以观众的真实感觉为基础"8,电影中必须运用可视化的具象符号在观众头脑中形成概念,然后再由观众自行产生感觉。在电影中每一个象征都必须呈现可见的联系,而不能依靠观众的表象直觉联想能力。在《小丑》中对人物表象进行心理活动转向时,导演把"象征"手法运用得非常巧妙,影片中亚瑟无法控制的狂笑病象征着不满;手枪象征着暴力;心理辅导师象征着亚瑟的自我意识;母亲、父亲、偶像象征着善意;小丑则象征着新身份。从家、社会、工作任何地方都找不到对于他的一点善意,母亲、父亲、偶像的形象一一被颠覆、自我意识的破碎,亚瑟被动的被大环境塑造成一个彻彻底底对这个世界失望的人,他只能用笑来宣泄他的不满,用暴力来改变这个社会,用小丑的妆容来重铸自己的人格。

  (二)小丑意识的集体化

  "小丑",是现实社会中不被准许的存在,它与社会的道德形成了对立面。"本我"和"超我"的存在也同样如此,超我是社会道德的最高阶段,亚瑟的"本我"小丑在"超我"看来完全是不正确的行为。那么本不应该在社会中合理存在的东西,亚瑟的小丑意识怎么就几乎成为哥谭市的集体无意识呢?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中,有一种以本能冲动力为核心的欲望,被称之为"俄狄浦斯情结",也叫"恋母情结".其实在亚瑟"小丑"意识自我化后,在亚瑟身上还留存着对社会认同的期待和对父爱的渴求。亚瑟相信患有幻想症母亲的话语跑去想韦恩求证,得到的却是毒打,并且韦恩告知亚瑟一些关于他母亲的过往。亚瑟特意去精神病院查看他母亲以前的资料,查出了母亲确实患有妄想症,同时也记录了亚瑟童年被养父和他母亲残忍的虐待,可以说母亲正面形象的存在是维持亚瑟正常的精神支柱。海灵格曾说过:"你和母亲的关系,决定了你和世界的关系".如果说在亚瑟没有知晓童年被母亲虐待之前,还相信这个世界还仅存的一丁点善意是来自于母亲的话,那么在这一刻,在亚瑟心中唯一的火烛却被至亲的人给掐灭了。

  "超我位于人格结构的最高层,是道德化的自我,由社会规范、伦理道德、价值观念内化而来,其形成是社会化的结果"9.超我遵循道德原则,它有三个作用:一是抑制本我的冲动,二是对自我进行监控,三是追求完善的境界。亚瑟世界观崩塌的开始也是他新的世界观重建的开始,他在医院毫不犹豫地弑母,把跟他只有一面之缘的女邻居杀了,把在节目中嘲讽他的偶像暴力杀害。他在上节目前特意画上小丑的妆容,这是小丑第三次出现,也是亚瑟主动带着小丑的妆容,这次亚瑟的本我"小丑"与自我完全融为一体,"小丑"就是亚瑟,亚瑟就是"小丑".亚瑟的遭遇如同哥谭市许多人的缩影,他的反抗也带动了大面积的暴乱,他成为了许多人心中的偶像。弗洛伊德说过:"目标及对象的改变有一种更富有社会意义的价值,我们可以称之为'升华'"10.一个社会规则的瓦解也代表着新时代的到来,等他醒来,许多带着小丑面具的人围绕着他,簇拥着他,他开心地在车顶跳起了舞。人德性的堕落,道德精神与自制力荡然无存,整个哥谭市的社会被亚瑟的"小丑"意识笼罩,道德的"超我"意识在此时已经完全被"小丑"意识所替代。

  四、结语

  《小丑》这部影片用立体的叙事方式塑造圆形化的人物形象,脸谱化的人物形象来带动整个故事的变化,使得人物为情节服务,加强了人物叙事带来的真实感受,使得观众暂时性忽略了导演视角下的引导性思考,给观众留下更多独立的思考空间,从他者方面加深了对电影本体的讨论。

  在中国电影高度工业化和专业化的体系下,激烈的观感冲突和强烈的情感共鸣貌似成了惯用的手法,并未从人物关系和情节设计上做宏观的把握,观众总是在导演的视域中进行有引导性的思考,给观众留下的自主想象空间几乎没有。西方电影的在叙事方面的创新性是国产电影应该多多学习的地方,不论是悬疑片还是社会问题片,它总能给观众二刷、三刷的冲动去了解其中的某个点。《小丑》中人物关系,其实就像大树,亚瑟就是树干,其他人物就是树枝,所有的人物都是为亚瑟服务,打破以往对多个人物的形象描绘,集中精力打造唯一人物。多点独立人物作用于主要人物的叙事方式才才能使得人物推动电影情节的发展,完整叙述出人物人格、心理、形象等多方面主要人物的深层次形态变化。

  注释

  1[1](法)安德烈·巴赞。电影是什么?[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7:8.

  2[2]陈慧芬,马元曦。当代中国女性文学文化批评文选[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第35.

  3[3](奥)西格蒙德·弗洛伊德著。自我与本我[M]张艳华,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7:122-123.

  4[4]康梦影。电影叙事中人物心理时间的建构方式[J].当代电影,2019(03):44.

  5[5](奥)弗洛伊德。论文学与艺术[M].常宏等,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1:283.

  6[6]曾帅。从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视角解读电影《深夜加油站遇见苏格拉底》中Dan Millman人物形象[J].电影评介,2012(21):57-58.

  7[7](奥)弗洛伊德。论自我意识[M].石磊,译。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2016:79.

  8[8]邵牧君。电影美学随想纪要[J].电影艺术,1984(11):27.

  9[9]彭吉象。影视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97-99.

  10[10]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新编[M].高觉致,译。北京:商务印图书馆,2002:76.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作者单位:湖南工业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原文出处:易小斌,蒋志敏.影片《小丑》中亚瑟形象的人格分析[J].东南传播,2021(05):67-69.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心理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