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人格。
2.2.1 人格的含义。
心理学中的"人格(personality)"一词是由拉丁文 persona(古希腊演员所戴的面具)引申而来的,但心理学家研究的人格并不只是面具的角色,还包括面具背后真实的面目,人格研究是兼具内外的。然而目前心理学家们关于"什么是人格"这一命题还在不停争论,关于人格的定义,主要分成以下七类。第一,集合式定义,认为人格是某些成分或元素的集合,如普林斯认为人格是个体一切生物的先天倾向、冲动、趋向、欲求和本能,以及由经验而获得的倾向和趋向的总和。第二,整合式和完形式定义,认为人格是各方面属性的整合,如麦考迪认为人格是多种模式的整合,这种整合使得有机体的行为具有一种特殊的个体倾向。
第三,层次性定义,认为人格有不同的层次,越高层的越具有整合功能,如詹姆士的认为自我是内在的人格,并将其划分为四层,从低到高依次是物质自我、社会自我、精神自我和纯粹自我。第四,适应性定义,认为人格具有适应功能,如肯卜夫认为人格是人对环境进行独特的适应中的习惯系统的综合。第五,个别性定义,认为人格具有独特性,如米歇尔认为人格是个人心理特征的统一,决定人的所有行为,并使它们与别人的行为有稳定差异。第六,代表性定义,认为人格是个人的代表性行为范式, 具有独特性,如认为人格是一个人区别于另一个人并保持恒定的具有特征性的思想、情感和行为模式。第七,综合性定义,基本能囊括以上几类定义的特点,首先开创于奥尔波特对人格的定义,他认为人格是一个人的内在心理生理系统的动态组织,决定了此人对其环境的独特适应。这类定义是目前使用较广的,我国人格研究者也普遍采用综合性的定义,如黄希庭认为人格是个体在行为上的内部倾向,它表现为个体适应环境时在能力、情绪、需要、动机、兴趣、态度、价值观、气质、性格和体质等方面的整合,是具有动力一致性和连续性的自我,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给人以特色的心身组织。本研究中的人格采用黄希庭的定义,他源于人格特质论,且较为整合,符合研究构想。
2.2.2 经典人格理论。
2.2.2.1 精神分析派的人格理论。
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首先是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观,早年弗洛伊德将人格分为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三部分,三者是越来越深层的关系。意识是指能被个体清晰知觉到的过程和内容,前意识是可由注意变为意识的内容,而潜意识是不能被知觉到的但却能影响人的认知行为情感的内容,这也就是著名的冰山理论。
晚年是弗洛伊德修正了他的理论,认为早期的心理结构应表述为本我、自我和超我三部分组成的人格结构,三者间有各自的功能、性质、活动原则、动力结构且相互联系和制约。其中本我是原始的、与生俱来的和非组织性的结构,是出生时具有的唯一的人格成分,也是建立人格的基础,遵循快乐原则;自我是从本我中分化出来的,是人格中有组织的、合理的、现实取向的系统,也是意识的结构部分,遵循现实原则;超我是从自我中分化出来的、道德化的自我,出于人格结构的最高层,充分发展的超我由良心和自我理想组成,遵循道德原则。其次是人格动力观,弗洛伊德认为本能是人类的基本心理动力,人的全部行为都受潜意识的本能支配,最开始他认为性本能是驱动人从事一切活动的唯一动力,后来又提出心理活动有两种内本能--生本能和死本能。最后是人格发展观,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的发展实质上就是性本能的发展,他将身体快感作为人格发展阶段的划分标志,依次是口唇期、肛门期、性器期、潜伏期和青春期。
埃里克森的人格理论。埃里克森的理论是对弗洛伊德的继承和发展,首先是在人格动力观上,埃里克森对本能驱力的看法有所保留,他更愿意强调自我和社会力量在人格塑造中的作用。埃里克森理解的自我有别于弗洛伊德,他认为自我是一种心理过程,综合了过去和现在的经验,相对独立而强大,可以有意识地控制和引导心理性欲向着合理方向发展,促使人们建立起自我认同感,获得对环境的掌握感,具有很强的自主性和适应性。同时,埃里克森对社会持有一种更积极的看法,认为社会不仅可以帮助减轻生活中的冲突,还可以提供被认可的社会角色来保证个体找到一个有效的生涯依靠,另外,由人际关系提供的社会认同也可以确保个体获得一种存在感和意义感。其次,在人格发展阶段理论上,埃里克森也将弗洛伊德的理论扩展到老年,形成毕生发展理论,并提出每一阶段的心理任务和应获得的品质。依次是口唇期(培养信任,获得希望的品质)、肛门期(培养自主,获得意志的品质)、生殖器期(培养主动感,获得决心的品质)、潜伏期(培养勤奋感,获得胜任的品质)、两性期(培养自我同一性,获得忠诚的品质)、青年期(培养亲密感,获得爱的品质)、中年期(培养生殖感,获得关心的品质)和老年期(培养完整感,获得智慧的品质)。
2.2.2.2 行为派的人格理论。
华生的人格观点。华生认为人格是指一个人在反应方面的全部资产和债务,是一切动作的总和,或是各种习惯系统的最终产物。华生强调环境因素在人格塑造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强调童年期人格变化的重要性,因为那时是个体形成各种习惯系统的时期,也是人格变化最快的时期。
斯金纳的人格观点。斯金纳认为人格只是通过操作条件反射形成的一种惯常性的行为方式。如果能够认识、操纵和预测人的行为,那么就没有什么人格问题是不能解释和解决的。而人格形成与行为改变、以及人格发展的关键都是强化。
班杜拉的人格观点。班杜拉认为人格发展是基于人类的学习,他强调观察学习和榜样的作用。他认为社会学习和个体遗传特质的交互关系影响着人格的发展;妥善运用增强的作用,减少不适龄的行为,可以防止人格发展的退化。
2.2.2.3 人本派的人格理论。
马斯洛的人格理论。马斯洛关注心理健康的人,认为人有积极向上的潜能和能力,可以形成一个良好的人格结构。他对人性的看法非常乐观、极富人道主义味道,他认为人的天性是善良的,人是好的、端正的、仁爱的,每个人都有对美、真理、正义等的本能需求。马斯洛人格理论的核心是需要层次理论,他认为人类所有行为都是有需要引起的,人格出现病态的最重要原因是基本需要受到挫折得不到满足而造成的。马斯洛把人的需要分成两类,基本需要和心理需要,他将需要划分为五个层次,由低到高依次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其中前四层都是基本需要,只有第五层是心理需要。在满足较高层次需要之前,必须先部分满足较低层次的需要,只有低级需要满足后才能产生高级需要。
罗杰斯的人格理论。罗杰斯认为每个人都有一种力求使自己得到最大发展的心理倾向,人不仅要实现其生物潜能,更重要的是还要使其心理潜能得以实现。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潜能、个性和价值观,因而要尊重个人经验和感受,主张建立正向的关怀和充分的尊重,使个性正常发展。罗杰斯认为自我是人格的主要结构,自我即关于自己各方面的印象,他认为一个人格健全的人的自我应与其本身的情况相符,其一切行为也是适应的,即自我与真实自我是相符的。另外,自我也应该与理想自我相符,即个人还要与其本身所期待的形象一致,只有这样才能产生满足感和幸福感。罗杰斯认为人格的形成与发展实质上就是自我的形成与发展,他提出影响自我发展的因素主要有积极关注的需要、价值的条件和无条件的积极关注。罗杰斯认为心理健康的人应有自我一致性,能采取开放的态度接受自己所有的经验,并将其纳入自我结构中,使个体能够对环境有更完整和准确的认识,进而能够合理运用环境中的要素以实现自我的充分发展,成长为一个功能完善的人,即所谓的"完人".
2.2.2.4 认知派的人格理论。
凯利的人格理论。凯利认为人格的核心概念是建构或者构念,即人们用于解释世界和分析世人的观点,是人们用来对事件整理分类的概念,是人们看待并控制事件的思维模式。由此,凯利认为人格结构是由一组独特结合的建构群组成的复杂系统,人格差异实质上就是个体建构的性质、数量、质量以及组合方式上的差异。凯利的人格理论是由一个基本假设和十一个推论组成的。基本假设是个体的心理过程是由其预测时间的方式引导的。十一个推论分别是:结构推论(个体的预测是通过对事件的反复建构实现的)、个性推论(人们在建构事件上各不相同)、组织推论(为了预测事件,个体会发展出一种有序的独特的建构群)、二分推论(建构系统都由具有两级的有限建构组成)、选择推论(个体在二分建构中做出确定或扩展的选择)、范围推论(每一个建构都有其特定的预测范围)、经验推论(建构系统会随着人们对事件的连续解释而改变)、调节推论(建构系统的变化会受限于该建构的通透性)、片段推论(个体可连续使用各种不关联的建构系统)、共同推论(与他人心理过程的相似性即运用了与其相同的经验建构)和社交推论(建构系统可能包含了个体在社交活动中扮演的角色)。关于人格的动力,凯利认为人格是通过在新情境中按照详察--预断--控制循环(CPC循环)中逐步减少不确定形成的,而人格的发展就是建构系统的发展,表现在不断提高的对世界预测的准确性上。
罗特的人格理论。其基本假设是人的行为是机体内部的认知过程和外部强化决定的,是在社会情境中习得的。罗特认为一种行为在特定的情况下发生的可能性是由当事人对该项行为会引发某种强化的预期和强化物的价值共同决定的,用公式表示为 BP=f(E×RV),其中 BP表示行为潜能,E表示预期,RV表示强化价值。罗特认为人的心理需要是习得的,其本质是社会性的,而人格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人际交往经验的范围、丰富性和性质。
2.2.2.5 人格特质论。
奥尔波特的人格特质理论。奥尔波特是人格特质论的开山鼻祖,他关于人格的定义前文已经阐述过,这里重点说明他关于人格结构、人格发展等问题的理论。在人格结构上,奥尔波特认为特质是人格的结构单元,他认为特质是一种概括化的神经生理系统(具有独特性),具有使许多刺激在机能上等值的能力,能诱发和指导相等形式的适应性和表现性行为。奥尔波特将特质划分成共同特质和个人特质,前者是指许多人共有的特质,如同一文化背景下的人共同表现出的某些特点和倾向;而后者则是个人所独特的、区别于他人的特质。在个人特质中又有三个亚类,占据绝对优势且渗透力极强的首要特质、普遍性和渗透性略弱于首要特质的核心特质和最不显著、最不具概化性与一致性、渗透性最弱的次要特质。在人格动力上,奥尔波特认为促使人格发展的动力是动机,他将个体倾向中最强烈的成分称为动机倾向,它激发人的行为;将不太强烈的部分称为风格倾向,它表征着个体的独特性。在奥尔波特的人格理论中有一个很重要的概念--机能自主,即任何习得的动机系统中,其所含有的动力不是习得系统发展时原有的动力,就可称为机能自主作用,换言之,若一种动机是机能自主的,那么它本身就是对行为的解释,而不必去探寻其最初的原因。在人格发展上,奥尔波特也是围绕自我展开的,为了与他人区分开来,他提出了统我的概念,指人格中导向内心统一的所有方面,他认为人格或是说统我的发展经历了躯体我的感觉阶段、自我认同感阶段、自尊感阶段、自我扩展感阶段、自我意象感阶段、自我理智调适感阶段、统我追求阶段和知者自我显露阶段八个阶段。
卡特尔的人格特质理论。卡特尔认为人格的构成要素是特质,是特质使个体在不同情境中表现出前后一致的作为,而特质是由行为推论而来的心智结构。因此人格结构实质上就是特质结构,卡特尔继承了奥尔波特的观点,承认共同特质和个别特质的存在,但在其中他加入了自己的观点--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理论。表面特质是彼此关联的可以观察到的特质,根源特质是行为的内在根源,表面特质是根源特质的表现形式,它们是人格结构中最重要的部分,支配着个体一贯的行为,在共同特质和个别特质中都有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的存在。而在根源特质中,由遗传的、身体内部条件构成的特质叫体质特质,而来源于环境与后天经验的特质叫环境特质。体质特质和环境特质又由能力特质、气质特质和动力特质组成。由此,构成了人复杂的人格结构,卡特尔称之为心理元素周期表。艾森克的人格特质理论。艾森克认为人格是一个人的性格、气质、智慧和体质等,是一个相当稳定而有持续性的组织,决定了对环境独特的适应。艾森克把人格放在一个层级组织里,建立人格的层次模型,根据各个特质对行为影响的范围大小彼此不同而将人格特质分为几个层次,由高到低一次为类型层次、特质层次和习惯反应层次。另外,艾森克还界定了人格的维度,他将人格用维度划分,便于将各种特质归类,首先是外向--内向维度,用于确定内外向人格特质的差异;其次是神经质--稳定性维度,用于确定情绪是否易变、反应是否过度等;精神质--超我机能维度,用于确定个体是否是自我中心的、攻击性的、冷漠的、冲动的等。
人格五因素模型。关于人格五因素的研究被誉为是人格研究中一场静悄悄的革命。格尔顿最先提出词汇假设的观点,提出用词汇来研究人格维度。五因素模型以外倾性、宜人性、尽责性、神经质和开放性五个特质来衡量人格结构,涵盖了主要的心理方面,其中外倾性涉及生理领域,宜人性涉及人际领域,尽责性涉及工作领域,神经质涉及情绪领域,开放性涉及智能领域,因此大五模型具有广泛性与代表性(许燕,2009)。
2.2.3 青少年人格的测量。
关于人格的测量,目前主要有三种方法:自陈问卷、投射测验和行为观察法,而在青少年人格方面,使用得最多的是自陈问卷,下面简要介绍几种常用的青少年人格测验。
卡特尔 16PF 中学生版。在充分人格研究的基础上,卡特尔总结了 16 种根源特质,并由此设计了著名的 16PF 人格问卷,16 种根源特质分别是乐群性、聪慧性、稳定性、恃强性、兴奋性、有恒性、敢为性、敏感性、怀疑性、幻想性、世故性、忧虑性、实验性、独立性、自律性和紧张性,考虑到年龄因素和认知发展水平等,卡特尔在此基础上专门设计了针对 8-14 岁儿童的个性问卷 CPQ.可用于个别施测和团体施测,测验使用计分键按 16 个因素计分,后在剖析图上找到相应的点将其连接以形成一个关于受测者的个性轮廓图。
中国学生性格量表,由云南师范大学沙毓英、张峰等在中国人性格层次结构理论基础上编制而成,适用于 11-18 岁中小学生,量表共 168 个项目,分为 24 个分量表,分别考察 24 种不同特质,每种特质包括 7个项目。也是按照分量表得分来对应性格剖面图,从而得到受测者性格曲线(郑雪,2004)。
中学生人格特质问卷,由台湾学者张淑芳根据卡特尔 16PF 和大五人格问卷编制的适用于我国中学生的人格特质问卷,共 30 题,分为外向性、神经质、友善性、开放性和谨慎性五个维度,采用 6 点计分,有较高的信效度(栗波,2011)。
小五人格量表。根据人格五因素模型编制的适用于青少年的人格五因素问卷,为了区分称之为小五人格问卷。最初由周晖(2000)编制,共计 90 个项目,包含五个维度:外向性(11 个项目),包含活跃、合群和积极情绪三个方面;宜人性(10 个项目),包含利他,诚实和恃强;情绪性(9 个项目),包括紧张焦虑,自我体验和依赖性;谨慎性(11 个项目),包括谨慎,有序和努力;开放性(9 个项目),包括创新性、聪慧性、想象力和洞察力。后由邹泓(2003)修订,形成 50 个项目的小五人格问卷。信效度较高,且该问卷是目前国内用于青少年人格测量中使用最广的问卷(周晖等,2000;孙云晓、邹泓,2006)。
2.2.4 青少年人格的相关研究。
2.2.4.1 个人方面。
范为桥等人(2008)从人格的一般特质(领导能量、情感稳定性、人际取向和可靠性)和临床特质(情感问题和行为问题)两方面考察了香港中一至中七的学生人格发展的性别差异和年龄特点,结果表明男生更容易具有新颖性、开拓性、领导性、多元思考、内外控制、自我--社会取向、严谨性以及情感疏离、性适应性问题、猜疑、反社会行为、病态依赖等特质的特征,而女生更容易具有自卑--自信、情绪性、容忍度、宽容--刻薄以及抑郁、焦虑、躯体症状、需要关注和饮食失调特质的特征;在一般特质和临床特质上都存在一定的年龄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可靠性因素和情感问题因素上。李大荣(2010)的研究表明,在宜人性和谨慎性特质上,初中女生表现得更为明显;在宜人性、谨慎性与情绪性特质上不同年级的学生有不同的表现方式,其中八年级学生由于处于青春期的转型时期,表现得最不稳定;另外,中学生的人格都能不同程度地影响其宽恕他人和宽恕自己的程度,也能影响其对友谊、家庭、学校等的满意度。吴飞(2007)探索了青少年人格对其互联网使用偏好和病理性互联网使用(网络成瘾)的影响,其结果表明,开放性特质影响信息偏好和娱乐偏好,外向性除了影响娱乐偏好外,还影响社交偏好;交易偏好则受责任心特质影响。另外,在病理性互联网使用上,具有娱乐偏好和周末上网时间较多的中学生更容易出现,而具有外向性特质、责任心特质和具有交易偏好的的中学生则不太可能出现。拉热措(2009)的研究表明具有高外向性和合群性特质的中学生,通常也具有较强的推理能力。郭慧萍(2010)的研究表明具有内向性、敏感性和情绪性特质的青少年易出现焦虑、抑郁和偏执等不良心理问题;与此类似的,刘小先(2012)的研究表明对农村留守中学生的焦虑状况受其外向性、情绪性和谨慎性特质的影响。
2.2.4.2 家庭方面。
在父母教养方式上,刘文婧等人(2012)的研究表明,民主型和权威型两种积极教养方式更容易培养出高开放性、高谨慎性、高外向性和高宜人性的孩子,反之在专制型和忽视型两种消极教养方式培养出的孩子则更易具有高情绪性的人格特质。路静(2013)的研究表明,感情温暖型的父母更易培养出高外向性、高宜人性、高谨慎性和高开放性特质的孩子,惩罚严厉的父母和过度干涉保护的父母更易培养出高情绪性的孩子,而偏爱型的父母养育出的孩子更易有高外向性、高开放性和高情绪性特质。栗波(2011)的研究表明过分干涉的父亲易养育出高外向性和高开放性特质的孩子,惩罚严厉的父亲易养育出高神经质的孩子,拒绝否认的父亲易养育出高神经质和高谨慎性的孩子,过度保护的父亲易养育出高开放性的孩子;而温暖理解的父亲对孩子人格特质的五大方面都有较为明显的积极影响。除教养方式外,家庭结构缺陷、亲子关系、家庭氛围等对青少年人格的发展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李冉,2012)。
2.2.4.3 学校及社会方面。
在学习品质上,具有外向性、宜人性或谨慎性特质的青少年更易在学业成就上取得良好表现,并且这三个特质也影响学习动机,而学业自我效能感除了受以上三个特质影响外,还受开放性的影响(韩英君,2008);具有高情绪性或高开放性特质的青少年更易出现学业拖延,而具有高宜人性特质的青少年则最不易出现学习拖延(周波,2013)。在学校关系上,具有高精神质的青少年更易有高水平的学校归属感,而具有高神经质的青少年的学校归属感则较低;另外,具有高精神质或高神经质的青少年通常师生依恋水平较低(付亚婷,2014)。在社会适应上,青少年人格的五大特质(外向性、开放性、情绪性、谨慎性和宜人性)以不同的交互模式影响着社会适应中的自尊、抑郁、社交焦虑和学习问题(褚卉,2009)。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人格对青少年的影响贯穿了方方面面,从个人的认知、行为方式、心理健康水平等,到学习品质、学校关系和社会适应,不同的人格类型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另外,家庭因素对青少年人格的养成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对于青少年人格因素的考量将会一直持续在心理学研究当中,当然,这也是本研究关注的一个重点。
1、引言攻击行为是儿童世界中普遍发生的一种不良行为。攻击行为不仅包括打、抓、撞、踢他人以及抢夺或破坏物品等外部攻击形式,还包括散布谣言、社会排斥、忽略漠视等关系攻击形式(Crick&Grotpeter,1995)。这两种攻击行为在小学阶段都非常普遍,并对...
健康人格是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终极目标,它不仅关系到青少年自身的成长与成才,更关系到民族的希望和祖国的未来。它有利于青少年身心和谐、全面发展;有利于青少年心理调适能力和自我掌控能力的增强;有利于青少年人际关系能力和...
放射工作人员是一个特殊群体,他们所从事的电离辐射实践,如本文中分类为医用射线诊疗、介入、核医学以及工业探伤等,与核电厂操纵人员工作环境有相似之处。目前,国内已有不少关于核电厂操纵员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和研究,但对放射工作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研...
辅导员在对其开展教育管理工作中要适当运用心理效应,掌握一些心理方面的沟通技巧,做好留级生的转化教育工作。本文结合工作中的一个实际案例,来探讨辅导员在工作中运用心理效应对留级生进行管理。...
摘要:老子之言,广博精微。其哲学思想深沉而又意蕴丰富,体现了老子对宇宙视野中各种错综复杂关系的深刻认知和剖析。本文仅就老子《道德经》中所蕴含有助于人保持心理健康的思想进行了初步的探讨,期望能对现代社会人们心理健康的维护提供参考和借鉴。关...
创业意向(Entrepreneurialintention)是指潜在创业者对创办新企业或实施创业行为的一种多方面的主观心理准备状态及其程度[1].以往对大学生创业意向的影响因素从个体变量和环境变量两大方面进行研究。在目前已有研究中,属于个体变量的人格特质对创业意向...
“心理脱贫”的实现不可能一蹴而就,还需要时间和经验的累积,我们已经打赢脱贫攻坚战中的物质脱贫,但推进“心理脱贫”能更好地从精神层面防止人们返贫,让人们在物质和精神得到双重“富裕”。...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在解决了物质需求的基础上,对美的精神需求也越来越高。变美的途径有很多,其中通过手术整容是非常重要的变美方式。...
心理异常大学生认知融合的特征与ACT病理模型的其余五个过程均有涉及,分别是:经验性回避——试图控制内在经验(想法、情绪等)发生的形式、频率。...
引言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关注老年人和老化(Aging)的研究逐渐增多.研究者最初在对个体有关老年人持有的态度进行研究时,提出了老化刻板印象(Agingstereotypes)的概念,意指人们对年龄较大的个体形成的社会认知、观念或预期,它相对稳定,且往往是消极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