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 论
本文共进行了两个研究,一是对青少年依恋、人格和偶像崇拜关系的研究,二是对青少年偶像崇拜现状的调研。共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1)分析了青少年依恋、人格和偶像崇拜在各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2)分析了青少年依恋、人格和偶像崇拜间的关系;(3)分析了人格在依恋与偶像崇拜间的中介作用;(4)调查了解了现时代青少年偶像崇拜的状况。通过以上的研究与分析,得到的结论如下:
1.青少年偶像崇拜的时间一般为 1-3 年;当代青少年崇拜的偶像以影星歌星为主;青少年崇拜偶像的原因还是以外貌因素为主,兼有偶像个人的才华因素;青少年了解偶像的信息渠道以电视和网络为主;青少年认为偶像崇拜对自身的学习和生活没有重大影响;对极端粉丝的做法持反对意见的青少年居多;青少年比较认同适度的偶像崇拜。
2.从依恋对象来看,青少年中对母亲的依恋最强,对朋友的依恋紧随其后,而对父亲的依恋则相对最弱。总体来看,青少年的依恋发展较好。年级在依恋上的主效应显著,初中学生的依恋状况明显好于高中学生。学习情况在依恋上的主效应显著,学习靠前的青少年的依恋状况也明显地好于学习居中和学习靠后的青少年。性别、生源地、家庭情况和生活情况的主效应均不显著,因素间不存在显著的交互效应。
3.青少年人格的外向性、宜人性、谨慎性、开放性和情绪性五个维度均衡发展,且发展状况较好。学习情况在五种人格特质中均出现了显著的主效应。除开放性外,年级在其余四种人格特质上均出现了显著的主效应。性别、生源地、家庭情况和生活情况的主效应均不显著。在外向性与谨慎性中,生源地与学习情况的交互作用显著。
4.青少年的偶像崇拜程度以轻度和重度为主,年级在偶像崇拜的五个等级中均出现了显著的主效应,偶像崇拜在 15、6 岁时达到发展的巅峰时期。性别在娱乐社交程度和关系幻想程度上存在显著差异,女生的得分高于男生。学习情况在完全认同程度与病理边缘程度上存在显著差异,学习靠前的青少年的得分显著地低于学习居中及靠后的青少年。生源地、家庭情况和生活情况的主效应均不显著。在娱乐社交程度与情感投射程度,性别与年级都出现了显著的交互作用。
5.青少年的依恋与外向性、宜人性、谨慎性和开放性均呈显著正相关,与情绪性呈显著负相关。依恋与娱乐社交呈显著正相关。五种人格特质与偶像崇拜间也存在一定显著的相关关系:外向性与娱乐社交呈显著的正相关;宜人性与完全认同呈显著负相关、与病理边缘呈显著负相关;情绪性与偶像崇拜的五个程度都呈显著的正相关。
6.青少年的依恋和人格均对其偶像崇拜作出了不同程度的预测。
7.外向性、宜人性和情绪性在依恋对娱乐社交的回归关系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
基于本研究的结果,就青少年偶像崇拜问题向家长、老师及大众媒体提出的教育建议如下:
1.给家长的建议:其一,加强父亲角色在青少年成长发展中的教育作用;其二,提倡尊重、平等、关怀的家庭教育。
2.给老师的建议:加强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辅导。
3.给家长和老师共同的建议:其一,摆正立场,正确地认识青少年的偶像崇拜,提倡偶像--榜样教育;其二,发挥作用,引导多元化的偶像崇拜;其三,注重对青少年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4.给大众媒体的建议:应多方面、全方位地对影星歌星进行报道,减少青少年的误解;同时应增加不同类型、不同领域偶像的曝光度,引导青少年多元化的偶像崇拜。
参考文献:
Adams-Priee, C. ,Greene, A. L.(1990)。Seeondary Attaehment and Adoleseent Self-concept .Sex Roles,3-4 ,187-198.
Armsden G C, Gerenberg M. T. (1987)。The inventory of parent and peer attachment:Individual differences and their relationship to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inadolescence .Journal of Youth Adolescenee,16,427-454.
Armsden G C , McCauley E , Gerenberg M T , Burke P M , Mitchell JR(1990)。Parent and peer attachment in early adolescent depression.Abnormal Child Psychology, 18,683-697.
Bakker W , Pieter J , Karen I.(2004) . Attachment styles, personality, and dutch emigrants' intercultural adjustment.European Journal of Personality,5,387-404.
Blos P(1967) . The Second Indiciduation Process of Adolescence.PsychoanalyticStudy of the Child,22,162-186.
Caspi A, Robert B W, Shiner R L(2005) . Personality development: stability and change.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56,453-484.
Cassidy J., Kirsh S., Scolton K., Parke R. D.(1996)。Attachment and representations ofpeer relationships.Developmental Psychology,32,892-904.
Cheung, C .K , Yue, X. D.(2000)。Idol Worshipping for Vain Glory, Illusory Romance or Intellectual Learning: A Study in Nanjing & Hong Kong.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dolescence and Youth, 8,299-317.
Cheung, C .K , Yue, X. D.(2012)。Idol Worshipping as compensation for parental absence.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dolescence and Youth, 1,35-46. Cheng H, Furnham A(2002) . Personality, peer relations, and self-confidence as predictors of happiness and loneliness.Journal of Adolescence, 25,327-339.
Cheng, S. T.(1997) . Psyehological Determinants of idolatry in adolescent.Adoleseent, 127,68-69.
Elenora Gullone, Susan Moore(2000)。Adolescent risk-taking and The Five Factor Model of Personality.Journal of Adolescence, 23,393-407.
Josh Tyrangiel(2003)。Building a better popstar.Time, 15,72-7.
Lesley A Brose, Mark S Rye, Catherine Lutz-Zois, Scott R Ross(2005)。Forfiveness and Personality traits.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 39,35-46.
Marvin Zuckerman D, Michael Kuhlman(2000)。Personality and risk-taking Common Biosocial Factors.Journal of Personality,6,999-1029.
McCullough M E,Hoyt W T(2002)。Transgression-related motivational dispositions: Personality substrates of forgiveness and their links to the Big Five.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11,1556-1573.
McCutheon, L .E.,Ashe, D. D.,Houran, J.,Maltby. J.(2003)。Cognitive Profile of Individuals Who Tend to Worship Celebrities.Journal of Psychology,4,309-322.
McKenna K Y, Bargh J A(2000)。Plan 9 for cyberspace: The implications of the Internet for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ehology Review, 4,57-75.
Teigen, K. H. ,Normann, H. T. E. ,Bjorkheim, J. 0. ,Helland, S.(2000)。Who would you most like To be like? Adoleseents' ideals at the beginning and the end of century.Seandinavian Journal of Edueational Researeh,1,5-6.
Wilkinson R B,Walford W A(2001) .Attachment and Personality in the Psychology health of adolescent.Pers In-div Differ,3,473-484.
Yue, X. D.,Cheung, K. C. (2000)。Selection of favorite idols and models among Chinese young people: A comparative study in Hong Kong and Nanjing.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ehavioral Development, 1,91-98.
David J.Wallin(巴彤、李斌彬、施以德、杨希洁译)(2014)。心理治疗中的依恋--从养育到治愈,从理论到实践。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陈红香,李艳(2012)。中学生依恋与自我决定学习动机的相关分析。教育理论与实践, 22,49-52.
陈红艳(2015)。自主性、依恋与初中生偶像崇拜的关系。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6,877-881.
陈福侠,张福娟(2010)。工读学校学生同伴依恋、自我概念与孤独感的特点及其关系。心理发展与教育,1,73-80.
陈丽君(2005)。青少年依恋的发展特点及其与学校适应的相关研究。福建师范大学。
陈文惠(2011)。初中生偶像崇拜的个案研究。四川师范大学。
陈跃红(2007)。我国青少年偶像崇拜现象与教育引导--对当代青少年崇拜"歌星"和"科星"的比较研究。河南大学。
褚卉(2009)。初中生人格特质、交往归因与社会适应的相关研究。曲阜师范大学。
丁恺(2005)。关于青少年偶像崇拜及榜样偶像教育的调查与思考。无锡教育学院学报, 25,110.
范为桥,张妙清,张树辉,梁觉(2008)。香港中学生人格特质的性别差异及其发展性分析。心理学报,9,1002-1010.
付亚婷(2014)。中学生人格特质、师生依恋和学校归属感的关系研究。陕西师范大学。
高爽(2014)。初中生依恋与人际信任的关系及干预研究。河南大学。
葛琛辉,徐先彩(2012)。青少年偶像崇拜个案分析。教育教学论坛, 37,260-261.
郭慧萍(2010)。中学生人格特征与心理健康的研究。山西医科大学。
韩英君(2008)。中学生人格特点与学业成就、学业动机、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关系研究。陕西师范大学。
何小忠(2005)。青少年偶像崇拜与教育。苏州大学。
黄创(2004)。当代青少年偶像崇拜与教育对策研究。中央民族大学。
黄文述,刘倩倩(2012)。青少年偶像崇拜特对其消费心理与行为的影响研究研究。吉林工商学院学报,1,52-54.
琚晓燕(2005)。青少年依恋的测量及其与自尊、社会适应性关系研究。浙江师范大学。
拉热措(2009)。藏汉中学生图形推理能力与人格特质的相关研究。青海师范大学。
李北容,申荷永(2010)。名人崇拜研究综述。社会心理科学,2,135.
李北容,宋鸽,张敏(2011)。青少年偶像崇拜心理及其对家庭教育的启示。教育导刊,12,58-60.
李彩娜,王彩云,钟娇,张晓玲(2014)。中学生依恋与消极情绪:情绪调节效能的中介作用。中国特殊教育,6,90-96.
李大荣(2010)。初中生人格、宽恕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研究。河北师范大学。
李放,姚宗彪,郑雪,王一博(2013)。重点初中青少年依恋对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影响。中国学校卫生,2,149-155.
李利芳(2011)。新疆中学生偶像崇拜现象调查研究--以乌市一中等五所中学为例。新疆大学。
李倩倩(2013)。青少年生命认知与依恋类型相关研究。长江大学。
李强,韩丁(2004)。中学生偶像崇拜特征及其与自我评价关系研究。心理发展与教育,3,24.
李冉(2012)。家庭对青少年人格发展影响研究综述。科技信息,11,415.
李天莉,刘毅(2010)。青少年依恋关系与攻击性的相关研究。中国电力教育,1
李想(2007)。福州市中学生偶像崇拜现状及相关因素研究。福建师范大学。
李艳(2010)。中学生依恋与自我决定学习动机的关系研究。山西师范大学。
栗波(2011)。中学生人格特质、知觉父亲教养方式与内隐攻击性的关系。浙江师范大学。
柳力平(2008)。青少年偶像崇拜态度与人格和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陕西师范大学。
刘文婧,许志星,邹泓(2012)。父母教养方式对青少年社会适应的影响:人格类型的调节作用。心理发展与教育,6,630.
刘小先(2012)。农村留守初中生人格、自我效能与心理健康关系。中国公共卫生,9,1210-1212.
刘曦(2007)。青少年依恋理论建构及问卷修订。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4,339.
芦炎(2006)。初中生抑郁症状与依恋、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关系研究。河北师范大学。
路静(2013)。中学生父母教养方式、人格与宽恕倾向的关系研究。河北师范大学。
彭君姬(2010)。青少年依恋与自我的关系研究。华东师范大学。
曲晓燕,甘怡群(2014)。大学生成人依恋与人格特点的关系。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89-92.
尚秀华(2007)。青少年依恋、自我概念与学业成就的关系。东北师范大学。
石晓辉(2004)。中学生偶像崇拜现状及其发展性研究。南京师范大学。
苏兰,何齐宗,苏春(2009)。近年来我国青少年偶像崇拜研究述评。教育教学研究,1,117.
孙云晓,邹泓(2006)。良好习惯缔造健康人格[C].北京:北京出版社。
王丽(2008)。学业压力情境、人格特质对中学生学业压力应对策略一致性的影响。西南大学。
王立花,张文新(2007)。青少年依恋的测量方法述评。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12,42-44.
王萍(2009)。青少年明星崇拜现的相关研究。苏州大学。
王平,刘电芝(2010)。青少年偶像崇拜的心理探源。苏州大学学报,5,179.
王乾宇,冯琳琳(2013)。大学生成人依恋与大五人格的关系。淄博师专学报,2,20-23.
王云霞(2005)。农村留守青少年的依恋水平对其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研究。陕西师范大学。
温翠芹(2014)。留守中学生与非留守中学生依恋与自尊及二者关系的探索性研究。华东师范大学。
温忠麟,张雷,侯杰泰,刘红云(2004)。中介效应检验程序及其应用。心理学报,5, 614-620.
吴飞(2007)。不同人格中学生互联网使用偏好与病理性互联网使用的关系。东北师范大学。
吴佳男,司继伟(2008)。城市高中生偶像崇拜校际差异的调查分析。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73,27.
吴明隆(2010)。结构方程模型--Amos 的操作与应用。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
伍亚娜(2007)。青少年的依恋关系对其互联网使用的影响。首都师范大学。
许燕(2009)。人格心理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杨丽娜(2009)。蒙古族青少年依恋发展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研究。内蒙古师范大学。
姚计海,申继亮,张彩云(2003)。中学生偶像崇拜与学业自我概念、学业成绩的关系研究。应用心理学,9,18.
尹霞云(2012)。儿童与父亲的关系:影响因素及儿童的心理适应。中南大学。
岳晓东(1999)。青少年偶像崇拜与榜样学习的异同分析。青年研究,7,1-8.
岳晓东(2004)。论偶像--榜样教育。中国教育学刊,9,17-20.
岳晓东,严飞(2006)。青少年偶像崇拜之心理机制探究。青年研究,12,12-15.
岳晓东,严飞(2007)。青少年偶像崇拜系列综述(之一)--偶像崇拜的年龄差异。青年研究,3,8.
岳晓东,严飞(2007)。青少年偶像崇拜系列综述(之二)--偶像崇拜的性别差异。青年研究,4,15-16.
岳晓东,严飞(2007)。青少年偶像崇拜系列综述(之三)--偶像崇拜的代际差异。青年研究,5,1-8.
岳晓东,严飞(2009)。青少年偶像崇拜系列综述之四:论青少年偶像崇拜的分型。青年研究,3,53-57.
岳晓东,张宙桥(2001)。青少年明星崇拜与杰出人物崇拜:香港与内地 1998-2001年的研究与思考。青年研究学报,10,133-145.
张庆辞,李建伟(2006)。中学生偶像崇拜特征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研究。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14,610-612.
张守臣,宋文琼(2010)。中学生人格和认知风格与社会适应性关系。心理科学,1,113-117.
赵霞(2013)。我国中小学生偶像崇拜调查报告。中国青年研究,3,75.
郑雪(2004)。人格心理学。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周波(2013)。初中生人格特质与学业拖延的相关研究--以毫州市三所中学为例。内蒙古师范大学。
周晖,钮丽丽,邹泓(2000)。中学生人格五因素问卷的编制。心理发展与教育,1,48-54.
周梅(2012)。青少年父母养育方式与同伴依恋的相关研究。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11,1712-1713.
周梅(2013)。意象对话技术对青少年不安全型依恋的干预研究。扬州大学。
周平(2013)。中学生依恋、学校归属感与问题行为关系研究。四川师范大学。
朱海东(2008)。青少年依恋与社交焦虑的关系研究。西南大学。
1、引言攻击行为是儿童世界中普遍发生的一种不良行为。攻击行为不仅包括打、抓、撞、踢他人以及抢夺或破坏物品等外部攻击形式,还包括散布谣言、社会排斥、忽略漠视等关系攻击形式(Crick&Grotpeter,1995)。这两种攻击行为在小学阶段都非常普遍,并对...
健康人格是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终极目标,它不仅关系到青少年自身的成长与成才,更关系到民族的希望和祖国的未来。它有利于青少年身心和谐、全面发展;有利于青少年心理调适能力和自我掌控能力的增强;有利于青少年人际关系能力和...
放射工作人员是一个特殊群体,他们所从事的电离辐射实践,如本文中分类为医用射线诊疗、介入、核医学以及工业探伤等,与核电厂操纵人员工作环境有相似之处。目前,国内已有不少关于核电厂操纵员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和研究,但对放射工作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研...
辅导员在对其开展教育管理工作中要适当运用心理效应,掌握一些心理方面的沟通技巧,做好留级生的转化教育工作。本文结合工作中的一个实际案例,来探讨辅导员在工作中运用心理效应对留级生进行管理。...
摘要:老子之言,广博精微。其哲学思想深沉而又意蕴丰富,体现了老子对宇宙视野中各种错综复杂关系的深刻认知和剖析。本文仅就老子《道德经》中所蕴含有助于人保持心理健康的思想进行了初步的探讨,期望能对现代社会人们心理健康的维护提供参考和借鉴。关...
创业意向(Entrepreneurialintention)是指潜在创业者对创办新企业或实施创业行为的一种多方面的主观心理准备状态及其程度[1].以往对大学生创业意向的影响因素从个体变量和环境变量两大方面进行研究。在目前已有研究中,属于个体变量的人格特质对创业意向...
“心理脱贫”的实现不可能一蹴而就,还需要时间和经验的累积,我们已经打赢脱贫攻坚战中的物质脱贫,但推进“心理脱贫”能更好地从精神层面防止人们返贫,让人们在物质和精神得到双重“富裕”。...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在解决了物质需求的基础上,对美的精神需求也越来越高。变美的途径有很多,其中通过手术整容是非常重要的变美方式。...
心理异常大学生认知融合的特征与ACT病理模型的其余五个过程均有涉及,分别是:经验性回避——试图控制内在经验(想法、情绪等)发生的形式、频率。...
引言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关注老年人和老化(Aging)的研究逐渐增多.研究者最初在对个体有关老年人持有的态度进行研究时,提出了老化刻板印象(Agingstereotypes)的概念,意指人们对年龄较大的个体形成的社会认知、观念或预期,它相对稳定,且往往是消极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