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诉讼案件受理范围的确定,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是社会情况的综合反映,是各种社会力量之间的相互博弈的结果,不根据客观实际情况,只凭主观做出判断是不切合实际的。...
行政诉讼中的和解作为行政纠纷中化解行政主体与行政相对人矛盾的新方式, 已经被实践证明符合当下司法工作、行政工作的需要, 较之于司法判决更灵活适用, 也符合维护公民合法权益的需要。...
一、行政诉讼调解在《撤诉规定》的体现(一)解读《撤诉规定》从本质上来说,调解是在第三人的协助下,当事人根据个人意志决定协商解决纠纷的活动。借鉴民事调解的含义,在这里先尝试给行政诉讼调解下一个定义:行政诉讼调解,是指在行政诉讼过程中,诉...
温馨提示:该篇为博士论文部分章节,如需阅读全文,请移至本文末尾第四节教示义务与起诉期限之选择适用开始学习行政诉讼法关于起诉期限的规定时,可能会提出以下这些问题。即同样是请求法院解决双方之间的法律纠纷,为何各国民事诉讼的普通诉讼...
一、指导性案例5号:针对抽象行政行为的附带性审查法治中国口号的提出和贯彻,是中国法治进程深入发展的新阶段。作为行政法治中的基本法律,《行政诉讼法》的修改问题也一直引人关注。现行的《行政诉讼法》已经适用了二十多年,为规范行政行为、保护行政相...
我国现行行政诉讼法规定: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不适用调解。2013年12月召开的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初次审议的行政诉讼法修正案草案规定: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不适用调解。但是,行政赔偿和行政机关依法给予补偿的案件除外。2014年8月26全国...
行政诉讼管辖,是指不同级别法院之间、同一级别不同地方法院之间在受理行政诉讼第一审案子时的分工与权限。...
温馨提示:该篇为博士论文部分章节,如需阅读全文,请移至本文末尾导言一、问题的提出(一)我国司法实践中起诉期限适用的实际情况关于我国司法实践中起诉期限适用的实际情况问题,由于受到第一手裁判文书等资料收集以及统计分析技术手段等因素...
目录一、绪论(一)研究现状1、行政诉讼证据形式2、行政诉讼证据收集3、行政诉讼证据使用(二)研究意义1、理论意义2、实践意义(三)研究方法二、证据形式的合法性审查标准(―)人证1、证人证言2、鉴定结论(二)物证1、一般物证2、勘验笔录、现场笔...
法律必须为大家所遵从, 任何人不得违反,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任何人没有特权, 每个公民必须维护法律的尊严, 各个司法机关更应该守护好公平正义, 法院应当守护好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