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青云里小学学生行为习惯养成问题探析
【第一章】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强化研究前言
【第二章】小学开展养成教育理论基础和目标
【第三章】青云里小学养成教育现状
【第四章】青云里小学养成教育实践与对策分析
【参考文献】海港区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途径研究参考文献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古今中外,备受教育家的重视。亚里士多德认为:"优秀不是一种行为,而是一种习惯。
"美国著名教育家 William·James 将行动、性格、习惯和命运紧密的联系在一起。早期英国的教育家 John·Lok认为:"最好完善教育方法就是将良好的原则植入他的灵魂,让他养成习惯,如果不是经过实践逐步建立起习惯,没有什么成效。"我国古代名言"少年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叶圣陶先生认为教育就是养成良好习惯。养成教育关系到下一代健康成长和发展,关系到祖国未来,因为在小学阶段贯彻和十分重视学生养成教育就显得异常重要。
德育工作是小学教育阶段最为重要的工作之一,德育工作对学生人格塑造,品德的培养,甚至是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青云里小学数年来以德育工作为切入点,进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改革,目前青云里小学以养成教育为抓手,夯实基础,创新形式,深挖内涵,促进学生自我教育、自主管理,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德育工作模式。
少年儿童的道德水平在很大程度上代表着新一代国民的大的水平,因为少年儿童是我们事业的接班人。少年儿童的良好行为习惯,不但是对少年儿童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更是他们形成良好道德的标准。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对少年儿童进行道德教育的基本任务。对少年儿童的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的培养是对他们道德形成的重要基础。少年儿童道德教育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就是形成良好行为习惯。
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不仅关系到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的形成,而且能给他们带来终生享受不尽的幸福,关系到他们一生的事业和成就。
近年来,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少年儿童的身体发育水平也在不断地提高。人们精神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丰富的社会信息来源,也相应的促进了儿童的智力发育。但与此同时,在少年儿童中却普遍出现了"行为霸道、不懂礼貌、磨蹭马虎、好吃懒做、自私任性、孤僻胆小"等不良心理倾向。在学校中也常常可以看到"高分低能、高分低德"的现象。因此,对于现阶段的小学生来说,应该对他们进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是学生日后成才的重要条件,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使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加强小学日常行为习惯规范养成教育研究,形成以"养"为主,以训练为主线,养练结合模式。指导学生主动遵守《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培养积极、进取、向上的心理,建立青云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通识教育课程,明确具体要求,规范养成教育指导,可以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研究和改进青云里小学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是为了进一步提高青云里小学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办学水平。着重解决青云里小学目前存在的问题,为秦皇岛地区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改革提供实例参考和借鉴。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的目的。
(一)小学生养成教育是德育工作核心和重心。
在我国教育目标中明确提出了"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确立了我国以德育为首的素质教育,也向我们明确了养成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所占的地位。我国古代教学体系统,礼和乐教育处在教育前列,古代教育家孔子更是认为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对德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养成教育是德育不可分割的部分,也是最有效的组成部分。为此当前,我国教育工作开展,德育就是用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引导,培养学生形成具有社会主义觉悟,是他们自觉形成国家、集体、个人三个之间合理利益权衡行为。小学正是思想品德形成的过程,为此从小培养学生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二)小学生政治思想观念形成的需要。
小学教育阶段,是人生萌芽阶段,万事俱新,对社会充满好奇,同时也是模仿学习的关键时期,世界观、人生观都未形成。为此抓好小学阶段德育教育和养成教育,将对学生一生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
小学阶段的重要性,主要是由学生年龄、生理和心理原因决定,小学生身体快速成长,尚无完整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容易受周边影响,自控能力有限,可塑性强,接受周边事物能力强。人的价值观,人生观以及世界观都是在社会生活影响下形成的,小学生尤其受学校教育影响重大,为学生提供实践和发展平台,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正是学校,社会和家庭共同形成合力,向青少年进行思想政治和道德规范教育和行为规范,使学生成长为社会主义建设新主人,只有在这种合力不断实践基础上,最终才使学生真正拥有自己的道德价值观。
(三)小学学习自身特点决定养成教育重要性。
小学阶段是身体和知识迅速成长关键时期,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和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不仅是素质教育的要求,更是时代对青少年成长发展的一种要求。
从个体人成长经验来说,不管是身体成长、知识积累,还是良好道德品质形成,都离不开从小的培养。我国历代都重视青少年养成良好习惯的教育,更是有"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的古训教导培养小孩从小养成良好习惯。少年儿童时期是由于学生自身特点原因,尤其是在小学阶段,是学生良好习惯和道德品质养成关键起始阶段,这一阶段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在小学阶段,学生由强烈的依赖逐步转变独立自主,社会地位以及个体角色定位也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行为也由原来的不规范向规范发展。这一阶段学生可塑性极强,是生活习惯、行为习惯等养成性习惯的最佳时期,所以我们应该抓住这一阶段性特征,使小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
1.2.2 研究的意义。
(一)理论意义。
虽然养成教育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但查阅整体文献不难发现,对于养成教育研究理论并不丰富。在小学养成教育研究方面,理论研究不够深刻,更为缺乏实践分析,尤其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分析缺乏,这显然不能满足时代和国家对教育青少年教育的要求。为此本文通过概念、理论分析,结合实践研究养成教育,将丰富小学养成教育理论,完善养成教育理论体系,为今后进一步深入研究打下基础。
(二)实践意义。
通过本研究的开展,对社会、学校、家庭在小学生养成教育有了全新的认识,更充分了解小学生养成教育现状,为进一步完善社会、学校、家庭三位一体养成教育体系提供了思考,为更好创建学生养成教育学习氛围和实施机制提供视角,为教师在教学和日常管理工作中实施养成教育提供参考和帮助,提升小学生养成教育有效性。同时本研究为家长和小学生充分认识养成教育重要性提供参考和帮助,并能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其中,提高养成教育水平,从而使小学生养成教学真正落到实处,将小学生培养成将来社会的主人。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本研究坚持以"生"为主,立足于当前青云里小学实际情况,总结青云里小学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工作经验,采用理论指导实践,实践总结理论的辩证逻辑研究方法,注重实践应用,把养成教育工作融入到小学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来。认真剖析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标,深入调研养成教育存在的问题,通过实地考察和问卷调研,借鉴国内外已有理论模型,对青云里小学养成教育模式进行构建,根据养成教育改革推进,不断进行阶段性总结,以此改进养成教育方式方法,及时调整养成教育工作中存在问题,以期建立一个符合青云里小学实际情况的养成教育模式。具体研究思路请见图一。
1.3.2 研究方法。
本文在研究中理论联系实际,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思路,全面系统的观点分析研究养成教育,具体在研究过程中,采用了以下方法:
(一)文献资料法。
通过查阅河北师范大学图书馆文献资料、cnki 网上论文资料,对养成教育养成成果进行查阅,全面系统分析养成教育研究现状、概念属性等,为接下来的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个案分析法。
青云里小学作为秦皇岛海港区养成教育试点单位,已经获得了显著的成绩。先后获得了全国红旗大队、全国青少年爱国主义先进集体、全国六百强小学、河北省首批示范校、省优秀家长学校、多次荣获市区级各级各类荣誉称号等,青云里小学坚持养成教育改革,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此选取青云里小学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1.4 文献综述。
近年来,教育界逐步认识到养成教育的重要性,关于养成教育研究逐步兴起,但尚未形成完成体系,尤其是对养成教育概念,理论体系等研究尚未完成。但各种研究都认为养成教育是通过一定教育和引导,最终使学生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手段和途径。随着研究深入,教育理论家以及一线教师都认识小学阶段养成教育是促进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和重要保障。
(一)国外关于养成教育的研究。
通过查阅文献,国外文献并没有相关文献专门针对小学生养成教育的研究,但是关于习惯养成,生活习惯培养的研究却很多,虽然国外没有单一针对小学养成教育的研究,但国外这些研究为我们研究提供了宝贵理论参考和研究指导。
古希腊伟大思想家、教育家柏拉图提出了教育和谐发展的观念,认为身体教育和艺术教育是教育基础学科,身体教育给人以好的身体,音乐通过艺术熏陶给人一个好的品质。古希腊城邦一直特别重视身体教育,身体教育不仅可以锻炼身体,提高人的体质,还能锻炼人克服困难的意志和勇气,可培养人成为战士应该具有的坚强心理素质。音乐教育则是品质教育,提高学生思想道德品质教育。古希腊希望通过身体和音乐教育良玉,塑造美好心灵,培养坚强意志品质和养成良好的身体体质,最终达到和谐,培养高尚完美符合社会要求的人。柏拉图总结并提出了教育最终目的就是要培养高尚完美符合社会要求的人,这一观点被后来很多教育学家接受并应用于学校教育目标,逐渐发展成为培养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理论锥形。
在养成教育研究中,古罗马教育理论家奎啼良在总结古希腊教育理论基础上,认为教育要培养勇敢、简朴的社会公民,他认为应该对新一代培养应该从小就要用心培养,养成良好的习惯。
现代教育学之父,德国著名教育家赫尔巴特在其"训育论"提出,训育就是有目的对学生进行培养,形成道德规范行为,将其培养成为完善的人。在训育方法上,赫尔巴特强调进行德育训练和熏陶陶冶相结合,"教育如果没有了德育训练和道德熏陶,那它只是一种失去有效手段的工具".由此可见,赫尔巴特强调学生养成教育,在教育过程中注重学生心身陶冶,规避灌输式的讲授方法。
认知心理学创始人让·皮亚杰认为培养儿童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是教育目的和最高目标。他认为:"教育的最高要求应该是学生具有逻辑推理以及掌握复杂抽象概念的能力".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促成儿童的智育,培养儿童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真正主动、自发的学习。皮亚杰并提出了教育的三原则。活动性原则、自发性原则和冲突性原则。由此可见,皮亚杰强调在教育过程中,注重学生自我认知能力的培养,学习是学生自主和主动的学习,实际强调教育过程中,强调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
美国当代心理学班杜拉提出社会学习理论,在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理论方面,班杜拉提倡通过模仿学习理论,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学会某种行为。同时班杜拉认为强化理论有利于促进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提升学习自信心。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更是为行为矫正提供了理论帮助,社会学习理论强调榜样的作用,通过模仿,是过正行为习惯得到锻炼和培养。班杜拉理论强调通过外在力量对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作用。
(二)国内关于养成教育的研究。
随着改革开放深入,社会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对人才需求提出了多样化的要求,更是向教育要合适人才。教育也随着社会发展,为满足人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推动着我国教育事业蓬勃发展。随着教育改革不断深入,养成教育受到学校和社会各界的重视,我国教育理论界也展开研究,以满足我国教育实践的需要。我国在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方面,主要从养成教育方法、养成教育模式、养成教育理论以及养成教育实操等方面展开了研究。
养成教育方法方面,曾妍研究认为养成教育包括诸如基础性、早期性、主导性、持续性、社会性、具体性、渗透性、实践性和系统性等若干特点,并对这些特点进行了分析。最后归纳了养成教育可以选用这些教育方法,如说服法、榜样法、训练法、规范法、协作法、活动法与激励法。在了解养成教育基本特点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的对象、对象所处的不同的成长阶段选择适当的养成教育方法,将使养成教育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董晓丽研究认为从行为训练入手,综合多种教育方法,全面提高幼儿的"知、情、意、行",最终养成自觉遵守社会道德和行为规范等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它既包括正确行为的指导,也包括良好习惯的训练,即语言习惯、思维习惯等的培养。谢亚男通过研究认为养成教育的方法主要有榜样法和训练法。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方法必然在将来不断地探索过程中,不断完善。
在养成教育模式方面的研究,韩雪梅老师以研究小学生社会责任感为切入点研究养成教育模式,她研究认为小学生养成教育模式应该为以体验教育为主线,注重创设环境,外显办学主题,构建责任教育体系。王清平通过对现有养成教育模式进行分析,指出导之以行、养之以情、教之以理、化之以场的养成教育模式,并针对养成教育提出了三点建议:1.就个体道德行为养成教育的过程而言,要体现"强化-内化-外化"的内在统一;2.就当前小学生的道德行为养成现状而言,要体现塑造与改造的双心兼顾;3.就当前小学生道德行为养成的环境而言,要努力整合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资源。王清平老师总结了养成教育模式,并针对教育规律模式提出了针对性的意见,为近代养成教育模式的典范。靳小红提出了六环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模式,既"晓之以理"-"示之以标"-"习之以范"-"导之以行"-"励之以评"-"校之以馈".在我国还有很多学者对养成教育模式进行了研究,如史玉丁等农村留守儿童养成教育模式的研究,等等,就不再一一列举。
关鸿羽教授和孙云晓教授在养成教育上具有代表性:关鸿羽教授通过习惯和习惯教育研究,提出了习惯教育五点主张:1、学生习惯是养成教育直接作用的结果;2.养成教育是德育核心部分,也是德育落到实处的关键。
3.养成教育培养个体成为社会合格公民,对个体和社会具有重要意义。4.养成教育在形式和内容上要做到规范化、循序渐进和条目明细清楚。还要做到争取社会环境、学校教育、家庭影响一致。5.养成教育有效的方法为言传身教法、训练法、正强化法等方法。
孙云晓教授认为养成教育主要表现在一下三个方面:1.养成教育要完成个体习惯的培养,培养学生日常生活的自动化的行为方式和反应。2.坚持认为养成教育所培养学生的习惯将影响学生一生。3.养成教育要坚持从日常做起,常抓不懈。
关鸿羽教授先后从养成教育对学生作用谈起,先后论述了养成教育与德育的关系,养成教育对个体培养的作用,并进一步论述了养成教育形成机制。在养成教育上,关鸿羽教授也进行了剖析,在此基础上,分成养成教育具体方法。孙云晓教授则是从宏观层面分析了养成教育作用和培养的规律。
上述国内外关于养成教育的研究,国外更多注重养成教育基础理论的研究,国内主要集中在养成教育具体方式方法以及教育模式上的研究。这为我们接下来的研究提供了广阔的研究视角。社会发展日新月异,小学养成教育也出现了新情况和新状况,这些都需要我们不断深入研究,推动养成教育教学改革,真正为我们小学生成长保驾护航。
摘要本研究以秦皇岛市海港区青云里小学为研究对象,从文献分析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为入手,对小学生养成教育的已有研究进行总结,分析目前我国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理念、教学体系以及内容体系。本文试图通过日常观察,找出秦皇岛市青云里小学各年级...
小学阶段,学生对新知识的获取完全取决于教师的传授。但由于小学生正处于活泼好动的时期,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注意力难免会被其他事物吸引,导致小学生对教师传授的知识获取不全面,影响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控。...
当前农村小学的行为养成教育存在诸多问题,对此,学校和教师可以通过制订可行性与针对性较强的《小学生行为准则》、丰富行为养成教育形式、拓展教育渠道、发挥教师的榜样作用等方法,充分发挥行为养成教育的价值,在知识教育基础上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小学教师是在学生学习生涯开始时与他们接触的第一批教师。对小学教师来说,他们的言行举止会对学生的当前和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产生影响。...
良好习惯的养成肯定不是一蹴而就的, 老师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管理实训的过程, 如同常规管理一样要抓反复, 反复抓, 保证同学们的实训习惯能呈螺旋式前进。...
良好的习惯是人在其神经系统中存放的道德资本,这个资本不断增值,而人在整个一生中就享受着它的利息[1].它不仅对一个人的现实生存至关重要,而且蕴含着改写人生命运的巨大能量。由于人并非单纯地靠理性来支配,不时还要受到思维和行为的惯性制约,把行为规...
4大学生阅读习惯养成的原则、目标与内容马克思主义的事物普遍联系原理,告诉我们世间万物都存在或直接或间接的联系。[43](P97-99)大学生作为社会人生活在特定的氛围当中,不可能孤立存在,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大学生在阅读中,会受...
留守儿童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一些留守儿童的父母由于长期不在家,内心的亏欠以及爱意限制了他们教育思想的成熟,他们认为什么都应给予孩子最好的,甚至是金钱,这便是对孩子最好的爱。...
在学生的习惯养成方面, 教师发挥着长效的积极作用。培养习惯就像播种一颗种子, 生根、发芽……只要播种者辛勤施肥、浇水以及耐心地等待, 等待终会花开, 终会结果。...
在培养幼儿良好习惯方面, 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家园合作, 只有家园形成合力, 才能促进幼儿养成教育的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