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 跳远是田径项目中一项较为复杂的项目中。运动员快速的助跑,迅速而有力的踏跳和良好的空中平衡技术是获得好成绩不可缺少的基本条件。 被世界田径界公认的作为衡量跳远技术水平的标志, 就是技术中最重要的一环是助跑和起跳的有效结合。但是,在实际田径训练教学过程中, 大部分学习跳远的学生或队员在踏跳后产生向前回旋的现象, 影响了做下一步动作,而且也使起跳效果大为降低,从而影响了运动成绩和完整技术的学习。因此,分析产生前旋的原因及和学习完整技术的意义,从而寻找出克服前旋的因素及有效防止方法,对更快、更好掌握起跳技术,提高教学与训练效果有很大的实践意义。
笔者对跳远技术教学课进行了分析与试验,结合自身的一点切身体会,对产生前旋的因素有了一定的认识。以期在今后的跳远教学中,通过各种的途径采取各种的针对性的练习方法,进而去提升教学训练的效率和质量,从而让此类问题避免发生。
一、前旋是怎样产生的
我们知道, 跳远是通过快速的助跑以单脚踏跳而后腾空、落地四个过程来完成的。 以动作结果来看, 可以把人体的腾空阶段视为进入封闭系统。 因为这时的人体不再受任何新的外力作用(空气阻力除外),所以起跳腾空后人体重心轨迹的抛物线的形式也就不再改变。 从而我们可以确定, 跳远腾空时的前旋力产生于起跳运作。 我们把起跳动作分为两个阶段来进行分析。
1.踏段(从放起跳脚到身体重心与地面垂直阶段)。 跳远目的性要求运动员的助跑在到达起跳板前,要接近本人的最高速度。 运动员在保持高速度的起跳中, 支撑脚与踏板的瞬间时吻合,意味着支撑脚的即时速度几乎为零,而这时在水平冲力作用下,人体总重心则接近惯性运动状态。人体的向前的运动速度就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上体离支点远,受阻力小(在同一动作时相内与下肢相比),对速度影响小,所以上体向前的运动速度接近于原有的运动速度。 下肢离支点近,受到的阻力大(同一动作时相内与上肢相比),对速度影响小,而且是越接近支点影响越大,因此整个人体的向前运动速度是从上到下逐渐减慢,接近支撑脚时的向前速度几乎为零。因而也就产生了人体围绕支撑脚向前旋转运动,这和我们跑步时不小心被石头拌倒是一样的。
2.跳段(从身体重心与地面垂直到踏跳脚蹬离地面)。 跳远的目的是获得尽可能大的远度,所以它的腾起角不宜过大或过小,而是要有较大的腾起初速度。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分析便得出,跳段是起跳全过程的重要阶段,起跳腿用力蹬伸的力量、速度、方向直接影响着腾起角度和腾起的初速度,但是在起跳腿的蹬伸过程中,蹬伸的垂直分力矢量始终处在身体的重心之后,这一偏心推力导致了产生了围绕重心顺时针的向前转动。
二、克服前旋的要素
动作的目的性决定动作的结果, 目的不同产生的效果就不同, 而我们就可以找出克服前旋的方法。
首先, 起跳时髋部要在积极摆腿的前提下加快向前运动的速度。 这样就能使上体和髋部在踏跳过程中保持平动向前抑制前旋的作用。有些运动员的摆动腿向前摆动的幅度很小,只是单纯的提膝摆小腿, 没有明显的向前送髋的动作。 这样髋关节必然要落后于上体,使身体出现较大的前倾姿势,故必然会产生前旋运动。 这种问题很多初学者身上都发生过,因此,要避免。
其次,起跳时着地角的大小。跳远时起跳动作时间非常短暂(0.1~0.13 秒),但其技术分析却很复杂。其中,适宜的着地角是影响身体腾空高度和空中身体平衡的关键。地角,就是起跳脚触板瞬间小腿与地面形成的角度。 如果着地角过大 (大于 75 度), 就会使得起跳后上体过分前倾,腾空不高,下肢落后等,极易造成甚至加速身体前回旋。
再次,起跳时摆动腿和两臂的摆动。起跳时摆动腿要以膝关节领先,向前向上主动、有效地速地摆动。 如果幅度加大,速度要加快。 幅度大小直接影响腿部向前的惯量, 速度快就能使得髋部主动积极地去前移。 这些动作都能使下肢向前移动的速度加快, 高效去阻碍上体的前旋的产生。
最后,起跳时头部的姿势和状态。在克服前旋的因素中,头的姿势是非常重要的,运动生理学状态反射原理表明,“头部位置的变化会反射性的引起四肢及躯干肌肉张力的重新调整”。 所以, 在起跳时要保持头正直或稍后仰头部要,挺胸、提肩、拔腰,使运动员尽量保持向上的动作,可增加运动员腾起时的重心高度。
三、克服前旋的具体措施
就对学生出现前旋的原因, 根据克服前旋的因素,对不同的情况、不同的学生,可以有选择的采用以下练习。
1.3—5 步助跑起跳后用头去顶吊在空中的球, 或 3—5 步助跑起跳后用双手触摸空中的球,以改进起跳时身体和头的姿势。
2.借助体操中的起跳板 (前高后低 ),进行腾空步练习,加大起跳的腾起角度,大大扼制上体在起跳中的前旋。
3.短程助跑,起跳时保持腾空步姿势,越过横竿(离踏板 1.5 米左右,高 20—40 厘米)或橡皮筋后在向前收起跳腿。 上步起跳后用摆动腿膝部顶撞一定高度的悬挂物,或踏上跳箱,要求有一定的幅度速度。 以改进起跳时摆动腿的摆动方向和幅度。
4. 多次重复原地模仿起跳练习和 4—6 步助跑起跳的练习,要求上下肢正确协调的配合,体会上下肢蹬伸和摆动之间的配合。
参考文献:
童宪明.辽宁体育科技,2007(5).
根据训练的项目、任务, 合理的控制运动负荷。由于运动项目的特点和不同时期的任务不尽相同, 训练中的负荷量和负荷强度要进行调控, 调整体内的供能系统和供能方式, 掌握训练后的恢复和超量恢复, 有效提高训练实效。...
当今足球,经过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探索和实践,正在向着高对抗、高速度、高力量的方面发展.良好的身体素质不仅是健康状况和体适能良好的标志,也是掌握运动技能、提高运动成绩的基础.在现代足球中,如果一名足球运动员,缺少了良好的身体素质,在比赛中就不能发挥出...
在20世纪80年代,之前国内外教科书都认为跳远运动员助跑的速度利用率是95%左右,但通过研究后的结果表明,我国运动员助跑速度的利用率应为98%~99%之间,而国外的同期运动员助跑速度的利用率是93%左右,低于我国。从1986年发现我国跳远运动员助跑速度利用率较...
摘要身体运动功能训练作为一种现代新型的体能训练方法,有其独特的训练理念,近几年在现代竞技训练中的作用也日益突出,小学男子篮球训练是我国篮球训练的基础阶段,本文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以及逻辑分析法阐述了传统体能训练与身体运动功能训练...
在20世纪80年代,之前国内外教科书都认为跳远运动员助跑的速度利用率是95%左右,但通过研究后的结果表明,我国运动员助跑速度的利用率应为98%~99%之间,而国外的同期运动员助跑速度的利用率是93%左右,低于我国。从1986年发现我国跳远运动员助跑速度利用率较高之...
3.4北京市和平里第一小学男子篮球队身体运动功能训练计划的制定3.4.1传统训练的方法手段介绍通过对北京市和平里第一小学男子篮球队教练员的调研,了解到篮球队以往的训练都是采用最传统的训练方法,例如加速跑、有氧跑、跳绳等。力量训练是以简单的卧推...
1前言1.1选题依据在篮球比赛中运动员比赛成绩的好坏决定于运动员的体能、技能、心智以及对规则的掌握程度。因此,在整体上准确认识篮球运动的项目特征,在训练上深入了解国外先进的科研成果,同时进一步梳理和提炼我国近几年成功的经验,己经成为当前我...
在对抗性的竞技体育比赛项目中,体重对于运动员的成绩有一定的影响,在赛前通过科学合理的监控体重的方法来控制运动员的体重对训练和比赛都具有重要的意义[1].一、减控体重的生理依据减轻体重主要是减少运动员身体内的多余的水分和脂肪,事实表明运动员减...
身体素质在少年儿童乒乓球运动项目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每一项身体素质对掌握运动技术都具有相关重要条件。乒乓球运动与运动员自身的身体素质有着密切的关系。少年儿童正处在生长发育的旺盛时期,通过乒乓球训练,可以对各肌肉群进行不同形式的练习,能有...
1前言一场羽毛球比赛,运动员活动在35平方米(单打)的场地上,从静止到运动,从运动到静止,根据战术需要,配合上肢动作,灵活、迅速地来回不停地奔跑击球,必须做各种急起急停、前、后、左、右移动,转向、回起、跳跃等动作,这就对运动员的身体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