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患关系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医学论文 > 基础医学论文 > 医患关系论文 >

我国医患纠纷成因与防范措施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5-04-17 共2625字
摘要

  中国目前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并将长时间处于这一阶段。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质量日益改善,其对自身健康越发重视,对医疗环境、医疗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自然环境的不断恶化,疾病的多元化与不断增加的不确定因素及个体化差异,使得医学需要不断探索与发展。人们需要健康的生活和工作就必须得到医疗系统的保驾护航,那么就势必会产生医患关系。理想状态是指在双方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基础上,共同建立起高度和谐、信赖合作的关系,形同“战友”,一起对付共同的“敌人”——疾病。现如今,中国处于社会主义过渡时期,虽发展迅速,却伴随着各种矛盾,表现在医疗卫生事业较为突出。由于没有正确的引导和舆论导向,使得两者关系红灯频亮,甚至出现医疗纠纷、职业医闹、恶意伤医事件。目前,医疗问题已经成为执政党关心的重要话题,亦是人民群众关心的首要问题。正值医改时期,经过多年关注与研究,笔者从医务人员、医院管理、患者及社会大众、政府、媒介6个方面分析医患纠纷产生的原因,并给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医患纠纷成因分析医务人员:①医疗核心制度落实不够,没有严格执行3级查房制度。②没有掌握病情,没有及时发现加重的迹象,不能与上级医师及时沟通、解决,没有把掌握的病情及可能的预后与家属进行有效沟通,或及时转上级医院。③因为分配机制不合理,被蝇头小利所驱使,导致过度治疗。④责任心不强,不遵守规章制度和操作规范,造成医疗差错。

  医 院 管 理 : ① 没 有 建 立 有 效 的“传-帮-带”制度,医务人员技术层次脱节。②医院运行长期处于医务人员缺乏状态,没有真正落实休息制度,导致医务工作者长期处于紧张、疲劳状态,没有做到有张、有弛。③长期高负荷的工作,再加之目前不好的医疗环境,医院领导层没有制定改进、应对方针,处于应付局面,且总是以罚代管,更加重了医务工作者心理负担。

  患者:①对病情认识不够,没有基本的医 学 素 养 。 ② 生 活 水 平 稍 有 改善,对健康期望表现过高、过急。③经济条件欠佳,医保报销比例低。④健康保险投入不够,社会保险机制不健全。

  社会大众:①人心涣散,容易失去正确的判断。②人生价值定位发生改变,为己独尊。③受到媒体的误导,认识发生偏曲。④卫生资源分配不公等因素催生了大众的负性情绪[1]。

  政府:①对医闹打击力度不够,对媒介监管不力。②有些地方政府官员参与医闹,无视国家法律。③医疗卫生事业投入远比其他国家少。④对医疗行业的主要贡献者重视不够。

  媒介:①过于追求名利,片面说事,没有客观、真实地报道。②媒介抓住目前中国社会的特点——仇官、仇富、仇医,丑化医务人员形象。

  医患纠纷的防范措施医务人员:提高医务人员的自身修养,不仅是医学知识,更重要的是思想道德品质。与此同时,学会换位思考,视患者如亲人。时刻关心患者,积极作好预防工作及突发事件的应对措施。与患者及家属进行恰到好处的有效沟通,做好知情同意与相关记录。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培育医患之间信任理念,增强医患沟通的能力和意识,培养医学伦理素养。

  医院管理:相关领导应当重新定位医务工作的重要性和医务人员的人生价值,不单单以工作收入来衡量一个人的价值,医务人员个人收入不应与个人业务收入挂钩。另外加强医德医风的建设,增强医患沟通的能力和意识,加强医务工作者的人文关怀,加强法制教育,培养有效沟通的技巧,注意言行,注意为人处事方式;建立能被大家一致接受的解决医患纠纷的有效途径,树立医院正面形象。

  患者:提高自身的医学素养,打破医疗信息不对等的模式。应清醒地认识到疾病的产生与患者自己的生活习惯、工作环境、家庭背景息息相关,医务工作者是他们生命的守护者,而不是守护神,可以帮助他们减轻痛苦,尽量恢复后再次从事生产劳动和生活,并不是所有的疾病都可以治愈。正如美国医学家特鲁多所说的:“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

  社会大众:不要人云亦云,头脑应该清醒,学会辨别真伪,学会换位思考,假如自己在医院工作,假如自己有亲人在涉事医院工作,不能听信片面之词,不要被媒体误导,扭曲自己的判断,给患者和医务工作者一定的自由和空间。另外,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在中国看病并不难、并不贵,只是社会没有发展到足够发达的程度,医疗体制不够健全,医疗保险不够完善,人民大众常被某些媒体误导,从而产生误解。

  政府:不论在医疗改革还是处理医疗纠纷方面,政府组织在其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政府有必要通过制定一定的规则,对个人和组织的行为进行限制与调控。政府规制的失灵,使得医患关系紧张,促使医患矛盾不断升级。医患关系的改善要通过规制措施的创新,政府职能的转变,医疗体制改革的稳步推进来实现。目前政府相关部门及研究人员就已经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但是由于我国人口多,底子薄,经济基础差导致财政对卫生投入严重不足,医疗保险制度不完善,很多患者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因而,最终把怒火发泄在医院及医务工作者身上。构建中国特色式和谐医患关系,政府责无旁贷。

  媒 体 : 具 有 应 对 突 变 、 扩 散 迅速,主体多元、难以管控的特点,对医患关系的负面影响,有时表现为以偏概全,丑化了医生群体的形象;先入为主,削弱了医患之间的信任;争相效仿,加剧了医患之间的冲突。因此,对于媒体应当强化监管机制,监督其客观、真实的报道。不要扭曲,甚至丑化公益性、服务性行业,积极给予正能量的宣传,而不是为了“博得眼球”、求“卖座”,而进行负面报道。

  国外一旦出现医疗事故,医务人员或医院会通过医疗官司来解决问题。而在中国则会出现医疗纠纷,通过过激行为或是极端途径来解决问题。很明显,国外大多数情况通过法律途径解决问题,而在中国要形成这样的思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认为这跟政府的积极引导、社会的进步、国家的发展程度、大众的文化层次、人文素质密切相关。患者及社会大众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医院诊疗就像是把打碎的花瓶恢复原状。我认为首先从定位上就不够准切,医疗上出现不愉快的结果或后果,不应该叫医疗事故,可以改称为医疗差错或医疗过失。同时,作为医务人员必需严于律己,全神贯注地工作,上班期间不得有任何私心杂念。医患关系紧张,甚至不必要的冲突会导致两败俱伤,医患互不信任致使医务人员自我保护意识增强,患者就医成本相对增加,根本利益受损,进一步也会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因此,构建中国特色式和谐医患关系需要政府的重视与媒体的正视,从点滴做起,从身边的你我做起。

  参考文献

  [1] 宋华.对医患关系现状的多维思考[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3,19(9):518.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医患关系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