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在 2001 年制定的《全日制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语文课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课程标准》,2001:4)《语文课程标准》对于语文课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强调凸显了阅读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重要性。儿童文学教学的目的是让小学生对儿童文学作品进行阅读和分析,以促进小学生的个体发展和素质培养。 儿童文学作为小学语文课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1儿童文学的重要性
1.1 儿童文学在教育中的重要性
文学作品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儿童文学作为文学的一个重要的独立分支、特殊的门类,与成人文学一样,也是反应社会现实生活的。 因此,儿童文学作品中蕴涵的丰富信息,不仅仅有作家童年的记忆,也囊括了民族文化、历史知识、社会形态、文化传统等等。小学生们在阅读作品过程中,在得到愉快的精神享受的同时,也潜移默化吸纳了人类文化精髓、丰富了自身的文化底蕴。小学生在阅读中,开阔了眼界,加深了对生活的了解,从而完成了从单纯的“享乐”到“学习”这一转变过程。
1.2 儿童文学对于小学生精神构建的重要性
别林斯基曾指出, “儿童读物的宗旨应当说不单是让儿童有事可做和防止儿童沾染上某种恶习和不良的倾向, 而且更重要的是, 发扬大自然赋予他们的人类精神的各种因素———发扬他们的博爱感和对无尽事物的感觉。 ”(别林斯基,1983:7)因此,儿童文学作品中传达的是“以善为本”,颂扬的是人类共通的基本美德, 如勤劳、勇敢、诚信、不畏困难、宽容等。这对于提升儿童的思想境界、培养儿童良好的道德习惯起着积极的作用,也促使小学生塑成健全的人格。另外,培养小学生们对于美的理解、欣赏和创造能力,也是教育的一个很重要的目的。小学生处于个性的形成时期,有很强的可塑性,儿童文学作品对小学生个性和性格的塑造会产生不可估量的积极影响。
1.3 儿童文学对于儿童阅读能力的培养
小学教育是儿童启蒙教育的关键,小学语文教育不仅要教会孩子们读书识字,还要对小学生进行思想品德、道德意识的教育,更是承担了引导小学生汲取人类文化精髓、培养小学生的人文素质的任务。 儿童文学的独特性在于其基本受众是儿童,语言明快、形象生动,符合儿童的心理发展并能被儿童认可及接受。小学生在阅读儿童文学的过程中,不仅获得了对作品的理解和欣赏,更能掌握基本的汉字和语法知识,汲取充盈的语言养分,提高自己的语言能力。 这种快乐阅读、轻松阅读、自觉阅读、主动阅读,十分有利于儿童阅读习惯与阅读能力的培养。
2儿童文学的教学方式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儿童文学是指以 3 至 16、17 岁的儿童为阅读对象而创作的文学作品。 儿童文学是“两代人进行精神对话和文化传递的一种特殊形式, 也是现世社会对民族未来一代进行文化设计和文化规范的艺术整合”。 (王泉根,2004:555)。 因此,儿童文学教学应该考虑到学生的兴趣和学习能力, 来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
2.1 课堂阅读
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是新课标中一个比较重要的内容, 因此,小学语文教材的选文以儿童为本位, 包含了大量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
教师可以在语文教学中,通过学生自读课(朗读、默读、速读)、教师讲读课等方式, 使用适当的技巧去激励学生独立思考和主动学习的能力,培养孩子们的良好阅读习惯。比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对作品提出问题,让学生们进行分组讨论,让他们在讨论的过程中,发现并解决问题。“认知心理学认为:当个体原有的认知结构与来自外界环境中的新奇对象之间有适度的不一致时, 个体就会产生‘惊讶’、‘疑问’、‘迷惑’和‘矛盾’心理, 从而激发个体去探究。 ”(董奇, 1993: 77)当学生们在阅读和讨论中,相互学习,进行反思,学生们才能形成真正的阅读和思考能力。
2.2 课外阅读
课外阅读不受课堂教学的约束,有一定的自主性和随意性。 小学生由于其知识结构和文化视野的限制,难以独立、准确地选择合适的课外读物。于此同时,小学生年纪较小,生理、心理发展尚不成熟,缺乏一定的自我约束能力。 因此,小学语文教师有必要对小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详细具体的指导,包括推荐读物、制定阅读计划、检查阅读效果等。 当然,小学语文教师要根据不同年级孩子的具体特点推荐合适的书目,阅读计划的制定以及检查的方式也应有所不同。 对于低年级的孩子可以推荐趣味性较强的绘本,阅读内容应浅显,篇幅不宜过长,检查的形式要生动、活泼。对于高年级的孩子可以推荐篇幅较长、内容更加丰富的儿童文学作品,培养他们的语言敏感性,自然地形成自己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能力。与此同时,要采取多样化的形式来丰富阅读活动,比如朗诵会、课本剧表演、亲子游戏活动等等。小学生情感丰富,会用所有的感官从外界获得乐趣、积累经验。因此,通过富有游戏精神和趣味的方法解读儿童文学作品,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对促成小学语文教学目标的实现起到积极作用。
3儿童文学与小学语文教育之间的互动关系
3.1 儿童文学是对小学语文教育的补充
“中国的现代儿童文学是在五四新文化运动这一特殊的社会背景下出现的。”不仅如此,“从一开始, 对儿童文学的研究就和对学校教育问题的探讨密切地结合在一起。”(赵静,2003: 29)因此,从儿童文学的产生伊始,儿童文学就和小学语文教育相依相存,是小学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小学语文教育的一种补充。
3.2 小学语文教育促进了儿童文学的发展
在《语文课程标准》的指导下,语文教材进行了多次改编,一系列的课程改革的需要推动了儿童文学的创作。 目前,新编语文教材课文的选文中,儿童文学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这在一定程度也促进了儿童文学的空前繁荣。
4结论
文学作品能够激发人的情感,诱发人的创造力。 儿童文学作品对于儿童的成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孩子们的启迪教育作用不可低估 。 目 前 ,在我国的小学语文教育中,儿童文学阅读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还存在许多不足,比如儿童文学作品的推荐和导读、阅读方法的选择、阅读习惯的培养等,都很不到位、有待完善。小学语文教师要给学生足够的引导及必要的自由空间,让学生在幻想的世界里展翅翱翔, 才能让学生形成真正的阅读能力,享受阅读的乐趣,感受到儿童文学的魅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4.
[2]别林斯基.新年礼物:霍夫曼的两篇童话和伊利涅依爷爷 的童话[M]//周 忠和.俄苏作家论儿童文学 .郑州:河南少年儿童出版社,1983.
[3]王泉根.现代中国儿童文学主潮[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4.
[4]董奇.儿童创造力发展心理[M].杭州: 浙江教育出版社,1993:77.
[5]赵静.儿童文学与小学语文教育[J].教育科学, 2003,19:29-31.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这些新的理念为我们语文教学提供了正确导向,预示着语文...
多媒体技术因其操作简便、声形并茂、多边互动等特点深受广大小学语文教师的厚爱。教学实践证明:多媒体技术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指导学生朗读、突破教学难点、提高教学效率等多个方面都可发挥巨大的作用。但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多媒体技术如果用得不当也...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由此可见,教师的教只有和学生的学融为一体,...
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为了使学生对教材有一个更好的理解,往往会创设一些带有一定情感色彩的场景,来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对文章的感受,这就是情境教学法。这一教学法在我国的教育事业的发展中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被实际运用的范围也在不断拓宽。创...
第二章小学语文多维互动教学模式的概念及特征第一节小学语文多维互动教学模式的概念一、教学模式教学模式的定义一直众说纷纭,存在争议,至今没有一个为大家所公认的确切解释。教学模式的定义中大体有四种代表性的观点:方法论、过程论、结构论、经验论...
识字对于低年级小学生来说,既是重点又是难点。识字过程是非常枯燥乏味的过程,刚上小学的学生的特点是:顽皮好动,且好奇心强,注意力集中时间短,对于所学的知识记得快,忘得快,无法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所以低年级识字教学很重要,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小学...
一、小学数学生活情境教学的作用(一)能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数学生活情境教学能够直观地把知识摆在学生面前,学生更容易理解,而且长期的生活的接触避免了陌生感,使学生能够清晰地认识数学与生活是紧密联系的,进而进一步激发...
小学语文的学习对于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涯都有非常大的影响,因此在新课改背景下,需要寻找一种适合小学生学习的教学模式。自主探究性学习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它要求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这种教学模式非常适合学生的学习特点。...
对于学生来说,应该在语文教学中将课堂与多媒体进行整合教育,本文主要探析语文教学中与多媒体整合的相关问题,希望能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借鉴。...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规定: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识字、看书、作文的能力。一、以培养能力为重点语文是工具,掌握工具必须具备能力,所以语文教学必须在学懂语文知识的前提下,以培养能力为重点。传统的语文教学教师只看着卷面成绩,而忽略了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