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师论文 > 语文论文 > 小学语文论文 >

小学语文教学课题的研究内容与策略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5-04-18 共1992字
摘要

  1 概述

  在结合小学语文教学特殊性的基础上,有专家提出了六个小学语文教学的策略,即“解析辨义———在运用中掌握字词基本知识”、“倡导人文———在交融中引发文本情感共鸣”、“循序渐进———在发散中指导看图说话技巧”、“合作探究———在交流中训练口语交际能力”、“回归生活———在体验中抒发习作真情实感”、“开放课堂———在实践中领悟中华文化精髓”,论文围绕上述小学语文教学的策略展开论述,力争能够对小学语文教学获得新的感悟。为了逐步推进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开展,论文首先提出利用汉字的结构特点进行识字教学,在理解字义的基础上,通过换偏旁或者加减偏旁的形式,分析每个构件的意义来帮助学生识记。其次,为了更好地突显小学语文教学的人文性,论文主张通过先入为主、情境感染、环环相扣、突出重点、逐步推进,以寻找情感共鸣,展现语文课堂魅力。再次,为了培养小学生的看图说话能力,应当注重引导小学生养成有序观察、分清主次、善于迁移的习惯,以提升其内在的人文素养。第四,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在遵循学生认知规律的基础上,应当注重引导其学会倾听、学会表达、学会沟通,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交往。第五,小学语文教学应当回归生活,应当成为小学生的一种生活方式,基于此,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应当引领其感受生活的意义,体验生活的艰辛,感受自然的绚丽,进而丰富小学生的文学素养。

  小学语文教学的策略只有融入具体的教育实践,才能真正体现其内在的教育精神,才能转变小学语文教学观念,才能展现小学语文教学的魅力,最终,提升小学语文教学的质量,促进小学生的人格健全地成长。

  2 小学语文教学策略的实践意义

  教学策略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达到一定教学目标而采取的一系列相对系统的行为。小学语文教学的策略也来自教学实践,它依旧要落实在教学实践中。

  一种教学策略的提出,实际上是对现实教学理想的重塑。这种重塑既表现在它所引领的教学行为在一个时期具有先进性,更重要的是表现在它所引领的教学行为的结果表达着小学语文教学的理想诉求,顺应着社会发展的潮流。

  教学策略是具体可操作的,而教学实践是现实的,教学策略应当融入教学实践,实现彼此的有机统一。通过对于小学语文教学策略的研究,有益于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成长,有益于指导小学语文教学实践,有益于培养社会和时代所需要的后继人才,最终,体现小学语文教学的主旨,展现小学语文教育的精神。

  3 小学语文教学课题的研究内容与策略

  3.1 小学语文教学研究的意义及价值

  小学语文教学研究的意义及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有助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②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③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有利于促进教师自身的发展。

  3.2 课堂实践活动策略

  ①质疑。要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关键在于使语文教学充满生命力和创造激情。这就必然要引导学生能带着疑问去读书,在语文教学中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是寻找探究切入点的好方法。从小培养学生质疑问难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语文、训练思维、品味语言的好途径。②朗读。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朗读是培养语感的捷径,不仅能促进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而且能使学生通过文学这道桥梁与作者会面,并使心灵契合,进而领会课文的主旨。③揣摩。语文教学应该重视学生积极主动的讨论、探究,抓住文中一些值得探究的内容,组织学生讨论、研究,以点带面,促进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④想象。学生学习语文不仅是理解课文内容,领会课文中心思想,而且要以各种形式继续着作者的创作,实现着作品的价值。这里想象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正如爱因斯坦所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人类的进步,并且是知识进步的源泉。”⑤表演。表演可以使学生的个性、才华,以表演的方式得到发挥,既锻炼了他们的胆量,又能提高学生的语言组织、表达能力,并且能实现知情的同步发展。

  3.3 课后实践活动策略

  ①语文课外活动。小学语文教学以课堂教学为主,课外活动是语文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在语文教学中要根据教材恰当地、有目的地、有计划地开展各种语文课外实践活动。②语文课外作业。作业是学生课堂之外的一种发展方式,是培养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途径。为了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我们在布置作业时要做到灵活多样,切忌布置机械重复性训练。③语文课外延伸。崔允淳教授说:“我们教书只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语文教学在课外应该积极引导学生从文本出发,去阅读更多的书籍,从而丰富知识、积累语言,培养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的,每一节课不应该是课堂的结束,而应该是下一节课的开始。

  参考文献:

  [1]路书红.论教学理论的文化意蕴[J].当代教育科学,2006(17).

  [2]杜洁琼.小学语文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基础教育研究,2000(03).

  [3]杨冀红.小学语文教学与素质教育[J].青海教育,2000(11).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小学语文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