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学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师论文 > 语文论文 > 作文教学论文 >

作文教学中培养和提高小学学生的想象力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5-10-14 共1806字

  一、引导观察

  在指导习作过程中,常常发现有的同学因为生活环境的局限性,对事未能认真观察或不感兴趣,未能调动起潜在意识,所以遇到作文时,常常感到无话可说,或不知怎样开头落笔。

  本来存在的丰富,色彩的想象力逐渐的变成一种定性的思维,什么都是那样的平淡,失去了该有的色彩。针对这种情况怎么办哪?老师应该教会观察。观察是一种有意识、有计划、持久的知觉活动。小学生观察水平较低,观察的目的性,顺序性都不强,精确性也不够。但是他们对新鲜事物的想象力确实无比的广阔,都富有神秘的色彩。因此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去进行仔细观察,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思考,不要束缚自己的想象力。通过观察、想象,使他们能写出自己当时身临其境的感受。

  例如在指导写小动物金鱼时教师首先让学生说说他们看到过的金鱼,学生只能说出大概特征,所以就引导他们仔细认真观察,首先从金鱼的外形观察起,从头到尾,眼睛、嘴巴、鱼鳍、鱼鳞等,仔仔细细地看一看,想一想,说一说,再引导他们观察金鱼的动态,游动时头尾各部分是怎样的。仔细观察后学生写的兴趣就有了,基本上能把金鱼写得活灵活现。

  最后教师引导学生归纳观察方法。从头到尾、由静到动,并由此及彼,指出观察其他事物都要按一定顺序进行。学生有了观察这根拐棍,就能凭借它走向更广阔的生活空间,写出内容丰富的话来。

  二、广泛阅读

  小学生的想象往往不受客观事物的制约,想象比较丰富独特,奇思妙想经常涌现。借此时机,就要在培养学生广泛阅读上下功夫,让学生大量阅读,拓宽知识渠道,增长见闻。

  这样行文构思,才能产生丰富的想象。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里面往往蕴含着丰富的句式和多彩的词汇。学生通过积累、摘抄,掌握各种形象的词句是促进习作主体深化的重要条件。

  学生阅读能力能反映他们对课文的理解程度。如果课文中的词语、句段意思不太懂,学生读起来必然不会记住和理解其中的妙词佳句;如果意思领会不正确,写作时就会出现用句就不恰当、不自如,张冠李戴。因此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想象,让他们大胆、无拘无束地去想,去理解。学会了想象,就可以博采众长,汲取范文的精华,为我所用,信手拈来,妙笔生花。这样通过思维训练,逐渐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想象力。教师要大胆相信学生的想象力能力,相信他们通过读、想、能掌握相当部分的内容,教师的精力集中到学生不易掌握的那些方面去,探索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发展学生的想象力。

  三、带领实践

  着名的教育学家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流之不尽。”

  因此,教师要根据低年级学生好动好玩的年龄特点,尽可能地创造和利用各种条件,带领学生去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在活动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观察、想象、体会,使他们觉得这种活动的确可以成为他们写话的内容。

  如《富饶的西沙群岛》,形容海水种种色彩的:“有深蓝的、淡青的、绿的、淡绿的、杏黄的,一块块一条条地交错着,五光十色,异常美丽。”形容珊瑚的:“有的像绽开的花朵,有的像美丽的鹿角。海参……大龙虾……”老师应该准备些相应的图片,实物放在学生面前,学生一看根据自己的思维想象,教师在旁边可以指导学生观察、想象、体会,使他们觉得这种课堂活动的确可以写出他们内心色彩斑斓的内容。

  四、习惯养成

  学生只有对语文的学科写作文产生了兴趣,才能积极主动地自觉思考,才能取得最佳的写作效果,学生有了写作兴趣,作文写作对他们来说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愉快的体验。学生会越来越想写,越写作越爱想象,有兴趣的写作事半功倍,相反,如果学生的写作文不感兴趣,情况就大相径庭。“强扭的瓜不甜”,学生在逼迫的状态下被动的写作,写出的文章的效果必定事倍功半。

  想象能力的培养是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能够使学生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在传统教学中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往往不能够独立思考,单纯吸收教师所传授的内容,进而简单的写一写平淡的事情,反而脱离了现阶段孩子们应具有的丰富想象力,使得自己的想象力得不到发挥,形成不了自己的观念。而素质教育中强调学生为主的教学方法,通过对各种教学方法的应用,使学生能够在想象力的天空中自由翱翔,从而形成具有自我个性的思维方法。

  培养和提高小学学生的想象力,教师就要善于引导学生观察,充分激发学生想象,积极带领学生实践,积累写话材料,指导写话方法。教师要能激起学生的写话欲望,就像叶圣陶先生所说的使学生能够“我心写我口”,从而为高段习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小学作文教学论文
返回:作文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