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持性血液透析是一种终生性、复杂的、昂贵的治疗方式.针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特点,做好相应的护理干预,对于调整患者心态、减轻患者痛苦、减少并发症,顺利进行血液透析有着重要意义[1].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2012 年 6 月 ~ 2013 年 11 月期间跟踪观察在江苏省中医院长期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 62 例尿毒症患者,无严重心、肺、脑并发症,意识清楚,阅读及应答能力佳.其中男38 例,女24 例,年龄 22 ~ 72 岁,平均 52. 8 岁.在职 22 例,无职或离退休 40 例.家庭关系和睦 42 例,家庭关系一般20 例.透析时间 1 ~ 10 年; 透析频率: 3 次/周,4 h/次; 原发病病程 < 5 年33 例,> 5 年 29 例.
2 维持性血透患者常见心理问题
2. 1 否认心理: 在确诊的初期阶段这种心理现象比较明显,一时接受不了病情,接受不了长期透析的事实,对血液透析有抵触和否认心理.有的患者当病情稍有缓解就自作主张减少透析次数,容易导致氮质血症加重、心力衰竭等并发症过早出现,从而加重病情.
2. 2 焦虑心理: 焦虑、抑郁这两种负性心理在维持性血透患者中最为常见,对免疫、营养和遵医行为会产生较大的不良影响.
2. 3 自卑心理: 透析室是个特殊环境,患者有问题不敢问,害怕受到医务人员和其他患者的冷落鄙视,感到孤独压抑.维持性透析患者多伴有皮肤苍白干燥、脱屑多痒、色素沉着、头发脱落等外在形象改变,大部分患者还伴有性功能减弱、性欲减退的改变,因而易产生自尊受损、羞耻感、意志消沉等心理变化.
2. 4 敌对心理: 由于对透析患者饮食起居要求较多,如严格限制饮水量和钠盐摄入等,容易造成患者心理不满.终身接受治疗,使患者长期处于单调枯燥的生活环境,与社会团体的脱离,一些患者看什么都不顺眼,觉得周围的人与他过意不去,在治疗上不配合,经常对医务人员发脾气.
2. 5 自弃心理: 维持性血透患者长期受病痛折磨,反复穿刺和机器噪音是隔天都要面临的心理应激源.再加上疾病不能根治、并发症多,有的患者认为自己成为"废人",是家庭的累赘,有的甚至产生轻生念头.
3 护理干预
3. 1 加强透析知识宣教: 深入浅出、耐心反复地向患者讲解血液透析的目的、作用,帮助患者了解尿毒症疾病和透析治疗的相关知识,自愿配合透析治疗和护理.制作健康教育小处方,介绍直接血管穿刺护理、中心静脉留置导管维护、瘘管保养、动静脉内痔自我护理、并发症预防、饮食护理、自我观察项目、药物使用注意事项等方面内容,并逐项向患者讲解清楚,帮助患者减少心理紧张和恐惧,配合治疗,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3. 2 建立良好护患关系: 医护人员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掌握运用人际沟通的各种技巧,尊重关心患者,及时了解患者病情及需要,通过良好的言语和行为缩短与患者之间的心理距离.创造温馨的透析环境,保持床单整洁、舒适,努力为患者创造一个优美、安全、舒适的透析环境.
3. 3 实施心理支持: 因为每例患者的年龄、文化程度、生活经历和家庭情况的不同,所以患者会产生不同的心理活动,思想情绪也会复杂多样.医护人员应多鼓励患者表达感受,耐心倾听患者的诉说,鼓励患者把这些恐惧、焦虑等不良情绪以合理的方式发泄出来.
3. 4 提高护理业务水平: 丰富的医学知识、精湛的医疗技术是做好患者心理护理的前提,诚恳的态度与高度的责任心是做好心理护理的基本条件.医护人员要不断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动作敏捷、技术精湛,熟练进行血管穿刺,将患者疼痛降至最低.不断提高对透析过程中常见并发症的观察与处理能力、透析故障迅速解除能力,具备高度的责任心,干练做事,给患者以安全感、信赖感.同时,要加强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特征观察,提高心理护理干预能力.
3. 5 争取家属社会支持: 医护人员要与患者家属保持经常联系沟通,多做家属的工作,积极争取家属配合,在生活上给予更多的关心照顾,让患者感到家庭的温暖.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鼓励患者生活自理,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社会活动.加强对血液透析患者的关爱宣传,努力争取社会对维持性血透患者的理解、支持和帮助,减轻患者的孤独、忧郁和失望的心理压力.
4 结果
62 例尿毒症患者顺利完成血液透析.
5 小结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由于长期受病痛折磨,心理问题发生率必然提高,患者的心理状态直接影响治疗效果和生存质量.对维持性血透患者给予科学的心理护理,有助于改善患者的情绪、提高患者认知、减轻心理顾虑、增强治疗信心,从而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生活质量.
6 参考文献
[1] 姚美琴,赵永福.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问题及护理对策[J]. 中国医药导刊,2009,11( 10) : 1797.
近20年来,肺癌在中国的发病率快速上升,在恶性肿瘤病死率中也已经从第4位跃升至第1位[1].因癌症导致的创伤后综合征非常普遍,其中在早期癌症病人中约占20%,在复发性癌症患者中更是高达80%[2].肺癌患者普遍伴有明显的抑郁、焦虑症状。然而焦虑、抑郁...
抑郁症是目前最多见的一种情感性精神障碍,已越来越严重地威胁到人类健康。社会的迅速发展,高节奏、高压力、高竞争、低幸福感的生存环境,使得抑郁症罹患人数逐年递增,就诊率明显增加[1].据统计,自杀者中至少有三分之一是抑郁症所致,因此,抑郁症...
鼻科疾病是指鼻部所有疾病的总称,常见的鼻部疾病按病因可分为:炎症性(包括急、慢性)、非炎症性(包括鼻中隔偏曲、结构性鼻炎等)、外伤性、肿瘤性(包括良、恶性)、变态反应性及先天性等;按起病的急、重、轻、缓可分为急性或慢性;按病变部位...
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和变革时期,社会竞争激烈,人际关系更加复杂,人们的竞争压力不断加大[1],人们工作、生活、经济和精神压力愈来愈重[2],由此引发的自杀或自杀倾向呈上升趋势[3].为了探索心理干预对急诊服毒自杀患者的作用,在2010年...
心血管疾病病人,尤其是冠心病情感障碍的发生率很高,常见的类型为焦虑和抑郁,并且与病人的治疗效果等密切相关。国内外研究表明:冠心病的发病既有生物因素,也存在社会心理因素,冠心病与多种心理障碍密切相关。本研究通过对冠状动脉造影诊断为冠心病和非冠...
疾病感知(illness perception)是指患者对疾病的信念,直接影响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和情绪反应,进而以积极或消极的应对策略影响疾病的治疗和预后,常用于指导患者的疾病自我管理和干预措施。...
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hemodialysis,MHD)是治疗尿毒症的主要措施之一,也是维持生命的最后的治疗方法,但血液透析只能代替正常肾脏的部分排泄功能,不能代替肾脏的内分泌及新陈代谢功能[1].由于在长期血液透析治疗过程中易引起各种并发症的困扰与痛苦,...
鼻咽癌是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又称作广东癌,是广东常见的恶性肿瘤[1].放射治疗是临床治疗鼻咽癌的主要治疗方式,患者在治疗前、治疗期间及治疗后均会产生不同的心理变化,影响治疗效果及患者的预后[2].目前研究缺乏对鼻咽癌患者的心理状况研究,我省有丰富的鼻咽...
奥氮平联合鼓圈音乐治疗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显着,药物不良反应轻微,值得推广应用。...
近几年来,我州艾滋病已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传播,且通过性传播感染的比例逐年再增加,这在一定程度上反应出公众对预防艾滋病的意识还比较薄弱,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公众预防艾滋病的意识是防治艾滋病的工作重点。同时,管理好HIV感染者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