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心理学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医学论文 > 基础医学论文 > 医学心理学论文 >

同性恋心理社会学形成原因研究成果综述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5-07-14 共4832字

  同性恋是指个体对异性不能做出性反应,却被与自己性别相同的人吸引的现象。“国内外的人类学、性心理学、性行为学和遗传学等领域的专家都曾对同性恋的形成原因进行了大量研究,但仍未得到确切的科学解释。”[1]

  目前,学术界对同性恋形成的观点主要分为“生理机制说”和“社会心理机制说”两类,即“先天说”和“后天说”.“先天说”的研究者主要从基因、激素水平、大脑结构等方面进行研究[2-4];“后天说”的研究者主要从教养环境、社会经历等角度进行论证。笔者从性心理发育、性情感体验、家庭环境、文化环境与社会经历、性创伤体验经历五个方面论述同性恋心理社会学成因研究进展。

  1 性心理发育对同性恋形成的影响
  
  “性心理是指个体对性生理变化、性别特征和差异,两性交往关系的内心体验,性心理涉及对性的认识、情绪体验以及对性行为的控制等与性有关的一切心理活动。”[5]

  小儿性别认同意识的建立一般在3周岁。根据弗洛伊德的观点,每个人在幼儿时期都有双性素质和双性恋特征。个体在儿童期的经历会对其性取向的形成造成影响。儿童早在3岁之前就开始对性产生好奇和窥探。在3岁~5岁阶段,幼儿会对自己的异性父亲或母亲产生依恋,产生“恋父情节”或“恋母情节”,如果父母在此阶段的养育方式不当,儿童会将“恋父情节”或“恋母情节”压抑至潜意识,导致在以后的性心理过程中产生异常。父母和学校在个体的儿童时期对其性心理发育的正确引导也很重要。儿童在穿着打扮、喜好上出现异性化时,父母和学校若不给予正确的引导,就有可能让儿童产生性别认同错误。

  青春期是个体性生理和性心理发育的关键时期,随后有了性发泄的生理和心理需求。青春期的青少年男女两性特征开始显现,性意识也开始觉醒,性心理也不断发生变化,并开始对与性有关的问题感到好奇、困惑和烦恼。然而,在中国,家长和学校对青少年异性间的交往十分谨慎,防止男女学生“早恋”.青春期处于对性的探索 阶 段,而 “中 国 的 青 少 年 性 教 育 缺 失 比 较 严重”[6],很多青少年因为好奇而与同性有过性接触;大多数中学生在学校住集体宿舍,也会有很多机会看见同性的生殖器或有偶然的接触。“空白占据理论”认为,“性行为方式和性角色认同这两者之间虽然关系密切,但毕竟是两回事,人们可以在认可了某种性角色之后,在一段时间里,性行为方式首先占据这一空白,就大有可能固定下来,形成终生的性取向”[7].首次性经历对于性取向的形成至关重要,当事人有可能将首次性经历的性快感与同性对象联结起来,难以再将二者分开,尤其是当这一经历发生在早年生活中时,记忆更加深刻。因此,如果青少年的首次性经历是和同性,则有可能发展成为同性恋。

  2 性情感体验对同性恋形成的影响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8]

  性情感体验则是指人对自身性需求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态度体验。张艳辉等[9]的研究显示,62.7%的男同性恋者在高中毕业前有与异性交往受挫、不愉快的经历,而非同性恋人群的这一比例只为37.3%,同性恋人群显着高于非同性恋人群。有研究认为,“情感体验会以情感品质的形式内化至个体的情感体系,进而影响个体的行为”[10].当一个人不断积累了某些情感体验(积极的或消极的),就可能会产生某种偏爱的立场和定向的行为。如果个体在与异性交往中受挫,有过一段不愉快的性经历或者一段不愉快的婚姻,导致其对异性情感得不到满足,而在此期间个体在与同性接触时让其感受到了情感满足,则有可能导致其性取向发生改变。因此,有部分人在成年后虽然有着正常的性取向,他们能和异性谈恋爱甚至结婚、生子,但在有过一段不愉快的异性情感体验之后,最终还是可以发展成为同性恋。

  3 家庭环境对同性恋形成的影响
  
  家庭环境对于同性恋形成的影响可以是多方面的。

  第一,单亲家庭和单亲家长的性别会对子女性别角色定位产生影响。儿童会通过父母对待自己的方式开始认识性别概念、性别差异以及两性表现等。单亲家庭的儿童由于父母一方的缺失,“减少了认识性别差异的直接机会,失去了男性/女性性别角色的模仿对象,从而使其在性别 角 色 认 知 和 行 为 表 现 上 会 有 一 定 程 度 的 偏差”[11].社会结构假说还认为,“在儿童性别角色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父亲比母亲起更重要的作用”[12].

  父亲会对不同性别的孩子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有利于孩子性别角色认同的正常发展,而母亲则不善于区别对待不同性别的孩子。因此,由单亲母亲养育的孩子比单亲父亲养育的孩子更易形成同性恋。第二,父母在家庭中地位的高低会对个体性取向的选择造成影响。从中国传统的社会标准来看,父亲应该是家庭的主导者,表现出刚强、有力的特点,母亲则是温和、顺从的代表。

  由于社会的进步,“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家庭模式受到社会的冲击。在很多家庭中,母亲成为主导者,父亲则是温和、顺从的代表。有的母亲在家里过于强势,而父亲又相对懦弱,会让家里的男孩形成对母亲的崇拜,会使他们总是不自觉地把身边的女孩和自己的母亲相比,因此很难被一般男性所中意的女性吸引。精神分析学家毕波的研究也表明,同性恋者的生活环境中,父亲对母亲常常是唯命是从的,母亲十分看不起父亲,动辄喝斥,他的研究结论是:“懦弱的父亲和专横的母亲是造成同性恋倾向的两个重要因素”[7].
  
  第三,父母不恰当的养育方式也会对个体正常的性取向产生影响。在许多家庭中,当孩子的性别与父母期望的性别不一致或出于其他原因,有的父母会将孩子按照异性别的方式进行养育。张北川等[13]对240名男同性恋者的调查发现,18.3%的人在儿童期曾被当作女孩抚养。在这种培养方式下成长的孩子,很有可能在童年期对自己性角色的认同产生差错。此外,对于家庭成员中有同性恋者的个体来说,一方面可能会因为同性恋相关基因的家族遗传性而导致个体同性恋性取向的形成;另一方面由于生活在同一个环境下,同性恋亲属的某些行为特征也有可能对个体造成潜移默化的影响,改变其正常的性取向。

  Bogaert等[14-15]的研究还发现,男同性恋者相对于男异性恋者,在家庭中排行较低,且拥有更多的哥哥,即兄弟顺序效 应 (fraternal birth order effect,FBO effect)。FBOeffect的解释之一则是基于后天家庭环境的影响:幼弟一旦拥有女性气质,兄长们会让其更加感觉和意识到他与其他男性的不同,从而助长幼弟女性气质的发展。

  4 文化环境与社会经历对同性恋形成的影响
  
  同性恋作为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长期自然存在的群体,在历史各个阶段的境遇并不一样,而一个宽容的社会环境会促进同性恋现象的出现。如今,对于同性恋的社会态度越来越趋向于宽容、理解和尊重,同性恋文化借助网络这个平台得以自由传播,传统的纸质媒体也经常涉及同性恋信息。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人类绝大部分的行为都是通过后天的学习获得的。根据这一理论,同性恋文化的传播以及同性恋现象的社会易见性会促进同性恋的形成。还有部分大众媒体把同性恋当作吸引眼球的噱头,将同性恋塑造成一种伪时尚,对公众人物的同性恋取向夸大报道,甚至断章取义,刻意让读者误将同性恋文化等同于时尚文化并效仿。“迪尔凯姆的社会一体化理论认为:社会强制必然会防止越轨行为,因为人类本性(无论它具体是什么)在不受制约时必然导致越轨。”[16]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性也在发生社会进化,人类除了追求性的生殖功能,也日趋追求性的享乐功能。

  因此社会强制的消失会使人们,特别是年轻人的价值取向产生偏差。某些人会为了寻求刺激,或是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寻求同性性行为,而一旦其体会到其中的刺激之后就会慢慢接受同性性行为并逐渐形成同性恋性取向。

  同性恋成因的“后天说”支持者还认为,“同性恋和异性恋从本质上并无区别,只是不同的个人经历使他们有了不同的性取向”[17].如长期单一的同性环境有可能造成情景性同性恋的产生。军队、男性监狱、远洋海船、民工队等环境与外界相对隔离,身处其中的人很少有机会看到女性,与女性发生性行为的机会更是极少。个体在需要发泄性欲时,一般除了手淫这一替代方式外,只剩下同性性行为这一选择。“监狱内同性恋者的比例在10%~20%,且监狱内同性恋既有‘感情为主’的类型,也有‘性为主’的类型。”[18]而在军队中,新兵成为老兵性发泄对象的现象也屡见不鲜。

  社会经历对同性恋形成的影响还表现在对有“先天性”同性恋倾向的个体的同性性取向的“唤醒”.某些有“先天性”同性恋倾向的同性恋者在其同性性取向被“唤醒”之前,会因为各种原因而被压抑在潜意识中,他们与异性恋者无异,与异性谈恋爱、结婚、生子。一旦在经历了某些事情之后,如偶然的同性性接触、看到同性的生殖器、被同性诱惑等,其同性恋倾向被“唤醒”,便会慢慢失去对异性的性趣,变成同性恋者。因此,特定的社会经历对于这部分人来说就如同“触发式”的开关,没有这些社会经历,他们的同性恋倾向可能永远潜伏在潜意识中。

  5 创伤性体验经历对同性恋形成的影响
  
  创伤性体验是指“个体遭受的对其身体、精神和心灵造成严重损害,以至于影 响甚至 改变其 心理的经历”[19].Finlinson等[20]在美国和波多黎各的两个城市进行的研究发现,男同性恋者在童年时期遭受到的来自家庭成员肉体虐待的比例明显多于异性恋者,同时,男同性恋者在童年时期遭受到的强迫性行为,以及长大后遭受到的来自同伴的肉体虐待的比例多于男异性恋者。

  学术界对男同性恋人群儿童期遭到性虐待的研究数据不一,但结论是一致的---男同性恋人群中儿童期性虐待的发生率要高于男异性恋人群[21-22].于增照等[23]对全国9个城市的2 147名男同性恋者进行调查,儿童期性虐待的发生率为9.8%.心理学界认为这些因素会对同性恋者性取向塑成起到关键作用。精神分析学派的“异性恋恐怖说”认为,儿时的遭遇在潜意识里种下了异性恐怖的种子,因此一个人成年以后会害怕与异性进行性接触。该理论可用于解释那些有过来自女性创伤性经历的个体同性恋倾向形成的原因。此外,行为主义心理学认为特殊的经历会导致同性恋的形成。在遭受过来自男性的创伤性经历或创伤性性经历后,一些个体会因为体会到男男性行为中的刺激而开始接受同性性行为,还有一些个体会为了寻找所谓的“征服感”而形成同性恋倾向。

  6 研究进展
  
  近年来,笔者利用Delphi法建立了一套男同性恋性取向成因影响因素评价指标体系,用以衡量单个心理社会因素对男同性恋形成的影响权重[24].家庭环境因素也是目前心理社会学家研究同性恋成因的重点,家庭结构、父母家养方式以及父母类型被认为是同性恋形成的影响因素[25].研究者还对男同性恋群体中存在的FBO effect现象出现的原因进行了多种假设并进行验证[26].由于大量文献报道了儿童期性虐待与同性恋形成之间的联系[27],结合近年来频发的校园性侵案和性病、艾滋病在青少年学生中的蔓延,如何在青少年中开展健康性教育[28],防止后天同性恋的形成以及保护青少年免受性病艾滋病的侵害成为了心理社会学研究的热点之一。

  虽然目前心理社会因素与同性恋成因研究并不能直接证实二者的因果关系,但心理社会因素在同性恋形成中的作用不能忽视。这些研究也是同性恋干预和引导同性恋人群正常融入社会的理论基础。科学都是在争论中发展前进的。无论同性恋的形成原因是受先天因素的影响,还是受后天环境因素的影响,都需要我们在生理、遗传以及心理社会环境等各个领域做更多的研究,去探索同性恋形成原因的真谛。

  参 考 文 献
  
  [1] 刘华清,陈彦芳.同性恋生物社会心理因素的研究[J].中国性科学,2008,17(8):38-40.
  [2]Sylva D,Safron A,Rosenthal A M,et al.Neural correlates of sexualarousal in heterosexual and homosexual women and men[J].Horm Behav,2013,64(4):673-684.
  [3]Valentova J V,Stulp G,Tˇrebicky′V,et al.Preferred and actual relativeheight among homosexual male partners vary with preferred dominanceand sex role[J].PLoS One,2014,9(1):e86534.
  [4]Rind B.Homosexual orientation-from nature,not abuse:a critiqueof Roberts,Glymour,and Koenen 2013[J].Arch Sex Behav,2013,42(8):1653-1664.
  [5] 蒋迪.高中生性知识、性观念、自尊特点及其与性行为关系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7:1-2.
  [6] 黄润龙,郑文彧,袁修睿.南京市青少年性心理健康分析[J].山东女子学院学报,2013(2):18-23.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医学心理学论文